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香港是否需要一個公民社會政策?

社聯政策報 Policy Bulletin

香港是否需要公民社會政策

專題:香港是否需要一個公民社會政策- 
讀訪問港大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祖為教授

訪問整理:黃健偉

問:香港是否需要一個公民社會政策:為何這是一個重要議題呢?
答:在董建華管治的年代,政府施政出現很多管治問題,社會不同人士都不斷表達各種訴求。當時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更以示威之都(City of Protest)來形容香港的情況。香港的公民及其意識開始抬頭,2003年七一遊行後,情況更為明顯,亦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這個名詞開始流行。當時的公民社會團體,無論是它們關注的議題,還是它們對議題關注的深度,都與以前不同。可是,當時的特區政府,在面對這種新的社會政治環境時,仍然以為可以以一些舊思維和方法,去處理公民社會和它們的訴求。所謂舊的思維和方法,不外是把公民社會按其議題歸類到不同的界別,然後再逐一處理。其後發現當時的公民社會提出來的議題,並非以往的界別框架可以把它們歸類,公民社會對議題的認識,亦超乎政府的想像,政府某些人士開始覺得不能以以往的手法來應付它們。從政府的管治角度,他們非常關注應該如何認識公民社會(包括它們的價值取向、立場、觀點等等)、如何應付或處理公民社會、如何有效吸納它們的意見以提升管治水平和認受、及如何讓公民社會參與政策制定等。

另一方面,公民社會雖然提出很多新議題,而且展示很大的能力參與有深度的討論,在社會上的聲音亦非常嚮亮,但很多時顯得比較雜亂。對公民社會而言,很明顯它們期望有更大的空間、更深入地參與政策制定,但它們如何組織自己、如何有效提出自己的觀點、主張、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它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面對這種處境,以現時的政策框架及行政程序而言,根本難以滿足兩者的期望,一個公民社會的政策能否有效地滿足雙方的期望,以致促進社會整體發展,是一個必須慎重思考的命題(Problematic)。政府和公民社會雙方必須要面對這樣的一個命題,認真思考彼此之間的關係。

問:何謂公民社會政策?
答:一個公民社會政策,是政府有系統地界定其將如何與公民社會交往,以達到某一些目的,這些目的,不單是政府一己的目的,而是關乎香港社會發展的目的。參照西方民主國家的經驗,一個公民社會的政策,當中必須包括四大元素:

1. 一套有關公民社會的完整法律,其中須包括:

甲、界定何謂公民社會和公民社會團體
乙、按定義界定公民社會團體或參與人士的合法權利和義務
丙、它們應該怎樣獲得這些權利和實踐這些義務

這裏必須強調的是,我們不一定要假設這樣的一套法律,是用來「監控」公民社會,我們應該從公民社會的問責性來看它的作用,因為公民要支持某些團體,實踐某些會發展理想,也必須要對這些團體增加瞭解。法律要求公民社會團體披露資料、制定獨立核數報告等,是合乎公民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的。當然,也不排除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法律亦有可能淪為政府的監控工具。我們要爭取的,肯定不是一套監控工具。
2. 政府和公民團體的協議,設定協作、協商及對話機制。當中包括雙方所秉持的價值觀、原則、理念等等,有些可能是大家不盡相同的,應該要互相尊重,有些是大家共同相信的,也應該訂定,作為促進日後對話和參與的一些共同基礎。

3. 合作守則、內容、以至項目。這涉及一些運作上的原則和內容。有很多社會或社區的工作、服務,往往不是由政府直接推行的,當中必然涉及政府如何邀請公民社會團體協助推行,於是必須要訂定一些雙方合作的形式(是政府委託進行項目、資助關係、合夥、還是何種形式的關係)。過往,這個部份一直由政府主導,甚至全權控制;但想理做法,應該是雙方在互相尊重之下協商出來的,才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同。

4. 政策如何扶助公民社會團體。這涉及幾方面:首先是資源,無論政府自己資助、撥款,還是以政策誘導某些基金的成立,或是提供配對資金(matching grant),政策應該說明政府如何在資源上提供協助。其次是能力提升,包括各方面與公民社會團體運作的核心能力培訓等。這些扶助,必須公平、公開,不能親疏有別,向某些團體傾斜,並最好由一個獨立的非政府機構負責這些工作。政策的扶持,其中亦包括如何促進不同類型公民團體的發展,作為政府,某些團體即使是長期挑戰政府的管治,但它們的生存必須受政策和法例的保護,公共資源亦應在同一套透明度高的制度下,為不同的團體提供機會。

港大協助智經進行的有關公民參與的研究中,提出四大項建議,均與有利公民參與的條件有關,內容與剛才說公民社會政策的內容,部份是有重叠的。公民社會政策雖然不一定與公民參與政策有直接關係,但更多協助公民社會發展的政策,對公民參與會有正面的影響。

問:由政府制定公民社會政策是否引狼入室?
答:先不談香港的政治環境,一個公民社會政策,本身是中性的:要求一套法律、一份協議、一些運作守則、及一些政策扶持,理性上沒有問題。當然,一套法律,它可以是一條惡法,如果是惡法(Bad Law),不如就不要法律。

在香港這個環境而言,首先要關注的,可能不是公民社會政策是否會變成監控公民社會的工具,而是政府有沒有意欲去制定公民社會的政策。如果按照剛才我對有關公民社會政策內容來分析,就我個人的觀察所得,政府暫時沒有這個意願要制定一套法律,也沒有意願與公民社會發展一份協定。如果它有這個意願,市民亦有理由擔心這個政策會否造成對公民社會的監控和箝制,不過,我沒有水晶球,很難預測。一直以來,政府對公民社會都採取不信任的態度,部份官員甚至採取敵視的態度,即使不是視公民社會如洪水猛獸,亦只會以消極的兵來將擋方法處理。至於合作守則,有關細節是從協議而來,如果沒有協議或協議不理想,合作守則無從說起。反而,就扶助公民社會方面,政府曾經有一點點的意願,提升公民社會團體的能力。政府在社福界推行的整筆撥款制度,是順應世界潮流,本欲讓團體有更大的能力、更高的自主去履行其服務公眾的理想和計劃,承擔更多政府的職能。政府亦希望團體有能力在管治、管理、問責等方面,可以做到某種的水平。如果團體最終能夠做到自己有能力籌款、自己有能力推廣宣傳,其實都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所以最初社署曾經組織一些工作坊/訓練,準備這些團體面對新的環境。只是到落實政策的時候,出了各種問題,以致團體的能力未提升就已經遭受各種衝擊。

考慮到香港的實際環境,我同意現時未必是合適的時候,由政府制定一個公民社會政策,但這樣的一個政策命題,必須要提出;因為在這個政策產生之前,政府和公民社會在各方面都要有所準備。政府方面,當然須要更大的接納公民社會對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公民社會其實亦須要以開放和積極的態度,面對其自身的某些不足。如果將來的政策,要涉及對公民社會及他們的活動內容下定義,那公民社會自身總不能不開始把自己能力,如管治、問責、公開透明度、自律等等,作進一步提升,若現時不起步,一旦政府要制定政策的時候,有關這些定義的話語權便會落在政府手中。公民社會團體如果不作準備,對自己的長遠生存亦有不利影響。例如籌款,除了一些知名的大機構外,其實中小型的機構正處於一種困難的情況,界內如果不提高透明度,向外界提供更多資訊,市民不會隨便捐助,這將直接影響公民社會團體達成社會目標的可能性。社會審計(Social Auditing)是其中一種方法,去增加透明度,讓公眾更了解公民社會團體的工作和成效。

當然,公民社會亦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核心功能及如何讓公眾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目標。西方公民社會的學者,歸納出一些公民社會的核心功能:

1. 表述、確立、鞏固一些社會價值
2. 促進志願參與和互助,而非只依靠政府、專業
3. 服務提供,解決社會問題
4. 社會創新,包括創業、領袖、倡議的工作等,站在社會最前線,領導社會發展。

公民社會如果側重於上述某一方面,都會有問題。例如,如果一個團體只著重服務提供,則容易變成政府的行政伸延,如果側重於倡議,則可能只懂抗爭而不能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香港市民或輿論對非政府機構可算是友善,仍覺得它們都是「做好事」。但如果有個別機構出問題,因為沒有任何行業規則、資訊公開守則、或類似的審計制度,以客觀地建立它們的公信力、問責性和透明度,隨時整個業界都會受牽連,屆時公民社會的信用就會受質疑;這種事件,外國亦有發生,例如聯合募捐(United Way)出了問題,整個公民社會界別都受到質疑,政府亦有更大條道理規管公民社會。所以,即使政府不制訂公民社會政策,公民社會團體其實亦應該思考有關行業問責的機制。

問:除了政府外,政黨、立法會議員對促進公民社會發展有何角色?
答:就政黨/立法會議員而言,它們與公民社會無論在理論上或是實際上,兩者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競爭。互相依存,因為大家都需要對方的一些力量、知識、網絡等。互相競爭,是因為大家都對對方有一點顧忌,公民社會擔心它們倡議的議題被「騎劫」或扭曲,與議員合作會很小心;議員亦擔心公民社會太搶鏡,以致令他們無法被公眾感受到他們的為民請命角色。這種張力,很難避免。如果需要改變,可能是在某些對話機制方面著手,例如現時立法會的聽証會,讓人感覺像很形式化地進行,聽証時間太短,與公民團體/市民討論不足,不利公民參與政策制訂,也削弱立法會凸顯自己作為民間與政府對話的平台。西方民主社會的議會,都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並由議會策動一個公民社會參與的平台,讓公民與政府對話,這是值得香港的立法會參考學習的。

問:那香港是否需要一個公民社會政策呢?
答:充份考慮現時的情況,我認為最理想的做法,是制訂一個「發展性」政策藍圖。意思是政府應該按照一個路線圖,由今天開始研究、理解、思考如何與公民社會合作,讓公民社會更多及更有建設性地參與,並定下於一段時間過後制定公民社會政策。期間,不單政府要認真研究、思考和理解公民社會,公民社會自身亦應按藍圖,積極準備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及其在公眾心目中的公信力。如果十年後,香港有普選,香港的公民社會更加需要壯大,不能原地踏步,故這個「發展性」藍圖,有助引導政府和公民社會雙方朝一個積極的方向,發展一套適合香港的公民社會政策,推動香港社會整體發展。

關注副學位大聯盟

副學士批預算案或請願
指政府建議是侮辱

2009年2月28日
【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擲1.4億元助大學畢業生就業,但對每年約3萬名副學位畢業生沒有支援,甚至建議他們「降格」參與展翅計劃,引發多個教育團體不滿。關注副學位大聯盟、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學聯均認為政府侮辱副學位學生,今天分別召開會議商討對策,不排除作出行動聲討。

指參與展翅是「降格」

關注副學位大聯盟召集人馮偉華批評財政預算案忽視副學位畢業生的處境,「叫副學位畢業生去參加展翅計劃、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簡直是貶低他們!學生認為這是要他們降格,是一個侮辱!」

教協會長張文光表示,青年見習就業計劃及展翅計劃要求的資歷遠低於副學士,質疑政府帶頭不認同副學士的資歷。他批評政府協助畢業生就業措施「大細超」:「政府資助大學畢業生實習,卻忽略副學士,對他們不公平。」教協及大聯盟於今天召開會議,商議聲討預算案行動,張文光指不排除向財政司長曾俊華請願,要求擴大實習資助範圍至副學士。

基督教協基會屯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服務督導李澤文認為,畢業生最欠缺工作經驗,參加青見可累積工作經驗及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以往04、05年經濟不景時,也曾有副學士畢業生參加青見」。

港專指參加青見可以

提供高級文憑及副學士課程的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認為副學位畢業生可考慮青見計劃:「青見屬實習性計劃,有個案經理跟進學生工作情,延伸到副學位畢業生也可以。」

公務員事務局發言人指出,聘任公務員方面,副學士資歷大致等同高級文憑資歷,現時救護主任、助理新聞主任等共13個職系,均以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為基本入職學歷。

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昨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表示,未來兩年青見及展翅計劃的名額,會由現時的每年1萬個擴大到3.5萬個,副學士學位學生亦適合報讀。

Friday, February 27, 2009

內地同志網站被黑客攻擊

內地同志網站被黑客攻擊 (15:20)
2009年2月27日
內地「遼寧同志」、「愛心天空」等10多家大型同性戀網站,遭黑客攻擊,被竊取網友的資料。

去年8至10月間,黑龍江、遼寧、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男同性戀網站,相繼遭黑客攻擊,數百萬網友資料被竊取。不過,如此大規模的網路安全事件,各地公安部門接到報案後並沒有受理。

「遼寧同志」同性戀網站負責人大剛接受訪問時還心有餘悸。他說,那段期間被折騰慘了,一個月更換20次伺服器,仍無法防止黑客攻擊。經過多家受害網站全面追查,其中一名黑客的蹤舻已被查明。

「愛心天空公益網站」負責人馬龍已委託律師,決定通過法律程序維權。據指出,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大陸同性戀網站,在他們的權益遭受侵犯後,大都選擇忍氣吞聲,馬龍則公開站出來爭取網路權益的第一人。

「愛心天空」的馬龍說,黑客利用木馬和程式漏洞,下載網站資料,並利用資料成立新的「愛心天空」,還說愛心天空已被它們收購,原始網站被說成是假冒的。

(中國時報)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社福界抗議整筆撥款

抗議整筆撥款政策
社福界下月絕食36小時

2009年2月25日
【明報專訊】社福界整筆撥款獨立檢討委員會去年底向政府提交報告書,提出36項建議,獲政府全部接納。社福界議員張國柱表示,對報告感到憤怒,發起絕食36小時抗議。

捍衛社會福利大聯盟將於3月1日至2日舉行「我懐啃唔落36小時絕食」行動,呼籲社工參與或到場聲援。張國柱表示,絕食36小時是要抗議檢討報告中的36項建議,他直斥政府不尊重業界訴求,只是原地踏步,對提升士氣無幫助,而打算用來約制社福機構的「最佳執行指引」根本無約束力,未能帶領改變環境,他希望政府可大刀闊斧解決問題。

張國柱說,不會設定參與絕食人數,他表示絕食行動會以代表形式參加,他預計絕食後舉行燭光晚會將有數以百計參加者。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

轟中策組研究「價低者得」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有微言

2009年2月25日
【明報專訊】成立已19年的智囊組織「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批評,現時中央政策組把研究項目交予坊間學術機構競投時,把政策研究當作做生意來看待,採取「價低者得」做法,且缺乏延續性,白費智囊機構為研究投入多年的投資。

投放資源後不續約

多年來,中央政策組都把部分政策研究項目公開讓本港學術研究機構及智囊組織競投,但張志剛昨日與傳媒聚餐時,批評現時政府對本地智囊和學術機構的政策。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多年來專長於粵港兩地合作的研究項目,但他提到,有一回他們為中央政策組就本港與珠三角地區合作的議題,展開為期兩年的研究,料不到兩年後,政府進行新一份招標時,卻把這項研究判予另一機構做。

他指出,研究中心為了這項研究曾找來廣東省數十名學者、教授、研究單位人員,一起到東莞研討兩日,但新一份研究合約卻交予另一機構,追問之下,當局稱是因為「價低者得」,他對此甚為不滿。他說,政策研究應有延續性,中央政策組不應當智囊是公司,「生意先搵你」。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說﹕「我們有大批研究員,他們不是二打六,不是垃圾,而是專才……出面有一些所謂智囊,根本沒有研究員,但有錢,於是找大學幫手做研究員,這些根本不是智囊。」至昨晚截稿前,中央政策組未有就研究中心的批評回覆本報查詢。

政府鼓勵增設私立大學

SPACE發展人文私大
商科近飽和 辦自資人文學士課程政府鼓勵增設私立大學

2009年2月25日
【明報專訊】政府鼓勵增設私立大學,不少專上院校密鑼緊鼓籌備,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SPACE)發現市面商科學士課程急速膨脹,已近氾濫及飽和,決定明年開辦6至8個自資學士課程,全屬人文學科,每年學費約6萬至7萬元,踏出升格為私立大學的第一步。

料每年學費6至7萬

資料顯示,現時單是本地受資助院校提供的商業相關學士課程便多達逾60個。港大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表示,金融海嘯前,投資銀行以高薪厚職搶人才,學生一窩蜂報讀商科課程,令不少院校按市場需要爭相開辦,形成商科主導的局面。

李焯芬指金融海嘯爆發後,有趨勢顯示市民轉向報讀較務實的課程,計劃以人文學科,如中西文化課程,作為發展成私立大學的路向,他強調﹕「美國的人文大學都有商業元素,10個課程中或者有1個屬於商科。」

盼吸引退休教授加盟

為爭取升格為私立大學,學院需增聘逾百名教員及行政人員。部分教員將從分校或大學本部調任,學院期望吸引經驗豐富的大學退休教授加盟,港大專業進修學院特別顧問楊健明期望政府以全盤計劃推動私立大學,以提升學生入讀大專的比例,他認為,理想比例是八成學生入讀大專,「最好五成是學士學位(包括自資及受資助),三成才是副學士」。

港大專業進修學院轄下的附屬學院及保良局社區書院聯合申請開辦的私立大學,正向學術評審局申請開辦自資學士課程,院校同時會與港大合辦銜接學位課程,逐步走向大學之路。

身兼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委員的楊健明又稱,港大及港大專業進修學院有意聯合到深圳開設分校,但對於河套區的發展則有保留,因為該區面積有限,且需長時間發展,暫時不感興趣。

擬凍結學費提高回贈

另外,港大專業進修學院決定凍結所有課程的學費,並進一步擴大「學習里程職分計劃」,過往每1元學費換作1分,每100分可當作1元學費,用來報讀各類課程,李焯芬稱,打算提高折扣回贈,可能是每100分當作2元用,但有待校董會通過,希望最快可於6月的夏季課程正式實施。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中華基督教會

中華基督教會專組迎微調
2009年2月24日
【明報專訊】教學語言微調終極方案將於暑假前公布,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率先採取應變措施,成立專責小組研究轄下19所中學如何應變微調,當中包括3間英中。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學務總監許俊炎表示,部分學校承受沉重收生壓力,難免會影響授課語言選擇,小組需提供指引。部分學校已表態,絕不會為收生而勉強改用英語教學。

許俊炎指出,學校有權決定日後採用中或英語授課,但宗教或倫理科目涉及德育問題,擔心學校一旦使用英語授課,學生於課堂難以理解或討論內容,「如果學校以英文授課,最後卻要補課教授學科知識,是本末倒置」。

許俊炎認為學校之間存在英語授課班別或科目的競爭,家長及傳媒以英語授課作為質素指標,辦學團體需要為學校提供指引。

中華基督教會轄下有25間學校,其中19間中學由中央校長會管理,今次成立的「教學語言專責小組」主要由中央校董會、校監及校長代表組成。

倡宗教科續以中文授課

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屬傳統英文中學,校長陳潔貞表示,教學語言政策微調後,學校5班中一全部主要以英語授課,現時以中文授課的體育、陶藝及生活教育亦會轉為英語,但宗教科考慮繼續以中文授課,「宗教科是靈性教育,並非學術科目,學生毋須為會考鋪路,以中文授課或對學生有利」。

陳潔貞考慮日後將宗教科納入「其他學習經歷」,增加授課彈性。

不為收生勉強改英語教學

曾「出產」星之子陳易希的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校長方順源指政策微調後,學校以中文為主要授課語言,「不是要鬥出名鬥開彈性班,會根據學生能力決定授課語言」。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方潤華中學及燕京書院同樣表示日後會以中文授課,方潤華中學校長黃騰達說:「有擔心過給其他學校比下去,但倘若強行開彈性班,反而會令學校進退失據。」基新中學校長郭燕薇說:「學生能力較薄弱,不會開英文班。」她指學校獲教育局批出280萬元提升學生英語能力,預計日後主要集中提升學生的英語,微調方案結果如何不會對學校有太大改變。

明報記者 張淑瑜

受惠海嘯 社企生意升

受惠海嘯 社企生意升
2009年2月24日
【明報專訊】金融海嘯對經濟影響仍未見底,但民協立法會議員馮檢基表示,民協社企回收二手店和三行都錄得營業額上升,前者近兩月升了兩成,顯示買二手商品的人士增加,後者則受惠於政府提出的長者維修工程計劃。馮檢基表示,為推動社企發展,政府應設立社企銀行,向社企提供低息貸款。

二手店生意升兩成

民協社會服務中心現有3家社會企業,包括三行工程公司、清潔及回收公司、及按摩健體服務公司。

馮檢基表示,三行公司目前有45名工人,希望來年可以增加兩三成工作,達到自負盈虧。

清潔及回收公司,與按摩健體服務則剛起步,其中清潔會與新鴻基合作,包括培訓清潔工人。馮檢基稱最近已投到新蒲崗一間甲級工貿大廈的清潔合約,4月開工,估計有15至18名清潔工受惠。而回收二手店,近兩個月營業額增加兩成,因購買二手貨人士增加。

按摩公司方面,首階段會於5個長實旗下屋苑會所提供服務,包括宇晴軒、傲雲峰、嘉湖山莊、麗港城及匯景花園。

Monday, February 23, 2009

八和要「申冤」

八和要「申冤」 披露方案作公論
(星島)2月23日 星期一 05:30
(星島日報報道)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明天開會,將討論「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的第一批甄選結果,當中北九龍裁判法院的用途,受到落選者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高調抗議,難免最受關注。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汪明荃,在得悉八和落選當天,激憤地表示想哭,又聲言向行政長官 曾蔭權反映不滿,頗有「一哭二鬧」的戲劇元素,成功引來大批觀眾。到昨天,這邊廂有八和副主席阮兆輝在「城市論壇」上形容自己感到「被騙」,那邊廂負責審批的古迹委員會主席陳智思,就說批北九給八和等如害了八和,質疑八和持續營運北九的能力,雙方繼續好戲連場。

  活化北九要分清主次

  八和爭取活化北九龍裁判法院建築物為「八和粵劇文化中心」,找來專業人士協助草擬申請書,構思中除了保留一個法庭和兩個囚室原樣、設八和辦事處、粵劇排練場所、粵劇博物館、設有戲台的茶館外,還有一個古代法庭。粵劇觀眾對「公堂戲」不會陌生,不看粵劇者也知道有包青天,這是八和結合法庭和粵劇元素的神來之筆。

  今次政府推出七個歷史建築物接受活化申請,共收到一百一十四份建議書,落選者卻只有八和高調反對,原因除了花了心思、下了不少游說工夫外,還包括獲晉級入第二輪甄選後,以為十拿九穩,寄予厚望,結果失望更大。

  八和落選後,汪明荃等負責人的公開反應,包含很多情緒和面子上的問題,形容政府最後的決定批給外國藝術學院,不但不重視粵劇,而且重夷輕中。這些說法,並沒有觸及今次活化歷史建築物審批的核心。在這個計畫下,活化北九龍裁判法院和匡扶粵劇發展,有本末之分、主次之別,主角應是活化歷史建築物,如果在過程中能夠幫粵劇藝術一把,可以加分,但不足以成為決定成敗的唯一元素。

  持續營運須自給自足

  政府早已確定了五大評審範疇,包括彰顯歷史價值及重要性、文物保留、社會企業的營運、財務可行性和其他。政府一開始就確定這個夥伴計畫要以社企形式運作,既不容許企業以此牟利,也不希望靠政府「吊鹽水」活命,成為納稅人包袱。政府對社企的支持一向僅限於最初兩年的啟動津貼,長遠要求社企自負盈虧。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昨日的回應,就是懷疑八和建議的長遠財務可行性。

  根據政府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的申請不但毋須政府分毫資助,又有活化歷史建築物經驗,也與區內其他活化計畫產生協同效應。北九是社會資源,角逐者都花了心思勞力,都會認為自己的方案最好,最後由誰營辦卻要看客觀條件,八和如果不服政府的決定,覺得自己含冤,除了情緒化的控訴,還可以考慮透過擺事實來講道理,公開自己的申請計畫,讓社會「貨比貨」來決定誰是誰非。

  (社論)

社民連步行籌款買會址

社民連步行籌款買會址
2009年2月23日
【明報專訊】社民連為購買會址籌款,昨日開始「頭炮」活動,在山頂廣場舉行步行籌款,有150人參加,估計首日籌得40萬元,目標是籌得400萬元。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稱,現時正物色會址,希望設於西九龍鐵路沿線,屆時會址亦會用作黨校,培訓黨員。

該黨陳偉業估計,加上昨日黨員交回從街坊募集得來的10多萬元,迄今已籌得約40萬元,未來會繼續有籌款活動,包括向街坊籌款、舉辦嘉年華會及舉辦籌款晚宴,晚宴票價由300至1000元。陳偉業稱:「要與政府抗爭,需要一個基地。」

該黨李偉儀稱,他們有意在油尖旺區設會址,因為交通便利,方便黨員到達,他們會物色廉價的物業,包括唐樓、年期較久的商廈,但需要大地方,因為屆時會址亦會用作黨校。公民黨及民主黨財政現緊張,李偉儀稱他們的財政亦緊絀,主要靠大型活動如七一遊行及開年宵攤檔籌款。

印尼勞工聯會

年輕印傭被解僱 煮早餐後跳樓亡
上月來港 僱主不滿表現

2009年2月23日
【明報專訊】長沙灣宇晴軒昨晨發生印尼女傭墮樓身亡事件。一名上月來港打工的21歲印傭,疑表現欠佳遭解僱,原定昨日返回僱傭公司辦理手續,惟她烹煮「最後早餐」後,即返回睡房攀窗躍下,命喪當場。一名女管理員目擊事件,嚇至不適需送院。警方其後聯絡死者僱主了解,相信事件無可疑。

客死異鄉的21歲印尼女子Peni,上月來港受僱於長沙灣宇晴軒2座高層一家庭。據悉,她的工作表現未如理想,更曾與41歲女主人爭執,致鬱鬱不歡。早前,僱主表示要解僱她,擬於昨日帶她返回僱傭公司,豈料發生悲劇。

昨早8時許,Peni煮早餐後返回房間,僱主喚其不應,入房時發現空無一人但窗戶打開。僱主探身查看,赫見有人浴血倒鎆6樓平台,大驚報警。

印尼勞聯﹕僱主應多體諒教導

救護員到場後,證實Peni已經死亡,毋須送院。警方並未檢獲遺書,但經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屍體稍後由仵工舁走。另外,一名目擊事件的中年女管理員報稱不適,需送院檢驗。

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羅軍典表示,外傭雖受訓後才來港,但訓練學校的水準參差,故她們來港後工作表現不達標的情亦常見,「香港人對外傭的需求非常大,來港的傭工那麼多,要找到一名合心意的確實不易」。對於有印傭自殺,羅感到惋惜,但他認為傭工本身亦有許多困擾,遭解僱可能只是觸發點。

印尼勞工聯會成員黃先生則稱,外傭一般因家境欠佳才來港,而且需要支付當地僱傭公司1萬多至2萬元轉介費,故一份較長久的工作對她們很重要,情令人同情。他坦言,初來港的傭工可能未有接受良好的訓練,但工作表現不佳多是因為未適應港人需要,以及聽不懂廣東話而溝通錯誤,「僱主應體諒及多加教導,令她們可改善表現」。即使解僱,他建議僱主應同時向僱傭公司提出,而公司則應派員開解女傭,鼓勵她們正面面對。

僱主或要付遺體運送費

女傭在僱主家中自殺,除令樓價大跌外,僱主更有可能需負責數萬元的遺體運送費。羅軍典建議僱主,為傭工購買一份保障範圍較一般勞工保險更大的綜合保險,「保費雖較貴,但遇到不幸事,保險公司將負責遺體的運費」。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食物銀行資助研加碼

食物銀行資助研加碼
機構:加強就業輔導更好

2009年2月22日
【明報專訊】本報獲得的消息指出,周三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將會為食物銀行「加碼」,當中可行的方案包括增加撥款、延長申請人的援助時間、增加機構提供服務等。不過,有已中標的機構認為,現時6星期的短期援助已足夠,延長時間「不是好事」,反而應透過提供其他服務如就業輔導助他們「自強」,即使要擴大服務,亦避免把服務分散至太多機構,除了會增加行政費用,機構之間互相溝通預防濫用的難度亦會增加。

去年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承諾撥款1億用於短期食物援助,並特別要求機構關顧未能因「派糖」措施受惠的「四無人士」,5間中標機構將於本周五(27日)開始服務,在各區中心或其他區內伙伴機構派發。據本報了解,周三的財政預算案亦會提出為食物銀行「加碼」。

四分一人因失業求助

負責荃灣、葵青、香港島及離島區的聖雅各福群會眾膳坊食物銀行中心主任吳雯賢認為,目前以荃灣及葵青區需求較大,近日亦多了失業人士及散工申領食物,每4個人中,便有1人是因為失業而求助。她說,由5年前經營食物銀行至今,只有她一個社工及一名員工,其餘需靠義工及各區的伙伴機構合作。食物銀行只負責運送食物到各區伙伴機構,審批工作則交給各機構社工負責。此舉有助減低行政費用,未來亦只需再增聘一名社工。

憂服務機構增 難防濫用

她續稱,現時把服務分成5區提供已足夠,如果分得太散,行政費用亦會增加。負責深水、九龍城及油尖旺區的東華三院區域主任黃孟芳亦認為,增加機構服務是好事,但要考慮機構運作前均需裝修、開倉庫,如由大型機構統籌,再分派食物至其他伙伴機構會較佳,否則不同機構皆設立倉庫或致資源浪費,過多服務機構亦令機構之間預防濫用的難度增加。

吳雯賢又指出,由於更多人認識食物銀行,近日有更多不符合申請資格的人士申請,主要原因是申請人仍有儲蓄,不符緊急要求。但她強調,食物銀行提供的是短期食物援助,故6星期已足夠,而且只會批一次,延長領取時間「不是一件好事」,以免變成依賴,有長期需要者應由社工協助申請基金或綜援。她相信,每間機構1200萬的撥款料可維持1年半服務,1億元的援助暫時足夠,沒有必要再加。

香港婦聯有限公司是沙田、大埔及北區的中標機構,副秘書長劉建玲表示,由於計劃未開始,難預料服務需求及是否需要增加資源,但她認為,食物銀行只提供短暫援助,最主要工作其實是藉此接觸有需要人士。倘申請人有長期需要,機構將提供其他福利協助及就業輔導等,故不建議替申請人續期。

明報記者 賴月玲

5機構加強聯繫防重複申請
「專業戶」熟制度疑濫用

2009年2月22日
【明報專訊】有食物銀行表示,確有「專業戶(Professional client)」因熟悉申請制度濫用資源,不過只佔少數。個別食物銀行已和旗下派發網絡設立通用的電腦登記系統,以防有人重複申請。5間中標機構的登記系統則可能牽涉私隱等問題而未有進展,日後或須靠機構之間互相加強聯繫。

登記系統相連涉私穩 有難度

眾膳坊中心主任吳雯賢表示,大約每幾個月便有一名「專業戶」,按特定方式申請援助。她憶述,曾有領綜援人士不斷以遺失身分證無法取得援助的特殊情為理由,每隔半年以同一理由再申請,亦有申請人到不同的機構申請,須社工靠經驗分辨。

吳說,此類申請人通常深諳申請制度,而社工審批時,申請人亦會常問「點解會咁?」或者反問社工為何不是這樣做。由於機構之間通常會有溝通,通常會很快洞悉其身分並拒絕提供援助。申請人日後須提交身分證、住址、入息及儲蓄等證明,但她表示,儲蓄等資料需靠申請人自律提供。

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食物銀行統籌主任江詠詩亦指出, 已與區內其他機構設立電腦系統以防有人重複申請,申請人亦須提供家人的資料,避免一家多人同時申請。

不過,她認為要5間機構登記系統相連有難度,涉及私隱等問題,日後如有懷疑的個案,會與另外4間機構聯絡。

社聯調查﹕學券制加重窮家負擔

社聯調查﹕學券制加重窮家負擔
2009年2月22日
【明報專訊】一項調查發現,推行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學券制)後反加重低收入家庭的學費負擔。調查機構指出,在新制下學費減免設有上限,但學校營運成本上升,有 93%受訪全日制幼兒學校學費已超逾有關上限,原本獲100%豁免學費的家庭,亦平均需要補貼近3000元學費差額,機構促請財政司長周三公布的財政預算案能關注有關問題,減輕低收入家庭負擔。

學費減免設上限 需補貼

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及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於過去兩個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60間提供全日制服務的幼兒學校,發現08/09年全年平均學費為28,245元,較政府設定5年不變的學費減免上限25,400為高,只有6.9%的受訪學校每年學費不高於以上上限。

社聯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總主任陳鑑銘指出,以往社署會每年給予學校每名3至6歲的學生2000元以應付學校營運成本及教師薪酬加幅,但自學券制後已取消資助,學費的增幅須由家長承擔。以一個獲100%減免的家庭為例,在推行學券前該家庭毋須繳付學費,但因學費上升超出減免上限,家長須負擔由數元至4800元不等的差額,平均約2845元。調查顯示,受訪學校中有42%、即約5269名的學生因有關減免上限而受影響。

陳解釋,一般沒有申請減免的家庭均可用學券減輕每年1.1萬元學費負擔,每月節省學費近千元,但申請學費減免及綜援家庭兒童卻因為有減免上限,學費負擔比推行學券前更重,「一般中產家庭可因學券省錢供子女培養課餘興趣,但低收入家庭卻不可以」。他建議政府調整計算減免上限的方程式,並放寬有關上限,期望財政預算案能撥款幫助這批基層家長。

修補兔唇「微笑聯盟」

修補兔唇 內地童重展笑容
「微笑聯盟」擬京港設辦事處 加強支援

2009年2月22日
【明報專訊】5歲患兔唇的他,瘦弱得看起來像兩三歲的女孩,臉色蒼白,蓄覑長髮,雖然嘴無法緊閉,但一句話也不願說,困在家裡,從未見過陽光。她,因為患兔唇和裂顎在學校被人欺負,因為家裡窮,付不起手術費,到9歲仍未接受矯形手術。

來自美國微笑聯盟的醫生免費為內地兔唇兒童進行矯形手術,讓他第一次踏出家門,亦為她縫合嘴上及心上的裂痕,不但讓他們夢想成真,也為家人帶來生命的改變。至今已有1315名內地兔唇兒童接受手術,今年,微笑聯盟計劃在香港與北京設立辦事處,加強對內地兔唇兒童的支援。

700名港人 1人兔唇裂顎

據統計,每700名港人就有1人有兔唇或裂顎,而在亞洲每350人就有1人有此缺陷。患兔唇兒童的上唇、鼻與口之間有裂縫,患裂顎的兒童則上顎有裂縫,不但影響外貌,更影響進食及語言能力。微笑聯盟副會長黃球綸指出,在美國較少看見兔唇兒童,因為大部分患者出生後5至6周已進行矯形手術,1歲前完成裂顎手術,但內地鄉鎮的兒童一般2歲才接受兔唇矯形手術,4歲進行裂顎矯形手術,不少人更錯過最佳時間接受手術。

訪中國14次 替患者做矯形手術

為了令內地兔唇兒童重展笑容,微笑聯盟總裁施安妮日前訪港,與廣州市越秀區政協委員陳有、國務院中國農村小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廣新視芯科技發展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寶成,協商成立香港及北京辦事處,簽署協議,推動微笑聯盟在中國的工作。

微笑聯盟2004年成立,當時施安妮與其他創辦人有見其他治療兔唇的組織只為患者進行手術,欠缺長期跟進,如言語治療、牙齒矯形等,故成立微笑聯盟,以建立國際間人與人的橋樑為理念。微笑聯盟於2005年起已到訪中國14次,包括九江、汕頭、溫州、瀋陽、哈爾濱及黃石等地。

行動擴展至非洲

今年微笑聯盟將再到內地探訪3次,並把行動範圍擴展至菲律賓、孟加拉及非洲,目標是為800名兒童進行矯形手術。陳有表示,將透過香港演藝界及電視台於年底舉辦籌款晚會,招募更多義工參與行動。王寶成也表示,將加強內地宣傳、募捐工作。

施安妮說:「若我們不組團到中國的話,每次就會有120名小孩子的願望落空,生命無法得到改變。每當看到這些孩子改變,我都會一次又一次流淚。」

明報記者 陳嘉婉

每次行動耗資百萬醫逾百兒童
2009年2月22日
【明報專訊】微笑聯盟每次行動為期兩週,約有35名醫護人員及隨行人員,可治療100至150名兒童,耗資10至13萬美元(約78萬至101萬港元)。大部分接受兔唇矯形手術的兒童少於1歲,接受裂顎矯形手術的兒童約3至5歲。

除了短期行動,微笑聯盟參考美國模式,於九江設立一站式的唇顎裂治療中心,跟進兔唇、裂顎兒童由出生至10多歲的成長,於手術後提供言語治療、牙齒矯形及心理輔導等跟進工作。

聯盟又培訓當地醫護人員,例如安排一名九江醫生遠赴美國加州大學接受訓練,花費約1至2萬美元(約7.8至15.6萬港元),再回國協助組織的治療中心。聯盟計劃在下月選出另一名溫州醫生接受培訓,並於今年在溫州設立第二個治療中心。

《牛下開飯》流動的展覽

《牛下開飯》流動的展覽
2009年2月22日
【明報專訊】對鸷民來說,牛頭角下鸷是安樂窩;對於區內居民,牛頭角下鸷則是覓食的好地方。40年歷史的牛頭角下鸷8至14座將於4月拆卸,標誌覑香港最後一個徙置大廈的歷史任務光榮落幕。年輕拍友急忙拿起相機,瘋狂「跀嚓」一輪,不帶走一片雲彩。其實「牛下」並非博物館內的木乃伊,活生生的居民才是精華所在。

3月1日開幕的展覽《牛下開飯》,除了邀請了10名藝術工作者以攝影、繪畫、錄像等記錄「牛下」的人與情,又以仍在經營的茶餐廳、紙紮舖、藥材舖、雜貨店作展覽場地,直至光榮結業。

師奶全是「牛頭角順嫂」

攝影師吳文正以「尋找牛頭角順嫂」為題,隨心抓來「牛下」師奶,用心地談上幾小時,為她們拍照後,最後總會問她們的老公是不是叫阿順,可是師奶都搖搖頭。雖然老公不叫阿順,但她們個個都是「牛頭角順嫂」。

牛頭角順嫂可能學識不多,但總滔滔不絕,她們的勤奮成就了「獅子山下」的香港故事。負責籌劃《牛下開飯》的霍天雯希望藉覑67名居民的口述歷史,藉覑「牛下」第10座的茶餐廳、雜貨店營業時活生生的流動圖像,提醒港人重新注意舊區街舖如何為社區增添生氣,每天上演一幕幕的「街頭芭蕾」。

明報記者 何雪瑩

Friday, February 20, 2009

發展活化 一盤生意

樹上飛馬
http://cally.wordpress.com/2009/02/18/artists_want_space/

發展活化  一盤生意
信報 2009-02-18
六幢歷史建築的活化計劃,首次由發展局掛帥,吸引了一百零二個機構提交一百一十四份申請書,在昨天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新聞發布會」終有分曉,有人歡喜有人激動。會上眾多記者主要圍繞兩個問題發問,一是財雄勢大的機構是否更有優勢?因為入選分別是有財團背景的保育建設公司﹙大澳舊警署改建精品酒店﹚,以及大學﹙浸會大學把雷生春變身雷生春堂中醫藥保健中心、北九活化為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北九﹚。

另外,就是替八和會館抱不平,為何一個強調中國文化承傳的計劃得不到青睞,反而外國的月亮更圓?

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強調,評選的重點之一是財務可行性、財政上的持續性,他指出,很多計劃書在這點上失分。

八和會館發言人表示,政府指八和輸在管理經驗、籌款能力、營運能力,但在申請的第一個階段已經知道,政府的做法製造有三個選擇的假象,把八和當作陪襯。

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在公布會後,馬上召開記者招待會,坦言對於申請北九裁判法院為粵劇學校落選感到失望,她懷疑政府扶持粵劇的決心。「我們的確很希望知道發展局的評審理據同準則。尤其是作為一個民間藝術團體,到底點樣可以同財雄勢大的財團或經驗老到的機構公平競爭?」

打敗有五十五年歷史的八和會館,到底是一個什麼機構呢?

根據發展局的網頁介紹,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SCAD)於一九七八年在美國喬治亞州成立,香港分校將提供一千五百個專上學位,要把「香港與北九龍裁判法院打造成亞洲數碼媒體的主要研習中心」云云。

然 而,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課程總監何慶基指出,在設計界裏,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的名聲不是特別好,比起其他著名學院如Goldsmith College,薩凡納不是特別傑出的其中一間,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成就。但是近年擴張迅速,九十年代開始備受爭議,更被美國教授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批評侵犯學術自由,有關事件記錄在協會的資料庫,其中一九九三年有教授因為支持批評學院的學生而被解僱。

《紐約時 報》曾刊登 Art and Commerce: a College’s Turbulent Tale一文﹙Peter Applebome,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質疑該校的教育方針,指其重生意、輕教育,利用教育的名義獲免稅營運。教師除了教學,還要負責籌款、收生。文中又揭發該校類似學店的做法,教師除底薪外,收生愈多,收取回佣愈多。

報道認為,該校「市場推廣、營銷比教育更出色」。

「公職王」陳智思一再被問及,為何棄八和、取薩凡納,他回答稱專誠派了兩人到美國薩凡納實地考察,認為該機構在保護古蹟上做得好。

但《紐約時報》曾報道,創辦人Rowans發現薩凡納有多幢十九世紀的建築物,以進取的借貸方式,買下多幢物業,在當地的地產上可謂舉足輕重。

何慶基指出,這家機構有這樣的名聲,包括學術界的批評,政府有沒有考慮,有沒有疏忽?

何慶基問,委員會的研究是否深入、有否浪費公帑?「只消十分鐘,便在互聯網上找到資料,連維基網也刊出有關的警告。」

另外,他指出,以如此重要的資源資助海外的商業機構,其中又有爭議性,應作出合理解釋,如本地是否沒有可取的機構。

以非牟利、NGO包裝,就可以得到價值數以億元計的物業,免租做生意?林鄭月娥在公布中強調,政府撥款約四億九千萬元資助五座建築的復修,而北九龍裁判法院則由獲選機構自行斥資建設,但這當然不是免費,而要付出極大的資源、投資和代價。

發展局初試保育,是否如投資署心態,引入外資?難怪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馬上表態,歡迎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在香港設立分校。

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講師麥海珊強調,古蹟保育有其文化意義,政府由發展局主持大局,活化歷史建築不是單純諗「發展」。「這次發展局以創意工業、增加香港教育的多元性和機會為理由批出有關計劃,但本地的教育架構,教育、文化政策,發展藍圖有沒有考慮到?」她說,創意媒體、電影電視拍攝、數碼製作等等,本地大學的傳理系、香港演藝學院、理工太古設計學院、城大創意媒體中心、浸會視藝院、藝術中心藝術學院已提供不少課程,一年內收生總數也約千多人,將來會否造成失衡?

麥海珊說:「汪阿姐在記者會上都話,失驚無神多間視藝學院,千幾個學生,有什麼人去讀?連她也看到問題所在。」

另外,她質疑包括本地大學、私校,都要經過政府教育部門的審批和監管,一家在香港成立不到一年的基金公司,其課程、師資到底有沒有經過審批?

胡鴻烈夫婦的樹仁大學,建設整座校園的一分一毫都是自籌的,這次政府倒貼海外私人大學是否教育政策改變的先兆?

另一位被訪者說,以保育古蹟之名,地皮和建築雙手奉上予一家私立大學,會否造成先例?

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歷史建築活化計劃

藝校生學額1500學費21萬
法庭改課室 社區推廣數碼藝術

2009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活化計劃中唯一毋須政府資助的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將會斥資近億元復修北九龍裁判法院,包括把法庭改建為課室和錄音室,並會把昔日囚室活化作學生會活動室,學院強調該校屬社會企業,會舉辦免費展覽、工作坊和講座,向社區推廣數碼藝術,學生日後可彈性選擇科目,在其中兩年可遠赴美國或法國分校選讀課程,並有實習機會,預計明年9月開始招生。

「我愛香港,亦愛活化建築」,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校長華萊士(Paula S Wallace)表示學院有逾10幢活化歷史建築的經驗,學院市場部副主席Tony Dammicci補充,香港與國際的交通聯繫便利,相信可方便來自亞洲的學生到分校就讀。

學生可赴美法分校修讀

薩凡納學院香港分校將設為期4年的學士學位和碩士課程,包括攝影、廣播及動作設計、互動設計及遊戲開發等,提供1500個全日制學額,每年學費21.06萬元。學院營運總監Brian Murphy指出,學生可自由選擇主副修科目,亦可選擇4年課程中兩年在美國或法國分校就讀。

學院現時與6個國際機構合作,包括迪士尼、Pixar、Dreamworks等,提供實習機會,該校亦計劃與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合作,交換畫廊和合辦藝術活動。華萊士強調,會籌辦免費展覽、講座和工作坊,並會有義工計劃,教育青少年數碼媒體藝術。

料不影響本地大學收生

本港中大、浸大、理大、城大等院校現時開辦了電視電影、設計、創意媒體等課程,城大創意媒體學院署理院長葉豪盛相信,薩凡納收生目標為亞洲學生,「內地很多學生希望修讀創意藝術類課程,1500個學額完全無問題」。他續指出,每年20萬學費對亞洲學生仍吸引,「比起遠赴美國修讀課程,來港讀書便宜得多」。浸大電影電視系系主任卓伯棠相信薩凡納在港辦學,對本地收生不會有大影響,「公營大學每年學費才4萬多」。

自資9360萬復修 公眾可參觀

學院會斥資約9360萬港元復修北九,至於為何選擇不接受政府資助,Murphy解釋不希望使用納稅人金錢,並想貢獻社區。負責活化計劃的保育專家兼學院教授Bob Dickensheets指出,會按政府要求保留一個法庭和一個囚室,其他法庭會改建為課室、錄音室。

囚室將放置機組和改作學生會活動室,「我們不會在學生困在囚房上課」,他又指出,昔日地下職員餐廳會改建為畫廊,辦公室將活化為圖書館,公眾日後可透過導賞團參觀法庭,並經過犯人欄樓梯直達囚室。

美荷樓旅舍設公屋懷舊房
2009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標誌公共房屋計劃開展的石硤尾美荷樓將活化為本港首間市區青年旅舍,提供124個房間,身兼青年旅舍協會會員和測量師學會義務秘書的莊永康表示,初步估計房租約400至500元,希望把美荷樓打造成三星級賓館,並會預留5至6間房間保持1950至1960年代風味,讓租客體驗昔日港人居住環境。

現時青年旅舍租金為每人100元,莊永康指出,由於美荷樓位於市區,加上設有獨立房間和洗手間,相信房金會增至每人200元或每間房400至500元。青年旅舍協會行政幹事陳東山指出,希望透過較低廉的住宿服務,令旅客能增廣見聞,而活化後的洗衣間、飯堂和小賣部等會聘請弱勢社群,以達社會企業目的。

美荷樓於1954年建成,為首8座最早期的公屋之一,青年旅舍協會總經理黃潔梅表示,會把5至6間供租用的房間佈置成1950至1960年代的房間設計,包括保留鐵閘及部分舊家俬,讓租客感受昔日港人的居住環境。

美荷樓其中兩層會設博物館和遊戲室,除展出昔日家具,亦會展出以往港人的家庭作業,如膠花、衣車、串珠仔等,亦會展示1950年代的玩意,如拍公仔紙、康樂棋、橡筋繩等。協會又會成立「美荷樓前居民網絡」,聯絡曾居於美荷樓的居民,以索取昔日相片、家具等,至於日後居住旅舍的租客亦可加入網絡,並向外地推廣其居住感想。

Tuesday, February 17, 2009

「長者之光」資助長者割白內障

陳太伙社聯 資助長者割白內障
2009年2月17日
【明報專訊】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聯同社聯和香港盲人輔導會,推出長者白內障手術資助計劃,資助有經濟困難的長者接受白內障手術費。

東亞郭炳聯各捐5萬

陳方安生說,自己曾接受白內障手術,深明手術能改善長者生活,計劃會資助長者八成手術費用,至今籌得款項能資助60名長者,希望縮短他們輪候公立醫院白內障手術的時間。陳方安生解釋,這個名為「長者之光」的資助計劃,意念來自她參與立法會補選時跟長者的傾談,她說:「現時有4.8萬名白內障患者正輪候公立醫院的白內障手術,平均輪候期為3年。不少長者說輪候期太長,他們雖然負擔不起私家醫院高昂的手術費,但亦贊成負擔部分費用。」她自己捐出30萬元,並獲東亞銀行和新地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各捐5萬,聯同其他捐款目前共籌得55萬元。

月入少於3500元 可受惠

陳太表示,社聯的前線義工將聯絡未有申領綜援、但月入少於3500元,又正於公立醫院輪候手術的60歲以上白內障患者,將他們轉介至盲人輔導會接受白內障手術,包括手術前後的檢驗,長者須付2500 元,計劃則提供8800元資助,合資格長者可於4個月內動手術,預期1個月內會有首名長者接受資助。陳方安生說,自己曾接受白內障手術,十分安全快捷,希望長者能通過手術改善生活質素,多外出活動。

Monday, February 16, 2009

「關懷愛滋」性博士義工

中港司機任「性博士義工」
宣傳安全性行為見成效

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關懷愛滋」多年來在邊境向跨境人士宣揚安全性行為知識,2004年至今招募了52名中港司機擔任「性博士義工」,向運輸同行推廣信息;出任了義工4年多的貨車司機周義德,每周派發100個安全套,更會回答行家的性知識、帶行家測試愛滋病等。調查結果顯示,跨境人士過去12年使用安全套的比率由 73%上升至九成,暫見成效。

每周派發100安全套

義德每天駕覑載滿家禽的貨車來回文錦渡關口,04年時他接觸到關懷愛滋的外展宣傳,欣然答應參與「貨櫃車司機朋輩教育計劃」,成為「性博士安全司機」。經過訓練後,車窗上貼上「安全司機」標誌的他,會在車上備有安全套供行家取用。「不時都有行家拍拍我的車門,問﹕『師兄,你有沒有套派?』認識的、不認識的行家也有。」義德為人「慷慨」,每次一派便是十個八個,「有些行家問他索取後會再轉贈他人」,每周派發的安全套逾百個。司機甚至駕車到內地工廠或菜場,遇上有工人詢問,亦會派發安全套給他們。

回答性知識 帶行家測試愛滋

義德亦會充當性博士,「有行家小便時感到疼痛,懷疑可能感染了性病都會告訴我。」受過訓練的義德亦會舉出患病的可能性,再提議他求診。他亦會介紹行家到關懷愛滋在文錦渡提供的愛滋病快速測試,義德知道最少有10名行家經他轉介後接受測試,「我自己試過有說服力」。

關懷愛滋預防項目經理彭慧敏指出,除中港司機外,其他行業的跨境人士都是他們重點服務對象。「內地的性服務較便宜,性工作者多,亦會在街上熱情地招攬客人,跨境人士容易因利成便光顧性服務」。她指出,司機的安全意識有提升,協會96年的調查訪問了1200名司機,73%表示有持續使用安全套,但去年的調查中有九成司機有使用安全套。

使用安全套司機增至九成

義德說﹕「大約七成司機有光顧性服務,但近年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很多。十幾年前去玩的司機大部分都不用套,聽過有人因此染上性病,但現在就算女方說可以不用,司機亦會帶套。」

關懷愛滋的資料顯示,本港去年第三季共有19個經性接觸感染的愛滋病新增個案,經性接觸感染的愛滋病病毒感染新增個案則有69個。彭慧敏說,機構下一步打算針對有不固定性伴侶的人士展開教育工作。

明報記者 何雪瑩

香港基督少年軍

挪亞方舟繩網歷奇場地 復活節啟用
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位於馬灣的挪亞方舟,其中主要歷奇訓練場地「跨越奇園」昨舉行開幕禮,並隨即展開「試玩」階段,測試各項設施,園內全港獨有、樓高3層的「巨人鞦韆」、3D立體「巨人梯」及高空繩網陣等設施更首次曝光。挪亞方舟將於復活節前後全面啟用。

「跨越奇園」由香港基督少年軍負責營運,提供20個不同難度的繩網項目,適合不同年齡的人士參與,包括中小學生、公眾團體、商界等。基督少年軍訓練幹事楊樹榮指3D巨人梯、攀石牆、信心飛躍等項目,均能考驗團體的合作性。

設3D巨人梯 3層樓「巨人鞦韆」

例如「3D巨人梯」並非採取一般繩網梯的平面設計,2至3名參與者需以「Z」形的方向爬行,令踏上梯板時搖晃幅度大為增加。「信心飛躍」則名副其實,是要考驗參加者的信心。參加者雖爬上約6米的高柱,在其他組員在地面負責保護的支援下,參加者抓緊扶手後,便要躍離高柱,凌空滑行落地面。

不少人兒時都打過鞦韆,但園內有一個全港獨有、樓高3層的「巨人鞦韆」。楊樹榮指出,參加者坐上特高的鞦韆後,將被拉至8米高空並快速盪下來,俯衝時出現的離心力,不言而喻。

馬灣公園發言人表示,將會陸續公布挪亞方舟啟用的詳情,包括票價、預訂方法等。昨日出席開幕禮的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鼓勵青年多參與戶外團體活動,學習與他人交流和表達自己,不要沉迷網絡世界。

挪亞方舟佔地27萬平方呎,是全球唯一按照遠古記載原大體積而建。主要設施包括方舟花園、跨越奇園、多媒體博覽館及挪亞度假酒店等。

整個馬灣公園由新鴻基地產負責興建,去年年底落成。新地於1997年以換地方式發展馬灣物業項目珀麗灣,當時政府答允少收8億元地價,但新地須於2006年中前建成馬灣公園,但結果工程出現嚴重延誤,至07年7月第一期公園才初步開放。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去年曾表示,若工程費比少收的地價為少,新地要繳回餘額,亦要繳付工程延誤的利息。

明報社評: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This is a really disappointing editorial from Mingpao; it tries to promote the kind of managerialism that will kill creativity and art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現況與原意有落差
創意藝術中心運作有待改善

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本報記者於1月底及2月初3次到訪由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而成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下文簡稱中心),發覺只有約兩成多單位正「開門營業」;本報記者其後5次再到訪中心,發覺使用率仍是差不多。我們支持香港的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但這個中心開宗明義要發展「創意產業」,正在使用公共資源,政府撥出了土地,馬會撥出了資金,中心內的藝術家及管理當局皆有責任善用資源,社會也有責任監察,否則不但對付出公共資源的社會大眾不公平,對正在輪候租用中心的300個團體也不公平;我們對每天勤力在中心工作、經常開放單位予遊人的租戶表示讚賞,也希望中心的情況可以朝原定目標邁進。

中心肩負重要任務
寄望成為文化藝術新天地

香港長期被指為文化沙漠,我們支持成立創意藝術中心,本報記者多次到訪,點算中心開放的單位數目,只因為這個中心的成立,有其獨特之處。中心成立的目的,並非單純把藝術家聚在一起,把單位出租予藝術家成立工作室而已;翻看中心成立時的文件,在在顯示,中心由籌劃到落實,都與「產業」分不開。

根據深水區議會2005 年7月5日的會議紀錄,時任民政事務局助理秘書長方毅清楚表明:「局方希望透過創意藝術村,能融合創意人、企業人及代理人三方面,並且與當地文化界和社區互動,促成文化企業的匯聚,達至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經濟效益方面,創意藝術村可以促進文化創意和文化資本之間的信息交流,締結有利的產業聯盟……村內的展覽和表演場地,都能讓創意人才表達其創意,讓商界人士得見有商業推廣價值的新意念,並可締造創意人與投資者的合作關係。」

民政事務局2005年12月提交予深水區議會的文件則指出,「本中心並非單純提供工作室予藝術工作者使用,還有許多藝術及文化活動舉行,整體營運模式與一般大廈有一定的分別」。

時任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在2005年10月31日主持中心計劃啟動儀式時的演辭,把事情說得更明白。何志平說:「政府推動香港創意產業的政策重點,是提供有利的營商環境,培育人才,提供一個平台以促進文化創意界和企業投資者的聯繫,達至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創意藝術中心的構思,正好為推動香港創意產業提供一個有利的發展環境……我更希望……這個中心亦可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富有特色的文化藝術新天地。」

引述了這麼多文件,無非想說明中心的成立,就是要結合藝術和產業,推動文化之餘,更要為香港經濟尋求新增長點,「讓商界得見有商業推廣價值的意念」。一開始,這所中心就不是這麼「單純」,因此何志平才會說希望中心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新天地,這中心亦成為香港發展創意產業的「試點」。

因此,中心的單位被賦予一個期望,就是藝術家租用單位之餘,更要開放工作室,讓訪客可到處參觀,與藝術家交流。部分租戶說根本不知道有這個背景,是否反映中心與租戶之間的溝通問題,我們不得而知,但該中心網頁「常見問題」中的第20項則清楚列明:

「問:租戶單位是否必須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

「答:我們鼓勵租戶能與公眾對話及交流,而不是只將單位作為辦公室或創作室之用。」

正因為如此,本報記者才多次到訪中心,點算到底有多少單位正有人在工作,並開放予遊人參觀。也正因為上述的原因,社會才會以中心的人流、租戶的開放時間及數量,去衡量中心的成敗。以冷冰冰的數字去衡量藝術,會被指市儈,但中心若沒有足夠的租戶開放,何來人流;沒有人流,何來產業?

發展這個中心,有社會成本。租戶雖然有交租,但社會提供了土地,馬會投入了資金,這些都是有機會成本的。這片在地鐵站附近的土地,為何不建公屋、居屋,又或是醫院、學校、老人院?馬會的資金,為何不投放在教育或慈善用途?社會決定保留這座工廠大廈,發展為創意藝術中心,是有成本、也有期許的。正因如此,我們跟進採訪創意藝術中心的運作和實,並看看它與原定宗旨是否相符?如有落差,問題在哪?如何改善?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心的租戶只是有興趣租用中心的部分人士;資料顯示,目前共有大約300個團體正在輪候使用中心,即一個團體租用了單位,另一個就被拒諸門外,應以什麼準則來衡量誰可租用單位?許多人都瞭解及體諒香港藝術家的苦,他們大多數都有正職,公餘時間才參與創作,使用單位的時間不多;不過,若一個正在輪候的團體,願意有更多的時間開放予遊人參觀,或他們找到一個更好的商業營運模式,結合藝術與產業,單位的租用人是否應有更佳選擇?中心的管理當局固然有責任提高人流,但租戶也有責任與管理當局合作,達成「帶動人流」的目標。

西九文化區規模更大資源更多

更須注意效益

西九龍文化藝術區正在籌建,有大量預留予文化藝術界使用的設施與用地,政府開宗明義希望西九文化藝術區能夠推動香港的創意產業,背後邏輯與石硤尾的創意藝術中心如出一轍。今天創意藝術中心的情,或可警惕我們思考西九龍文化區的未來,其中一點是:搞文化藝術,也應讓珍貴的社會資源達至較佳效益。希望創意藝術中心可以檢視現時的運作,謀求改善,讓中心的發展可以朝原旨邁進。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Sunday, February 15, 2009

明愛建議政府嚴打剝削印傭

12%印傭月薪少於規定 (13:20)
2009年2月15日
明愛調查發現,12%受訪印傭的月薪低於法定最低工3580元,多數只得1800元至2000元。

另外,近30%受訪印傭無享有每周一日的假期。

調查訪問了580名外傭,當中絕大多數是印傭。

明愛建議政府嚴打剝削印傭的僱主,並考慮效法新加坡的做法,在網上設立違法僱主黑名單。(即時新聞)

香港人才交流中心

本地大學生多願內地工作 (16:08)
2009年2月15日
香港人才交流中心,聯同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的調查指出,六成受訪的本港大學畢業生考慮回內地工作。

調查訪問了五百多多名大學生,有六成表示會考慮回內地,認為已是大趨勢,可助事業發展,而最理想的工作城市是上海。

(即時新聞)

眾膳坊食物銀行

深水埗扶貧中心開幕 日助千人
2009年2月15日
【明報專訊】金融海嘯下,食物銀行需求益增,聖雅各福群會的扶貧中心「慈惠軒」昨日開幕,向有需要人士派發食物及嬰兒奶粉,甚至電器。該中心自去年12月30日試行1個多月以來,每日服務930多人次,已派出55,000餐。

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賴錦璋表示,慈惠軒獲東亞銀行及攜手扶弱基金資助,為深水埗弱勢家庭提供食物援助,同時為該區部分領取綜援及全額書簿津貼計劃的學童,提供午膳資助。

資料顯示,近月到該會眾膳坊食物銀行領取食物的人次不斷上升,至上月已升至每日1555人次,他預期未來會增至每日2000人次,到4、5月或會達到2500人次。不過,為充分利用資源,該會暫未考慮再開設新的中心。

資助千名學生午膳

該會的午膳資助計劃已資助20間學校、1161名3至15歲學童。其伙伴機構深信學校校長鄧惠怡表示,校內300多名學生中,有40名現正接受每月200元午膳資助,每人每學期共1000元。她說:「以往我見到有學生帶的飯盒只有青菜和幾片肉,現在他們訂的飯盒有3種餸菜,營養豐富了,對他們的發育也較好。」

Friday, February 13, 2009

西九文化區發展諮詢

梁家傑拒西九諮詢委任
張仁良任委員會主席

2009年2月13日
【明報專訊】政府一直強調西九文化區的發展要全民參與,並成立西九諮詢委員會,在第二季展開首個公眾諮詢。據了解,政府共委任22人加入諮詢委員會,名單會在短期內公布,主席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張仁良,政府亦曾邀請一直積極參與西九發展的公民黨副主席梁家傑加入委員會,但遭對方拒絕。

22人名單短期內公布

梁家傑接受本報查詢時承認,他上月底收到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朱曼鈴邀請,但他已正式拒絕接受成為諮詢委員會委員。他解釋,自己多年來關注西九項目,最重要是由下而上,建造一個真正屬於市民的西九,但政府對公眾諮詢的誠意是「連半心半意都無」,故他認為與其在諮詢會虛耗心力,不如直接參與西九,「好過閉門造車」。

據了解,政府委任的諮詢委員會人選中,以文化界人士為主,亦有一些政界人士,包括關注文化發展的前灣仔區議會主席黃英琦、藝術家何慶基、民主黨議員李永達、旅遊界代表議員謝偉俊、匯賢智庫南區區議員陳岳鵬,及公共專業聯盟莫乃光等,大部分都是一直關注西九發展。據知,張仁良會擔任主席。

多委文化界政界人士

據悉,諮詢委員會的工作是與一間公關公司溝通,商討如何做公眾諮詢,但最終決定權仍在西九管理局成員手中。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政府委任學者擔任諮詢委員會主席,能予人中立的感覺。

但馬嶽指出,諮詢能否令西九文化區發展「由下而上」,要視乎委員會如何處理意見,他認為政府過往的諮詢委員會透明度不高,西九諮詢委員會如何讓民間團體發表意見,以及如何提升透明度,將會是一項挑戰。

根據《西九管理局條例》,管理局須就關於西九發展或營運藝術文化設施、相關設施及附屬設施,以及任何其他管理局認為合適的事,在適當時間諮詢公眾。

明報記者 何曉勤

香港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抗議日本獵鯨 (18:27)
2009年2月13日
環保團體香港綠色和平下午到日本駐香港領事館外,抗議日本政府容許以科學研究為由,獵殺鯨魚。

兩名綠色和平成員身穿橙色工人服,手戴上畫有鯨魚圖案的手銬,諷刺日本允許獵殺鯨魚。另一名成員則向領事館職員遞交請願信,逗留約十分鐘後,和平離開。

抗議人士要求日本當局撤查國內非法捕鯨及走私鯨魚肉的事件。另外,他們亦關注日本綠色和平兩名成員因揭發日本捕鯨船船員走私鯨魚肉,卻反被指盜取鯨魚肉,目前正要接受聆訊之事。

抗議人士稱,在人類過度捕獵下,十三種大型鯨魚中已有七種成為瀕危動物,包括人們熟悉的座頭鯨、小鬚鯨等。其中日本每年花費五千萬美元在南大洋上進行所謂的「科學研究」捕鯨,在過去的十八年內,有六千七百多頭小鬚鯨被捕殺,卻沒得出一點有價值的科學研究成果。

(中通社)

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9

社聯「商界展關懷」

匯豐電盈獲嘉許關懷社會
政黨工人場外抗議指不配

2009年2月11日
【明報專訊】社聯昨表揚1765間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盛傳會裁員的匯豐銀行及電訊盈科在嘉許名單上,成為眾矢之的,有政黨、工會及雷曼事主質疑兩間機構「不配」獲嘉許「商界展關懷」標誌。社聯稱,明白個別機構近月表現與市民期望有別,但企業裁員與否並非評審標準之一,除非機構犯下刑事罪行或被公營機構如消委會證實犯錯,才會被除名。

社聯﹕犯刑事罪才除名

社聯7年前於SARS期間創辦「商界展關懷」計劃,鼓勵更多機構與社會服務界合作,關懷社區。社聯主席陳智思表示,他們有基準評審機構是否合資格,過往雖有機構被除名,只因機構犯下刑事罪行,或被公營機構如消委會證實犯錯;行政總裁方敏生亦指出,6項評審準則包括關心員工家庭、聘用弱勢社群等,但裁員並非評審標準之一。她又表示,匯豐及電盈在聘請弱勢社群等其他標準都符合嘉許要求。

陳智思承認,收到政黨及個別人士如雷曼事主的投訴,質疑有獲嘉許的機構「不關懷社會」,但認為未有證據,不會貿然把機構除名。他說不會評論個別機構應否獲嘉許,但如企業面對困難而決定精簡人手,是一個商業決定,全球亦沒有類似的企業嘉許計劃會要求企業不裁員才獲獎,他明白有市民覺得一些機構近月表現不達標,但他們是根據機構過往一年的表現評審,日後需由社會討論應否把裁員列入評核標準內。

新創建集團昨因表現優秀獲「全面關懷大獎」,其執行董事林煒瀚指出,機構目前未有資源重整計劃,但認為機構應在履行社會責任及裁員間取得平衡。

多個團體、近200人昨於場外抗議。約120名外判工人下午到場抗議電盈獲獎,電盈小股東、雷曼迷債事主在場大叫口號,反對電盈及部分銀行獲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成智批評匯豐及電盈「商界顯無良」,不配獲獎,向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遞交請願信。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亦對匯豐獲獎表示遺憾,並向社聯遞交抗議聲明。

Monday, February 09, 2009

小童群益會派活動現金券

小童群益會派2.8萬份活動現金券
2009年2月9日
【明報專訊】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香港小童群益會即日起至本月28日向2.8萬名2至18歲會員派發「群益利市」,內含5張20元活動現金券及1張家庭活動優惠券,供學生及家人參與該會舉辦的家庭活動,包括慈善音樂會、母親節活動等。

香港小童群益會的興趣班、託管服務等的費用每月100至300元不等,小組活動則由20至40元不等。小童群益會總幹事羅淑君呼籲家長可與子女一同參與活動,花費不多又增加共聚時間。

該會又獲團體贊助,將分別於3月及4月派發牛奶及紅豆沙、綠豆沙予12歲以下學生,每日限派50杯。

家長借貸維持子女課外活動

金融海嘯影響本港家庭生活,該會去年9月接獲5宗家庭求助個案,今年1月增至12宗;學生求助亦由去年9月的22宗增至今年1月的42宗。羅淑君說,有中產家長為免影響子女的課外活動,利用信用卡簽帳支付費用,並借貸來償還卡數。

工聯發起監察企業良心

工聯發起監察企業良心
匯豐不評論裁千人傳聞

2009年2月9日
【明報專訊】計劃私有化的電訊盈科及在去年底裁員約500人的匯豐又傳出減薪裁員消息,電盈2000名外判員工可能減薪10%,匯豐工會亦指收到裁員1000人的消息,匯豐發言人不作評論。隨覑愈來愈多公司減薪裁員,工聯會發起「監察企業良心運動」,不排除會呼籲市民杯葛有關企業。

工聯會發起的「監察企業良心行動」,將在各區收集市民簽名,促請企業與員工共渡時艱,稍後又會訂定企業良心指數,監察企業表現。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農曆新年的消費高峰期結束,擔心2月中下旬開始會出現結業及裁員潮,尤其是零售、餐飲及酒店業。有關行動由工聯會4名立法會議員聯同工聯會各區區議員發起,除了收集全港簽名反黑心企業外,不排除會呼籲市民杯葛無良企業,議員亦會在立法層面提出議案,改善問題。

不排除籲市民杯葛

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主席李麗貞表示,收到消息指匯豐銀行將於今個星期裁員1000人,約佔總員工人數5%,主要是分行前線職員和後勤部門人員,但分行經理未收到通知。工會希望匯豐盡快澄清有關傳聞,若公司最終決定裁員,工會計劃發起工業行動。匯豐發言人表示不評論有關裁員傳聞,至於公司有否調高銷售目標,發言人表示,銷售目標屬內部政策,故不會否認或證實。不過,有匯豐前線銷售人員向本報指出,自去年12月以來,關於裁員的傳聞已於公司內部流竄,且有不同版本,早前有傳前線員工將於今天收到被裁的「大信封」,亦有傳聞指裁員涉及資訊科技、商業銀行等部門,至於前線員工則延至4月才會受影響。該前線銷售人員透露,1月至今,由於內部提高了銷售目標,加上市疲弱,大部分員工均未能達到銷售目標,情較去年嚴重,「分行高層逼迫得好緊,會問員工是什麼原因不達標,以及要求大家搵新客」。他續說,大部分前線員工都擔心高層會利用銷售不達標作裁員藉口。

電盈削外判工程費 2000人恐減薪

香港電訊業總工會主席夏志雄表示,電盈已向16家外判龍頭公司提出,將削減10%工程服務費用,擔心近2000工人因而被減薪10%。部分外判龍頭公司會在今天派發減薪信。

Sunday, February 08, 2009

「藝術村在香港的角色」座談會

「藝術村在香港的角色」座談會

(Source: http://louisykl.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_07.html)

近日,藝術村在香港媒體上成為熱門的話題,究竟藝術村應該是藝術家潛心創作的地方,抑或是讓藝術開放給大眾接觸的地方,兩者有沒有矛盾,而又能否共存?藝術家的工作形態,又怎樣能夠配合公帑資助下對成果和效益的要求?
香港藝術發展局與明報世紀版首度攜手合作,於下星期五(2月13日)舉行「藝術村在香港的角色」座談會,邀請藝文界的朋友參與,就議題發表意見,共同探討香港藝術村的各種可能。詳情如下:

日期: 2009年2月13日(星期五)
時間: 下午3時正
地點: 香港鰂魚湧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和域大廈東翼14樓 香港藝術發展局辦事處

主持:
茹國烈先生 (藝發局行政總裁)
講者:
胡恩威先生 (進念二十面體行政總監)
何兆基先生 (香港藝術學院學術總監)
梁展峰先生 (獨立策展人)

報名

Saturday, February 07, 2009

13團體促中區警署活化限77米

13團體促中區警署活化限77米
2009年2月7日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7月已通過,將中區警署建築群交予馬會作保育及活化,並大舉削減馬會提出的160米「竹棚」方案的高度。13個關注團體昨聯手向城規會申請,為該建築群訂下77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的高限。

聯合申請的包括中西區關注組、創建香港、城市規劃社區大聯盟、長春社和環保觸覺等。申請書指出,古物古蹟辦事處經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後,於04年曾就建築群設定一套保存規定,指出為了保存該建築群的歷史風貌和完整佈局,新建樓宇不能高於77米,此高限與現有建築物相符。

申請書續稱,馬會對大量公眾反對意見的唯一回應,只是宣布降低新建築物的高度及取消瞭望台,可是馬會從未透露降低的幅度,亦堅持會興建文化設施如戲院。申請書稱,預計新建築物會高於古諮會不能高於77米的標準,亦表示馬會自完成上階段公眾諮詢報告,就再沒有進一步諮詢公眾,研究如何改善發展方案回應公眾意見。城規會會就該申請收取意見至本月27日。

Thursday, February 05, 2009

愛護動物協會

大山瑞困小籠
店員虐畜罰3000

2009年2月5日
【明報專訊】魚檔店員將等待宰割出售的山瑞,困在狹小鐵籠內,令牠「寸步難移」之餘更長期缺水。愛護動物協會接報前往調查,惟店員拒絕改善情,結果被票控虐畜,昨被判罰款3000元。

辯方求情指被告葉慶強(52歲)已感到相當後悔,他原以為涉案山瑞很快會被宰割,故隨意將牠放入細小鐵籠內,現已明白即使被食用的動物也要妥善對待,故他已購買較大的鐵籠作日後之用。

案情指去年12月,愛護動物協會人員接到投訴,指大埔翠屏花園一間食品公司門外,有一隻山瑞被困在細小鐵籠內,既沒有遮蓋,亦沒有食水。協會於12月11日派員調查,發現有虐畜情,一隻體型有16.5吋乘21吋大的山瑞,被困於31吋乘22吋乘8吋的鐵籠內,故勸喻被告改善情,惟被告態度極不合作,協會遂報警處理。

警方同日到場再勸喻被告,他才勉為其難放了兩塊膠板在鐵籠上作遮蓋,以及向山瑞提供一碗食水,但由於山瑞在鐵籠內動彈不得,根本不能飲用。此外,被告更拒絕換上較大的鐵籠,為免山瑞進一步受到虐待,最後牠被送往上水狗房暫住。

【案件編號︰FLCC334/09】

Wednesday, February 04, 2009

藝術家要求《明報》道歉 | 香港獨立媒體

藝術家要求《明報》道歉 | 香港獨立媒體
週三, 2009-02-04 14:12

藝術家要求《明報》道歉 — 梁寶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2160

致《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先生:

對於貴報2月2日《藝術工廈七成單位無人 政府出地 廉租資助藝術》之報導謬誤,本 人深表遺憾。

1)報導説:「即使部分『使用中』的單位,使用情況亦耐人尋味,例如5樓的一個單位空空如也,只放置了一部電視機,不斷播放香港歌手黃貫中的訪問片段……」據知此乃乙城節「再:啟動」展覽的一部份,而5樓那房間裡播放的正是本地藝術家李傑的錄像裝置,錄像中出現的亦是李傑本人,與黃貫中絕不相像,本人曾兩次造訪展覽,房間外清楚可見展覽資料及作品簡介,至於為何將本地藝術家李傑錯認 為黃貫中,實在「耐人尋味」。

2)如報導說,不少藝術工作者仍需營營役役身兼數職謹以餬口,如有幸獲政府資助改建工廠大廈並廉租為工作室,能日夜長駐工作室賴以藝術工作維持生計,乃最幸福不過之事,不過本地藝術工作向來都是薪酬偏低(康文署場地管理者除外)甚至是被逼義務參與,如今還被想像成大觀園內天天開放被觀賞的商品,實屬侮辱。記者一邊引述中心管理手法猶如商場的投訴,一邊又以逛商場心態狩獵在工作室安心工作的藝術家;逐戶走訪見冷清,上月中開放日熱鬧情況卻隻字不提。如此以偏概全只怕誤導讀者,讓大眾錯想藝術工作者濫用社會資源,而受領資助者亦得任人賞弄。如此,只會令藝術工作者對社會資源更見卻步,創意藝術中心則更囿於困窘。

我不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受惠者,也覺中心之管理或有不足之處,亦同意社評中指出以政府主導發展藝術之弊病。《明報》乃本港最有公信力傳媒之一,揭露社會問題乃傳媒責任,希望貴報能繼續認真報導,以正視聽。

魂遊(藝術工作者/藝術家)

(我要聯署!)

*****************************************

創意藝術中心:http://www.jccacmate.com.hk
魂遊發起的聯署:http: //www.petitiononline.com/MP090202/petition.html
劉清平先生的回應:http://postnphoto.blogspot.com/search/label/JCCAC

內地著名慈善家余彭年

余彭年 蟬聯第一慈善家3年
2009年2月4日
【明報專訊】今次帶頭「出錢出力」響應特首曾蔭權「保就業」呼籲的余彭年,是內地著名慈善家,曾在胡潤慈善榜連續3年蟬聯第一。他於1950年代輾轉來港,從事房地產建築、酒店業等行業致富。現年86歲的余彭年,早年在九龍塘買下了不少物業,其中不少均租給時鐘酒店經營,包括著名的「理想酒店」,因而向有「時鐘酒店大王」之稱。

時鐘酒店大王 「捐出」李小龍故居

余彭年是湖南人,1958年,他從上海申請來香港,由於人地生疏加上廣東話聽不懂,英文又有限,也沒有任何背景,他想找份工作也不容易,於是只好從雜工開始,慢慢打出天下。

現已成為富商的余彭年,上月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惠蘭見面,答應將旗下金巴倫道41號李小龍故居用作興建李小龍紀念館。他早於80年代已於家鄉湖南興建小學及救護中心,又曾捐款5億元成立「彭年光明行動」流動醫院,為國內貧困地區的白內障患者做手術。他連續5次於「胡潤慈善榜」榜上有名,並3次蟬聯最慷慨慈善家,2008年累積捐款超過30億元人民幣。

稅務學會

稅務學會反對減稅派消費券
2009年2月4日
【明報專訊】對於有傳政府正研究下月的財政預算案是否退稅,稅務學會昨表明反對政府減稅或派發消費券,指有違審慎理財原則和不能刺激額外消費。學會建議政府接受企業延遲繳納暫繳利得稅,又認為政府應研究如何擴闊稅基,包括再研究銷售稅。

稅務學會會長龔永德預計,今個財政年度或會錄得過百億赤字,因為今個財政府年度尚有逾300億元和第四季開支未入帳,預料會與首三季309億元盈餘和餘下一季政府收入互相扺消,並估計再下一個財政年度會有幾百億元赤字。學會認為,既然沒有盈餘,政府便不應退稅。

建議交通津貼擴展至全港

龔永德又質疑派發消費券的效用,指以港人消費模式,多數會利用消費券買日用品,不會額外消費。學會反而建議將現時偏遠地區低收入人士的交通津貼資助範圍計劃擴展至全港,並建議增加兩所大學的醫科生學額,以應付未來人口老化需要。

社民連昨與財政司長曾俊華會面,建議政府向失業人士按月提供不低於入息中位數三成的失業援助金,保障失業人士享有基本收入,付款最多一年。

勞福局接納整筆撥款檢討建議

接納整筆撥款檢討建議
勞福局年內推新措施

2009年2月4日
【明報專訊】整筆撥款獨立檢討委員會早前發表整筆撥款的檢討報告,勞工及福利局原則上接納全部36項建議,並表示「制度值得保留」的原則亦與政府本身評估結果 ♣合,局方期望年底前可推出大部分新措施。另外,社署已委託顧問檢討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的審計程序,預料今年首季完成。

勞福局提交予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的文件指出,「推行整筆撥款津助制度所依據的原則正確」及「此制度值得保留,持份者亦應各盡所能,務求令此制度更臻完善」的結論,與政府本身的評估結果♣合,相信這是大多數持份者所認同的。政府期望可陸續落實建議,例如社署會為有興趣的非政府機構安排精算服務、為非政府機構訂立《最佳執行指引》、設立支援服務台為小型非政府機構提供管理意見等。

議員指審計程序有缺點

局方亦透露,社署委託效率促進局檢討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的審計程序,今年首季可提交報告。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表示,非政府機構多認為現時審計程序不夠彈性,如個別計劃的撥款不可抽調至同一機構的另一個計劃,與制度彈性的原則有矛盾,不過,增加審計程序的彈性亦有可能產生機構濫用資源情,故政府必須找出平衡點。他重申,有關檢討報告只反映現實,並無針對員工離職率等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復康聯盟接受自願評估機制

殘疾人士能力評估
復康聯盟稱可接受

2009年2月4日
【明報專訊】政府決定立法推行最低工資後,不少團體關注如何保障殘疾人士就業問題。政府初步建議為殘疾人士設立自願生產能力評估機制,並認為可以先「試工」,然後才做能力評估;在界定何謂「殘疾人士」時,則建議以殘疾人士登記證為標準。香港復康聯盟主席張健輝表示,殘疾人士可自行決定是否接受評估,政府的建議可以接受。

傷殘人士團體一直擔心,若政府實施最低工資,會影響傷殘人士的就業機會,但同時認為傷殘人士應按能力獲得市場工資,不應獲得豁免。勞工顧問委員會明天將開會討論在最低工資下殘疾人士的工作安排。

勞工處建議效法美國及澳洲,為殘疾人士設立能力評估機制,以決定可否獲最低工資或其工資率,但為免無良僱主濫用機制,有關評估應由殘疾人士主動提出。為了令評估客觀及能反映殘疾人士的實際工作情,當局亦建議在做能力評估前,殘疾人士應獲安排在實際工作環境內適應數星期。

自由接受評估 決定工資水平

在特別安排的資格準則方面,當局建議將持有殘疾人士登記證者界定為「殘疾人士」,因為該證是發給身體機能永久傷殘或暫時受損的人,並獲康復界廣泛接受,此舉長遠可能會促使更多殘疾人士申請登記證,有助建立康復服務中央檔案室資料庫。勞福局資料顯示,現時有4.4萬人持有登記證。

康盟主席張健輝歡迎政府的建議,因為不論評估機制或申請登記證,主動權都在殘疾人士手上,例如長期病患者工作能力與常人無異,但又不想「暴露身分」,就可以選擇不申請登記證;同時,透過能力評估機制,僱主可因應傷殘人士的工作能力,按比例支付合理薪酬。

勞顧會資方委員劉展灝亦相信有關評估機制或「試工」不會阻礙僱主聘請傷殘人士的意欲,因為評估可顯示員工的能力,僱主亦可按結果支付合理薪酬,對雙方皆有利。

創意藝術中心吸人流

創意藝術中心吸人流
增加開放日藝墟次數

2009年2月4日
【明報專訊】本報前日報道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成「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使用率低。中心行政總裁呂豐雅承諾,會增加中心的開放日和藝墟等活動的次數,盼帶旺人流。呂豐雅發表新聞稿解釋,中心鼓勵藝術家租戶自由創作,工作室屬不定時開放,部分時間可能沒有藝術家工作。他承認,「基於本地獨特藝術生態,藝術家大多未能從事全職創作,藝術市場及適當的營運環境仍然有待開拓」。

他指出,中心成立時參考過北京798及海外藝術家工作室的經驗,加入商業元素,但強調需同時兼顧作為藝術中心的定位,以免流於過度商業化。他指出,中心會繼續諮詢租戶意見,增加開放日和藝墟等活動的次數,希望為中心帶來更多人流。

5食物銀行 料5萬人受惠

5食物銀行擬統一申請防騙
中標機構各獲撥款1200萬 料5萬人受惠

2009年2月4日
【明報專訊】社會福利署昨日公布政府1億元短期食物援助計劃的5間中標機構,負責在全港18區共5個服務區提供援助。除了提供乾糧及奶粉等食物,5間機構各有援助計劃,有機構擬透過學校向學生提供午膳津貼,有機構會派流動車到偏遠地區派食物,或向露宿者派食物券換飯盒,預料最快本月尾可提供服務,估計有5萬人受惠。據了解,5間機構將商討是否以統一的電腦系統審理申請人資料,以防有人重複申請援助。

社署上月收到16間非政府機構提交25份建議書,而5間中標機構分別為聖雅各福群會、東華三院、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香港婦聯有限公司及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

服務設計地區化 彈性處理申請

5間機構以派發乾糧為主,亦會提供食物券、新鮮蔬菜、奶粉等,機構會按社署指引統一申請資格,但不同機構會有個別發展計劃。

社署表示,5間機構提交的服務設計是因應區內情,亦可彈性處理申請,各自根據個案情來決定是否給予援助。

聖雅各﹕不減原有服務

聖雅各福群會共提交了4份申請,最終只有「基地」香港島的1份申請成功,旗下「眾膳坊」食物銀行中心主任吳雯賢表示,全港各區原有的食物銀行服務會繼續保留,不會因為有其他服務機構提供服務而停止,獲取撥款後將擴展現有奶粉及兒童午膳資助計劃,聯絡更多學校為有需要的兒童提供午膳資助。

流動車偏遠地區派食物

服務屯門及元朗區的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服務總監李美玲指不少獨居長者住在區內的偏遠地點,他們會派出流動車派發食物,並設計適合糖尿病人或素食者的食物配搭。

另一中標機構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食物銀行亦打算擴大現有向露宿者派發食物券的計劃。

食物援助計劃的受助對象以難以應付日常食物開支的市民為主,包括失業、低收入、新來港、露宿者及遭逢突變的人。未能受惠於紓解民困措施的市民,例如在申領食物援助前的6個月租住板間房、脇位或天台;個人名下沒有獨立電費帳戶;沒有領綜援、傷殘津貼或生果金;月入少於1萬元的人亦能受惠。申請人須經社工轉介,並提供身分證副本、地址及收入等證明。

社署是次設立評審委員會,按計劃的整體設計及監管、服務計劃、發放流程等因素挑選機構,政府會分10期向每間機構撥款1200萬元購買食物,只要機構達到標書10%的服務額,便會獲撥款每期120萬元,機構各有250萬元啟動基金以添置設備。
34領匯商場 設食物捐獻站
2009年2月4日

【明報專訊】如果家中有太多糖果、朱古力禮盒,不妨投進領匯商場內的食物捐獻箱,送給有需要的人。

長期設站 收集乾糧

聖雅各福群會「眾膳坊」食物銀行與領匯合作,全港34個領匯商場由下周一起均會長期設有「食物捐獻站」,市民可把乾糧投進捐獻箱,直至捐獻箱滿溢便會有義工到場收集食物,分送至各區網絡派給受助人。

捐獻箱上鎖防盜

眾膳坊食物銀行中心主任吳雯賢表示,希望透過捐獻箱收集白米、麵、罐頭等乾糧,捐獻箱會上鎖,防止有人盜取食物。

她說,捐獻箱多數會放在商場客戶服務中心附近,希望市民不要隨意投放玻璃樽等易破裂的物品,而捐獻箱經過特別設計,可減少市民投放食品時因碰撞而令食品受損。

Tuesday, February 03, 2009

5機構月底推食物援助

全港5機構月底推食物援助 (16:30)
2009年2月3日
社會福利署宣布,撥款予五間非政府機構,在全港推行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

有關計劃將為難以應付日常食物開支的人士及家庭,提供短期食物援助,預計於本月底正式投入服務。

五間非政府機構如下:

一、聖雅各福群會:服務荃灣、葵青、香港島及其他離島(包括東涌)。

二、東華三院:服務深水、九龍城及油尖旺。

三、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服務觀塘、黃大仙及西貢。

四、香港婦聯有限公司:服務沙田、大埔及北區。

五、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服務屯門及元朗。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去年12月通過撥款1億元予社署,透過非政府機構,推行5個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覆蓋全港各區。

社署於今年1月5日截止申請時,收到16間非政府機構提交共25份建議書,最終批出撥款予上述五間機構。(即時新聞)

Monday, February 02, 2009

<恆康互助社>

<恆康互助社>乃全港首個由精神病患者,自發組成的病人自助組織(精神病科);由於沒有政府長期資助,盼望閣下協助宣傳我們賣旗籌款.截至今天只有200名義工報名,但餘不足1個月時間.

日期: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目的:於天水圍區協助精神病患者,建立自助互助網絡
地點:香港島任何地方

懇請幫助,向相熟的團體或學生作出呼籲,詳情參閱附件或聯絡社林先生(23322759)

恆康互助社
執行委員會主席
何綺雲敬上

藝術工廈七成單位無人

藝術工廈七成單位無人
政府出地 廉租資助藝術

2009年2月2日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把房屋委員會的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成「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創藝中心),中心開幕至今已4個多月,差不多所有單位都已用優惠價租予不同的藝術家。中心本意是希望資助藝術發展,亦讓公眾可以參觀藝術工作,但據本報記者過去半個月3次巡查發現,這些工作室的真正使用率,最多一次只有約 25%,甚至有單位懷疑被用作貨倉,或是門外塞滿信件,反映長時間無人使用。有售賣藝術品的租戶投訴「個個不開門」,令中心人流極少,難以經營,考慮稍後退租。

記者於1月22日周四下午、1月24日周六黃昏,以及昨日黃昏共3天進入創藝中心,逐個單位觀察是否開放或有人活動,發現只有小部分單位當時有人使用。根據中心網頁上的資料,現時中心共128個租戶,但記者3次到訪,分別發現只有32間、33間及22間工作室有人使用,雖然逾半都開放供人參觀,但中心甚冷清,公眾猶如面對一個空城。

工作室滿紙箱疑成貨倉

即使部分「使用中」的單位,使用情亦耐人尋味,例如5樓的一個單位空空如也,只放置了一部電視機,不斷播放香港歌手黃貫中的訪問片段;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亦租用了中心一個單位,但門外塞滿信件,顯示有一段時間無人使用;亦有工作室內放覑不少紙皮箱,令人懷疑是否已成為貨倉。

攝影記者協會主席楊德銘解釋,因會員屬義務工作性質,無全職僱員,難以長期有人駐守工作室,而約每兩個星期就會使用一次,作開會或展覽之用。

而租用2樓4個相連單位的香港藝術學院,在記者兩次巡查中,首兩天只有一個單位有人開會,其他單位無人使用;昨日則全面開放給遊人參觀其裝置藝術。

開放參觀非強制規定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行政總裁呂豐雅承認,中心使用率和人流有改進空間,「這是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愈少人開舖,人流愈少;愈少人來,愈少人開舖!」他表示,中心鼓勵租戶開放單位給人們參觀,但承認非強制規定,亦無規定最低使用時間。

中心總裁﹕中心仍在發育期

呂豐雅亦透露,一直有留意使用率問題,「假期會多人一點,始終好多業餘藝術家,平日要上班,早上有人好難」。他指出,據中心觀察,長期使用單位的租戶約有 30至40戶,其他人則間中出現,有7至8戶就好難見到影蹤,「香港搞藝術好難,情已比預期好,北京的『789』(藝術區)亦要發展10年!中心仍在發育期,請公眾給予時間、空間。」

現時的租戶,按規定要在兩年後續租。呂指出,租戶的使用率將是重要考慮指標,常常消失的租戶,恐怕難以續租,「我會問﹕你租來做什麼?」

馬會7000萬改建 呎租5元

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表示,理解藝術家的作息時間非人人一樣,但因中心單位有資助性質,等候使用的藝術團體亦達300多個,「租了不用實不對」。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前身為石硤尾工廠大廈,政府其後提供樓宇,由馬會出資近7000萬元改建成藝術中心,以相等於或低於工廈租金供藝術工作者和藝術團體租用,每平方呎租金約5元,另加1.5元管理費。中心自負盈虧營運,現時由浸會大學管理。

明報記者 古治雄
管理如商場多限制
多次投訴終放寬

2009年2月2日
【明報專訊】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除了單位使用率令人憂慮外,亦有其他問題存在。早前不少租戶就投訴中心的管理手法猶如商場,「在走廊放東西、在公共地方搞宴會,都不獲批准」。但有租戶就表示,現時情已經好轉,更有人把單位門外的走廊、地板都畫上畫,自成天地。

拒租客佈置走廊大堂設宴

在5樓租用一個單位的木偶師海潮表示,當初搬入中心時,希望每月都安排一些藝術活動,讓中心內的藝術家聯誼一下,但申請手續甚為繁複;他亦希望把單位外的走廊佈置一番,但結果亦被拒。有藝術家更投訴,曾經希望在大堂舉行小型宴會,但中心以會弄污地方為由,沒有批准。

記者農曆新年前到現場觀察,發現情似乎已有好轉,有藝術家藉春節期間,利用大堂的空地邀請行人寫揮春,亦未被保安員阻止。而海潮亦把單位外的牆壁、地板、天花統統畫上圖案,極有個人特色。

租戶之一、外號「橙衣人」的油畫家張銳焯就指出,雖然不少租戶都對中心管理手法有微言,但小部分租戶的確「唔生性」,「私人物品在走廊塞得太滿,就會阻礙行人」。

面對不同投訴,中心行政總裁呂豐雅表示,了解租戶對管理手法有不同意見,稍後會做諮詢,以協助改革管理方式。

〈伙炭〉

關於「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
〈伙炭〉意謂一群在火炭工廠大廈內聚集,對藝術充滿熱誠的一伙人。

隨著本港工業北移,自2000年開始,不少本地藝術家紛紛在工廠大廈設立工作室。進駐火炭的藝術工作者逐年遞增, 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藝術村。

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是每年一度的本地藝術界盛事。開放日於每年1月份連續兩個週末於火炭工業區舉行。屆時藝術家將開放他們的工作室,讓公眾人士按圖索驥,遊訪他們的創作天地。參與的藝術家來自不同背境,展出作品包括有繪畫、雕塑、陶瓷、混合媒介、版畫、攝影及錄像等。觀眾在參觀各藝術家的創作天地及體驗他們創作歷程時,更可與藝術家直接對話,在輕鬆的氣氛下交流創作心得和經驗。
2009年開放計劃亦為歷屆規模最大,集合近180位藝術家及50個工作室,讓您發掘本地藝術的最新面貌。

Foo Tak Building 富德樓

facebook group link: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4826389567&ref=mf

FOOTAK no.367 artist unit
富德藝術單位 367 號

14/F> KLUUBB (http://kluubb.tk)+ Ki Wong 黃淑琪 (http://kiwong.wordpress.com)+ Leung Po 梁寶山 (http://motat.blogspot.com) 等
11/F> W.A. Studio (http://www.wenyau.net)
10/F> InDBlue 藍空間 (http://www.indblue.com)
09/F> Hung Keung 洪強 (http://www.hungkeung.hk)
08/F> Community Cultural Concern 社區文化關注 +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香港美感教育機構

* * *

FOOTAK no.365 artist unit
富德藝術單位 365 號

14/F> aco_residency|藝鵠_宿 (http://aco.hk)
13/F> pep! (http://www.peppeppep.org)
12/F>
11/F> Xex Grp. (http://xex.hk)
10/F> Emergency Lab 緊急實驗室 (http://www.emergencylab.hk)
09/F> HK In-Media 香港獨立媒體 (http://www.inmediahk.net)
08/F> LAOMAO 老貓 (http://laomao.org)
07/F> 29s 廿九幾 (http://29s.hk)
06/F>
04/F> Ying E Chi 影意志 (http://www.yec.com)
03/F> Visible Record 采風電影 (http://www.realityfilm.com.hk)
1/F> aco_books|藝鵠_書 (http://ac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