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30, 2006

嗇色園招募會員

嗇色園首度招會員
會費3萬 只限男性 可當道長

2006年3月30日

【明報專訊】管理黃大仙祠、有85年歷史的非牟利慈善團體嗇色園,破天荒賣廣告公開招募普通會員,入會者要是男性,首要「誠心」,並須修讀特定課程,學習「道德經」,然後再接受面試遴選,並要支付3萬元入會費。成功入會者可成為道長。

現有會員較年長 缺管理知識

嗇色園現有200多名會員,全部經由嗇色園董事介紹入會。嗇色園主席徐守滬說﹕「過去的會員都經原有會員介紹,久而久之都是自己的親友,加上現在會員工作繁忙,嗇色園工作亦愈來愈多,於是公開招募有志之士。」他又說,現有會員年紀較大,亦較缺乏現代管理和運用資訊科技的知識,希望新會員引入新思維。

嗇色園秘書長李耀輝補充,選舉嗇色園董事的委員會成員由普通會員選出,過去招收會員制度不公開,選舉成為自己人選自己人的小圈子,故這次招募會員亦為提高透明度。申請人須完成該園提供的免費特定課程、對信仰誠心,並願意投入時間處理嗇色園的事務,「過去不少會員一年只來兩三次,我們希望新會員貢獻更多時間。」

修課程學道德經 甄選50人

特定課程的內容包括認識「道」、嗇色園行政架構、宗旨、經文和禮儀,園方希望吸引60人報讀,經甄選後有50人能成為普通會員,義務協助推廣道家文化和處理嗇色園教育和醫療等事務。

李耀輝說,嗇色園向來只收男性會員和收取3萬元會費,現時的會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大律師、律師、西醫、會計師、商人和工程師,有富有的,亦有不富有的,將會費定為3萬元,是希望會員有一定經濟基礎,既出力又出錢。

創辦於1921年的嗇色園崇奉儒、釋、道三教,以黃大仙師寶訓「普濟勸善」為宗旨,轄下有16所中小學和幼稚園、一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又提供中醫贈診送藥服務和廉宜的西醫診療、注射及配藥服務,長者服務方面,設有5間護理安老院和多所老人中心。入會申請表可上網 (www.siksikyuen.org.hk)下載。

明報記者

特別一次過撥款

116機構獲8億特別撥款
部分重整架構 加強管理培訓

2006年3月30日

【明報專訊】社會福利署給非政府機構的「過渡期補貼」本月屆滿,124間以未做好準備為由申請「特別一次過撥款」,其中116間機構已獲共7.57億元撥款,包括8間獲「過渡期補貼」金額逾兩倍、涉及額外1830萬元的機構,其中一間更高達8倍。政府消息說,小部分機構表示會重整薪酬架構或推出自願離職計劃。

機構獲補貼兩倍 多設院舍服務

消息說,在該116間機構中,38間會用撥款履行對資深員工的薪酬承諾,當中8間的獲批資助額高於05/06年度「過渡期補貼」金額的兩倍上限,它們大部分提供院舍服務,有需要保留資深員工,其中一間獲批「過渡期補貼」8倍的機構規模不大,涉及數十萬元。另有78間的撥款用於加強人力資源措施如培訓,8間的申請正在處理。

「特別一次過撥款」最高金額不多於8.26億元,若將正在處理的8間機構的預算計在內,最高金額會超出8.26億元。消息說,社署已向有關機構了解長遠財務規劃並達成共識,審批因素包括機構有否盡力重整服務和架構、是否無法取得新服務、員工流失率和儲備水平等。

開班培訓董事高層管理技巧

另外,社署於4、5月會為百多名非政府機構董事「開班」,提供有關財務管理和轉變管理等培訓,希望董事或總理「有名有實」地參與機構管理。

政府01年推行整筆撥款津助制度,05/06年度有164間機構採用整筆撥款模式運作。自01/02年度,政府推出5年「過渡期補貼」協助機構履行對資深員工增薪的承諾。考慮到部分機構在停止發放補貼時可能仍未做好準備,政府遂推出「特別一次過撥款」。

Monday, March 27, 2006

樂施會委任總裁

樂施會宣布委任總裁一職

樂施會現向各位宣佈,施日莊先生已加入樂施會,擔任總裁一職。

施日莊出任機構主管後,將帶領樂施會在現時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施日莊曾於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零年間,擔任樂施會的副總幹事(項目)及總幹事。其後,他曾擔任國際樂施會的署理總幹事及英國非政府組織「非洲行動」的總幹事。

隨著近年的發展,樂施會正經歷機構的整固期,施日莊將帶領樂施會,在過去數年發展所帶來的成果及基礎上繼續拓展。而樂施會高級顧問莊陳有先生將專注機構策略及發展方面的工作。

傳媒查詢:
樂施會傳訊經理 林國才
電話:3120 5285

捍衛基層權益聯盟

示威者圍困孫明揚
陳鎮源斥行為自私

2006年3月27日

【明報專訊】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陳鎮源,昨日批評前日「圍堵」該局局長孫明揚達2.5小時的示威者行動「自私」,並指會檢討日後諮詢會的示威區安排。示威者代表則反駁陳鎮源抹黑。

據了解,發起前日示威的捍衛基層權益聯盟,過去曾多次去信要求孫明揚出席聯盟舉辦的諮詢會,並獲局方回覆指樂於出席。後來房委會的諮詢會,與聯盟的諮詢碰巧在同一天的下午和晚上舉行,局方遂邀請聯盟改為出席下午的房委會諮詢會,並回覆孫明揚不會出席同日晚上的聯盟諮詢活動,激發今次事件。

指需檢討示威區安排

陳鎮源昨日出席一個公開場合後,以嚴厲口讀出強硬聲明,指示威者前日的圍堵行為不能接受。他說﹕「一班好有決心的人,去阻止局長聽市民意見,採取了十分非常的手段,這種做法不能接受。」他表示,他將繼續出席餘下數場諮詢會,但會檢討示威區的安排。聯盟代表張文慧則指陳鎮源抹黑他們,強調聯盟無意影響諮詢活動,陳鎮源及其他房署官員可自由進入會場。聯盟只希望向孫明揚遞交信件及要求對方出席聯盟的諮詢會,在孫明揚拒絕下才引發事件。

聯盟稱陳鎮源抹黑

前日孫明揚在座駕內被示威者圍困多時仍無法脫身,據悉房屋局曾促請現場警方盡快開路,但在部分長者和坐輪椅人士阻攔下,警方亦不敢貿然行動。警方發言人昨日回應,現場示威人士頗多為長者,警方已特別小心處理,保持克制。

房委會財務小組今日將舉行特別會議,檢討合約員工的薪酬安排,陳鎮源表示,將一併考慮顧問調查結果和員工意見,並繼續與員工商談,不會單方面決定。

Sunday, March 26, 2006

贐明會 (Comfort Care Concern Group)

團體倡開放殮房供參觀
讓市民得到「死亡教育」

2006年3月26日

【明報專訊】富山殮房領錯遺體事件調查報告已完成,副衛生署長梁挺雄表示,當局會積極研究賠償問題,並已就報告建議即時落實多項措施,包括招聘人手和改善殮房設施。協助喪親家人的福利機構贐明會,期望政府能為喪親者增加支援服務,又建議政府開放公眾殮房部分地方,讓市民得到「死亡教育」。

領錯屍 警查是否涉及刑事

專為喪親者提供輔導及支援服務的贐明會,對調查報告的改善建議表示歡迎,例如在殮房增設家屬休息室,及在殮房增設專業輔導人員協助喪親者。該會指出,現時醫院殮房有醫務社工支援,但公眾殮房卻沒有關切心靈情緒的服務,然而,在殯葬期間為喪親者提供輔導,可及早協助他們調適情緒。

該會認為社會現時仍視死亡為忌諱,建議政府開放殮房部分地方給參觀,幫助市民了解臨終及喪親處理,有助公眾殮房的運作。

被指疏忽的殮房主管、法醫科主任顧問醫生侯港龍,昨於一個電台節目中就事件致歉,他認為殮房員工的工作文化和態度等均須改變,以避免類似事故重演。

副衛生署長梁挺雄解釋,由於調查報告已交警方研究是否涉刑事成分,其間要暫停內部紀律程序,故會先要求員工放假。另外,食環署正為死者黃放豪家人安排放置骨灰的地方。

奧比斯「看得見的希望」

不必要的失明 看得見的希望
2006年3月26日

【明報專訊】懷胎十月的年輕媽媽,殷切興奮地迎接小生命的誕生,料不到愛兒甫臨人世,便被證實腦囟未生齊、先天患心臟病、雙眼發育不良……身在國際大都會的香港媽媽,可以二話不說到醫院求醫,把頑疾逐一治好。不過,身在昆明的柳媽媽卻有心無力,數算手上的金錢,凝望酣睡的愛兒,不禁哽咽﹕「心臟病治不好,沒有辦法。但一生人看不見就很痛苦、很可憐……」在兒子身上眾多的頑疾中,她選擇先讓愛兒重見光明。

看上去才20多歲的柳媽媽,這天在丈夫陪同下,帶1歲8個月大的兒子柳慶歡,到昆明的昭通市婦幼保健院檢查眼睛。歡歡雖然年紀尚小,但他的病歷記錄冊已填得厚厚,「左眼球先天性發育不良、左眼虹膜缺損、眼脈絡膜缺損、先天性眼球震顫、屈光不正……」

曾接受奧比斯6次培訓的昆明市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郭智一,以電筒照照歡歡的雙眼,直指他「右眼發育不良,不可能看得見」,左眼亦有600度近視。不過,醫師指歡歡可以透過佩戴眼鏡矯正左眼視力焦點,但因他左眼脈絡部分缺損,視網膜發育亦未明,故難預測視力日後能否回復正常。

歡歡的例子並非萬中無一,不過大多數小孩都被遺棄了。柳媽媽摟熟睡的歡歡,眼神流露一絲絲無奈。回想當年感冒菌入胎,致今天的歡歡百病纏身,柳媽媽說﹕「看見他這樣,我也很難受。」

全家四分一月入購眼鏡

柳媽媽擺放小攤子賣辣椒,丈夫則替人拉車,雖然家住昭通最富庶的水庫縣,但夫妻一個月只掙到400多元,還要養活3個小孩。歡歡的醫藥費原本不菲,但因奧比斯年多前資助昭通市婦幼保健院設立眼科部,提供免費眼科檢查和資助醫藥費,才大大減輕柳家負擔,但仍要柳家花四分一月入購買價值100至200元的眼鏡。

「不配眼鏡,整個生活很大困難,配眼鏡則可以應付日常生活。腦袋沒有問題或可以讀書,工作則很難說,或許可以當清潔工吧……我也是盡量給他治療﹗」郭醫生的的言語間,似乎對歡歡仍存有一絲希望,但望歡歡,卻又勾起郭醫生埋藏心中的一個遺憾。

5年前,郭醫生遇到一個與歡歡年紀相若的嬰孩,患有先天白內障,老是把小手放在眼前一晃一晃,「這很奇怪,他這麼小就意識到自己看不見,我看在眼裏很難過 ﹗」但因當時治療白內障技術仍較落後,進行了兩次手術效果都不好,「他戴上眼鏡,視力也不過0.2(正常人視力是1.0 或以上),換了是現在技術,起碼0.5」。

「其實我也可以很美麗」

除歡歡外,昭通市婦幼保健院內還有不少求見光明的病人。記者到訪的一天,一名面頰通紅、可愛溫文的少女站在眼前。原來她本患有斜視,一天焦急地跑來跟醫生哭訴﹕「很多人也說我妹妹漂亮,其實我也可以很美麗。」進行手術後,現在她站在人前雖表現害羞,但也掩不住燦爛的笑容。

另外,現年64歲、家住貴州省威寧縣秀水村的農民張萬本,因白內障令視力愈來愈模糊,但手術費要花他一家3年以上收入,只好放棄,慢慢墮進黑暗世界裏。

拆開紗布 又再看見世界

但在本年2月,村民告訴張伯奧比斯與昭通市中醫院合作,只需800元便可進行白內障手術,他便趕快到醫院求施手術,直到拆開紗布一刻,張伯又再看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及負責為他施手術的雲南省昭通市中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合雄欣慰的笑容,熱淚不禁湧出。他兒媳更親手縫製了兩雙鞋子,在鞋底分別繡上「渣打銀行」、「奧比斯」字眼,送給院方道謝,以示心中無限的感激。

「眼科令人復明,就是最立竿見影的手術﹔給病人復明,就是最大的安慰。」

早於3年前捐助奧比斯在雲南開展「看得見的希望」計劃的渣打銀行,其執行董事及財務總監馮隆春一行8人,本月13日開展一連四天的昆明考察之旅。

「不是成日賺錢 也要畀人」

身為渣打「大掌櫃」的馮隆春,剛剛才為公布業績忙得不可開交,但仍抽身到雲南。「不是成日賺錢,我們也要畀人。日常工作以外,we must have a heart﹗」看見貧苦小孩衣衫襤褸,但依然綻放天真爛漫的笑容,馮隆春也有所感觸﹕「我們不可以我們的準則說他們好慘,但我們可以幫幫手,譬如給他們配眼鏡。」

明報記者 張麗碧 雲南報道

內地私人捐贈

內地私人捐贈僅17億
蘋果日報

雖然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提倡分享經濟成果、建設和諧社會,但內地富人「錢多仁少」、「為富不捐」的問題頻頻曝光,並受到民眾炮轟。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內地九成九企業從沒捐過一分一毫給慈善機構!去年私人捐贈僅得十七億元人民幣!

富人吝嗇蓋茨落淚

內地網站一直流傳 一個消息,指微軟(Microsoft)主席比爾.蓋茨(Bill Gates)對中國富人吝於捐贈的問題感到傷心落淚。

「沒有義務還給社會」

消息有兩個版本:其一,蓋茨看到二○○三年沙士(SARS)這種世紀病毒肆虐中國時,中華慈善總會總共才收到七百七十萬元的捐款,而中國擁有一百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有二十三萬名,在亞洲僅次於日本。

第二個版本是:中國有一名富豪批評美國鋼鐵大亨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的富人道義說,強調「自己創造的財富是自己的,沒有義務送還給社會。」這種批評令尊崇卡內基的蓋茨相當傷心。

不過,這兩個版本是真是假,都是內地民眾對富人的批評。近年國內外針對內地富豪的排行榜愈來愈多,但很多民眾並不以為然:「對我們老百姓來說,慈善榜比富豪榜來得實在,不管富人如何賺錢,也不管他捐錢的目的是甚麼,總之富人拿出一小部份錢,就會有許多窮人受益。」

本報記者

呼應和諧社會建設

內地慈善家排行榜在前年首次推出,以「誰是中國最慷慨的人」為賣點,由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主辦,公益時報社、企業公民委員會共同編製,但在幕後力挺活動、擔任指導的則是國務院民政部。由於呼應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這個民間排行榜愈來愈有官方色彩。

主辦機構表示,慈善家排行榜的資料來源主要有六大途徑:民政部門提供的個人捐贈資料;各公益機構提供的接受捐贈資料;捐贈者自己提供的捐贈資料;國家稅務部門的個人捐贈免稅資料;各種公開媒體報道的捐贈資料、公益時報和企業公民委員會公益檔案資料等。

2006年中國慈善排行榜

中國4慈善家去年捐款齊破億
蘋果日報

「2006年中國慈善排行榜」將於下月中旬揭盅,有四名富豪的去年捐款額分別超過一億元人民幣,創下紀錄。本報獲悉,菲律賓華僑、北京世紀金源集團董事長黃如論將再度蟬聯榜首,第三度榮獲中國最大慈善富豪的榮譽。此外,今年新增的兩個排行榜顯示,在華跨國公司的公益捐款不足,內地上市公司更幾乎一毛不拔。當局希望透過這些排行榜,推動富豪捐贈、回報社會。

主辦這次「慈善排行榜」活動的有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稱,今年進入前十名的慈善家,與去年相比,「有部份人落榜,但是過去高踞榜前位置的多名慈善家,其善舉規模有增沒減。」

首席善長3年稱冠

據悉,籍貫福建連江的黃如論,僅去年的其中一項捐款,即向福建江夏百姓醫療救助基金會便捐贈一億元。黃如論在○三和○四年,分別以捐助金額2.11億元和9,571.5萬元兩度登上中國慈善家榜首。而去年捐款有望超過一億元的還包括深圳彭年酒店董事長余彭年和香江集團董事長翟美卿等。

在華外商捐款不多

與往年相比,去年富豪們的慈善熱情升溫。○三年只有黃如論和貴州神奇集團主席張芝庭捐款超過一億元,○四年沒有富豪捐款逾億元,去年則增加至四人。

同時,捐贈逾一百萬元的總人數亦多過前年,當中,年度捐款總額增長三成。而入選前十名的慈善富豪,大多不屬於中國富豪榜前十名的富豪。

在今年新增的「跨國公司在華公益捐贈排行榜」和「上市公司公益捐贈排行榜」中,對一直視跨國公司熱心公益的民眾來說,無疑是潑了一盆冷水,僅部份知名的企業有一定的捐贈,大多企業的實際捐款不多。

內地公司99%拒捐

「外界不應如此打擊跨國公司的公益心。」一名在上海跨國公司任職的負責人,就「外國人不比中國人慷慨」的指摘作出回應。

這名負責人對記者稱,公司每年會在盈利中撥出一定比例,捐給公益事業,並監督善款是否有落到實處。他坦誠說,有關排行榜或多或少會對在華跨國公司造成一定的壓力。

而內地上市公司更只有極小部份一年捐贈金額達一百萬元。調查顯示,在內地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的企業逾1,000萬家,有捐贈紀錄的不超過10萬家,即九成九企業是「一毛不拔」。

本報記者/《公益時報》

Friday, March 24, 2006

業餘田徑總會

田總主席堅持無錯不辭職
田總考慮增財政透明度 康文署索資料跟進

2006年3月24日

【明報專訊】就本報月初揭露業餘田徑總會主席高威林作為大股東的兩間公司,近年不斷獲得田總服務合約,疑有嚴重利益衝突一事,田總昨日首次透露,雖然田總批出服務合約前曾作招標,但高威林的公司並非每次都是以最低價投得合約,因為田總尚要考慮服務質素等其他因素,但田總會考慮因應外界意見,增加田總財政的透明度。

指高威林公司非首次以最低價獲合約

事件主角高威林昨晚首度開腔回應時則堅持自己的做法無錯,亦無意辭任主席一職。康文署昨則回應指,仍在跟進田總在選任服務承辦商時是否涉利益衝突,但消息人士指暫未能有定論。

康文署解釋,雖然田總已按署方要求,提供會議紀錄等資料,署方初步得悉,高威林事前已作利益申報及在會議中避席,但康文署仍需向田總索取進一步資料,以詳細了解事件。

本報月初報道,田總主席高威林旗下兩間私人公司,近年不斷獲得田總批出與馬拉松有關的服務合約,單是03/04年度合約金額便逾200萬元。高威林昨晚回應事件時堅持自己沒有錯,因為服務合約是經招標批出的,而事前他已申報利益衝突及避席。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高威林有利益衝突,曾建議他應辭去田總主席或不再任兩公司的大股東,但高威林不認為有此需要。已擔任田總主席逾10年的高威林,今屆主席任期本年底將屆滿(兩年一任),對於會否爭取連任,高氏沒正面回應,指他以往曾萌退意,但被挽留。高威林說,要找繼任並不太容易,因田總主席是義務工作,工作卻繁重。

學者倡資助機構引問責制

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說,近期不同體育總會的糾紛,反映政府或有需要對受政府資助的體育總會引入問責制,他指可供考慮的加強監管方向,包括探討總會最高管理層任期是否應有限制﹖財政透明度可否提高﹖以及應否限制體育總會的最高決策人(如主席)競投總會的服務合約﹖

田總每年接受康文署逾340萬元資助,康文署昨拒評高威林的做法有沒有問題,只是指受康文署撥款資助的體育總會,是受有限公司或註冊社團的條例規管,一切會務必須按會章辦事。若體育總會有任何失實行為或刻意瞞騙,有關總會須受相關法例制約,並承擔法律責任。

Wednesday, March 22, 2006

Community Cultural Concern


Dear friends,

It's our great honour to present to you a Participatory Workshop to Plan WKCD Again on the coming Sunday (26/3), co-organized by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Community Cultural Concern. The workshop aims to provide all of the HK citizens with a genuinely open and democratic platform on which the WKCD project and the cultural policy at large can be re-invented, re-imagined and re-articulated. What you are advised to bring along with is a piece of worn-out clothes on which you can write your wishes to WKCD and, above all, a creative mind to enjoy the exciting workshop!

Date: 26 March 2006 (SUN)
Time: 2:30pm - 6:30pm
Venue: West Kowloon Waterfront Promenade (West Kowloon Provisional Park)

Shuttle Bus Service:
Route 1: 2:00pm - 6:30pm (circular route) Cheong Lok Street at Jordon <> WK Waterfront Promenade (every 20mins)
Route 2: 2:00pm - 6:30pm (circular route) Middle Road near YMCA at Tsimshatsui <> WK Waterfront Promenade(every 30mins)
* There will be volunteers at both pick-up points. If you can't find out where they are, call at 90 310 210 whenever you get lost.

Attached are a poster and a registration form. Walk-ins are also welcome. We would very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help spread them through your personal or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Further details are on our web at http://www.ppwk.org/activities_26032006.htm

Should you have any inquiry about the workshop, DO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90 310 210.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on 326!

Best wishes

--
CHO Man-kit, Joseph
People's Panel on West Kowloon, Coordinator
Mob.: 90 310 210
PPWK's Website: http://www.ppwk.org/index.html

內地關注愛滋病組織

愛滋關注者失蹤月餘 家屬求援
2006年3月22日

【明報專訊】內地愛滋病權益關注者胡佳失蹤34天後,他的妻子曾金燕昨天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解釋胡佳被北京市公安人員嚴密監視下失蹤的原因。

33歲的胡佳是關注愛滋病組織的項目統籌員,多次深入農村愛滋病疫區維護愛滋病人的權利。

公安監視下失蹤影

他的妻子昨天在記者會上說,今年1月開始,北京市通州區公安分局國保支隊在沒有出示任何法律文件的情下,對胡佳日夜監控,不准他走出家門﹔若胡佳有緊急狀 需要外出,必須得到警方同意且有警員貼身跟隨。上月16日早上,胡佳妻子出門時仍看到門口有6至8名警員看守,當中還有他們經常打交道的通州區國保支隊警員楊春滔。1小時後,胡佳妻子再致電胡佳,已經失去聯繫﹔回家察看,發現家裏沒有打鬥痕,胡佳也沒有帶走日用品和必須服用的藥品。本月11日,有神秘人員將胡佳的信用卡送到他住處的物業管理處,妻子指信用卡交款日是本月13日,而胡佳是守信用的人,相信他是經過努力才讓人送回信用卡。

多次被帶走毆打

胡佳的妻子表示,自04年以來,胡佳多次被帶走,最長一次被帶走半個多月。她表示,胡佳曾被關押在地下室,多次被暴力侵犯,有一次更被國保警察在臉上毆打6 拳。這種非法拘禁多發生在重要會議及外國要員訪華期間,他們已司空見慣。這次原以為在全國人大會議後也會獲得釋放,但現在人大會議結束了一個星期而胡佳仍然失蹤,她擔心更不尋常的事情會發生﹔再者胡佳患有乙型肝炎,如果長期不吃藥,會對健康帶來滅性損害。

乙型肝炎恐惡化

胡佳失蹤後,其妻曾到所住地區派出所、通州區公安局以及北京市公安局詢問,沒有任何官員直接或間接承認曾帶走胡佳。她向通州區檢察院提出申訴,指公安部門對在他們嚴密監視下的胡佳離奇失蹤不作任何解釋是不當的行為,但由於法律上沒有界定失蹤多久才可提出訴訟,所以至今仍不得要領。

國際特赦組織、環保及關注愛滋病的組織、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駐華官員以及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也曾就此向中國有關部門表示關注,但至今未獲任何回應。

明報駐京記者阮紀宏報道

耆康會 SAGE

逾八成院舍長者失眠
長期可致抑鬱 團體促政府關注

2006年3月22日

【明報專訊】長者向來予人睡眠時間較少的印象,但有否想過其實他們可能是失眠﹖一項調查發現,在安老院舍有86.4%的長者睡眠欠佳,住在普通社區的長者亦有66.2%不能安睡。負責調查的機構指出,長期失眠可造成抑鬱問題,希望政府可關注有關問題。

61歲的黃景文是退休公務員,失眠問題困擾了他四分一世紀,即25年之久。他表示,擔任管理階層時壓力很大,每天晚上不是回憶日間所發生的事情,便是擔心明天的工作,故每晚失眠,其後需要長期服用藥物。

57%長者不懂尋求幫助

黃景文在01年退休後,以為從此便可安睡,但可能因長期依賴藥物,在沒有藥物協助下即難以入睡,每晚只能看電視渡過漫漫長夜。他無奈指出﹕「有錢只能可以買張好,但不能得到安睡。」

耆康會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訪問了404名居於院舍及社區的長者,分別發現他們當中,有86.4%及66.2%的長者有睡眠問題﹔但有57.1%長者不懂尋找他人或機構的幫助。

負責調查的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莊明蓮和耆康會長者優質睡眠服務計劃統籌鄒家豪表示,較多院舍長者失眠,跟他們不願入住院舍和身體有健康問題有關。鄒家豪補充,若健康出現問題,例如有抑鬱夜尿等,亦會造成失眠。

耆康會在04年推出計劃,以非藥物方去協助長者安睡,黃先生亦透過計劃改善失眠問題,該會望政府可關注有關問題。

服務查詢電話: 2558 0187

香港籃球總會

教波收入上繳5% 教練啞忍指剝削
2006年3月22日

【明報專訊】香港籃球總會上月決定向全港200多名註冊籃球教練強行抽佣,日後教練須上繳5%「訓練班教波」收入給籃總作行政費,即使該訓練班並非籃總介紹也不例外。有註冊教練強烈批評新政策乃剝削月入本已微薄的教練,他認為若訓練班非籃總介紹,它根本無權向教練抽佣,奈何籃總有權決定是否讓教練每年續牌,致一眾教練敢怒不敢言,他並批評康文署對籃總監管不力。

有體育界人士認同,籃總「強行抽佣」做法罕見及不公平,但由於教練規章乃由籃總所訂立,故不能說抽佣是違規。而香港足球總會及香港乒乓總會回覆本報時均指,並無就訓練班向旗下教練「抽佣」。

康文署回應時拒介入事件,只是強調註冊教練有意見,可直接向籃總反映。康文署未有回應其他體育總會有否「強行抽佣」政策,但康文署及籃總解釋籃總向教練收取行政費用,目的是為了回饋於註冊教練身上,以維持教練的專業水平及提供支援,包括登記註冊工作、視察教練所提供的服務、提供定期刊物及圖書館等。

投訴的教練則批評康文署只懂撥款,卻對籃總監管不力,他指籃球教練一般月入僅數千至一萬元,籃總再抽行政費形同剝削。

每年向註冊教練收取300元註冊費的籃總,以往其實已規定,若籃總介紹籃球訓練班工作給註冊教練,教練須上繳10%的收入給籃總作行政費(介紹費)。

非籃總介紹亦須上繳

至上月行政費政策再被收緊,最新政策是日後即使籃球訓練班並非籃總介紹、即是教練自行找到的,教練也必須把5%教練費上繳給籃總,不繳交行政費或會遭處分。若教練為任職機構所屬之訓練班教波,則不用上繳行政費。

議員斥無王管 促何志平跟進
2006年3月22日

【明報專訊】立法會議員鄭家富及李卓人均批評,在籃球總會「向教練強行抽佣」及「封殺籃球學院」兩事中,康樂文化事務署涉監管不力。鄭家富認為事件反映部分體育總會「無王管」,康文署不能一邊批錢(每年籃總獲700多萬公帑資助),一邊卻拒插手總會懷疑不公平的新政策,鄭家富指會考慮去信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要求跟進。

鄭家富建議,當局應考慮日後向球類體育總會撥款的同時,加入「撥款指引」,使政府有需要時可按指引監管總會,他亦可能會在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跟進事件。鄭氏又認為,籃總封殺非牟利及為青少年服務的籃球學院,做法「離譜」。

鄭家富和李卓人均認為,收政府資助的籃總有義務推廣民間籃球運動,無理由封殺民間籃球團體,李卓人甚至懷疑封殺的做法,已違反籃總自己「推廣籃球活動」的會章。

兩人均指,籃總強行向籃球教練徵收5%的訓練班學費,對教練不公平,過去亦未聞其他體育總會有類似抽佣的做法,但李卓人指從法律層面,或難質疑籃總的做法。

遊樂場協會「籃球學院」

籃總被指霸道
封殺籃球學院青訓

2006年3月22日

【明報專訊】本報偵查發現,香港籃球總會近日實施富爭議的新措施,包括下令封殺由青少年輔導機構「遊樂場協會」所創辦的籃球學院,勒令註冊教練、球員及裁判不得參與籃球學院的活動,違者或遭紀律處分,逾百青少年學員受影響。籃總同時下令200多名註冊教練,若自行覓得「籃球訓練班」的工作,須上繳5%學費收入給籃總(詳見另稿)。

有註冊教練質疑籃總封殺非牟利籃球學院做法霸道,並強烈不滿籃總強行抽佣剝削教練。事件揭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每年雖撥款逾700萬元資助籃總,卻無權監管籃總行政,有議員批評籃總做法離譜,促政府插手。

由特首曾蔭權任贊助人的香港遊樂場協會,專注青少年輔導,該會去年在旺角麥花臣球場成立「籃球學院」,除為青少年提供籃球訓練外,亦幫助無心向學但有籃球天分的邊緣青少年藉打籃球學習群體精神,寓社工輔導於體育,現時訓練班學員逾百人。

禁註冊球員裁判教練參與籃院活動

但香港籃球總會上月底突下令封殺籃球學院。據本報取得一封由籃總發給所有註冊教練的信件,直指「籃球學院」非籃總認可機構,其活動與籃總無關。籃總強調是「本港唯一舉辦籃球活動最高機構」,並指會員若參加籃球學院的活動乃有違會章,故下令若未經該會書面批准,各屬會、註冊球員、註冊裁判及教練一概不可參加籃球學院任何活動,違者可能遭紀律處分。

有關信件的副本亦送交民政事務局、康文署及各中小學校長備案。

有籃球教練受訪時表示,不值籃總所為,已向康文署投訴。他指非牟利籃球學院只為幫助青少年及推廣籃球,籃總封殺行動太霸道,不單非推廣籃球,更有排除異己之嫌。

遊樂場協會總幹事梁偉權回應時對籃總的「封殺」感無奈,他指籃總沒通知該會遭封殺一事,他是從其他途徑得知。梁偉權希望籃總明白,遊協的籃球學院無意挑戰籃總地位。接近籃球學院消息人士則承認,封殺令可能影響籃球學院學員的學習,因學院難以聘用優質註冊教練或球員任教,籃球學院唯有暫以該會職員(是教練或球員)繼續執教,但有關教練日後會否被籃總追究卻難料。

籃總高級幹事何先生回應時解釋,籃球學院成立前,其師資未受審核、亦無向籃總提供足夠資料,很多市民更誤以為它是籃總轄下機構,籃總經研究後遂採行動。他未有正面回應封殺令是否霸道,但指籃總禁止註冊球員及教練出席籃球學院活動只屬暫時性,待雙方進行溝通及籃球學院作出改善後,禁令有望解除,他強調籃總有權按會章規管會員的行為。

民政局﹕政府不宜介入

康文署則指,已就投訴向籃總了解,並建議籃總加強與其會員及本地其他有興趣推動籃運的團體的溝通和合作,但民政事務局則指籃總行政上有自主權,政府無額外權限監管,政府亦不宜介入體育總會與會員之間的問題。

明報記者 陳志偉

Tuesday, March 21, 2006

樂施會莊陳有

莊陳有 困難見希望 扶貧重公義
2006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樂施會一向致力解決貧窮問題,爭取公平貿易,他們以「貧窮源於不公平」為口號,為世界上黑暗的地方帶來光明。香港樂施會高級顧問莊陳有,雖然自小雙目失明,但積極推動扶貧發展工作,幫助窮人改善生活,自力更生。校記於3月7日到樂施會辦事處訪問莊陳有,莊陳有寄語﹕「世界雖然有很多困難,但仍然有希望。」

燃點星星之火
喚醒扶貧力量

校記姓名﹕黎影喬
編 號﹕150892
學 校﹕聖保祿中學

樂施會,一個港人熟悉的非政府組織﹔莊陳有,一個港人熟悉的有心人。他現職樂施會高級顧問,曾參與扶貧救災工作,「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部分人受感染後會影響更多的人」。

有說香港人情薄如紙,也有說香港人富人情味,莊陳有認為,「香港人熱心捐款,願意支持海外的救援工作,即使不認識受害者,仍願意慷慨解囊,很難得。」在經濟逆境時收到的捐款沒有特別減少,證明香港人對別人絕非漠不關心。不過,莊陳有認為香港人未盡全力︰「香港人生活太忙碌,很少人肯花時間認識貧窮問題的成因、後果和解決方法。」

全球一體化是大趨勢,莊陳有認為有利有弊︰「壞處是經濟被大財團壟斷,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分配不均。有人捱餓,有人浪費食物﹔有人辛勞工作,但收入依然微薄,因為產品的收益大都去了管理和做廣告的人手上。」

傳媒作用大 有利亦有弊

在扶貧發展及救災項目上,傳媒的角色很重要,莊陳有坦言︰「傳媒可改變人的意識,令更多人了解災情,逼決策者面對。」可是,傳媒亦為賑災帶來困難,尤其當報道集中在單一事件上,「人們會一窩蜂支持一個地方的救援,忽略其他受災地方的人﹔又或是報道不夠全面,把焦點放在錯處上」。他又說,災民最想得到的不是傳媒或其他機構幫助,而是一個自力更生的機會。

貧窮源自不公平,因此樂施會致力爭取公義,以滅貧為目標。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莊陳有還是充滿信心,只因他深信「即使世界有很多困難,但也有希望」﹗

(文章經編輯刪節)

文、圖﹕傳媒teen使 梁國豪


棄厚職為貢獻他人
看不見無損濟貧心

校記姓名︰李韋碧
編 號︰150793
學 校︰聖母書院


眼睛是靈魂之窗,雙目失明無疑會減少人對世界的認知,但即使面對如此困境,仍然絲毫無損他對貧苦大眾的關顧及致力滅貧的決心。他,就是香港樂施會高級顧問莊陳有。

莊陳有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並獲得倫敦大學政經學院頒授資訊系統管理科學碩士,畢業後曾任職香港政府政務主任。他加入樂施會10多年,主要負責組織對外事務及發展工作。

為了推動社會發展,激發香港人參與國際扶貧工作,莊陳有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加入樂施會。「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幫助社會進步,更希望樂施會可以得到更多人支持,發揮更大的扶貧作用。」在現今盛行的拜金主義下,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他人作出貢獻,盡見他的無私精神。

體察他人 看得更遠

從光明走到黑暗,學習用其他感官探索世界,前路似乎特別難走。莊陳有卻笑言,雖然6歲開始失明,但他的童年同樣精彩。他認為失明只是人生其中一個不愉快的經歷,從中他學到許多寶貴知識。即使失去視力,他仍然可以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世界的確有很多困難,但仍然存有希望。」充分表現出他的樂觀性格和永不放棄的情操。

「身殘志不殘」,可說是莊陳有的寫照。他的眼睛雖然看不見,但並不妨礙他體察旁人的痛苦和不幸,更未有磨滅他堅決助人的心志。他的眼睛,其實比很多健全的人更雪亮,看得更清楚,看得更深更遠。

(文章經編輯刪節)

青鳥

青鳥﹕性工作只是一個行業
2006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前夕,人大代表、黑龍江夙生律師事務主任遲夙生建議「賣淫嫖娼合法化」,廢除內地禁制性工作者的法律。這建議甫出,立即招來一片質疑和反對聲音。在香港,性工作並非違法,卻一直被標籤和打壓。固有形象中的性工作者,到底有多少真實,多少誤解﹖她/他們實際的社會處境又如何﹖

因為不道德 所以不接受﹖

提起性工作者,不期然會想起一串負面的形容詞,「不道德」是最為大眾所用的指摘。為女性性工作者提供支援的團體——青鳥,其行政總監梁呂慕貞認為,討論道德觀這問題,應持開放和尊重的態度。她指出,道德觀會跟隨社會的改變而改變,「以前人們覺得離婚是不道德,有婚前性行為更要浸豬籠,但在今天,當有人離婚,或者未婚生子,大家會否覺得他們不道德﹖」

尊重別人不同的選擇

道德觀不單會隨時代改變,在同一時代,不同社群亦會有不同的道德觀。「你可以認為性愛合一才是道德,但亦有人認為性不一定建基於愛,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接受差異,即使我們不認同,亦不應該強要對方遵從自己的道德觀。」梁太舉例,有教派認為性的功用是傳宗接代,因此教徒不可使用避孕套,不過他們亦不會歧視使用避孕套的人。「你可以不認同性工作者,但她們並無犯法,我們可否給予一份尊重,尊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選擇﹖尊重才能達至社會和諧。」

除「不道德」外,人們亦常將黑社會和毒品等問題連上性工作者,認為性工作者會令區內品流複雜,治安變壞,因此應該打擊。梁太指出,這是對性工作者不公平的誤解,「黑社會、毒品等在學校、娛樂圈、娛樂場所都存在,為何單單要與性工作者連上關係﹖」

「嫖客並非購買妓女回來,只是購買性服務。」梁太強調性工作亦為一個行業,賣的是性服務,就如其他服務行業一樣。當然,雛妓、販賣人口等行徑絕對要取締,但自主和不受操控的性工作者不應受到歧視和打壓。

文﹕邱勁勳


延伸閱讀﹕

《我的性活》(「性工作者拍攝她眼中的自己生活/工作」攝影集),陳惠芳著,進一步,2005

《性是牛油和麵包》,陳寶瓊等著,進一步,1999

《亞洲性坊間》,潘惠蓮等著,進一步,紫藤,2002

《香港女性性工作者經驗研究報告》,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2003

長春社籲救石牆樹

長春社綠絲帶籲救石牆樹
抗議填明渠除臭太荒謬

2006年3月21日

【明報專訊】長春社昨發起綠絲帶行動,抗議政府將大坑東一條長95米長的明渠填平,以解決污水引起的臭味問題。長春社總監張麗萍表示,不排除發起居民遊行,希望渠務署停止該工程。渠務署則找來深水區議員郭振華,力陳工程是應市民要求進行,又強調現有方案已減少砍伐樹木。

應從污染源手除臭味

長春社多名成員,昨手持「救救石牆樹 造福深水」橫額,到大坑東龍珠街旁的明渠請願,長春社總監張麗萍在多棵將被砍伐的石牆樹上綁綠絲帶,要求渠務署停止工程。她說,以公帑填平明渠是荒謬的解決方法,政府應從污染源手消除污水引起的臭味問題。

青果榕罕見應保育

張麗萍又指,港島區的石牆樹多是細葉榕,而這條位於大坑東的明渠則以青果榕為主,較為罕見,應加強保育,而非以砍伐對付。長春社又指,港府2002年的14號工務技術指引列明,如非必要,不能砍伐任何樹木,長春社認為今次事件反映本港應盡快立法,保護樹木。

港島區的石牆樹如細葉榕,其根部多呈網狀散開,緊緊抓石牆,支撐龐大「身軀」﹔青果榕的板根形狀剛好相反,較為集中,生長在石牆上的青果榕,就像破牆而出。青果榕是本地原生種樹木,長有無花果,是落葉喬木。

衛生問題80年代滋生

深水區議會環境及食物委員會主席郭振華表示,早於上世紀80年代,居民已強烈要求改善明渠滋生的環境衛生問題,區議會多次開會討論,最後通過斬樹最少的方案,以回應市民訴求。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劉志強表示,需拆除明渠兩旁石牆,以擴闊及加設上蓋,與石牆融為一體的21棵樹木原本無一倖免,署方顧及環保要求,作出改動,當中兩棵對葉榕及一棵青果榕不用砍伐。

該工程已於上周動工,預料4月底將拆牆砍樹。受工程影響需移除的18棵樹中,青果榕佔了11棵。工程造價430萬元,預計2007年底完工,渠務署會在明渠兩旁的公園內補種32棵樹。該署表示,明渠填平後,兩旁的小公園將二合為一,令居民有更大的休憩空間。

Sunday, March 19, 2006

香港青年發展網絡

三成受訪者常收濫發訊息(11:43)
2006年3月19日

香港青年發展網絡以電話及互聯網訪問675人,超過三成受訪者表示經常收到濫發訊息。

濫發的訊息包括短訊、電郵、傳真及電話直銷,九成人贊成政府立法規管。受訪者中有超過一半人,反對較早前政府的諮詢文件建議,只對商業電子訊息規管,認為應該擴大規管所有濫發訊息。

Thursday, March 16, 2006

公民黨﹕發展公民社會

公民黨被指忽略基層
鄭宇碩﹕一半資源發展公民社會

2006年3月16日

【明報專訊】將於周日(19日)正式成立的公民黨,昨日首次與民間團體對話,但不斷被與會代表質疑其理念模糊,對最低工資等問題沒有清晰立場,不能相信他們能夠顧及基層、少數團體的利益。候任黨秘書長鄭宇碩回應,至少會用一半時間及資源去發展公民社會,由他與另外兩名黨執委,即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和長春社幹事黎廣德負責聯繫民間團體。

昨日由香港基督學會舉辦的座談會上,有團體代表質疑,當談及新自由經濟的問題時,鄭宇碩說不會單看某一階層的利益,而是照顧全民福祉,有與會者對此感到失望,更有人質問﹕「究竟基層和中產之間,你會選擇誰﹖」鄭回應時說,無必要在兩者間作出選擇。

對財富分配問題未有立場

民間監察世貿聯盟代表譚駿賢說,很難接受公民黨對財富分配問題未有立場,如制訂最低工資及累進利得稅等問題。黨代表、社會福利界議員張超雄激動地反駁﹕「不要在此互相質疑、覺得我們會否爭取這些東西。我所有都贊成,(組黨後)只不過是轉了位置。」

黨代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表示,公民黨的重要工作是重構公民社會,令公民社會和民間團體更堅穩。他坦言不奢望馬上得到民間團體的信任,惟希望通過實際工作令大家建立互信。

他強調,香港如一張三腳,分別是政府、商界和公民社會,但現時公民社會那隻腳不太穩陣,故公民黨希望能重構這隻腳,尋求左中右、上中下的共識。

公民黨執委會將在周日(19日)早上舉行會議,屆時會選舉黨魁及主席等,下午則舉行成立典禮,邀請100名創黨會員出席。黨內除敲定黨魁及主席人選,更初步就5個地區支部和5個政策支部選定負責人,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負責社區及社會發展支部,主力研究地區管治及區議會的問題。

男士權益關注組

男士高呼我也是弱者
有苦無路訴 盼爭專有服務

2006年3月16日

【明報專訊】近年不少人關注女性權益,一群由專業人士至建築工人組成、自言「我們也是弱者」的男士,卻組成「男士權益關注組」,鼓起勇氣呼籲大家亦要關注男士所面對的問題。他們羅列數據及真實個案,反映男士如不少女性一樣,亦要面對虐夫、失業及健康問題,因此政府應平等地成立「男性事務委員會」,協助男性面對不同困難。

統計顯示男士面對問題更糟

男士權益關注組在去年8月成立,隸屬香港明愛男士成長中心。關注組發起人之一王先生不吐不快的表示﹕「很多人關心女性權益,甚至倡儀設立月事假,但又有誰關心男性呢﹖」他羅列不少統計處數據,顯示男士面對的問題較女性更糟糕。

男性在多種病症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比女性高,例如男性平均比女性早10至15年患上心臟病﹔男性失業人數為181,700,女性只有95,900(2003年數據)﹔16%男士有酗酒問題,女士只有4.7%。

失業不敢說 怕被嘲笑

50多歲的阿威(假名)是滿有男子氣的建築工人,近年建築業不景,他開工不足,經常閒賦在家,他自言﹕「為免被家人及鄰居嘲笑,故不時會扮返工,實際是到公園流連﹗」

阿威無奈指出﹕「不少人皆關心女人沒有工作做,但我這類低下階層男性尋找工作的困難又有誰知道﹖」阿威曾嘗試轉行,但不少公司、食肆、店舖皆優先聘請女性,甚至連賣菜搬運的工作亦以女性求職者為對象,因此背景與阿威這類相若的男性,根本難以找到工作。

太太虐打 報警無人相信

阿德(假名)則面對虐夫問題,他曾被太太打,甚至用利器威脅,但他表示﹕「報警後,警方根本不會相信自己是受害者,你說我怎麼辦﹗」有一次,太太抓傷了阿德面部,他上班時只好向同事訛稱撞傷。

太太的語言暴力亦令他十分難受,例如會說他「連狗不如」、經常侮辱他「無用」,更不時嘮嘮叨叨到凌晨二三時,對他構成嚴重精神困擾。

研討會男士被歸類為雜項組

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陳國康認為,社會缺乏資源協助男性,政府應為男性提供一些專有服務。王先生便曾遇到一個「笑話」,他曾參加社聯舉辦的公共政策研討會,但會場只有女士組、青年組、老人組,根本沒有男士組,最後男士被歸類為雜項組。

關注組去年9月曾去信行政長官辦公室、衛福局、民政事務局等8個部門,要求當局關注男性權益問題,及要求繼婦女事務委員會外成立男性事務委員會,但只有行政長官辦公室回應稱收到信件。關注組會在短時間內再去信有關部門表達訴求。

明報記者 梁偉健

Monday, March 13, 2006

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發現基因改造木瓜 (16:53)
2006年3月13日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說,發現一名有機農夫用本港政府提供的種子,種出的木瓜含有不明基因,恐怕已造成污染。

綠色和平稱,他們的食物安全專責組調查人員首次發現香港錦田一位有機農夫所種植的木瓜,含有來源不明的基因。這是他們第一次在水果內發現基因改造成份。

綠色和平指,他們得悉有機農夫的木瓜種子均來自香港政府,恐怕香港的農地和食物鏈已經受到基因改造生物污染。

很多農民最初以為政府派發的種苗必定安全,所以去年收到種苗時便開始種植,沒有想過會出問題,並將收割的木瓜運到市場出售。直至最近,當農民收到政府的信件,始知道自己種的是基因改造木瓜。

根據他們調查所得的資料顯示,今次事件的涉及範圍甚廣,不計算已經斬去的木瓜樹,已知仍在種植的懷疑基因改造木瓜樹有近一百棵,分布在新界錦田、粉嶺等地。

Saturday, March 11, 2006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 / 聖雅各福群會

荒地變綠洲 地膽當導遊
2006年3月11日

【明報專訊】有沒有想過在繁囂的鬧市中,親身種植生菜、菜心,還可學習製作鹹柑桔﹖有團體早前就成功向可持續發展基金申請撥款,將3幅荒地搖身變成綠油油的「城市綠洲」,由義工及附近居民充當「花王」。有團體更想出邀請區內「老地膽」充當導遊的點子,不僅將區內文化發揚光大,還可帶來收入。

社區花園種菜 收益貼開支

在香港仔石排灣「百步梯」和華富的一角,不難發現一個鳥語花香,看上去教人心曠神怡的花園。香港仔街坊福利會2004年中獲可持續發展基金撥款 137.8萬元,在區內尋找未有指定用途的空地,建設「社區花園」。該會經理梁碧鈿說,園內一花一草一魚一木,都是由義務協力的街坊親手打造,收成的蔬菜會在社區店中出售,收益會用作補貼日常開支。早前農曆新年期間,義工就在園內「開班」,教授如何製作鹹柑桔,並轉送給區內弱勢社群。

老街坊導賞每小時185元

除了種植花草外,灣仔區老一輩的街坊最近也多了一項「任務」。三代均在灣仔區生活的「肥佬陳」,剛參加了「社區導遊」計劃,擔任導遊介紹灣仔區。

不過,要「肥佬陳」跟大家話當年,費用是每小時185元。負責項目的聖雅各福群會表示,計劃不但可將灣仔區的文化傳揚開去,更可為低下階層帶來收入。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共向14個項目撥出了1250萬元資助。委員會教育及宣傳工作小組主席方敏生表示,已邀請港大為本港各區製作一套「可持續發展」指標,市民可透過指標了解區份的可持續發展情,希望今年內完成工作。

「動物地球」

愛護動物團體﹕判刑欠阻嚇
2006年3月11日

【明報專訊】愛護動物協會公關及傳訊經理顏綺苓昨日指出,這次判刑應是史無前例的重判,可顯示法庭認同虐畜的嚴重性,亦算是重判先例,可提醒其他人要尊重動物生命,但判刑仍不足夠。

「判刑未顧及輔導犯人」

顏綺苓說,活生生將一條生命踢死只判囚3個月實不足夠,指若被告將一個小朋友活活踢死,而同樣判囚3個月,相信大家也會上街抗議。她表示,若愛護動物組織滿足於這3個月刑罰實是可悲,並認為現時虐畜的最高刑罰為罰款5000元及入獄半年不足夠,希望盡快修例。

愛護動物組織「108行動小組」創辦人兼「動物地球」總幹事黃繼仁亦認為,該宗案件嚴重,判監3個月的阻嚇不足。而且法庭處理虐畜案件的手法很片面,只 重懲罰,未有顧及心理輔導,未能改變被告的行為及對動物的態度。此外,有西方國家如德國及奧地利,會對嚴重虐畜的犯人發出禁令,不准他們再養動物或從事與動物有關的工作。

黃繼仁又不滿警方平日處理虐畜事件的態度冷淡,變相鼓勵施虐者。他指不少市民因為警方草草了事,或拒絕受理調查案件,遂轉向「行動小組」舉報。有舉報人士指曾發現街上有被虐動物,向巡警報警時,警員只召來食環署處理動物屍體了事,或勸投訴人不要追究。

Friday, March 10, 2006

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服務

「後顧無憂」服務擴大至非綜援長者
2006年3月10日

【明報專訊】「生仔要計劃,結婚要計劃,死亡也要計劃。」聖雅各福群會高級經理李玉芝說。該會在2004年9月起提供「後顧無憂」服務至今,有300多名老人參加,其中8人已身故。該計劃原只為無親無故的綜援老人而設,現在擴展至社會網絡薄弱的非綜援老人。

李玉芝說,社署會向每名身故的綜援老人發放1.03萬元處理身後事的費用,若參與計劃,他們在世時毋須付錢,會方會在事後向社署申請發還費用。長者參加計劃要跟會方簽約,但兩年後可選擇取消合約。至於非綜援參加者,若兩年內取消合約,須付約1000元行政費。

綜援參加者會知道死後採用的棺木和壽衣,也知道會被火葬,骨灰將安放在骨灰龕。該會將為非綜援參加者提供「升級套餐」,可選擇採用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或無宗教的儀式,費用由萬多元至3萬元不等。但無論哪類參加者,遺體會直接由醫院送往火化,不會在靈堂設靈。詳情可電2831 3232查詢。

被問及如何確保不會發生「燒錯屍」事件,李玉芝說會方會與所有參加的老人拍照,屆時又會核對手鐲和身分證號碼,「不會辜負他們的期望」。

Thursday, March 09, 2006

「後顧無憂」殯葬禮儀服務

老人家豁然參觀長生店墳場 (20:26)
2006年3月9日

30多名公公婆婆今日參加「死亡之旅」一日遊,參觀長生店、火葬場骨灰龕和墳場,並試穿壽衣。

聖雅各福群會舉辦「後顧無憂」預定殯葬禮儀服務,30多名公公婆婆參加。當他們到長生店時,有婆婆讚嘆棺材手工及質料一流,還親手感受一下絹質的壽枕和被子。

獨身的72歲潘婆婆說,生死是人生必經階段,但擔心日後無人打理身後事。現在她已放下心頭大石,因百年歸老後,聖雅各福群會社工會替她辦妥身後事。

沙士信託基金

沙士基金減 團體籲增撥款 (16:30)
2006年3月9日

沙士信託基金的餘額減至二千三百萬元,團體希望政府增加撥款,以及彈性處理發放上限為50萬元的做法。

立法會衛生、人力及福利三個委員會舉行聯席會議,討論對沙士病患者的支援,出席會議的沙士互助會表示,政府的沙士信託基金,由最初的一億五千萬,到目前只餘二千三百萬,擔心短期內會用完,團體希望政府能增加撥款,讓基金運作下去。

另外有九名康復者得到的援助,已達到五十萬元上限,團體擔心康復者及家屬不能再獲得支援,希望政府應該將上限放寬。

有淘大花園E座居民呼籲政府加強公眾教育,令淘大居民及沙士康復者免受社會歧視。

Tuesday, March 07, 2006

香港體育舞蹈聯盟

舞盟副會長挪用康文署撥款
2006年3月7日

【明報專訊】非牟利機構香港體育舞蹈聯盟前副會長兼司庫,涉嫌兩年內挪用近19萬元康文署撥款,昨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承認10項盜竊罪。副會長求情時稱,犯案是為解決其旅遊公司的財政問題。裁判官頒令被告需向舞蹈聯盟賠償1.9萬元,案件押後至本月25日判刑,以索取背景及社會服務令報告。

辯方求情指,被告譚淑儀(49歲)由99年起在舞盟擔當副會長,至04年犯下此案已引咎辭職。被告於89年開設旅遊公司,但因02年九一一事件及03年SARS事件致公司出現財困。被告每當財政寬鬆,就會立即向舞盟還款,指被告早有悔意。

案情透露,自02年8月起,康文署聘請舞蹈聯盟籌辦體育舞蹈訓練課程,於02年10月至04年7月期間,康文署把合共168,899元的教師薪金傳入舞盟戶口,被告卻把款項擅自轉帳到私人戶口挪用。另於02年12月,被告向康文署提交巡迴表演的支出預算,獲批23.7萬元。被告訛稱有11名助手已領取津貼,但其實當中4人並未領取,被告把19,440元據為己有。

【案件編號﹕KCCC7972/05】

Monday, March 06, 2006

公民社會與智庫

沈旭暉、陳智遠﹕後現代智庫的三個面向
2006年3月6日

【明報專訊】作者為@Roundtable

無論董建華、曾蔭權還是彭定康,都說過要「加強政策研究」。這樣的承諾令從事所謂「智庫」行業的人無數次興奮,也無數次失望,但卻還是接受不了香港難以培養傳統智庫的現實。接受了這現實的人,卻會立刻否定智庫存在的任何空間,結果白白浪費新智庫為社會聚積的潛能。當我們了解智庫在西方的社會功能,就會明白他們何以在香港難以發揮、明白香港需要什麼的智庫,才能夠從上述悖論得到解脫。

外腦 旋轉門 孵化箱

雖然有學者認為智庫早在19世紀出現,但一般都以1950年代成立的美國蘭德公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研究與發展(R-AN-D)公司」——為現代智庫先驅。綜合不同研究,西方對智庫的定義主要有四項﹕

1. 獨立自主,也就是財政不能單靠政府或財團,多少也要有民間集資成分﹔

2. 非牟利,也就是智庫負責人不能直接分紅,雖然他們通常收取巨額薪金,並有大量附帶收入﹔

3. 進行政策研究,也就是進行走出學院象牙塔、但同時具備學術嚴謹、向社會提供政策建議的研究報告﹔

4. 進行上述研究的終極目標是影響施政,過程牽涉公共溝通、內部游說、人才培訓等高度專業化的技術。

符合上述要求的智庫,對公民社會有什麼價值﹖最輝煌的智庫集中在美國華盛頓K街,它們飾演溝通全國上下層、溝通學院和政府內外層的中介角色。對政府而言,一些智庫被稱為「外腦」,承擔政府部門不方便直接出面的工作,有點像內地盛行的所謂「槓杆(GONGO, Government-organized NGO)」組織。

但更重要的是智庫的「旋轉門」功能,讓學界、商界和政府人才得到溝通的支點,總統退休可以到智庫,學者從政可以到智庫,商人「貢獻社會」也可以投資智庫。只要「旋轉門」功能確立,智庫自然會吸引新一代人才,成為「孵化箱」,培育政府一直強調香港缺乏的政治人才。不少智庫領袖都由免費summer intern做起,所以智庫又承擔類似Ba叔的經理人角色。

正因為智庫有這些社會功能,它們必定是公民社會的重要一員,研究報告才能點石成金。在《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y﹕Catalysts for Ideas and Action》一書,Weaver與McGann指出,雖然智庫不像政黨、壓力團體般直接介入政治,卻藉這些角色,為政策過程築起網絡與交換訊息渠道,匯聚各方智慧,釋放思維能量,逐步扭轉建制中人思維,並將意念具體化成政策。J A Smith在《The Idea Brokers》指智庫其實從事「微觀政治」(micro-politics),不是衝鋒陷陣,而是慢性滲透,逐步影響官員、輿論、政客的政治想法與政策取態。

香港智庫的先天失調

作為前智庫領導人,邵善波那句「香港智庫沒有『智』,也沒有『庫』」的slip of the tongue,卻真的側面反映了香港智庫發展的先天失調。「政策研究」在香港從來是最難籌款的項目,捐款人除非是進行政治投資,否則極少願意資助——何不直接捐助大學,起碼能得到更漂亮的命名權﹖和國外資金關係良好的智庫,又每每被批評為「勾結外國勢力」。

結果資助香港政策研究的主要還是政府,中央政策組也確實批出不少研究合同。問題是這類研究不是「外腦」,而是「外肢」,合同批出一般都按投標人的立場取向決定,中標後的收入只能夠聘請研究員從事相關研究,研究報告對社會完全不公開——並非因為有什麼機密,而是所謂的「研究」毫無公開價值。現在政府信奉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一切外批團體承包,智庫一度以為這是莫大「商機」,後來才發現自己淪為政府部門的廉價低層技術官僚,整天「研究」公廁人流、公屋梯級距離對不同住戶的影響,這些都是連政府官僚也不願承擔、卻不得不做的項目。真正的「外腦」思考,在香港不值一文﹕歸根到底,連特區政府也沒有全盤扭轉施政方向的權力,遑論智庫﹖

有能力的人少有以從事香港智庫為己任,這道「旋轉門」就算吸引了一級人才,都要面臨「有將無兵」的嚴峻問題——現時智庫始終缺乏調動免費研究專家的能力。美國智庫的成功,在於專家學者都義務出錢出力撰寫報告,上行下效,新一代也走進「孵化箱」。香港學者為智庫掛名卻不是賣交情,就是為分帳﹔願意參與研究的學生,立刻發現成為被刻薄的免費勞工,情願到那邊廂高度商業化的民調中心要外快。

當香港智庫希望影響施政時,社會一方面將它們政黨化,另一方面真正的政黨卻沒有當它們是盟友。就算當,也提供不了西方政黨能提供的具體支援。如此同時,香港缺乏執政的概念,無論學者學棍政客政棍提出什麼訴求,經常被認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於是出現了一個吊詭﹕每當智庫提出action plan,就會立刻被歸邊,公信力不升反跌,因為它們實在沒有獨自行動的能力。但單一議題卻難以令智庫持續生存,例如我們可以成立反領匯關注組,但反領匯智庫卻沒有可持續發展空間。

公民社會潛能釋放的機器

按目前香港智庫條件,不可能吸引真正的人才長期全職工作。政府把智庫「外肢化」、社會對智庫缺乏資助、學者在智庫找不到前景、智庫缺乏推動獨立議題能力,務實地說,這些都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但香港實在需要「一些東西」,承擔「旋轉門」、「孵化箱」、「外腦」的功能,否則香港的公民社會永遠都是劉兆佳所說的「低度整合」,99%的人都不願/不敢/不希望直接參與社會,剩下那1%卻分成99派天天自瀆。

我們看不見政黨有這樣的思考能力,例證為不同政黨高層均說,與其搞政策研究,不如多辦蛇宴實際。我們看不見大學會承擔這樣的角色,只因大學撥款委員會沒有這樣的欄目,相關研究跟國際學刊亦沾不上邊,更不獲政府重視。

另一邊廂,卻有不少年輕人才,對社會有一定關心,卻害怕政黨、社運人士的二元思維﹔有高度學術能力,但是厭倦參加學術期刊的嚼蠟遊戲﹔本身從事商業活動,但是不願意以「撈格」終結一生。這樣的潛能,是特區政府從來未能發掘的,也是所有現存組織難以掌握的。能夠加以聚集這種潛能的,只可能是智庫——一種符合香港實際情的「後現代」智庫。

這裏說的「後現代」不是無聊的學術話語,而是指港式智庫的唯一空間,在於「聚集潛能,再讓社會釋放能量」的公式﹕

1. 香港智庫不應效法政黨那樣以單一立場為宗旨,它們的宗旨反而應該是推動破立的過程,教導社會零和遊戲的不智,並以身作則成立立場不同的研究小組。智庫的行政機器應該提供跨學科整合的指引,讓成員對其他專業範疇有基本的掌握,做出大學忽略的研究項目。智庫不能靠直接影響政府施政為生,相對優勢只能是通過大眾媒體下放社會科學的專業知識,並相對超然於利益政治。

2. 有了這樣的momentum,智庫可以承包大學沒有考慮的研究。這些研究應該由會員主動建議,而不是按政府招聘或智庫領袖的意旨決定。可能有九個研究都是垃圾,但一個會成為社會新議題的設定,智庫這樣才可以逐步掌握應有的agenda-setting capability。學術水平有限的研究和其他項目,卻可以幫助智庫營運,讓智庫中人通過建立「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方式,讓公利和私利得到重疊,社會對智庫財源非奸即盜的成見,才可能被逐步打破,人才才可以大量湧現。

3. 上述公式必須同時進行,「後現代」智庫必須將社會需要的「孵化箱」、「旋轉門」、「外腦」一併製造、結合起來。參與其中的人,未必明白整個智庫的全部社會功能,但最終亦會明白,這是社會未開發的潛能,而且需要合乎21世紀管理模式的方法來釋放——這就是告別「強政勵治」的paradigm shift。

業餘田徑總會

協辦賽事非資助 政府無權管
2006年3月6日

【明報專訊】業餘田徑總會於1951年由一班熱中田徑運動的義務人士組成,以推廣本港田徑運動為宗旨,它在04/05財政年度收取了政府343.6萬元的資助,佔政府撥給所有體育總會的資助額的四分之一,田總利用資助舉辦了409項田徑活動,共吸引2.3萬人參加。

田總協辦的一些項目如渣打馬拉松,由於無直接受政府資助,因此理論上政府無權監管這些項目的財政。田總並非公共機構,其高層如主席受《防止賄賂條例》監管的程度,遠低於其他公共機構如房委會、醫管局、九鐵等,不過田總每年都會把經會計師核數的帳目呈交公司註冊處。

田總主席高威林已擔任現職多年,上月田總主辦的渣打馬拉松在空氣污染高企的日子舉行,結果一名患哮喘跑者不幸死亡,引起輿論對田總處理手法的質疑,當時田總曾承諾三周內與政府檢討賽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