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30, 2011

中國環保組織指蘋果供應鏈監管缺失

蘋果被指監管缺失 中國環保組織或11月赴美談判
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2011-09-28

  隨著蘋果供應鏈污染問題的持續曝光,環保組織對蘋果掀起了更為猛烈的聲討運動。

  9月13日,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簡稱:NRDC)全球總裁弗朗西斯拜內剋女士發給蘋果公司新任CEOTimCook的一封信再次打破了蘋果的沉默。

  “蘋果近期將赴報告中提到的生産企業進行調查!”NRDC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TimCook收到拜內克信件之後,蘋果曾分別聯繫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和NRDC。上述報告指的是IPE等環保組織此前出具的報告《蘋果的另一面2》。

  此前,一名自稱是蘋果公司負責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副總裁曾向IPE表示,蘋果公司會根據報告內容去了解相關供應商的環保情況,並提議通過電話會議的方式進行第一次溝通。

  昨日,記者獲悉,遠赴美國的IPE中心主任馬軍已于26日同蘋果公司的高管進行了技術性溝通,包括污染數據庫、蘋果對供應商的審核等問題,“我們正在尋求更為順暢的溝通方式,如果可能,11月初,中國環保組織將赴美與蘋果展開第一輪正式的談判。”馬軍對記者表示。

  NRDC四點訴求

  “我們敦促你,加強蘋果監督工廠在環保性能上的管理,希望此項作為你在蘋果公司的新任期的優先工作。”拜內克在信中對TimCook表示。

  長達4頁的信件中,拜內克強調了NRDC及合作夥伴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的4點重要訴求:1、要求蘋果使用中國國內公開的污染企業資訊數據庫,對其供應商進行檢索;2、要求蘋果的供應鏈審計必須超越一級供應商,深入涉及二、三級供應商;3、要求蘋果改變其採購政策,將環境污染行為列入“核心違反”之列;4、要求蘋果在評價其供應商的 “關鍵績效指標”(KPI)中加入環境表現指標。

  “蘋果公司如認同這些訴求,NRDC將願與蘋果公司一道,努力找到改善供應鏈管理、避免污染的最佳途徑。”拜內克表示。

  在拜內克看來,IPE的報告描述了蘋果産品供應鏈上存在的大量問題,而這些問題亟須解決,比如:10個或更多的工廠長期違反環保法規;工廠排放有毒金屬銅和鎳超過國際安全標準;工廠超規排放忽略街鄰的健康問題;工廠處置危險廢物的污染問題等。

  拜內克強調説,IPE的報告與蘋果審計結果是一致的,根據此前蘋果發佈的《2011年蘋果公司的供應商責任報告》,大量的供應商被發現有重大環境違法行為,其中129個工廠中的80個去年沒有存放或妥善處理危險化學品;41個不回收或處置危險廢物,而按照法律的要求都應該處理;37個工廠未能監測和控制廢氣排放,不止10個工廠有廢水問題;63個工廠沒有政府主管部門要求的許可證,沒有文件審批的環境影響評估。

  記者了解到,在蘋果既有的政策中,有一項是“核心違反”,一旦供應商屬於“核心違反”,就必須立即糾正,並設定一年的試用期,試用期後重新審核,以確保該問題已得到解決。然而,蘋果並沒有把環境問題視為“核心違反”,在2010年蘋果對127個供應商審計中,沒有一個“核心違反”源自對環境的污染。儘管調查結果認為,供應商在有害物質的管理,廢水管理,空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環境許可證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問題。“顯然,蘋果公司必須檢討和修改其‘核心違反’定義,把環境問題也列入‘核心違反’內容,才能糾正和保證IPE的報告中強調的環境問題。”拜內克表示。

蘋果産業鏈管理缺失

  “雖然我們明白蘋果公司承諾的,無論在哪生産蘋果産品,都會使用對環境負責的製造工藝。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儘管蘋果公司每年審計供應商的工廠增加數量,但環境問題在蘋果看來還不如勞工事務重要,這是蘋果最主要的不足之處。”拜內克表示。

  打開蘋果公司的官方網頁,其中名為“Apple與環境”的欄目詳細列出了蘋果對自己在供應鏈環境問題管控上的努力,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祛除有害物質等。蘋果《供應商行為準則》中,對有害物質、固體廢棄物、廢水和雨水、廢氣等環境影響也有詳細規定。

  然而這些規定,在NRDC看來,並不能防止蘋果供應商污染行為,由於蘋果對供應鏈污染管理的不作為,許多有污染嫌疑的供應商並沒有得到蘋果的有效懲處。NRDC認為,蘋果公司在授予産品供應商業務之前,沒有積極審查供應商的環保性能。但上述説法並沒得到蘋果方面的證實。

  “這些資訊是可以通過IPE污染地圖,以及省 級和地方的政府部門創建的數據查詢到。”馬軍認為,對於供應商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和影響,蘋果應立即審核,延遲甚至終止業務合同。

  據了解,截至目前,包括通用電氣、耐克等國際品牌都已經同IPE進行深度合作,將供應商環保性能的調查作為授予産品供應商業務的“必修課”。

  拜內克則提出,在蘋果公司的眾多政策中,一個非常重要和突出的弱點在於蘋果只重視第1層 (最後的組裝)供應商審計,“供應鏈的最後一級往往是密集的勞動,但卻不是供應鏈上造成最大環境污染的部分。”相反,第2層和3層供應商中 (零部件製造商),如印刷電路板的製造業,卻發現了大量的環境問題。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供應商表示,比如説iPhone和iPad中使用的高密度印刷電路板,就屬於高耗水高耗能的産品,需要用大量化學物質蝕刻覆銅板,併為後續排線做準備,這一過程中需要排放大量的廢水和廢氣,因此很容易産生污染。

  “從現有披露出來的資訊可以看出,蘋果公司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介入很深,完全具備把控2、3層供應商環保問題的能力。”馬軍指出,由於蘋果的關鍵績效指標只考慮社會責任,不考慮任何環境責任,因此大大削減了蘋果公司對供應商在環保方面的要求。

  “雖然蘋果已經表示近期將赴報告中提到的生産企業調查,但沒有對NRDC提出的上述訴求做任何正面答覆,也沒有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時間表。”NRDC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之前蘋果的沉默來説,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針對上述事件,蘋果方面對此表示,“Apple承諾致力於通過我們的供應鏈管理推動最高標準的社會責任。我們要求供應商在製造Apple産品的時候提供安全的工作條件,尊重和關注他們的員工,並採用環保的製造流程。”

  而對於進一步細節,蘋果方面表示,暫時沒有進一步資訊對外分享。

Thursday, September 29, 2011

「天水圍社區發展計劃」

夜與霧裡的曙光:與前線社工談天水圍的規劃問題檢視
修訂版本
週五, 2011-09-16 11:51 — 阿釘

獨立媒體報導:自從零七年天耀邨發生倫常慘案後,天水圍便被貼上「悲情城市」的標籤。媒體和大眾的目光只聚焦在案件的血腥和煽情。天水圍高樓處處,位處新界西北,工作機會欠缺,無論城市及人都似乎與「市區隔絕」,真的予人一種「天水圍城」的感覺。然而在這座政府規劃失當的「圍城」之內,小販自主組織的天光墟,卻生機勃勃。功能上,天光墟為低下階層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和提供了較廉價的購物選擇;天光墟那種舊城市集般的氣氛,亦為這座圍城添了不少生氣。正如後文提及:「很多街坊去天光墟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找人聊天,消磨時間,就連小販也喜歡邊賣邊聊天。」

記者來到天悅邨社區發展陣線(下稱陣線)會址,找來陣線兩位前線社工黃穎姿(Athena)和陳宇翔(阿翔),談談這道出現在天水圍「夜與霧」的陰霾之中的曙光。

Full article: (link)

12月起試行電子賣旗

電子賣旗 定額5元
社聯伙八達通12月起試行

【明報專訊】傳統賣旗籌款,善長從荷包中搜出零錢捐款,或會遇上「無散紙」的尷尬場面,日後情將會改變。社聯與八達通卡有限公司宣布,今年12月起推出首個電子賣旗試行計劃,為期兩年。市民日後在賣旗日只要「嘟一嘟」,就可每次捐款5元,但若要捐款更多,市民就得要等一分鐘後再拍卡,市民普遍認為時間太久及程序繁複。

再「嘟」要等1分鐘 被指太久

電子賣旗計劃會試行兩年,今年12月17日面世,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將會是首個採用八達通賣旗的機構。

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表示,會向機構提供110台便攜式八達通讀寫器,並於試行階段安排約100名已受訓、配備八達通機的義工,與攜帶傳統旗袋的義工「行孖咇」,以了解市民對新賣旗方式的成效,預料一年內約有40個機構使用新措施。

初期「行孖咇」付八達通硬幣均可

市民要用八達通捐款買旗,只需在八達通機上拍卡「嘟一嘟」,每次定額5元,若市民希望多捐善款,就要等候1分鐘或以另一張八達通再次拍卡,又或向其他義工賣旗,亦可用傳統方式以現金買旗。

方敏生指出,社聯早前曾作調查,發現市民平均買旗捐款額為3至4元,故以定額5元作試驗,試行階段首3至4個月後會作檢討,探討金額是否太高,以及技術上有否改善之處。

賣旗機構要使用八達通賣旗,要先向社聯申請,並要支付3500元服務費。方敏生指出,服務費主要是社聯運輸八達通機、上載數據及為機器叉電的費用。現時暫有110台八達通機,若遇上兩間機構於同一賣旗日申請使用機器,會平均作分配。

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張耀堂表示,為社會公益,日後會豁免所有相關手續、行政和交易等費用,並會提供一切維修機器支援,他續稱,在社聯收集賣旗數據後,第二個工作天便會向社聯支付款項。社聯會在之後7個工作天內,向賣旗機構交付善款。

安老政策研推「院舍券」

安老政策研推「院舍券」
社工憂私院趁機加價

【明報專訊】安老政策將繼續成為今年施政報告重點之一。政府近年目標為社區安老,但院舍質素仍是市民關心話題。據了解,政府將研究安老院舍券,形式類似現行的幼稚園學券,希望能藉此提升院舍質素。業界及社福機構普遍贊成建議,但擔心院舍乘機加價兼未必提升質素,希望政府加強監察,長遠則增加資助院舍宿位及推動社區安老。

在2009及11年度,安老事務委員會曾分別就長者住宿照顧及社區照顧進行顧問研究,均曾建議引入資助券,今年度報告更建議讓長者以資助券「購買」社區照顧服務,以推動社區安老。

盼「錢跟長者走」

據了解,政府將正就安老院舍券方面研究,希望做到「錢跟長者走」。現時不少長者靠綜援居於安老院,院舍質素幾乎完全靠綜援水平決定。消息人士稱,工資、改善醫護質素等成本上漲,但政府有既定調整機制釐訂綜援金額升幅,院舍不可能全部靠增加綜援金額來解決成本上漲的問題,故政府屬意推出安老院舍券,希望藉資助要求接受資助券的院舍達到一定服務水平,從而推動私營院舍提升質素。

推動私院提升質素

有年過九十的母親入住安老院的市民莊小姐表示,希望安老院舍券可助其母提升生活質素,「如果有資助券,當然給她再住好一點,例如有個小花園呀、多些活動的院舍,一分錢一分貨啦。」莊小姐在綜援資助以外,每月自行補貼約2000元,讓母親入住有獨立小房間的院舍,但對月入約1萬元的她構成一定經濟壓力。

現時私人院舍宿位空置率高達三成,政府希望藉安老院舍券改善私人院舍質素。安老服務協會主席李輝承認,部分私院質素參差,長者不願入住。她表示,業界面對加租、工資上漲、食物通脹等情,相信資助券制度有助業界提升服務汰弱留強。李對院舍券金額表示關注,私院普遍希望金額至少達1500元,才能有效提高質素。

私院望金額達1500元

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估計,如推出院舍券會有約2.6萬名長者會受惠。現時政府資助宿位成本約1.4萬元,一般私院宿位價格則約4000至6000元,吳衛東認為院舍券面額應至少2000至3000元,才有望助住院長者得到服務,但長遠而言政府應提供更多資助院舍宿位。「院舍取錢後,是否願意以2000至3000改善質素?」他亦擔心推出院舍券後,院舍趁機加價,認為政府須加強巡查及監管。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教授透露,委員會曾討論院舍券及社區服務券;他稱過往調查顯示市民傾向社區安老為先。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環團促評大型基建累積影響

環團促評大型基建累積影響
【明報專訊】多個環保團體及公民黨均認為,政府不應以為上訴得直便以為過關,無視環評制度仍存在嚴重漏洞。團體建議,政府應盡快為香港西部地區做全面評估,把港珠澳大橋、機場擴建計劃、東涌填海及垃圾焚化爐等大型工程,一併考慮對環境的累積影響,以免較遲推行的項目因為不達標而無法上馬。

沙中線已補做基線評估

據悉,因案件撤回環評申請的港鐵沙中線項目,已補做基線評估,無論案件結果如何,均可滿足環評的額外要求,預料環諮會下月會率先審議該項目的環評報告。有顧問公司指出,基線評估程序並不複雜,主要做電腦模擬,推算結果,不會拖慢完成環評報告時間,但顧問費用卻會因此上升。

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蔡家民說,上訴庭3名法官雖然一致認為,環評條例沒規定必須做基線評估,但亦指出條例有明確要求,將污染減到最低,他認為政府不能無視該項要求,應主動要求其他項目倡議人做基線評估。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表示,上訴庭今次至少確立了應該致力減排的原則,促請政府檢討現時的環評機制,否則只會「贏了工程、輸了健康」。

Monday, September 26, 2011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

70電梯維修員今罷工
【明報專訊】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約70名維修工人,因不滿工資水平不合理,加上公司遲遲未有增聘人手,令工人長期高工時工作,計劃今早發起罷工,要求改善待遇。香港電梯業總工會理事長謝景華則表示會支持工人的決定,若有需要聲援,工會會協助。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昨至截稿前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斥8年經驗月薪低於見習

蒂森電梯職工會幹事梁錦威表示,該公司技工薪金遠低於行內水平,目前擁有8年經驗的工人每月底薪只有7100元,比行內4年以下經驗的見習技工的8500元薪酬還低,而且不少技工更要靠長時間超時工作,以賺取更多收入,他指月前曾向公司管理層反映,希望增聘人手和加薪,但一直未得到合理答覆,技工因此發起罷工,要求改善待遇,「最重要係想加低薪工友先,起碼可以加到而家見習技工8500元的水平」。

人手緊張 單人應付孖咇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副理事長嚴傑雄表示,根據勞工法例規定,電梯維修工人屬於高危職業,某部分工作必須二人同行,但由於行內一直人手短缺,不少工人都要獨自工作,易生危險,他指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的技工一直要求增聘人手,但公司卻遲遲未有應諾,「2年幾前公司應承話請人,工人都認為應該畀時間,但(2年後)人手依然都係咁」。

他又反映行內待遇一直不理想,工資水平不合理,令年輕人不敢入行,人手不足使資深技工「捱更抵夜」,「學徒追唔到最低工資,走得都走,又辛苦,又危險,又污糟」。嚴傑雄稱,行內高工時低工資情十分普遍,部分有家累的工人往往要超時工作來增加收入,有最人更試過工作35小時。

風雨蘭

風雨蘭無名單位曝光
秘密保護性暴受害人十載

【明報專訊】廣華醫院行政大樓10A單位,過去10年沒門牌沒任何識別,每個到訪者必須簽紙承諾不會透露詳情,目的只為保護暫住無名單位內的性暴力案受害人。這個由風雨蘭營運的一站式危機支援中心,有職員聽熱線電話、社工提供輔導及醫生提供婦科檢查,令受害人在安全恬靜環境得到支援。隨醫院重建致中心要遷往他處,該「無名單位」完成其歷史任務及曝光。當然,新單位位置仍是秘密。

為減低性暴力案受害人在報案、社工輔導以至醫療檢查時需不斷重提被侵犯經過的「二度創傷」,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在2000年獲廣華醫院撥出單位,成立性暴力危機一站式服務中心「風雨蘭」。

間隔花心思 大門不見走廊

中心成立時為廣華醫院行政總監、協會顧問陸志聰醫生表示,當年收到急症室醫生反映,指急症室人來人往,性侵案受害人接連與警察、醫生、社工,以至陌生人接觸,未必適合性暴力個案處理。「受害人受傷害初期很敏感,一個眼神(接觸)可能都很痛苦」,故克服重重制度上的阻力,為風雨蘭找到落腳處。

成立之初,創辦人之一吳惠貞坦言花了不少心思,單位間隔設計,令中心大門打開時無法看到內部走廊位置,減低受助人擔心大門打開被看到的不必要傷害。

義工接無聲來電不切線

在中心內任職義工七年、接聽熱線的Josephine在中心度過不少節慶晚上,聆聽性侵犯受害人來電。「很多來電者不發一言,我們不會切線,盡量耐心地鼓勵受害人說出來。」她表示,聖誕、新年等時候「來電愈夜愈誇張」,在掌握求助者資料後,會按其意願轉介合適服務,包括可到中心接受輔導、警方到來為受害人錄取口供,甚至有醫生可在中心提供檢查。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總幹事王秀容說,難忘中心啟用不久後首個案,是一名智商只有50的智障人士在街上遭人侵犯,到中心時仍「驚到震」。王回想,雖然事件最後未能成功拘捕犯案人,但事件揭開受害人家中種種問題,令受害人最終得到妥善跟進。

一度財困 中心遷新址

協會鼓勵受害人拿出勇氣面對困難,而「風雨蘭」本身遇到政策上問題亦「不會沉默」,勇於說出。前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稱,未知是否因為風雨蘭的敢言作風、批評政府,令中心於2003年一度因為撥款問題而陷入困境。幸終得到各界支援,令中心得以繼續。吳惠貞說,曾試過有無名氏「每周寄一萬元來」支持中心服務。該會希望,隨過去10年來風雨下成長,中心到新地點後,可繼續為性暴力受害人提供適切服務。

明報記者 曾錦雯

Sunday, September 25, 2011

不要 iSlave

踩場掛橫額「不要 iSlave」
2011年09月25日

【突擊成功】香港首間蘋果店開幕吸引大批粉絲朝聖,「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成員也趁此大日子踩場,抗議蘋果剝削生產工人的權益,更突擊成功,在蘋果店外掛起一幅 3米乘 6米、印有「停止奴役工人 No more iSlave」的橫額,盼消費者反思蘋果產品背後是大企業剝削、欺壓工人。

十多名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的成員昨早抵達中環示威,兵分兩路,一批手持抗議標語牌,在蘋果店外高呼「蘋果賺到笑呵呵,工人工資好坎坷」;一批到商場三樓的天橋掛起針對蘋果的巨型橫額,商場保安上前阻止,並企圖拉走示威人士,雙方一度衝突。

截龍防顧客接傳單

示威人士又將近千份「蘋果的真相」傳單派發給排隊人士,蘋果職員見狀,即時改變排隊人士進場方向,又縮短排隊人龍,試圖防止顧客接收傳單,又要求保安盡快驅趕示威人士。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項目幹事鄭依依批評:「佢哋將隊伍截短咗,又換咗個入口,好明顯唔想佢嘅消費者見到(蘋果)污糟邋遢嘅一面!」

鄭依依續稱,代工蘋果產品的富士康接連發生員工自殺事件,工作環境惡劣、工資低、工時長,廠方又要求工人不斷加班以達到產量目標及使用有毒化學品等,他們促蘋果改善員工待遇。

《蘋果》記者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11

蘋果國金店開幕 SACOM抗議

蘋果國金店開幕 團體抗議 (15:15)
蘋果公司在中環國金商場專門店今日開幕,有團體到場抗議,要求蘋果不要再奴役工人,應給予合理的待遇。

蘋果國金專門店今日開幕,有蘋果迷一早到場排隊,領取免費T恤。十多名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的成員到國金商場的蘋果專門店外示威,他們掛起一幅一層樓般高的橫額,要求生產商停止勞役工人。商場內的保安人員要求他們離開。

Friday, September 23, 2011

NGO 3.6億公積金資助原封不動

NGO 3.6億公積金資助原封不動
【明報專訊】自2002年實施「一筆過撥款」後,社署劃一向每個政府資助的社會工作者,資助相當薪金6.8%的公積金供款。有議員稱,超過九成的非政府機構(NGO)只劃一為員工供款5%,其差額累積至今高達3.6億元(見表),NGO不能動用該款項做其他用途,存放在銀行戶口「益銀行」,要求機構把差額全數發回員工公積金戶口。

獲資助6.8% 劃一供款5%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回覆,NGO可自行彈性調配公積金津助,個別機構給予非定影員工(2000年或以後入職政府資助職位)的公積金供款比例,乃其管治及人力資源政策範疇。但署方表示已於2003年及2009年去信NGO,促請管理層把有關盈餘妥善運用在非定影員工身上,以保障員工退休福利。

張國柱指出,全港約有4萬個社會工作者,當中1萬人於2000年前獲聘,其公積金供款按年資遞增,10年以下工作經驗者為薪金5%,10至14年為10%,15年或以上為15%;約2.5萬人於2000年或以後入職政府資助職位(非定影員工),社署統一資助薪金6.8%作公積金供款。但他聲稱,99%的NGO只會劃一供款5%,未有按年資增加供款比例,兩者差額盈餘則累積儲存於NGO的獨立銀行口;另有4000至6000人於2000年或以後入職非政府資助職位,NGO一般按勞工法例最低要求為其供款5%。

組織:劃一免內部分化

香港神託會社會服務部職工會代表李小聰解釋,部分NGO管理層經常變動,未必留意或了解供款安排,另有部分NGO則為避免對非政府資助職位的員工不公,形成內部分化,選擇統一向所有2000年或以後入職員工供款5%。香港復康機構工場導師會代表余志明批評,NGO做法是過度保守及漠視員工退休保障。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香港乳癌基金會

港乳癌檢查率遜台星
基金免費助5000女性檢查

【明報專訊】乳癌是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年有2600多宗新症。但香港乳癌基金會發現,本港不足三成病人確診前有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遠低於歐美的七至八成,連台灣及新加坡都不如。基金創會人張淑儀促請政府牽頭作全港研究,以提高病人的檢查意識及制訂相關政策。基金會現向低收入女性提供免費檢查,名額5000個。

僅27.4%患者確診前有檢查

香港乳癌基金會昨發表《香港乳癌實第三號報告書》,分析5300多名本港乳癌患者資料後發現,只有27.4%患者確診前有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明顯較新西蘭和美國的80%和66%低,亦不及台灣和新加坡的31.6%和40.9%。香港患者的確診年齡中位數為48歲,較美國及澳洲的60歲年輕。逾八成患者無乳癌家族病歷,其共通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每周運動不足3小時、不曾餵哺母乳及有高度精神壓力。

身兼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主席張淑儀指出,經由例行檢查發現的腫瘤大小中位值為1.4厘米,較自己無意發現者2.1厘米小五成,統計亦發現早期個案要接受全乳切除及化療的機會率較低,「及早發現不僅可以提高存活率,還可以省卻不必要的醫療開支和身心創傷」。她呼籲年屆40歲女性,應每兩年接受一次X光造影檢查

促政府牽頭做全港研究

張淑儀慨嘆,日本乳癌的發病率雖較香港低,但早在1990年已發現X光造影檢查可有效發現早期乳癌,港府卻至今一直無行動。現時基金會通過15間私家醫院及6間公立醫院邀請病人加入乳癌資料庫,但每年參加者不足整體發病人數的四成,至今累積個案只得6387個。張淑儀促請政府牽頭做全港研究。

九龍東醫院聯網有見該區患者均較年長及教育水平低,在2008年成立乳科中心,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檢查、治療服務,病人由求診到確診時間只需1至2星期。

Monday, September 19, 2011

環團:廚餘機供應商涉誤導

環團:廚餘機供應商涉誤導
聲稱符政府資助標準

【明報專訊】政府今年7月初推出資助計劃,鼓勵屋苑減少廚餘。地球之友就此查詢8間廚餘機供應商,結果發現有供應商涉嫌誤導,聲稱其代理的廚餘機能將廚餘轉化成堆肥,並符合申請環保基金標準。團體認為政府應加強宣傳,以免物業管理公司誤購。

地球之友以物業管理公司的身分,向本港15間廚餘機供應商索取資料,結果有8間回覆,發現部分廚餘機供應商提供資料不盡不實。地球之友表示,屋苑選用廚餘機,產生的廚餘必須轉變為固體狀的堆肥,並需要達到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的堆肥質量標準,才符合審批準則,如選購的廚餘機只能將廚餘轉化為污水,並不符合申請環保基金的條件。

廚餘變污水 不合環保基金條件

浸會大學有機資源中心主任黃煥忠表示,有供應商聲稱廚餘機只需24小時便可將廚餘轉化成堆肥,「除非有奇蹟出現,否則堆肥物料必須經過至少3星期才可完全腐熟,如將未腐熟的堆肥物料加入農作物,有機會傷及植物根部,甚至令植物壞死」。他又指廚餘機轉化成堆肥物料,養分不足,只可視作土壤改良劑,不能完全代替肥料。

未能準確評估機器容量

此外,部分供應商亦未能準確評估其售賣的廚餘機可以應付多少住戶。地球之友查詢各供應商,處理100戶廚餘需購入何種容量廚餘機,各供應商答案不一,建議機種容量分別由35至100公斤不等。環保署資料顯示,本港4人家庭每日平均製造1.37公斤廚餘,若物業管理公司邀請約100個家庭參與廚餘回收,至少應選購容量100公斤或以上的廚餘機才可應付。

環保署於7月初推出資助計劃,至今共收到4宗申請。

香港工人健康中心

為社運留案底 名醫無悔至今
醫學院文集揭露 1970年代聲援艇戶被控

【明報專訊】大學生是社會運動中堅,港大醫學院早前將近90年歷史的學生期刊《啟思》(Caduceus)文章結集成書,展示本地醫生昔日為公義奉獻青春。文集披露,曾當選傑青的現任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余德新,1970年代末因聲援油麻地艇戶示威被判非法集會罪成,與另外10人留案底,影響醫生發展路途,今天他坦言無怨無悔,將關懷社會精神延續。

港大醫學會編委會學生黃樂孺和同為醫學院校友的醫生父親黃岐,近期結集80多年來的《啟思》期刊文章,出版醫學院第3本《啟思文集》,其中1979年的一篇〈我被定罪?〉,是現已逾50歲的余德新醫生,32年前剛在港大醫學院畢業時撰寫,抒發他在艇戶事件中被判罪的感受。

被控非法集會 撰文抒發

1977年油麻地百多個艇戶向房署要求搬遷上岸,余德新與其他大專同學、神父和社工等聲援,事件擾攘2年多。1979年1月,包括余德新等76名示威者,由油麻地乘旅遊巴到港督府遞抗議信,但巴士駛至紅隧港島出口時被警車截停,原車押到中區警署,全數人被控以「非法集會」罪,全數罪名成立,其中67名艇戶代表不留案底,余德新、神父、醫生、社工和大專生等11名聲援者則被判守行為18個月,並留案底。

余德新在文章中為弱勢社群抱不平,說「唯有透過行動,才能認清事情;唯有透過行動,才能體會到貧窮及受壓迫者的感受」,又質疑被判罪是政治判決。

余德新接受本報查詢回顧32年前經歷,表示當時自己於聯合醫院內科實習,準備註冊成為執業醫生,雖然被留案底,但幸得醫院上下支持,加上大學教授撰寫保薦信,其醫生註冊才得以通過。他說﹕「聯合的同事都十分支持我,認為我並無做錯。」

教授保薦註冊 公院拒錄用

雖然成功註冊,但他後來向公營醫院求職時卻屢遇阻滯,「本港兩所大學都曾招攬我,取錄信都收到了,但相關的公營醫院以『no suitable vacancy』為由拒絕」。回看當年,余德新說激情也許需要代價,但仍堅信「踏入社會」是了解社會的不二之法。

設工人健康中心 膺十大傑青

余德新又說,青年熱心關注社會問題屬正常,但熱情終會成為過去式,故艇戶一役後,他決定轉走低調到美國進修;回流後,1984年協助成立香港工人健康中心,推動社會關注工人工作安全及健康,1991年獲頒「十大傑青」。余德新笑言,自己並非「社運英雄」,亦毋須掌聲,「我一直有個單純的想法,只要每個人在關心自己之餘,願意走出多一步,關心周遭需要協助的社群,其實社會就可以更美好!」

明報記者 周婷

Sunday, September 18, 2011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婦團4年收1.4萬宗求助
多問離婚程序

【明報專訊】有團體的「婦女求助熱線」,過去4年收到14,465個求助來電,當中8303個為新個案。求助性質主要為精神、婚姻及法律問題。曾有婦女受丈夫、家姑精神及身體暴力對待而離婚,前後經5名社工接手才獲體恤安置入住公屋。中心建議房屋署及社署制訂具透明度的指引,方便求助人士和前線同工。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2007年至2011年間共收到14,465個求助來電,接近一半求助婦女為已婚人士,主要詢問精神、婚姻及法律問題。18歲以下的女士也曾求助,主要問及與家人相處及性暴力問題。面對婚姻問題的婦女當中,47.6%表示需要離婚程序的支援,包括離婚的程序、贍養費的安排及爭取撫養權等。

婦受虐待 經5社工轉住公屋

化名為阿潔(35歲)的女士與丈夫結婚7年,來港4年,上月才取得離婚證,與前夫育有一發展遲緩及患哮喘的5歲女兒。阿潔曾遭家姑精神、身體虐待,丈夫曾埋怨她,「生個女咁蠢,掟她落街」。阿潔曾向社工求助,但社工指未發生砍人等嚴重事件而不受理。其後,阿潔決定離婚,與女兒居住月租900元的木屋一年,經5名社工跟進才獲體恤安置入住公屋。

中心建議房屋署及社署制訂清晰的指引,方便求助人士和前線同工清楚體恤安置或有條件租約的安排。中心的「婦女求助熱線」(電話:2386 6255)為本港第一條專為婦女而設的求助熱線。

Friday, September 16, 2011

婦女參政網絡

先稱敏感後說不雅
郵局拒寄政團單張

【明報專訊】政治團體「婦女參政網絡」,上周六向馬鞍山郵局申請通函郵遞投寄該會單張,卻被郵局職員先以刊物內容「敏感」為由,拒絕提供郵寄服務。該網絡主席劉家儀與郵局交涉,郵局又指單張涉及「不雅、淫褻」違反郵寄服務條款,劉不服,投訴郵局侵犯市民的通訊和言論自由。

郵署﹕溝通誤會 已致歉

郵政署回覆查詢時表示,有關婦女參政網絡申請投寄郵政通函被拒的投訴,經調查後發覺事件純屬職員與劉女士溝通誤會,劉女士的投寄函件樣本並無違反香港郵政通函郵寄服務的條款。郵政署表示會提醒有關職員,避免同類事情發生,並已致電向劉女士致歉及跟進寄件申請,劉女士亦滿意署方答覆。

劉家儀說,該會網絡一直有使用郵局的通函郵遞服務,郵局一向最重視是郵遞物品的尺寸,沒有審查內容。上周六,她向馬鞍山郵局申請通函郵遞投寄單張,櫃位職員稱每份單張收費9角,但當職員看過刊物並向上司請示後,卻指單張內容「敏感」並拒絕提供服務。

含禁錮事件天安門母親內容

被指「敏感」的單張內容是該會表示於地區工作一直受排斥,並引用一些例子闡述若不找出真相,則公義無法彰顯,例如亞視新聞部要員梁家榮無力阻止「江澤民死訊」新聞出街而引咎辭職;李克強訪港引致港大學生禁錮事件;以及一名天安門母親,被禁止出席一名離世的天安門父親的告別儀式等。

劉表示,幾經交涉後,郵局職員改以刊物涉及「不雅、淫褻、令人反感」,違反郵寄服務條款,拒絕提供服務。劉家儀不服,要求郵局職員指出單張哪處不雅、淫褻,但職員沒有回答,並囑她到中環總局查詢。劉認為郵局無權對市民的通訊作政治審查,無權裁定單張屬「不雅」,遂投訴郵局侵犯通訊和言論自由。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食物銀行推鮮菜肉券

食物銀行伙超巿推鮮菜肉券
現多只供應乾糧

【明報專訊】政府資助的食物銀行,多年來以乾糧為主,但一直被質疑欠缺營養;據了解,5間食物銀行已與一大型連鎖超市達成共識,將為受助者提供新鮮食品兌換券,現已進入技術研究階段,預料約兩個月後可推出。

料兩月後推出

政府2009年向5間食物銀行各批出1200萬元,另有一筆過250萬元的「起動基金」。5間食物銀行其實早已發覺供應罐頭等乾糧不健康,但基於行政所限,只能加入雞蛋、將公仔麵換成生麵等。現時個別食物銀行如善膳堂,會為有需要者提供每周20元的新鮮菜肉兌換券,眾膳坊亦容許將部分食物換成新鮮菜肉,但始終未算普及,派發點及量均少。

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表示,不少基層家庭幾乎每餐都靠食物銀行資助,雖然個別機構提供新鮮菜肉兌換券,可向街市商販兌換,但金額一般每周只有20元,且並非每個申請人都能取得,認為若長遠引入兌換券,才可改善兒童營養。

東華三院善膳堂食物援助服務助理統籌劉劍雲解釋,當年食物銀行定位是以派乾糧為主,故當「改革」時,行政資金不足。她舉例,機構曾考慮大量購入新鮮糧食派發,但沒資金租用更大空間,機構亦沒有添置大型冷藏櫃;後來向街市攤檔求助,攤檔收取兌換券後,每月向食物銀行結帳。「人家做你幾蚊生意,但你還要賒數,我們也不好意思。」結果踏遍3區街市,最終只能安排6間菜檔及肉檔收券。在行政費緊絀情下,就連印製具防偽特徵但相對昂貴的兌換券,亦要算得清清楚楚。

研解決防偽金額問題

5間食物銀行一直與多間食品供應商洽商,劉劍雲透露,近月5間食物銀行終與一連鎖超級市場達成共識,合作推出新鮮食品兌換券,讓受助人可到超市選購合適蔬菜肉類和魚類,現已進入後期階段。

劉說,由於超市貨品種類多,機構和超市正小心研究,以杜絕受助者以兌換券購買煙酒、零食等非必需食品,亦要解決電腦系統、防偽等問題。相關金額仍在研究,由於現時限定食物銀行每餐次平均約20元、一周約140元,在通脹壓力下,每周以十元八塊購買鮮菜肉根本不足,且超市價格較高,已向社署反映,盼能增加撥款。

明報記者 袁柏恩

博愛醫院賤賣靚舖

博愛醫院賤賣靚舖少收千萬
低巿價三成 議員質疑不尋常

【明報專訊】本報偵查發現,博愛醫院今年6月以2382萬元出售元朗一個商舖,買家17日內以3300萬元轉手,勁賺近千萬元,新買家其後以5000萬元放盤,這反映博愛的賣舖成交價,明顯低於市價最少三成。有立法會議員質疑事件不尋常,要求博愛董事局盡快公開回應及檢討。

博愛:託銀行估價 董事局同意出售

博愛醫院總幹事鄺國光說,由於商舖殘舊,所以董事局主席及多個委員會主席經視察後,均同意出售,並獲管理委員會及董事局通過,該院並於8月以舖位成交價相若價錢,購入一個銅鑼灣樓上商業單位,以拓展中醫服務。

本報翻查博愛賣舖前半年的鄰近商舖成交發現,成交呎價介乎3萬多元至4.8萬元,相比博愛商舖的成交呎價約1.7萬元,高出很多(見表),難怪被稱為「元朗舖王」的首個買家鄭錦祥稱,「博愛唔貼市」才讓他撿到「筍貨」。

差價等同辦3次《歡樂傳萬家》善款

根據博愛醫院去年度年報顯示,其一年一度的知名籌款活動《博愛歡樂傳萬家》,也只籌得300多萬元,換言之,平賣靚舖可能失去的近千萬元,等同舉辦3次同類活動的籌款總額。更令人關注是,廉政公署針對慈善機構的防貪建議訂明,出售捐贈品宜採用「公平公開」程序,例如公開邀請入標競投或拍賣。

不過,博愛回應稱,廉署並無規定公開競投或拍賣是唯一出售捐贈物品之途徑,兼且商舖是多年前自資購入,出售前也委託了數間代理行「搵客」,也曾經委託東亞銀行估值,銀行估價為1700萬元,而出售亦經董事局確認。本報就1700萬元估價如何計算,曾致電東亞,但截稿前未獲回覆。

博愛出售的商舖,位於元朗教育路68號兆豐樓地面1號舖,地舖建築面積約580方呎,另連約820方呎閣樓,合共1400方呎。地舖被分成4個舖位,步往朗屏站只需5分鐘步程,被區內代理形容為元朗「一線尾、二線頭」的筍舖。

2382萬出售 17天內3300萬轉手

博愛6月出售商舖給「元朗舖王」鄭錦祥,17天後,鄭以3300萬元轉手,升值38.5%;但根據政府數據,全港私人零售物業的售價指數,7月較6月只輕微上升0.58%。此外,博愛表示,出售商舖時,曾找中原、美聯等大型代理行安排賣舖,但有代理向本報透露,上述商舖最終由一間名為「香港城」的小型代理行完成出售。本報多次致電香港城的負責人劉先生,他均以事忙婉拒回應。

元朗大地物業負責人馮先生說﹕「博愛賣了那舖,我才知道,若我當時知道價錢咁平,我會即時買下」,他於兩分鐘內連說約10次「真係好筍(形容價錢)」。馮估計租金可高達15萬元,即使以5000萬元轉售,年回報率仍達3.6厘,若以博愛賣舖價計算,年回報率更高達7.6厘,比一般商舖2至3厘的租金回報率高出很多。

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前主席潘永祥表示,委託代理行賣舖需配合大量監察,例如有嚴謹的出價紀錄,以及足夠時間放售,例如約兩個月,才算有效。他稱,銀行估價可能會交由不屬專業人士的職員估價,另外銀行的放貸政策、是否熟客等因素,都左右估價準確度。

議員促交代為何不招標拍賣

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認為,事件仍有很多疑團未解,並不尋常。首先,商舖成交價明顯偏低,為何賣舖不作公開招標或拍賣,而選擇委託個別代理,同時博愛是次賣舖不算得公開。李要求博愛董事局盡快公開回應事件。

另一立法會議員王國興促請博愛檢討事件並公布結果,亦希望藉是次事件,優化以後出售資產的程序。

明報記者

Tuesday, September 13, 2011

港人棄二百萬月餅

環團推算港人棄二百萬月餅 (15:20)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的推算指出,本港市民於去年中秋節丟棄了212萬個月餅,既浪費又不環保。

中秋節之前,綠色力量訪問了200多個家庭,發現每個家庭去年中秋節平均丟棄0.91個月餅,數量較前年增加12%。以此推算,香港去年共丟棄212萬個月餅,數量足以填滿25個籃球場。

調查又發現,市民於去年中秋節燒烤慶祝之後所剩餘的肉類,較前年大幅上升;每個家庭平均剩餘10塊肉扒、11條香腸和10粒肉丸,當中兩成家庭丟棄食物,估計重量達到84公噸。

該團體呼籲市民,在今年中秋節過後,把剩餘的月餅轉贈給有需要的人士或團體。此外,每逢中秋節,市民應改以野餐方式慶祝,不要燒烤。

綠色力量又建議市民購買較耐用的燈籠,留待下年循環再用。

(綜合)

張超雄﹕慈善法殺雞焉用牛刀

張超雄﹕慈善法殺雞焉用牛刀
【明報專訊】一個文明開放社會,公民社會至為重要。建議中的《慈善法》,要規管的正是公民社會的重要部分。

本港慈善事業規模不小,2008/09年度慈善捐款金額達80億元。現時本港已取得慈善身分的團體有逾6000個,逾九成福利服務由180多間受資助慈善團體提供。慈善團體不用交稅,捐款者可獲扣稅,不少基金亦只接受它們申請撥款,房署更會在公共屋為它們預留經營場所。慈善團體受惠於各種社會支援,但要取得慈善資格並不困難,負責批核的稅局界定慈善團體有以下四類宗旨:

(1) 濟貧
(2) 促進教育
(3) 推廣宗教
(4) 可令社會得益但非屬以上任何一類。

慈善定義確須現代化

以上對慈善的定義,是基於對數百年前英格蘭法例的詮釋。新成立的團體,無論是社團、公司或信託註冊,即使未有展開工作,紙上談兵地將宗旨寫得符合上述範圍,便有機會獲得慈善身分,藉此向公眾籌款。

事實上,本港籌款活動非常活躍,除了逢周三、六賣旗,團體每天還可進行各式籌款活動。團體除向社署申請,若活動涉及售賣紀念品或貨品,可能還要向食環署申請小販牌,若售賣獎券則要向影視及娛樂處申領牌照。非慈善團體也可在公眾地方籌款,但申請部門換了是民政處,若籌款地點在人流多或公眾活動時,則還要獲得路政署及警方批准。一個簡單的籌款活動,可能要通過三幾個政府部門,架疊屋。但善款是否用得其所,卻乏人問津。很多慈善團體透明度低,長此下去,公眾將對籌款活動失去信心,最後受害的便是正當團體和有需要的群體。

由是觀之,香港確須將慈善的定義現代化及具體化,同時統一和簡化籌款活動的申請,改善目前稅局批核團體申請慈善身分的透明度,並加強團體的管治和問責,以增強市民對慈善事業的信心,促進公民社會發展。

好心做壞事 原因有四

終審法院及律政司在2007年邀請法律改革委員會檢討慈善組織的法律及規管框架。經歷4年,建議訂立的《慈善法》,卻引起很大反響,擔心法例會成為福利界「23條」,建議設立的「慈善事務委員會」會變成類似國內的國家宗教事務局,對宗教及慈善工作進行箝制。

何以改革慈善事業的良機,會被評為好心做壞事?原因有四:

(一)法改會建議仿效英國及其他國家,將慈善定義具體化,將例如拯救生命、推動公民意識或社區發展、推展藝術、文化、促進宗教和諧或種族和諧、推動環境保護,甚至促進動物福利等,都納入法定定義,但偏偏將「促進人權、衝突的解決或和解」一項抽了出來。

(二)法改會建議成立「慈善事務委員會」,負責監管慈善團體。委員會既可對團體進行調查和撤銷它們的慈善身分,更可在團體出現管理問題時暫停或免除其受託人、董事或高級人員的職務,同時委任額外的受託人或董事,把組織的財產歸屬官方等。可是,法改會對於這個「太上皇」的組成方法隻字不提。

(三)對一個親疏有別和行政霸道的特區政府,我們可寄予多少信任?今天法改會希望整理過分鬆散的監察系統,本來合情合理,但難保政府他朝會否將《慈善法》變成政治打壓的工具。

(四)根據本港註冊社會工作守則,社工有責任透過倡導修訂政策及法律,維護人權及促進社會公義。可是,法改會指企圖改變法律、政策或政府決策的工作,屬政治而非慈善範疇。如此一來,整個社工專業都受挑戰。

說到底,《慈善法》可變成當權者審查公民社會的政治工具。以今天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操控力量更可能直接來自北京。

因此,筆者認為法改會殺雞不需用牛刀,只需修訂《稅務條例》(第112章)第88條,清楚界定慈善,拉闊範疇,加強稅局及各類慈善團體的財政及運作透明度,並要求政府以跨部門機制簡化籌款程序等,便可解決問題。千萬不要讓當權者對付公民社會時,手握多一把利劍。

作者是「正言匯社」社長、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

街頭籌款管理

街頭籌款政府管理散亂
2011年09月13日

【本報訊】慈善團體在公眾地方籌款,需因應形式向不同部門申請,管理分散,若在街頭設善款箱籌款或賣旗,由社署審批;義賣籌款活動則由食環署批出臨時小販牌;街頭賣獎券則要向影視處申領牌照。

食環署回應指,持牌人將牌照轉讓他人,以及明知而管有他人的牌照,一經定罪最高可分別被判罰款 5,000元。社署則指,獲發牌的機構將許可證轉交或轉租其他機構或人士,或並非作慈善用途,社署將按個別情況跟進,有需要時轉交執法部門處理。

針對現時慈善機構「冇王管」的問題,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今年 6月發表《慈善組織》諮詢文件,建議制訂慈善法,成立慈善事務委員會集中管理獲豁免繳稅的慈善組織,並改變現時由不同部門處理籌款活動的問題,建議由委員會「一站式」批出牌照及監管活動。

慈善團體非法出租義賣檔

蠱惑愛貓團體
非法出租義賣檔

【本報訊】街頭義賣籌款到處可見,掛上慈善團體招牌,義工身份卻真假難辨。《蘋果》踢爆註冊慈善團體「香港貓咪俱樂部」向政府申領在街頭義賣及籌款牌照後,非法將檔位以日租 400元租給小販「攞正牌」做生意,每月穩收 18萬元,「善款」則全數由小販「落袋」。記者假扮小販成功租檔,負責人更教記者扮義工,揚言「冇人理你」,甚至明言會「做番條數,廉署查都冇事」。

記者:陳達浩 黃偉民 馮樂琳

大律師陸偉雄指出,將有關牌照轉租他人營商有違發牌和市民行善原意,相關團體可能干犯欺詐罪,租檔小販亦有機會干犯串謀罪,一旦罪成,兩者皆可判監 14年。

記者「放蛇」輕易租檔

09年註冊為慈善團體的香港貓咪俱樂部主要為流浪貓狗進行絕育,該會分別向社署及食環署申領牌照,長期進行街頭籌款及義賣,本月獲批地點便多達 52個,遍佈全港 13區,每個檔位獲批開檔 2至 24日不等。記者計算後,估計該團體分租義賣檔,單是 9月份已獲 18.2萬元收入。該會負責人王雪晶過去接受訪問時,自稱曾在會計師樓工作,但該會賬目從沒公開。

記者上周假扮賣首飾小販,到屯門市廣場附近,與旁邊香港貓咪俱樂部義賣檔的霞姐閒聊,假稱「成日走鬼好辛苦」。半天過後,霞姐主動兜搭說:「見你哋咁辛苦,我租個檔畀你啦!」記者表示想在沙田擺檔,霞姐看看手上文件,撥幾個電話,即向記者開價 4,000元租檔 10天。記者稱想小試牛刀,只租 4天,霞姐答應,甚至提議記者與其他租客分租,每日租金 250元至 300元,又說中西區、油尖旺區等熱門地段早已悉數租出,日租同為 400元。

善款箱、義工證裝模作樣

要做足戲,道具、場景缺一不可,霞姐將食環署和社署的證明文件等道具交給記者,直言:「畀埋 banner(橫額)你,畀埋錢箱你當義賣,全部都係旺場。」她更教記者如何擺檔,又說首日開檔會到場親身指導。問霞姐若市民直接入「善款」該怎辦,她直言:「我畀埋錢箱鎖匙你,你有自己鎖匙,鍾意點搞都得。」她將義工證給記者時更笑笑口說:「掛個義工證,好多人捐錢畀你㗎,咪自己袋埋。」記者問:「自己袋?」霞姐放輕聲線說:「係,畀你賺埋。」

霞姐與記者交易期間一直謹慎,收據沒寫團體名稱,連番叮囑記者不要離開指定位置擺檔。記者見食環署文件收件人是「 Jane Wong」,即貓咪俱樂部創辦人王雪晶,問霞姐與其關係,霞姐推說「唔使理啦」,記者連番追問,霞姐始承認自己是機構負責人之一,專責義賣檔租務事宜,問她王雪晶是否知情,她反應極大說:「(王雪晶)點會唔知!我家都係分佣畀佢,就係咁簡單!」她透露兩人協議拆賬兩成半予王雪晶。

「做條數,廉署查都冇事」

交易落實後,霞姐稍為鬆懈,說:「我要做份文件畀社署,要做番條數,廉署查都冇事,社署查時有數交,條數做得好咪得,呢啲係個會㗎嘛,啲單做得好咪得。」

曾辦過義賣活動的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社區發展總監王灝鳴說,分租義賣檔有濫用政府福利之嫌,以銅鑼灣呎租逾千元計, 18呎義賣檔所繳租金極低,市民變相資助小販做生意。王灝鳴強調不會外判檔位籌款,因協會有良好聲譽,外判職員未必能向市民講解協會宗旨,恐影響形象。

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10元飯堂

10元餐送基層溫飽
單身漢飯堂尋回家庭感覺

對於低收入家庭而言,每餐不是青菜便是資助的罐頭。中電與社聯合作,資助社福機構營運飯堂,每晚提供10元晚餐。為低收入家庭省錢之餘,有單身人士在飯堂尋到家庭感覺,試食一餐後即成為飯堂義工。

自丈夫失業後,郭家靠郭太任廚房兼職的4000元及積蓄維生。單是租金2000多元、幼稚園中班兒子的學費1800元,生活艱難,但郭家堅持年輕便應靠自己,拒絕申領綜援。郭太買時能省便省,家中最常煮的是青菜配蒸魚塊。郭太上周首次到「有營飯堂」,試了蒸肉餅和金針雲耳蒸雞,難得吃雞的兒子尤其開心,她期望省下錢為兒子升小學作準備。

年約50歲的危先生曾是老闆,金融海嘯後轉為清潔散工,月入最多只有4000多元。收入微薄時,他晚上只以麵包充飢,連清潔也沒力氣。不過,飯堂最吸引他的反而是感覺暖,「單身人士很少會煮飯,現在有餐飯,又有這麼多人一起吃,很開心」。

社聯﹕望葵青觀塘開更多飯堂

這個設於深水的「有營飯堂」,由中電資助,社聯找來機構營運,是計劃的首個試點,暫為期1年。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期望,未來能在葵青、觀塘等低收入家庭集中的地方開拓更多飯堂。

飯餐由浸信會愛社會服務處旗下的社會企業「百合屋餐廳」供應,愛總幹事曾永強表示,每餐包括一飯一一湯,餐單經營養師審核,有肉有菜,避免煎炸多油的菜式,有需要家庭可申請豁免費用。參加者每月家庭平均收入需低於家庭入息中位數一半,如1人家庭月入需低於3500元、4人家庭月入需低於12,900元,以及未有領取綜援或食物銀行食物(見表)。

曾永強指出,預期每天可供應120餐次,現已約八成額滿,約半數為長者,中心會按家庭需要安排用餐次數,每3個月審批一次。除用餐外,中心亦有駐場社工,為參加者提供職業及家庭輔導等。

另外,社署署長聶德權表示,食物銀行由2009年2月運作至今年8月下旬,向逾6萬人派出食物,涉及110萬餐次,已使用約6000萬元,稍後會向立法會申請預留的1億元繼續計劃。

V煞「新青年」

V煞元祖不撐暴力
白領教師學生組「新青年」抗爭


一切由反高鐵集會開始。

2010年1月,數以千計港人包圍立法會,反對撥款669億元興建廣深港高鐵,力竭聲嘶的呼喊聲中,首個戴上「V煞」面具的示威者出現。他是個朝9晚6的辦公室白領,是個「普通港人」,閒時愛上高登討論區,名字很有霸氣,叫作King。提到來自電影的「V煞」面具,「那是渴求言論和人權自由、反對極權政府的象徵」。高鐵一役之後,「V煞」漸成為本地大小示威的常客,近日示威接連發生肢體衝突,惹來了社會評擊,指「V煞」「破壞了香港和平示威的傳統」。

「V煞」是誰?誰是「V煞」?且讓King和他的「V煞」團隊一同脫下面罩,說說香港「V煞」的前世今生。

「V煞」來自2006年的電影《V煞》(V for Vendetta),但「V煞」面罩在香港真正變成示威道具,則是去年的反高鐵集會。2010年1月8日,立法會第二次審議高鐵撥款,數以千計示威者在門外吶喊,但影響不了港府興建高鐵的決定。在電子公司工作的阿King,看見政府沒有回應市民訴求,感到很失望,認定議會內的功能組別和建制派議員「大權在握」,「若市民再不團結起來抗議,將來的政府會變成《V煞》電影裏的『極權政府』」。

高登集結網友 反高鐵首上街

他把當日的感想放在高登發表,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更相約在1月15日再次參與高鐵抗爭,沒想到10多名網友真的現身,他們首次戴上在內地訂做的「V煞」面具,在立法會外高叫口號,未有與警方正面衝突,成為「V煞」元祖(第一代)。

自那天開始,阿King不時戴面具上街,一群「V煞」亦開始為人認識,而他們都有共識,若非失去和平示威權利,絕對不會使用武力作公民抗命,同年3月,他與網友組成網上團體「新青年」,自己當上主席,組織的活動除了社會運動,還不時聚首討論時政。

80後教師望政府聆聽

一年半後的今天,「新青年」有成員50名,最年輕的只有13歲,最年長超過40歲,由反高鐵、六四、反政改方案、七一,以至聲援維權人士艾未未、反財政預算案的遊行集會,都可看到他們身影,V煞面具成為了標記,難免惹人好奇,他們亦被標籤為「憤青」、「網上毒男」。

80後的Kenneth,是「新青年」的創會會員,也是中學數學教師,除下面具,很難把他與「憤青」或「毒男」拉上關係。Kenneth說,去年在網上認識「V煞」群組後,加入一同討論時事,一同成立了網上組織。他直言,自己認同戴上面具作公民抗命,去年七一也有留守政府總部,直至警方清場驅趕,深信他們的參與並不是要擾亂公眾秩序,而是希望政府「聆聽」,「如果政府有理據支持,大可以做真諮詢、公投,但事實上就連派官員接請願信這類門面工夫都不願做」。

不求同事接受 副校讚「well done」

Kenneth認同,社會上未必人人能接受抗爭,他不會強迫同事和朋友接受他的想法,在學校也不會透露自己戴上面具示威,「這是個漫長的過程,要有更多的宣傳,未必每個人也想討論政治。不過,他們不做不代表他們不支持,副校長知我參加示威,也會對我說『well done』」。

反抗不等於暴力

同屬90後的大學生Angel與Sherman,前者在中大修讀文化研究,後者是樹仁新聞系學生。二人都表示,身邊很少人對政治感興趣,但網上情就很不同,加入「V煞」群組後,每次行動前都有機會交流觀點,再決定是否上街,就如近期的「反反外傭」遊行,就因為她不認同當中論述,所以決定不參與。

剛過去的9月1日,政府在科學館演講廳就遞補機制舉行第二場公眾地區諮詢,逾百名社民連成員到場,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示威,但要數場內「最搶鏡」的,卻是那個戴「V煞」面具、以手臂頂保安員咽喉的青年。自那天之後,「V煞」再次聲名大噪,被大事批評示威手段過激,越過了港人能夠接受的底線,而被指是當日「叉頸」的網絡自由關注組成員葉政淳,頓時成為「人肉搜查」的目標,受到猛烈批評(相關訪問刊星期日生活003)。

阿King說,當日他們「新青年」其實並沒有到現場參與衝突,亦不認識當日戴上面具的示威者,又重申他們過去上街,都沒有參與暴力示威,「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支持衝擊,若有一天政府的溝通渠道完全關閉時,我們也會考慮這個方式,但衝擊的後果也會考慮」。

「戴了面具 違法也會被捕」

事實上,V煞面具再不是「新青年」的專利,King和他的同伴都發現,過去一年戴V煞面具上街的人數幾乎增加了一倍,網上的討論愈來愈熱烈,他們自己亦無法估算本地「V煞」的數目,「好像今年七一上街,戴面具的人多得數之不盡,但我們(新青年會員)其實只有50人」。面對「V煞」文化蔓延,阿King說,在街上看見戴面具的人都會互相尊重,他自己亦不介意更多人加入面具行列,亦不認為有人在借用面具企圖掩飾自己所作所為,「即使戴了面具,做了違法的事也會被捕,不是戴了面具便何胡作非為」。

Kenneth直言,雖然新青年不會參加肢體抗爭,但對於其他人的選擇,他亦表示欣賞,不認同那是破壞了香港的和平示威文化,「我們不認同傷害別人,但所謂的『暴力示威』,其實哪有暴力可言?在面對強權欺壓時,人們反抗與暴力不應畫上等號」。

殺死肉身 無法殺死理念

以「V煞」面具示威,近年才在本港出現,但事實上在歐美各國早已遍地開花。除了V煞面具,無論是黑面罩、V煞面具或政要面譜,都成為不同示威者的常用道具,英國倫敦早前騷動,大批示威者就戴上面具抗議大學學費增加,在倫敦大肆破壞。

紐約禁戴面具示威

對戴面具的示威者,警察在執勤時無法認出樣貌,即使警察以攝錄機拍下示威過程,亦無法成為指證他們犯法的證據,故歐美不同國家已陸續立法,禁止示威者於遊行集會期間戴面具。以美國為例,不同州份雖然處理不同,但大城市如華盛頓、紐約都明文禁止,其中紐約法院更曾經裁決,確立禁止戴面具示威的法案並不違憲,因為即使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人民的權利,「但權利亦需要與國家安全作平衡」,香港亦開始有聲音,認為需要想辦法應付戴面罩破壞秩序的人。

被外界質疑佩戴面罩是因為怕被人認出,阻礙警方執法,阿King表示他們的成員都不怕卸下面具,表露真正身分,「過往我們上街,有成員只是把面具掛在身上或頭上,知道我們是誰,其實無關係。」不過,他認為佩戴面具上街,亦是市民表達自由的一部分,即使要除下,亦應由他們自己選擇,不應由政府或警方阻止,而對於部分歐美國家禁止示威者戴面罩,King認為當地示威文化明顯與本港不同,他反而覺得,警方和政府藉攻擊面具示威者,為自己的不善政策找脫口,是「轉移視線」。

身為教師的Kenneth亦笑言,在個別情,他們毋須他人強迫也會主動卸下面具,「試過有小孩,因為看到我們的面具害怕得哭起來,我們二話不說除下面具」。大學生Angel接說,「六四燭光晚會、參與時事青年論壇,也不用戴面具」,在這班「新青年」之中,面具的象徵意義明顯高於實際作用,「《V煞》中戴面具的人都知道﹕『你可以殺死肉身,但無法殺死理念』」。

後記:

脫下面具展笑容

今天是馬季開鑼日,特首疑似候選人、署任行政長官唐英年將會到沙田馬場出席活動,網上討論區有網民留言,稱「V煞」將會到馬場「歡迎」唐英年,記者問「新青年」的V煞今天可有行動,眾人都否認有這個計劃,表示不清楚是誰發出消息,反問記者消息來源。

對於社會普遍把所有帶上「V煞」面具的人視為一伙,「新青年」成員直言並不介意,「正如80後、90後這些統稱,不代表群組內所有人行為一致」。除下面具接受訪問,又以真面目視人,在攝影師拍照前一刻,有人不禁問﹕「我們應不應該笑?」最後有人選擇擺出笑容,那一個笑容,與V煞面具上Guy Fawkes的冷笑比較,明顯多一份人情味。

明報記者 鄭穎瑩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1

香港單車同盟

運輸署稱沒政策鼓勵單車作交通工具
2011-09-07 HKT 16:25

香 港 單 車 同 盟 在 海 濱 事 務 委 員 會 上 建 議 在 港 島 海 傍 , 興 建 單 車 徑 , 由 堅 尼 地 城 , 伸 延 至 杏 花 邨 , 認 為 可 以 為 市 民 提 供 消 閒 , 亦 可 以 作 為 代 步 工 具 。

不 過 , 運 輸 署 署 長 黎 以 德 認 為 , 政 府 並 無 沒 有 政 策 鼓 勵 單 車 作 為 一 種 交 通 工 具 , 主 要 考 慮 到 道 路 空 間 不 足 , 以 及 公 共 運 輸 系 統 發 展 成 熟 , 而 在 新 界 以 及 新 市 鎮 , 則 有 單 車 徑 設 施 , 其 中 在 9 個 新 市 鎮 興 建 單 車 徑 的 工 作 , 會 在 2013 年 展 開 , 而 啟 德 新 發 展 區 亦 有 可 供 單 車 使 用 的 路 段 。

對 於 單 車 同 盟 的 建 議 , 政 府 會 研 究 , 包 括 可 行 性 、 成 本 、 對 其 他 道 路 使 用 者 會 否 帶 來 不 便 以 及 安 全 問 題 。

團體促政府資助大腸檢查

大腸癌遺傳 家人風險高4倍
團體促政府資助檢查

【明報專訊】每年有逾4000宗新症的大腸癌(又稱結直腸癌)是本港第2號癌症,極可能在2015年取代肺癌成為頭號癌症,而家族因素影響極大,如有家屬患有大腸癌者,患病風險會較常人高達3至4倍,醫生建議高風險人士盡早做大腸鏡檢查。香港癌症基金會目前有資助病者家屬檢查,日、韓、台灣等地政府亦有資助國內的高危人士接受檢查,呼籲港府跟從。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08年數據,大腸癌位列本港第二常見癌症,死亡率亦是第二高。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顧問醫生李建綱說,近年香港大腸癌有上升及年輕化趨勢,極可能在2015年取代肺癌成為頭號癌症。研究顯示家族遺傳是誘發大腸癌的高危因素,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癌者,患病風險較常人高3至6倍。

將取代肺癌成頭號癌症

香港癌症基金去年撥款205萬元,資助新界西包括屯門及博愛醫院確診或正接受治療的60歲或以下大腸癌患者的兄弟姊妹免費做大腸鏡檢查。由2010年1月至今已為180人檢查,約半數人發現有腸道瘜肉。李建綱說,日本和台灣亦有同類調查,但只有兩至三成人發現瘜肉,香港逾半人有瘜肉的比例明顯較高,建議港府亦資助高風險人士檢查,減低大腸癌病發率。

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駐院專科醫生馬耀強解釋,大腸癌多由瘜肉病變而生,由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約需5至10年時間,如果及早切除瘜肉,即可減逾半患癌風險,但到私家醫院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動輒要近7000元,對低收入家庭而言是沉重負擔。

患者:生活健康不等於身體健康

55的李女士因哥哥4年前被發現患上大腸癌,獲邀參與計劃。她說,自己每天早睡早起做晨運、少食多餐、多菜少肉,但亦在毫無徵狀下,照大腸鏡時發現有1厘米的瘜肉,慨嘆「生活健康不等於身體健康!」李女士直言,雖然家中多名親友不幸患上肺癌、肝癌和鼻咽癌,但如非參加此計劃,她亦不會自行到醫院檢查。

衛生署發言人表示,專家小組認為現時無足夠證據顯示在本港大規模做大腸癌普查有顯著成效,而做「結腸內窺鏡檢查」和「靈活乙狀結腸鏡檢查」也有一定潛在風險,包括引致腸道穿窿、出血等。專家小組建議年齡介乎50至75歲無病徵人士,可考慮定期檢查。

Tuesday, September 06, 2011

環團憂損景觀 礙申世遺

環團憂損景觀 礙日後申世遺
【明報專訊】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認為,中電選址清水灣以東海面興建海上風場,與香港國家級地質公園太接近,會嚴重破壞該區自然景觀。據他了解,海上風場雖不會對港府申請世界級地質公園構成影響,但會令香港無緣再進一步申請世界自然遺產,因風場選址在火山口中間,不符世界自然遺產的最基本要求。

中電﹕因應風速定風車規模

他質疑中電投資數十億元興建海上風力場,是要進一步令資產膨脹,為賺取更多利潤多於環保考慮。海上風力場只佔中電整體發電量的1%至2%,他認為政府審批時,應認真檢視項目成本效益。

他引述外國經驗,指風力資源較豐富的歐洲,風力場如有三成時間發電已算成功,本港風力資源不及歐洲,中電於2013年完成收集海上風力數據後,應交代風場實際發電時間及效益。

中電昨承認,清水灣海上風場的平均風速只有每秒6至7米,低於北歐每秒8至10米,但中電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顏子翔表示,會因應選址風速數據選用不同規模的風車,以達200兆瓦發電量目標。

Monday, September 05, 2011

肝癌基金成立

肝癌基金成立 資助基層診治
【明報專訊】肝癌是本港第四常見癌症,死亡率則高踞第三位,「香港肝病基金會」昨日成立,計劃透過籌款資助低收入患者醫療費,並促請政府資助肝癌病患者使用新藥如標靶治療。

香港癌症統計中心顯示,本港每年有約1600宗肝癌新症。現年71歲的乙型肝炎患者劉先生表示,2001年確診肝癌,曾接受各種治療,包括肝臟切除、索拉非尼標靶藥物結合新化學療法、單一服用索拉非尼及螺旋放射治療,至今10年間,共花費了50多萬元治病。

另一現年57歲患者張先生,同樣是乙型肝炎患者,本年4月確診晚期肝癌,其後接受了經動脈電療栓塞,腫瘤縮小後又接受了肝臟切除手術及射頻消融。他指出,由於肝癌已屬晚期,一般平均存活時間只有3至4個月,所以要與時間競賽,選擇自費診症,共花費百多萬,「完全唔考慮到公立醫院,照張電腦掃描都要排隊……係等死」。

香港肝病基金會主席兼創辦人、香港大學孫志新基金會教授(外科)潘冬平教授表示,基金會目前主要工作是透過公眾教育活動,提升市民對肝癌的認識,亦會成立病人互助小組,讓過去患者與新患者講述患病經驗;另會籌款資助低收入患者的醫療費,及長遠用作肝癌研究的費用,但目前未有細節。

六成病人無力承擔檢查費

基金會在本年7至8月期間委託港大民意調查計劃,以面對面形式訪問了300名在瑪麗醫院診症的肝癌患者,結果顯示,62%受訪者完全不能承擔檢查費用,超過三成受訪者由確診至今已使用了逾5萬元醫藥費。潘冬平指出,治療肝癌是一項大開支,對患者及其家庭都構成沉重負擔。

促政府資助標靶藥物

潘表示,雖然公院治療肝癌不少項目免費,但現在普遍被認定對末期病人最有效的標靶藥物,卻是自費藥物,而很多歐美及亞洲地區如澳門政府會全數資助患者接受標靶治療,建議港府考慮資助患者使用。

六成麵包連鎖店濫發膠袋

調查:六成麵包連鎖店濫發膠袋
【明報專訊】有環保組織調查發現,膠袋徵費實施後麵包店濫發膠袋情未見改善,全港六成連鎖麵包店品牌,依舊將麵包重複包裝或分袋,呼籲減少浪費。

環保組織「綠領行動」在8月上旬的上午時段(8時半至10時半)走訪18間連鎖麵包店的50間店舖,發現其中11個麵包連鎖品牌有重複包裝;至於遵守「一袋多包」的品牌則只有7個,包括麵包城、超和凱施餅店等。

此外,調查發現東海堂、美心、君蘭、奇華和皇后等品牌的濫用膠袋情嚴重,麵包獨立包裝後會再放進手挽袋賣給顧客。綠領行動呼籲,麵包連鎖店要盡早為第2輪膠袋徵費做準備,減少不必要的膠袋包裝。

東海堂和美心回應指出,已提醒員工和顧客盡量少用膠袋。奇華餅家則指獨立包裝食物,是要避免它們長期暴露空氣而滋生細菌。

超:一袋多包省一成膠袋

超餅店助理業務發展經理蕭棟林指,公司自2006年起,已有指引要求員工建議顧客將多個麵包裝入同一個膠袋,膠袋用量就節省近一成,而大部分顧客亦已經習慣有關措施,對銷路亦沒有影響。

邱騰華:民意認為應豁免

環境局長邱騰華昨日在回應有關第二階段膠袋徵費問題時就表示,市民普遍認為包裝食物的膠袋,應可獲豁免,但究竟應豁免一層還是兩層,則可參考外國例子,再作討論。

環團倡綠化天台

環團倡設綠化天台配對基金
抽查中環商廈 逾兩成適合發展

【明報專訊】過去一個月是香港自1884年以來最熱的8月。環保觸覺最近在中環抽查98座商業大廈的天台,發現有72座的天台,仍有空間加裝節能設施;當中26個天台的平面面積,每一個都逾10平方米,可發展成綠化天台。環保觸覺認為發展綠化天台有助「為香港降溫」,建議政府成立1對1配對基金,資助業主和管理公司將商廈發展成綠化天台。

26座商業有潛質發展成綠化天台的中環商廈,包括聖佐治大廈、約克大廈、美利大廈、遮打大廈、郵政總部、香港壁球中心和舊政府總部3座大樓等;而有空間加設太陽能發電板或太陽能熱水等節能裝置的大廈,則包括交易廣場1期和2期、長江大廈和東亞銀行大廈。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引述建築署早前報告指出,綠化天台既可減低建築物吸收的熱能,亦可令頂層冷氣使用量大幅減少。他對政府建築物不肯帶頭綠化天台感到失望。

天台綠化助降溫10℃

他說,在猛烈陽光下,部分建築物天台的溫度可高達45至50℃,綠化天台溫度則可降至30至35℃,對大廈節能和城市降溫都有幫助。由於綠化工程要先在天台鋪設隔水層,工程費用動輒要幾十萬,大部分商廈未必願意支付。譚凱邦表示,政府早前推出「建築物能源效益資助計劃」資助商廈加裝節能設施,但計劃並不包括綠化天台工程,令香港的天台綠化工程進度緩慢。他建議政府撥出2億元成立配對基金,「以政府出一元、大廈出一元的形式」,資助商廈的業主或管理公司將天台綠化,組織會在今日向環境局長邱騰華遞交建議書。

倡設獨立辦事處統籌計劃

譚凱邦又引述不少申請「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綠化天台的機構指,基金的申請程序過於繁複,難以遵行。他建議政府日後應成立「綠化天台辦事處」,統籌日後商廈天台綠化的宣傳、撥款、入則、監管等工作。

邱騰華:將資助更多綠化設施

環境局長邱騰華昨日出席活動,被問及政府會否資助商廈綠化天台時,他並無直接回應,只是表示環境及保育基金,過去數年都有資助政府及學校綠化,未來亦會資助更多學校及社區會堂,興建綠化設施。

環團斥港鐵殺錯好樹

環團斥港鐵殺錯好樹
高價值本地樹被砍 入侵樹種反留

【明報專訊】港鐵興建南港島線共會砍伐4590棵樹,當中包括金鐘法院道一些樹木。長春社調查發現,港鐵於法院道地盤砍伐了12棵具保育價值的蒲葵,反而具入侵性的白千層卻獲移植保留,與港鐵顧問的樹木報告建議剛好相反,批評港鐵判斷出錯,質疑工程還有其他具保育價值的樹木被移除。

南港島線工程期間,港鐵需於法院道興建臨時行人過路設施,工程涉及移除蒲葵及白千層各12棵;港鐵顧問報告列出兩樹的保育價值,但沒移走後的具體建議。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於上月4及5日到上址觀察,發現大部分具高生態價值的蒲葵遭砍伐,只保留和移植了大多數白千層。

港鐵:蒲葵根部糾纏難移植

他翻查顧問報告的樹木普查文件,顯示蒲葵樹的移植存活率均為「高」,白千層的存活率則由「低至中」。李少文補充,蒲葵為亞太區本地物種,具較高生態價值;白千層則是外來樹種,更是全球100個最具入侵性物種之一。

李質疑,港鐵移除具較高生態價值及存活率的蒲葵,卻保留存活率低的白千層,做法「講唔通」。他又批評港鐵沒跟隨標準流程,即於工程1至3個月前「切根」,讓樹木長出新幼根以提高移植存活率。

對於蒲葵樹被伐,港鐵發言人沒正面回應是否斬錯樹,指已按樹木專家意見,但地盤中的蒲葵生長得密集,根部已糾纏一起,移植會傷害蒲葵根部,強調已盡量移植多於半數的蒲葵;另亦從環保角度將存活率高的白千層移植,亦有在工程前3個月對白千層做了切根。

環團:砍糾纏根部無礙移植

不過,李少文質疑港鐵的說法,指移植樹木只需保留樹幹1呎範圍內的根部,直接砍掉糾纏的根部並無問題。

南港島線工程大量砍樹惹市民關注,上月便有市民在社交網站上載了多張相片,記錄鴨洲深灣軒對開南港島線地盤多棵大樹被移除過程,質疑港鐵未有盡力保育。港鐵回應稱,該地盤以明挖隨填方法建造行車隧道,取得樹木專家意見後,認為該棵大樹在斜坡上生長,移植後存活率不高,遂決定移除。

慈善法惹侵人權爭議 延諮詢期

慈善法惹侵人權爭議 延諮詢期
【明報專訊】《慈善組織諮詢文件》諮詢期原定本月16日結束,法改會轄下的慈善組織小組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表示,鑑於不少機構反映要求表達意見,故決定將諮詢期延長至10月31日。他指出,得知公眾對文件內容有爭議,特別擔心影響人權及宗教自由,小組委員會整理收集所得意見,期望明年初向法改會提交報告。

宗教團體堅拒公開帳目

多個人權及社福組織昨舉行《慈善組織諮詢文件》圓桌研討會,出席的陳智思表示,過往出席10多場諮詢會聽到不少意見,對於為提高慈善機構透明度須公開帳目,有宗教團體堅持認為收教徒「奉獻」並非公眾捐款,故沒理由向公眾交代。他指出,以英國為例,有宗教背景的慈善團體都須公開所有帳目,但由於本港在這部分爭議較大,怕影響宗教自由,故仍要從長計議。

香港人權監察主席莊耀洸在會上質疑文件中對「慈善」的定義未有加入「人權」,而且與現時稅務局確認的定義沒有太大分別。綠色和平行政與區域發展總監馮家強亦指擔心日後倡議政策都被視為政治活動,打壓有人權工作的慈善團體。

正言匯社社長張超雄表示,文件中並無交代建議成立的慈善事務委員會規模及成立過程,擔心向政府交代就會受到操控。亦有與會人士建議政府可從現行稅務局的機制,加強對慈善組織監管,要求所有機構劃一公開財務報告。

陳智思表示,根據外國例子,涉及政治目的的活動都不被列為慈善活動,又強調建議成立的慈善事務委員會將保持獨立性。他又稱小組會繼續聆聽公眾意見,期望明年初向法改會提交報告。

Sunday, September 04, 2011

香港肝癌基金會成立

香港肝癌基金會成立 (20:39)
為提升大眾對肝癌及其治療的認識,以及為患者提供幫助,非政府機構香港肝癌基金會今日成立。

該基金會為進一步了解肝癌患者對疾病、診治方法的認知,以及他們的醫療需求,日前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今年7月至8月在瑪麗醫院專科門診對300位肝癌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儘管近年的診療技術已能準確判斷並醫治肝癌,但由於檢查及治療費用高昂,且目前政府的藥物資助計劃並未涵蓋肝癌藥物,一些病人因無法承擔高昂醫療費而影響治愈。

調查指出,七成受訪患者認為政府應為病人提供經濟資助,近六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應提供更加完善的醫療配套服務,超過三成受訪者期望當局能提供更多的醫療信息。

此外,大部分受訪者在確診肝癌前已患有乙型肝炎或肝硬化。

基金會主席兼創辦人、香港大學教授潘冬平在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說,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因素。有此類疾病的患者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每半年進行一次腹部超聲波及血液檢測,以便及早發現是否出現肝臟病變。(新華社)

【信任 互惠 合作】学习网络高峰论坛


【信任 互惠 合作】学习网络高峰论坛9月4日在深圳海景奥思廷酒店召开;本次论坛由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资助、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合鸣自闭症服务行业学习网络主办,倍能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中心协办、深圳海景奥思廷酒店支持。来自合鸣自闭症服务行业学习网络、“心盟”孤独网络、育盟网络、脑瘫康复机构学习网络、中国罕见病组织发展网络及其它NGO组织、港澳结谊机构等80多位代表就行业学习,网络创建、发展、经验齐聚一堂进行分享、交流。旨在加强国内参展领域学习网络的交流互动,分享网络的成功讲演,共同促进网络之间的合作和发展。

Thursday, September 01, 2011

環團要求擱置機場跑道諮詢

環團要求擱置機場跑道諮詢 (20:02)
世界自然基金會將逾7500人聯署的請願信交予機管局,要求當局在未有提供工程的真實環境成本前,擱置機場發展的諮詢。

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機管局完全無向公眾交代第三條跑道工程的所有真實成本,包括中華白海豚棲息地遭受破壞、空氣質素持續惡化,及碳排放量大幅增加等,故要求機管局在進行環評報告前,須提交更多可靠及全面的環境研究報告,港府亦需介入,再次諮詢公眾。

另外,珀麗灣業主代表及關注組今亦到機管局位於中環的辦事處請願,反對興建第三條跑道。有業主代表指,飛機噪音對居民造成滋擾,但當局無誠意解決問題,第三條跑道諮詢亦草率。

本港機場第三跑道的公眾諮詢將於明天結束。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