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ound打破鄰里隔膜 重建守望相助
2014年12月29日
《信報》獨眼香江:很多人以Facebook、Twitter等網上平台,與好友遠距離溝通,偏偏近在咫尺的左鄰右里,卻儼如陌路。為重建遠親不如近鄰的社區網絡,有港人成立鄰里社交網站「Around」,按居住地區或屋苑,將用戶分到不同網絡群組,方便鄰居聯絡,共享資源。
Around前身為「Myflat.hk」,本月初改名前有4000多名用戶,由兩名創辦人黃景龍及譚俊傑投資逾百萬元創立,目的是打破人與人的隔膜,「80年代問鄰居借豉油,現在入升降機都當對方透明,我們希望用科技製造平台,重拾鄰里守望相助的關係。」黃景龍說。
Around按用戶居住地區分組,並向大廈管理處收集開會、停水等通告,在群組裏通知住戶;又鼓勵用戶自行交換資訊及服務,例如,有用戶召集鄰居夾錢坐的士、一起帶狗散步、推介食肆等。
除了資訊,Around亦期望做到資源共享,他舉例,大部分家庭有維修工具,但每年只用一兩次,搬家時又可能丟掉,「可否在管理處放一個工具箱共用呢?」
資源共享講求信任,「我借東西給你用,要先信你不會用壞」,故Around除了按區域劃分群組外,亦設有屋苑群組,「你知對方住在附近,隨時在大廈大堂就碰面,你保管他的東西時會較負責任。」
發展地區小型經濟
再進一步,Around希望做到人力資源共享。以天水圍為例,區內工作機會少,不少父母都外出工作,家中小孩無人照顧,「但區內其實很多全職家庭主婦,她們可幫忙照顧小孩、做家務、煮飯等。」如此一來,父母毋須花高價跨區請保姆,也可善用區內人手,甚至發展地區小型經濟。
Around更希望用戶能建立現實生活中的鄰居網絡,因此,他們落區辦活動,上月就在啟晴邨設流動告示板,供居民寫上所須資源,如徵求補習、二手傢俬等,吸引約100名居民到場,互相認識、交換資訊和拍照。他們認為,科技發達有助點對點平台的發展,且環保是大趨勢,共享經濟的前景樂觀。
http://startupbeat.hkej.com/?p=12517
2014年12月29日
《信報》獨眼香江:很多人以Facebook、Twitter等網上平台,與好友遠距離溝通,偏偏近在咫尺的左鄰右里,卻儼如陌路。為重建遠親不如近鄰的社區網絡,有港人成立鄰里社交網站「Around」,按居住地區或屋苑,將用戶分到不同網絡群組,方便鄰居聯絡,共享資源。
Around前身為「Myflat.hk」,本月初改名前有4000多名用戶,由兩名創辦人黃景龍及譚俊傑投資逾百萬元創立,目的是打破人與人的隔膜,「80年代問鄰居借豉油,現在入升降機都當對方透明,我們希望用科技製造平台,重拾鄰里守望相助的關係。」黃景龍說。
Around按用戶居住地區分組,並向大廈管理處收集開會、停水等通告,在群組裏通知住戶;又鼓勵用戶自行交換資訊及服務,例如,有用戶召集鄰居夾錢坐的士、一起帶狗散步、推介食肆等。
除了資訊,Around亦期望做到資源共享,他舉例,大部分家庭有維修工具,但每年只用一兩次,搬家時又可能丟掉,「可否在管理處放一個工具箱共用呢?」
資源共享講求信任,「我借東西給你用,要先信你不會用壞」,故Around除了按區域劃分群組外,亦設有屋苑群組,「你知對方住在附近,隨時在大廈大堂就碰面,你保管他的東西時會較負責任。」
發展地區小型經濟
再進一步,Around希望做到人力資源共享。以天水圍為例,區內工作機會少,不少父母都外出工作,家中小孩無人照顧,「但區內其實很多全職家庭主婦,她們可幫忙照顧小孩、做家務、煮飯等。」如此一來,父母毋須花高價跨區請保姆,也可善用區內人手,甚至發展地區小型經濟。
Around更希望用戶能建立現實生活中的鄰居網絡,因此,他們落區辦活動,上月就在啟晴邨設流動告示板,供居民寫上所須資源,如徵求補習、二手傢俬等,吸引約100名居民到場,互相認識、交換資訊和拍照。他們認為,科技發達有助點對點平台的發展,且環保是大趨勢,共享經濟的前景樂觀。
http://startupbeat.hkej.com/?p=1251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