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我的夢 --- 香港社會企業總會
郁德芬
信報 2011年10月24日
社企民間高峰會文章系列之十四
一年多前筆者到上海考察,探訪了恩派(NPI)公益組織發展中心。雖說恩派(NPI)公益組織發展中心是協助公益組織的成長,但公益組織主要是以社企營運手法,於一段時段內需達至自負盈虧。當時對上海當局撥出一整幢建築物,讓新成立的社企在無需支付昂貴租金「拼搏求存」的情況下先站穩腳的做法,好生羨慕。心想,這不正是香港社企總會的夢想嗎﹖
今年三月到韓國考察當地社企時,其中一個重點探訪是政府資助的一幢五層高建築物,由青年組織負責營運,在這裡辦公的社企有「Travellers' Map」, Noridan, Organization Yori, Haritan UP Cycling 等,皆由一群朝氣勃勃的青年人剛剛組成。他們充滿熱誠地分享各自的願景,講述如何克服困難,展開營運的第一步。「很感謝韓國政府暫免租金兩年,讓我們在這裡辦公。兩年之後?我們該有能力支付一些租金﹔搬離這裡,讓其他新成立的社企可以得到培育成長的機會!」
社企總會的SE Hub
同年六月,香港社會企業總會在觀塘開展了香港第一間社企中心(SE Hub),目的是孕育新成立的社企和年青社企人;為的是讓香港分散各地的社企有一個「中心」展示產品,增加凝聚力,交流並改善營運、加強市民對社企的認識和支持,把社企發展得更活更好。
社企中心有7,000呎,除了為四至五間社企提供辦公室和服務營運場所外,亦有會議室和十間社企的產品展示場所。你想像不到的是「港青」竟可以在「新來港、低學歷、低技術」的婦女協助下,把一塊荒廢的土地變成有機耕種地。你嘗一口從田中摘來的蔬菜,就可以想像到一片綠油油的菜田、夾著九里香、千層塔的香草園和不同時令在温室的三色車厘茄。汗流浹背的農夫,他們從心底發出的笑容,帶來的成就感,也感染了來這裡買菜、悠閒耕種的城市人。
明途,從一間每年營業額只有數十萬的、毫不起眼的便利店,在短短幾年間發展迅速。為什麼?就是因為整個業務核心價值和營運宗旨是基於︰以方便病人為本。環繞著這份關懷,整個團隊從領導層至前線人員,發揮無窮的創意,既方便幫助了病人和其家人,更擴展了一系列的服務。挑戰?競爭?當然不少。租金就是其一。所以明途選擇了把辦公室搬到社企中心。大家互惠的安心發展。
感人的故事
在社企中心的展館中,我們看到不少感人的故事。你一定聽過「豐盛」如何透過汽車修理、髮廊,以基督的愛、以一種職業技能,扶持曾經誤入歧途的年青人,讓他們重獲生命。豐盛社企,是一個目標鮮明、社會回報率極高的社企,董事們都是富營商經驗的基督徒。我相信不單是商業頭腦和手法使「豐盛」成功,更是他們的一種使命的承擔,是心──heart,三者同在,讓他們把社企的精神和價值活現出來。
社企是一個促使人和企業不斷思索成長的運動。今日我們絕大多數的社企,無論在財力、人力、競爭力仍是弱勢的。面對多方挑戰,香港社企總會和支持社企運動的倡導人,我們聯合一致,在多方面努力發展。
社企經營之道
首先,社企要開拓市場、了解市場的新需求,以人為本。社企要不斷提升產品(包括服務)的素質、發展相連的產品,清晰表達產品的多重價值(包括社會價值)。社會不斷轉變,我們必須從人的需要,無論是老人、社區的需要出發,提供方便滿足他們的產品,才能有營銷業績,贏取支持。近期便有些社企與國內已建立的品牌合作,取得一定的成績。
在第二方面,我們要有效地運用母會或其他企業投資者的資金,甚至政府的資助。接受企業以外的資金作營運和發展,這根本是營商的合理行為,別人認同你的企業、目標和對你信任,才會把資本交給你投資。只要善用,用得其所、用得有意義,並能把它製造更多就業機會,生產更合宜的產品,推廣社會的價值,能解決社會問題或困境,發揮企業的正能量,不就值得讚賞嗎?所以,社企不需介懷無建設性的指責,反之,只要是把融資增值達至持續營運,不造成依賴,是合情合理的。
政府的角色
社會上不少人認為政府若為社企提供或制訂一些措施就是不公平地優惠了社企。事實是,政府為大企業和中小企都提供了不少優惠或支援政策和優惠推進其營運,籍以保持社會經濟的發展,政府亦負責任地資助福利機構(公益機構)為弱勢社群提供服務,解決個人或家庭困難,促進社會和諧;社企以商業模式提供產品服務,且大部分社企是非牟利的,帶來社會正面的效果,為什麼就不該有政府基本的支持或贊助?尤其在香港租金極其昂貴,政府在營運場地提供或租金減免是可以促進社企穩步發展的。
此外,亦可考慮其他國家社會的政府的購買行為,例如規定政府的5%服務需購自社企。政府亦宜注資成立社會投資基金,鼓勵更具創意的社企人投身這運動。因為現時的「伙伴倡自強」計劃,無論目標和資助模式均較保守,不夠靈活。政府實宜主導設立多方注資的社會投資基金,激發更多社企人和社企夢!
作者為香港社企總會會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