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5, 2010

義工局40周年

家長逼港青為名校當義工
【明報專訊】40年來一手撮合無數慈善團體和義工的義務工作發展局,其主席李澤培同意港人較功利,曾聽聞有家長為求子女獲名校垂青,強迫他們當義工。不過他直言,不會把「為學業」不惜當義工的年輕人拒諸門外,「概念當然不正確,但始終做了好事,有好結果」。

義工局40周年 從社區到國際

成立於1970年的義務工作發展局邁向40周年,見證本港義工隨社會發展轉變,主席李澤培舉例,在該局成立之初的「穿膠花」年代,港人做義工,主要是照顧鄰居的孩子、老人善終服務等倫理和福利工作。隨香港經濟結構轉變,都市人早出晚歸,生活圈子走出居住的社區,甚至走向國際,義務工作也變得國際化,並擴展至文化、體育等範疇,如2005年在港舉辦的世貿部長級會議、去年的東亞運,義工局便安排逾5000名港人當義工。

義工局主席:不會拒諸門外

近年新高中學制設「另類學習」部分,當義工被視為爭學分的「另類」途徑,有家長為求子女獲名校垂青,強迫他們當義工,部分大學收生時亦看重申請人的社區服務經驗。李澤培表示對此亦有聽聞,慨嘆望子成龍無可厚非,「但不要令人覺得做義工是一種交易,應把學分視作額外得益」。

不過,李澤培表明,即使碰到年輕人打正旗號「為學業」當義工,也不會將他們拒諸門外,而是從旁勸導,灌輸當義工的真正意義,「概念當然不正確,但始終做了好事,有好結果」。李澤培又表示,企業組織義工隊可達至三贏,對企業而言可加強內部溝通,促進團隊精神;企業為社會責任派員當義工,對社會亦有益;而對有心做義務工作的僱員也是一個方便的途徑。

企業搞義工隊三贏

不過,他直言企業很難單靠組織義工隊改善形象,「如果一心為此不會做得好」。然而就如學生「為學業」當義工,「不論黑貓、白貓,捉到老鼠便是好貓」,李澤培相信企業即使在開始時有其他動機,但在組織義工隊過程中,仍可在不知不覺間領略義務工作的真正意義。

坊間近年亦有機構派員在街頭籌款,並以佣金獎勵,籌款愈多,人工愈高。李澤培坦言對此有保留,若以此作為推動義務工作的手段,更是絕不贊同,「用這樣的方式做善事,除非表明會分帳,市民才會較易接受,店舖義賣也會講明分帳比例」。

明報記者 吳光熙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