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06, 2010

平安鐘社企研兼舊樓顧問

平安鐘社企研兼舊樓顧問
長者安居協會 收購重建維修諮詢
【明報專訊】被外界形容為「最賺錢社會企業」、專營平安鐘服務的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看準人口老化帶來龐大商機,正計劃擴充業務,研究協助長者處理舊樓收購、重建、維修等問題。方法是聘請社工、物業銷售及估價專才為老人提供意見,從中收取廉價服務費,但不會介入與發展商收樓議價的談判過程,以維持中立角色,最快《施政報告》過後年底推出。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與政府關係友好,主席及創辦人之一是特首曾蔭權的友好鄭經翰,總幹事馬錦華身兼多項公職,包括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等。對於有指政府計劃在《施政報告》提出用公帑向長者購入舊樓單位,再仿效「逆按揭」方式讓他們即時套現作生活費,以及避免維修重擔,馬錦華說,暫未收到消息,政府亦沒有提出要協會配合。

3方面協助 最快年底推出

曾蔭權早前預告《施政報告》重點關注房屋及老人議題。馬錦華接受本報訪問說,全港現有4000多幢50年樓齡舊樓,當中住了近2萬名長者。由於很多老人都不知如何處理維修、重建、收購及出租等問題,而且坊間支援甚少,故他正研究協助長者安居,初步構思包括3方面:

1. 提供資訊及渠道,例如協助長者申請「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等計劃;

2. 為長者尋找專業及中立意見,如測量師;

3. 在房屋政策發展,向長者提供最新資訊。

不介入收樓議價 維持中立

「我們會以個案跟進方式,處理各個長者求助。若涉及與發展商收購議價,我們不會直接介入,只會提供參考價給長者。」馬錦華強調,計劃仍屬構思階段,未與市區重建、收購或強制拍賣等項目掛,「不要以為是政府『焗』我們去做,我們根本未跟政府傾過。」

社工出身的馬錦華,被問到將來聘請社工主理計劃時可會擔心社工受到發展商的壓力。馬說:「如果社工不夠硬淨、不敢挺身為長者發聲,就不夠專業。」他強調,日後會確保參與計劃的社工,是代表老人利益而非發展商。

馬錦華又希望,政府可在《施政報告》中,針對人口老化重點關注:居家安老、老人癡呆症、退休保障、長者終身學習等。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1996年開展平安鐘服務,至今有近7萬用戶。協會現滾存1億元儲備,08/09年錄得1100萬元盈餘。除了核心平安鐘業務,協會去年營辦《長訊》雜誌,針對有經濟能力的長者。馬錦華說,日後會更積極開發「銀髮族」市場,並以「尊貴」、「優質」作定位,現已營辦商店專門售賣長者專用物品,例如設計精緻及可發聲的手杖、安全餐具、附加放大鏡的指甲鉗等。

明報記者 盧曼思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