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08, 2010

「社區協作經濟運動」

社會企業、市場拓展、協作經濟
阮耀啟
對大部份社會企業而言,「如何開拓市塲?」是一個頭號問題。筆者就曾聽到不同的社企負責人都説異囗同聲表示他們要努力尋找社企的「藍海」市塲。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反對市塲拓展是推動社企發展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環節,然而一個合適於社會企業發展的藍海市塲,以至由社企營運所構成的經濟活動,它們於本質上與資本主義邏輯底下運作的市場經濟究竟會有甚麼分別呢?若然真的有這麼一個非主流的另類市場運作模式,它會具備甚麼特殊的本質呢?

要釐清這個問題,我們可從多方面著手分析。首先,任何經濟體系都包含生產、消費、交易和分配這四個基本範疇,缺一不可。社企的基本目標是要實現所謂雙重底線(double bottom-line),即社企在賺取收入以外,更要達成某些特定的社會目標,這意味著社企在生產、消費、交易和分配這四方面,應當在一個或多個環節上,創造出一般企業都不能產生的社會效益,例如大量聘請弱勢社群(生產) 、為貧窮人士提供質優的服務(消費) 、以時分卷促進社區經濟(交易) ,又或以合作社模式讓社員分擔工作及分享利潤(分配)。在考慮改進業務或拓展市塲時,社企有需要對這些環節多加了解,以確認其經濟活動所能發揮的獨特社會功能。

除了上述各個經濟環節以外,另一個可供分析的角度,就是要看看不同階層的市民大眾是否都能投入參與社企的經濟活動當中。這就跟個別社企所選取的服務對象及市塲定位有著莫大的關係,譬如很多社企選擇面向中產或更富裕的消費者(例如公平貿易產品無可避免會比市面上同類型的產品貴一點),而另一方面,一些敢於面對挑戰的社會創業家,則會著力發掘低下階層的潛藏經濟力量,開發所謂BOP (base of pyramid)市塲。成功的社會企業,就是要做到將不同階層的市民大眾都分別轉化成為它們業務的生產者又或是消費者,透過將不同形式的資源配置和整合,從而創造出與主流市場不一樣的社企經濟活動。

還有一個可供考量的角度,就是經濟活動當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在全球化資本主義大量生產及高度分工的運作模式底下,實際生產者(如工人和農民)與市場的消費者(一般市民大眾)的連繫變得完全割裂,雙方都被原子化(atomized),並只能根據有極大缺憾的市塲訊息及價格,以完全自利的方式於非人性化的市塲進行交易。近年在本港及國內不斷出現的食物安全問題,就是市塲經濟喪失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應有的倫理關係而產生出來的惡果。在這麼一個狀況之下,生產者會有極大的誘因隱瞞不利市場價格的產品資訊,而另一方面,大部份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都不會著意市塲價格有否如實反映所有社會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一些社會企業及本土經濟活動就是要彌補這個市場缺陷,重新建立起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繫,一些例子就包括於全球皆越見普及的公平貿易運動及本土耕作運動,以至近年一些在內地開展的城鄉連結項目及讓城市人認識食物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的農業運動等等。

以上各種有別於主流市場的經濟模式,涵蓋很多不同類型不同目標的社會組織,它們的工作日益受到全球國家的重視,一些海外學者及政策制定者將它們統稱為「社會經濟」(social economy)或「團結式經濟」(solidarity economy),而近年本港經常談論的社會企業正是其中的一員。我們經常對社企有一個誤解,認為其目標是要將社會服務市場化又或是企業化(這或許也可能真的是特區政府的政策目標),然而我們應當清楚了解「團結式經濟」的獨特本質,而不應將其簡單的看成是資本主義市塲經濟的一部份又或是其附屬品。剛剛相反,我們需要更深入的去了解這些另類經濟活動與主流市場之間的分別,讓市民真正理解其優越之處,並引領政府官員制定適宜的公共政策推動不同類型的社會經濟項目都可以更有機更全面的發展起來。目前很多組織及人士於不同領域都在默默耕耘,努力推動各自的社會經濟項目,我們有需要凝聚力量及尋找空間去開展出一個更廣濶的「社區協作經濟運動」,將社會企業、社區經濟、本土生產、合作社運動、公平貿易運動等各個領域的組織、計劃和行動都連結起來,將它們放置於一個共同的平台上,一起為未來發展出一個具規模而又富有進步性的另類經濟體系而努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