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8, 2010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大學生上山下海學保育
基金贊助 打造大專版《國家地理》
【明報專訊】保育大自然似是人人懂得的口號,但親身參與才有說服力。海洋公園保育基金(OPCF)年度「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今年贊助27名保育熱血大學生,變身野外生物考察隊成員,到荒山野嶺及深海汪洋探I,把經驗帶回石屎森林香港,教育同儕保育大自然。基金預計吸納更多大學生,以多媒體記錄生態,打造大專版《國家地理雜誌》。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每年由海洋公園捐助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營運,用約500萬港元資助亞洲地區約30項野外保育工作,由鄰近的內地大熊貓、遠至保育斯里蘭卡的海。

27學生菲律賓印度內地考察

OPCF副總監吳守堅說,基金自1993年成立以來,發現需要新血加入保育行列,遂於2005年開展「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計劃至今共資助111名大學生上深山、下汪洋。

今年OPCF選取四大院校共27名精英學生,他們來自生物、化學等學系,每人獲基金支持約1.5萬元到野外隨科學家考察兩星期,學生分別兩人一隊,往菲律賓、印度、中國大陸等地了解保育工作。

餵飼印度恆河鱷

港大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系三年級生劉特銓和麥智鋒,2月到印度昌巴爾河參加保育印度國家級恆河鱷項目。劉和麥於Madras鱷魚保育中心負責監察水質、餵飼鱷魚等。本身喜歡兩棲動物的劉特銓說﹕「鱷魚很厲害的,牠們於恐龍時期已存在,即使近親繁殖也沒問題,不過07、08年兩次大量死亡,令恆河鱷數量急降,見到恆河鱷被印度人的捕魚網纏嘴巴,感到無奈。」快將畢業的劉希望深造後投身保育行列,在野外做生物科研。

青蛙大如 野地徒手捉

另外,中大生物系三年級生黃智健今次往浙江省保育安吉小鯢和秉螈,同時也研究青蛙品種。黃說,浙江居民不大了解安吉小鯢,以為牠們是壁虎,隨意拍死牠們,其實安吉小鯢屬兩棲類生物,是娃娃魚同類,現時存在的範圍約佔一個足球場,是極罕有品種。

最難忘的經驗是在野地捕捉青蛙帶回實驗室觀察,體型如大般的青蛙突然「走佬」,黃智健說﹕「我們4人在車上,除了司機外,3人一齊捕蛙,又急又好笑,最後由我徒手捉住牠,全程有青蛙心跳聲共鳴。」

明報記者 彭美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