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1, 2009

左派愛國學校

愛國學校 小眾變大氣候
左派學校跨越港英不平等時代
【明報專訊】漢華、培僑、香島、勞校(勞工子弟中學,前稱旺角勞工子弟學校)及福建,前四者早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創立,五間學校都被稱為「愛國學校」,在港英年代已高掛中國國旗、慶祝「十一國慶」、校內只見毛澤東不見英女王,學生被稱呼「左仔」,中文是主要教學語言。

在他們眼中,當年受盡不平等待遇﹕政府不提供津貼、不派學生,學生畢業後找工作受盡歧視。今日,香港回歸12年多,現在每所學校都談國民教育,「愛國學校」可說是熬出頭來嗎?

漢華中學於1945年底,由內地大學生來港創立,目的是為國家培訓人才。1969年加入漢華任教、其後曾出任副校長和校長的馮敏威,出身官校,自小在課室看的是英女王相,校門外掛的是英國國旗,每逢典禮奏的是英國國歌,有英國王室成員到港,他和同學到街上搖動英國國旗歡迎,在他眼中這些都是「英化港人」的行為。

「錢又無 學生又無 你咪捱囉」

然而馮敏威任教的漢華中學掛中國國旗、唱中國國歌,被冠以共產黨校、抹紅派、左派學校等名號,令他百般無奈。回想漢華於1991年轉直資前的「辛酸史」,他不禁說:「套用外界的形容詞是打壓,錢又無,學生又無,你咪捱囉,由你自生自滅,當年社會氣氛就是有意打壓鍾意講自己國家民族的學校。」

馮敏威形容文化大革命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時刻,「當時香港人愛國心熱,紛紛將子女送到愛國學校,漢華四間分校最高峰時共收生5000人。」直至政府1970年代推行免費教育,市民對國家的熱情退卻,收學費的漢華吸引力相對較低,最低潮時只有500名學生,校長和教師的薪酬待遇難及官津學校的一半。馮敏威說,愛國學校的教師不特別差,留下的都是有心之士,但要吸引好教師有難度。

「六七暴動」被疑是炸彈工場

為解決當時失學嚴重的問題,由20多個工會聯合組成的「港九勞工子弟教育促進會」於1946年創立勞校,同樣受到「非一般待遇」。自1979年加入學校的現任校長齊忠森表示,開校初期僅得政府些微資助,包括容許下午借用旺角官立學校,及後港府有意停辦、借意收回校舍等,最終在公眾支持下始得以營辦下去。

齊忠森說,由於該校學費較平,與官津學校相若,受免費教育的影響較輕微。但他說,港英政府對其眼中的左翼或右翼團體採取高壓政策,愛國團體在港英時代沒有實質地位,亦沒有發表意見的渠道,面對不公,就只能示威請願,「辦學團體一直只想服務社會,為基層人士服務,從來有機會參與政治活動,我們都想爭一席位,爭取給予意見的機會」。

「六七暴動」是愛國學校參與社會運動的大事件,一度盛傳愛國學校是製炸彈工場,齊忠森說,不少愛國學校都因此被藉詞搜校,以工學為主的勞校有很多電鑽、燒焊等工具,自然成為被搜之列。

成績再好也不能讀教院做公務員

說到不公平,學生的感受更深。不明文規定是,愛國學校學生成績再好,也不能入讀教育學院,教師要進修也不行,畢業生想申請入職公務員,更是天方夜譚。有香島中學畢業的舊生表示,沒有教育學院學歷的教師,前途會受掣肘,又有已通過所有投考消防員測試的愛國學校學生,原因不明下最終無法當消防員。在這種環境下,有學生寧願畢業後到外校重讀中五,甚至返內地讀醫、讀建築,再返港重考執照。

今天,何謂愛國學校的定義已漸趨模糊,正如馮敏威所說:「回歸後,所有學校都視國民教育是『應做的事』,每個人都覺得要關心自己國家,愈多人覺得年輕人的志向要面向國家,現在已無必要分,亦無必要再標籤(哪些是愛國學校)。」

明報記者馮樂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