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09, 2008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

港援失衡欠軟件
義工紛撤走 當地無復康觀念

2008年12月9日

【明報專訊】汶川地震震動華人世界,港人向各大志願團體捐款超過20億元,政府亦預算投入100億元協助重建。但有研究災後重建的本港學者指出,港府首兩階段的援助款項絕大部分偏重修路、蓋學校、醫院等「硬件」建設,驅動「硬件」運作的「軟件」卻嚴重缺乏,其中包括義工紛紛撤退、對傷殘者的醫療觀念落後、災後心理支援欠奉、缺乏資源重建社區經濟等,最後可能導致百億重建機器運轉不良。

一些志願團體則表示,已留意到有關重建失衡的情,正深入災區安裝「軟件」,但各團體手上資金「貧富懸殊」,部分機構已感有心無力。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陳麗雲教授曾多次到四川災區考察,又聯同北京師範大學多名學者綜合國外賑災經驗,撰寫研究報告呈交國務院制定重建政策。

「有醫院無人才 病人被送回家」

她指出,「香港特區支援四川地震災區重建督導委員會」首階段19億元撥款,主要用作興建臥龍熊貓保護區的道路,興建學校、醫院、社區中心等,次階段16億元亦屬「硬件」建設,但香港自1970年代累積的社區重建經驗,是珍貴「軟件」參考,但這些心理支援、社區互助,卻毫未被政府應用到災區,不少地方空有醫院,卻無復康觀念及人才,傷殘病人紛紛被送回家。「比如紅白鎮,隨便到一戶人家,也會發現有一家之主骨折,無人跟進物理治療,他的手或就此殘廢。」有職業治療師亦指出,內地投入巨款買復康器材,卻無人懂得使用。

陳說,四川社區經濟無從恢復,不少人仍住在帆布遮掩的爛屋內,很多地方官死於地震,無人重整經濟,加上9月開學後,來自沿海省份的主力義工紛紛撤走,情令人憂慮,政府及各大志願團應慎重考慮避免援款使用失衡,亦應向香港人交代有關審批及帳目。

救世軍實驗「禮物傳遞」 每戶派兩豬種

香港救世軍承認災區急需「軟件」建設,其四川災後重建項目總監陳喜威表示﹕「災區農產停頓,救世軍正實驗『禮物傳遞』計劃,向每戶人家分派兩頭豬做種,每年可生兩三胎,每胎7至8隻,協助農民自給自足發展經濟,他們兩年內須交還3頭豬,傳遞予其他災民,期望生生不息的擴散效應,可振興當地畜牧業。豬糞又可導入『廁所』發酵沼氣,用作點燈、煮食或肥田料。」樂施會發言人指出,該會亦正開始類似軟件推動重建。

偏重硬件基建 議員﹕計劃實行較簡單

有賑災人員表示,很多災民物資仍嚴重不足,仍有不少孩子每天只能吃一頓飯。但本港團體之間「貧富懸殊」,紅十字會仍有2億多元備用金,曾撥予復康會為殘疾人開展「軟件」,但樂施會預算投入1.6億元,至今卻僅籌得1.53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亦欠1.14億才達籌款目標;救世軍的8000萬捐款更已全部撥入災區,幾近「彈盡糧絕」,其社區關係總監批評,政府設立的「支援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工作信託基金」審核偏重「硬件」基建,令志願團體望而卻步。復康會亦正向港府申請有關撥款。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議員陳鑑林及何俊仁表示,政府當初選擇捐建「硬件」,是因為量化、審批、計劃及實行過程均比「軟件」簡單,下一輪審批時,將會提出是否應避免偏重,以便更合理投入資源。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言人回應稱,「重建督導委員會」正審批撥款申請,稍後將公布數據。

有四川省醫學院教授無奈指出,災區共有5萬至6萬殘疾人,涉款是天文數字,國家正全力解決急切的溫飽問題,香港根本無法應付所有「軟件」需要。

【系列之三.完】

明報記者 覃純健 梁海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