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1, 2008

張有興﹕醫療改革 中產受惠

張有興﹕醫療改革 中產受惠
2008年6月11日

【明報專訊】每次討論醫療改革,對中產的負擔都是備受關注。不少中產團體埋怨,他們作為納稅人承擔了大部分公營醫療成本,只是最受惠的是基層市民,對中產不公平;而改革只會令他們百上加斤。雖然不少中產都購買了私人醫療保險,但保費十分昂貴,亦不一定足以應付龐大的私營醫療費用。

事實是:在差不多所有公營醫療系統成熟、效率高的國家,有能力的人都會付出更多,津貼貧窮和弱勢社群。不少人相信公平社會理當如此;即使中產也認同這一點。

香港醫療系統的結構改革已刻不容緩。要爭取中產的支持,政府應清楚闡釋,改革對整體社會大有裨益,而中產最為受惠。事實上,中產是現行制度的主要受害者,改革將改善這情,是他們的利益所在。

可是,誰是「中產」呢?我們可分析現行制度對不同群體造成的影響,理解這群受害者和他們的需要。

首先,大家都應該同意,佔人口40%的貧窮及弱勢社群得到很不錯的公營醫療服務。而人口中最富裕的一群(10%)則可購買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私營服務。對這兩個群體來說,目前的醫療服務是可以接受的。

餘下50%是月入1.5萬至15萬元的家庭,一般統稱之為中產,為數約300多萬人,但繳付多於1000元薪俸稅的只有70萬人。因此,直接為公共醫療作出承擔的只是中產中少數較富裕的人。

現制下中產得不到應有對待

由此可見,大部分中產的醫療問題,並不是稅務負擔,而是在現行架構下,服務收費透明度低、質素缺乏保證,他們亦無法肯定購買的醫療保險能提供足夠保障,因而缺乏安全感。

首先看看月入1.5萬至3萬元的家庭,也就是中產中收入最低的一群,約100萬人。他們處於「半天吊」的景,只能負擔最基本的私營服務或保險,得不到足夠的私營基層和預防服務。可是,他們也不符合公營醫院減免收費的資格。這些中產在治療和藥物方面的選擇有限,若不幸受重傷、罹患重疾或長期病患,經濟便即時陷入困境。

接覑是月入超過3萬元的一群:他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希望有不同的選擇、對服務質素有要求,也有能力「轉換醫生」(Doctor Shop),選擇合心意的私人基層醫療服務。他們清楚知道,私營服務質素參差、收費沒有標準,但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仍然可以依賴公營系統。這群中產所購買的保險費用不菲(世界第三高),但當遇上重大事故,保額往往不足以支付私營醫療服務費用,甚至月入超過10萬元的家庭也會面對破產的危機。

簡而言之,中產在目前的制度下得不到應有的對待。若推行結構改革,提供服務和質素更連貫的基層醫療、提高收費的透明度,以及重組融資安排,使保險收費更合理,剔除各種各樣的拒保條文,中產將最受惠。

要達到上述目標,首先必須以基層醫療和預防性護理作為醫療系統和資源投放的核心,這將會大大降低不少疾病的病發率,對預防糖尿病、高血壓等長期病效果尤為顯著;亦可以減少對醫院服務的需求、推廣健康生活模式,以及減低長期病患的開支。

原地踏步後果﹕醫療服務水平下降

其次,透過對私營基層醫療作出管理規範,在社區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綜合醫療服務,新的醫療系統在服務、便利程度、品質控制、選擇和可負擔程度各方面都可大為改進。

最後,通過推行以保險為基礎、包含風險共擔元素的輔助融資方案,並為公營醫療費用佔收入的比例設上限,新系統可令市民安枕無憂,不用再擔心因病致貧。

所有香港人都會因上述改革而受惠,但無疑中產獲益至深。諮詢文件亦提出不少有關建議,如發展基層醫療系統、電子健康紀錄等。不過,這些改革需要財政支持,沒有今天的付出,就沒有明天的成果。

原地踏步的後果是醫療服務水平下降,醫療系統最終將因人口老化和成本上升的問題而崩潰。我們必須把握時機,中產更應支持改革,建立更美好的醫療服務。

作者是香港工商專業聯會醫療委員會成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