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有關四川捐款的文章:第一篇是2008年5月23日的華爾街日報中國版,第二篇是《信報》2008年6月6日曹仁超的《投資者日記》
捐款来 怨憎起
2008年05月23日16:30
四川汶川大地震激起了爱心捐献的洪流。然而在中国,一些成功人士,以及像麦当劳(McDonald)、沃尔玛(Wal-Mart Stores Inc.)这样的知名外资企业却因此遭到声讨,因为他们的慷慨行善之举与人们的预期似乎相差过大。
地产开发企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的董事长王石就是众矢之的。他是中国的名人,这不仅因为他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更因为他像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一样也是企业家中的冒险家,王石攀登过珠穆朗玛峰,还去过南极。当他名下的上市企业决定为抗震救灾捐献人民币200万元(约合28.6万美元)时,他却遭受到了疾风暴雨般的指责。
人们在他的博客里留下了两万多条留言,同时也在其他网上论坛和聊天室对王石大张挞伐。大家一开始是指责王石在做善事上寒酸、抠门;而后又批驳王石随后在博客里的辩白。他在博客说,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
一位没有署名的读者在他的博客里留言:“我强烈鄙视王石!!!!!!!!!!!!我强烈要求王石捐献至少1亿元!!!!!!!!!!!!”。还有很多人留言呼吁人们抛售万科的股票,抵制它开发的楼盘。
王石万夫所指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了中国社会中贫富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随着中国日渐繁荣,成功精英人士和剩下13亿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30年前人们的收入基本一样,都少得可怜。而《胡润报告》(Hurun Report)显示,到了2007年,以美元计中国共有106位亿万富翁,人数上仅次于美国。
现在王石说道,这些回应给我带来了影响。他承认自己在撰写博文时对时局不够敏感。王石补充指出,由于目前中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仇富情绪的孳生无法避免。
周二,万科宣布将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里为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追捐人民币1亿元。因成功在NBA立足而被奉为民族英雄的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宣布捐款人民币200 万元之后也受到了责难,因为网上传言称他2005年为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灾害捐了100万美元。事实上,他的经纪人约翰•霍伊金格 (John Huizinga)表示,姚明对风灾的捐款数额和他为四川地震的捐款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东亚研究所(East Asian Institute)所长杨大力表示,许多人相信现在正是让富人掏钱报效之时,这么想并不奇怪;这里面体现了一种正义感。
很多企业也因为所谓的吝啬行径而倍受指责。周三数十名四川南充市市民在当地一家麦当劳餐厅门口进行抗议,一条标语这样写道:麦当劳滚出南充,滚出中国。同一天麦当劳宣布第二阶段捐款人民币1,000万元,这样一来该公司的实物及现金捐赠总额达到了人民币1,200万元。麦当劳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从一开始就在积极地支持当地的一些救援活动。
人们还在网上批评沃尔玛厚此薄彼,为抗震仅仅捐献人民币300万元(合43.07万美元),而为卡特里娜飓风捐献了200万美元。该公司发言人表示,现金捐赠只是公司更大规模救灾努力的一部分,沃尔玛还利用自己在供应和后勤方面的专业经验为救灾提供了帮助。这位发言人指出,沃尔玛为抗灾所做的工作不应该仅仅用现金多少加以衡量。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周四对外资企业为抗震救灾所提供的支持表示了感谢。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资企业捐款捐物共计人民币19.5亿元。国有媒体新华社援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提供的信息报导,截至周四,国内外捐款金额已经达到了人民币214亿元(约合30亿美元)。
一些中国人也在网上指出不应围绕着捐多捐少进行道德批判。一位网友写道:“没有必要列出来谁捐了多少,不论是捐1元、还是1亿元,都是爱心的表现。”Li Yuan
曹仁超《投資者日記》
節錄自《信報》2008年6月6日
改革開放三十年,尤其係最近二十年,最受惠地區係沿海一帶,但全國農民受惠唔多,反因官員貪污而受害,甚至工人亦只能賺取微薄工資。中國財富集中全國1%人口手中,佢地擁有全國35%財富。小胡上台後想改變上述情況,決定推出三農政策協助農民,收緊環保條例、提升工資及取消出口退稅,希望中國農民及工人亦能分享中國經濟成就。過去三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17%以減少通脹壓力,令財富由更多中國人去分享。改革開放政策落實後,唔少地方政府官員在招商引資,將政府當成企業,把自己當做老闆,將城市或鄉鎮變成一盤生意!
外國公共管理主義者亦強調「企業家型政府」,意思係叫政府官員一如企業家般精細管理,以最少資源辦最多的事。但中國地方政府官員排場似係老闆,每天應酬排得滿滿;官邸亦似老闆極盡豪華,甚至官商勾結,忘記自己身份係人民公僕。
政府係人類社會內的某一群體,通過制定公共政策,令社會上每一個人有更好的生存條件,根本目標係公共利益最大化,不能偏幫老闆,亦不應只站在窮人那邊。政府官員係維持社會公平、公正、公義制度執行者及制定者,呢點同做企業老闆身份絕對唔同。企業老闆係社會制度下盡量賺取利潤,過程中為人民提供就業、為政府提供稅收、為股東賺取金錢。
因此,政府官員不應將自己當做老闆,因為佢實際上係人民公僕!唔係做一盤生意,而係維持社會公平制度,令企業家有賺錢空間、令人民有就業機會,而唔係搞生意。
改革開放後國企改革,唔少黨政官員變成企業負責人,當起老闆。呢個改革係正確的,但中央政府實行政企分家、官商分流方面卻出了毛病。三十年前大家都係黨政官員,點解今天別人係大老闆、自己係公僕?形成官商關係搞到唔清唔楚。政府與國有企業之間關係說不清,經常出現政府官員為國企「保駕護航」的局面,未能做到政企分家、官商分流。
政府職能與企業唔同
政府唔係有限公司,施政目的係讓每一個人有更好生存條件,因此必須公平、公正及公義,為接受人民監管而須事事公開;反之,有限公司目的係獲利,在社會制定架構下運作,為股東賺取最大利潤。因此政府係政府,有限公司就係有限公司;官就官,企業家就係企業家,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不然就是官商勾結。
政府的職能同企業職能唔同,前者維持秩序、保護人民安全、滿足人民基本需要;後者追求利潤,透過營運而為社會提供就業及產品、服務,目標只有一個──為股東賺錢。
另一分別係在政府眼中,人民係以人頭計算,無論佢納幾多稅甚至領綜援,都係一個人,不多亦不少。反而企業卻按資本分配,大股東如佔資本51%,佢一個人的代表性超過一萬個小股東,從來唔係少數服從多數。例如呢次地震,政府有責任去救每一個災民,因為佢地係中國公民;反之,企業卻冇呢個責任,如佢地肯出資捐助,係企業良心的表現,因此公眾人士可以勸捐,但不可逼捐,因為捐款唔係佢地應盡的責任。政府政策必須公平、公正及公義;企業卻毋須如此(例如擁有專利權,甚至可利用本身優勢去進行併購)。
三十年前大家同係黨政官員,今天大家身份已不同──你係國企大老闆,我係政府官員;你為股東搵錢(雖然政府係最大股東),我卻要維持社會秩序,保持一個公平、公正、公義制度,保護個人權利同安全。今天中國政經已分家、官企已分流,只有咁樣,才有一個健全的社會制度及良好的企業公民!
好多發展中國家最終未能成為OECD國家,理由就係官商之間關係一鑊粥,結果令政府官員腐敗,國家制度唔夠公平、公正及公義,形成財富向小部分人傾斜,而非透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敗去獲得,形成政府主導型經濟或財閥壟斷式資本獨佔,少數人控制國家經濟甚至政治的例子十分多。例如印尼、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甚至南韓及日本都曾出現上述情況。
今天的中國正步入十字路口,政經分家、官企分流能否成功,將決定中國未來命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