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融資所為何事?
《思》神學雙月刊
第 109 期 (2008 年 5 月)
【評 論】特區政府於今年三月發表《掌握健康‧掌握人生》醫療改革諮詢文件(以下簡稱《諮詢文件》),提出醫療制度改革的方向及融資方案。特區政府在奉行「大巿場‧小政府」經濟哲學的同時,仍極力將一切要負責之公共服務巿場化,甚至私營化。在這樣的邏輯下,醫療改革重點已變成醫療融資,而非如何達至全人照顧的健康衛生服務。
《諮詢文件》的邏輯問題
首先,《諮詢文件》將醫療服務的問題約化為簡單的人口老化問題,以及與個人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及男性結腸癌等)。文件聲稱,兩者將導致醫療服務需求增加、輪候時間加長、病床擠迫,更預計專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將延長三倍,而非緊急手術輪候時間則加倍(由三年增至六年)。文件亦提出:「人口老化及科技進步令醫療成本上漲,醫療開支因而迅速增長,速度會超越本港的經濟增長。」
繼而,《諮詢文件》指,要維持現有服務水平和質素,便要「增加賦稅」和「削減其他公共服務的撥款」。以此邏輯推論,要解決將面臨的問題與危機,醫療融資便順理成章地成為醫療改革不可迴避的課題;面對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負擔,以及隨之而來對經濟的負面作用,醫療融資不單純是醫療問題,還影響著政府和商界所強調的經濟增長。
將醫療問題簡化為人口老化和個人生活方式的問題,無疑挑起了香港近年把老人視為負累的標籤效應,對巿民輪候專科及非緊急手術所需時間愈來愈長的原因卻不置可否。針對老人的另一推論便是他們令醫療支出增加,影響公共財政及經濟增長。將人口老化扣緊醫療問題,再連繫上經濟擔子,正是《諮詢文件》的邏輯問題。要分辨醫療融資究竟是醫療改革的核心問題,還是政府順應「大巿場‧小政府」的公共財政哲學而推卸其責任的一種說辭,我們需要進一步檢視上述邏輯的前提和其臚列的數據是否事實,更重要的,是釐清現時醫療服務的問題在哪裏。
醫療融資與資源調配
首先,政府歸咎於人口老化對醫療造成沈重負擔。《諮詢文件》表示,本港人口將由2004年約680萬增至2033年約840萬,老年人口比率將由 12.5%(八分一人口)增至25%(四分一人口),公共醫療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將由2.9%增至5.5%,以2005年物價計算,總支出將由378億元增加至1,866億元,人均醫療支出將由5,600元增加至22,300元。對於這種推算,普通巿民難以反駁。然而,有學者根據2006年的醫療水平及開支,按人口增長、經濟增長及老人人口比例等因素推算至2033年;結果顯示,若政府投放本地生產總值的3.5%作醫療開支,以2006年物價計算,則可提供896億元;即使老人佔四分一人口,而老人醫療成本是人均醫療支出的四倍,要維持2006年醫療水平(即人均開支為港幣3,191元),總支出亦只需483億元,遠少於政府可提供的896億元。1
在1990 年醫院管理局成立前(以1988年為例),公共醫療總支出約56億元,佔政府開支8.7%,但至2007年度便躍升至305億元,佔政府開支15%。期間的支出增幅並不可單以醫療通脹(即醫療用品及服務成本上漲)解釋。讓我們看看醫管局的編制,2006年度醫管局便有52,922名員工,薪酬佔醫管局逾八成支出,當中首五名最高薪的行政人員共領取逾1,800萬元酬金,而差不多五千名醫生中,便有約一千五百名為高級醫生及顧問醫生職級,每年支出達40億元。2由此可見,《諮詢文件》以人口老化作為借口,誇大醫療支出,掩飾了醫療體制的實質問題。
《諮詢文件》強調,在人口老化的前提下,要維持現有的醫療水平,將來需要以加稅或削減其他公共開支來應付醫療需求。這種邏輯的前提固然值得商榷,亦令人懷疑政府根本沒有弄清問題,便以加稅及削減其他開支來推諉責任。第一,除了政府提出的財政問題外,是否也牽涉到上文提及的醫療資源調配問題?醫管局作為代理公共醫療服務的法定機構,其龐大的組織架構和架床疊屋的制度,是否有效運用資源,還是成為了問題的所在?第二,以加稅和削減其他公共服務,來威脅巿民選擇政府提供的融資方案,只會成為強迫巿民就範的假諮詢。若政府未能有效地分配資源,那又如何說服巿民參與強制性的醫療供款計劃?加稅和削減公共服務是政府近年常用作唬嚇巿民的手段,除了引起恐慌(像居港權事件中,政府不服終審庭判決而提出人大釋法及167萬來港人數的荒謬數字)以達成其管治目的外,更造成社會分化。更甚者,政府為了推卸責任,將醫療問題的矛頭指向老人和日後將成為老人的中年人士,令他們成為代罪羔羊。
醫療改革的重點:應以人為本
當《諮詢文件》極力引導巿民面對將來的所謂融資問題,並將問題歸咎於人口老化時,我們便應檢視香港在醫療方面的成就,以此作為借鏡。香港的人均壽命固然位居世界前列(2007年男性79.3歲、女性85.4歲,平均82.35歲),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初生嬰兒死亡率(每千名活產嬰兒1.6)仍是世界最低的,這反映了公共醫療衛生中的預防成效。完善的產前檢查,以及從嬰兒期開始接種疫苗的做法,均令香港近數十年來出生的嬰兒茁壯成長。這顯示醫療體系的核心成功因素不單止是融資。長遠來說,衛生預防較治療的支出為少。故此,從防疫注射及基層護理開始的初級照顧,到治療後的長期護理,整個過程均需要檢討,為何政府單單強調以治療為主的醫療融資?
健康人生:讓巿民掌握生命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須經歷的階段,《諮詢文件》以「掌握健康‧掌握人生」為題,正是認同健康對人生的重要性。然而,政府提出的醫療融資問題,表面上是要促進市民健康,事實上只是將擔子放在巿民身上。事實上,健康並非掌握在個人的手上,健康問題也非單靠個人儲蓄可以解決。除了《諮詢文件》常常強調的財政和經濟考量外,我們更應注意現今的經濟和社會制度是否令人健康生活。當社會一言堂只追求經濟指標的增長,巿民付出的代價不單是醫療的支出,而是社群關係、家庭和人性價值。健康的人生需要健康的社會,其中年紀老邁或長期病患的人不應該被視為社會的負累。各人照顧自己和家人的時候,也應該關顧負擔能力不足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s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在當今強調自我承擔、用者自付的香港社會,已是失落了的德性。要促進和體現社會共同承擔、互相守望的精神,政府實在責無旁貸。
注釋:
1. Prof. Peter P. Yuen. “Fact and Figures on Tax, Medical Savings and Insurance”. Public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醫療融資改革論壇 (2008年3月17日) ,民主黨主辦。
2. 詳見《醫院管理局年報2006-200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