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強﹕副學士爆煲 AO神話破滅
2008年4月17日
【明報專訊】「我十分擔心董特首的兩次『大躍進』:房屋『八萬五』及教育『五萬五』,會使香港演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債務社會』,30歲以上的人背覑房屋這個負資產;而20至30歲的人,則因教育而同樣背上沉重的債務。
隨覑經濟持續低迷及失業率高企,年輕人的債務問題可能將轉化成一個爆炸性問題。而低下階層的財政儲備(俗稱殼種),被政府用這個方法抽乾,將使他們承受經濟逆境的能力大大降低,到時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悲劇出現。
情就如大躍進時,為了響應領導人的號召,滿足他們好大喜功的目標,升斗小民把屋裏的所有家當也都拿來煉鋼,結果『一仗功未成卻萬骨枯』,不單鋼未煉成,百姓的生活卻陷入絕境。董的高等教育五萬五及副學士私營化,會否也令本港小市民盡獻家當,並被送進如斯境地呢﹖」
這幾段是我在6年前,2002年5月7日,出席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就副學士私營化所舉辦的聽證會時之發言。
當時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讓本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提升一倍,到60%,把專上教育學位數目增加約28,000個,總數達55,000個,但卻沒有解釋,六成這個目標,是如何根據本港實際情和需要而計算出來,令人疑慮這只是盲目攀比發達國家的結果。而在經濟差、庫房緊絀的情下,官員為了應酬董而開出的處方,原來就是以副學士課程來充數,而且幾乎是「一刀切」,把即使原有受政府資助的副學士、文憑、高級文憑等課程,以及計劃新增的,都幾乎一律改以自負盈虧的形式運作。當時筆者已經指出,這將是繼董的「八萬五」房屋政策後,另外一次,不理客觀條件,只憑長官意志決定上馬的「大躍進運動」。結果是一眾民間辦學團體倉卒上馬,良莠不齊。
向兩官員痛陳利害 徒勞無功
當時筆者於城市大學任教由政府資助的副學士課程,明白到一旦私營化將會帶來的禍害,於是努力向當時的教育及人力統籌局長羅范椒芬、大學教育資助委會秘書長張寶德兩位主要負責官員,痛陳利害,可惜最後仍然徒勞無功。
我想我永遠會記得,羅、張二人在立法會、在電台、在公開論壇,與我辯論時的官僚嘴臉,我清楚知道真理在我這一方,而當時她們唯一能報以的,只是官僚的強權和傲慢。6年後,隨覑私營副學士課程陸續爆煲,歷史證明我是對的,我想我永遠不會原諒她們兩人,不是因為個人意氣、私人恩怨情仇;而是因為她們對萬千年輕人、低下家庭所造成的重大傷害,一代人就因為她們兩個人而賠上。
當我看到科專護理學副學士課程不獲通過學歷評審;又或者港大SPACE為了吸引學生報讀,可以把副學士課程由兩年豁免一年,結果修讀學生竟然可以用3個月的副學士成績取代高考成績來報考其他大學時,我都十分痛心,深切感受到教育私營化、市場化帶來的效果。
這也是讓我親身領教所謂「AO神話」的一次難免機會,傳說中冷靜、理性、為港人守護公眾利益的天國精英,原來也可以如此缺乏常識,只曉得奉承上級。你可以說房屋八萬五由始至終是董個人的「pet project」;但副學士私營化,並不是董的主意,所帶來的傷害及遺留下來的炸彈,教統局一眾官員,可說是責無旁貸。
為了幫副學士這個燙手山芋拆彈,上周教育局長孫明揚又建議思考私立大學在香港發展的可能性,但我就認為在私立大學於香港缺乏歷史傳統及認受性的情下,恐怕只是讓學生由一個泡沫,走到另一個更膨脹的泡沫,最終落得一身債務和次等學位。
我們沒有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這類歷史遺產下來的寶貴教育資產,香港唯一有條件發展成私立大學的,恐怕只得歷史悠久的港大。但即使港大真的要發展成私立大學,恐怕他們也不會自我定位為副學士收容所。除了少數如樹仁的創辦人般有教育理想之外,以自負盈虧的私立大學去處理成績較差的學生,我們要慎防發展出更多的學店﹗
難道這些高官、AO,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前車可鑑嗎﹖
作者是中文大學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