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商界攜手扶助失業傷殘
社會企業令走出窮途
2006年4月7日
【明報專訊】本港目前的社會企業,大多是由志願團體資助成立,以「合作社」方法營運多元化業務,提供如洗車、切菜、插花等職位,當中一班社福和商界精英,聯手以自負盈虧方式賺錢開源,同時協助失業和傷殘一族走出「窮」途,成為政府的「扶貧新寵」。
扶貧委員會昨日舉行首屆「社會企業會議」,根據英國的定義,「社會企業」一般指擁有「改善社會」理念(如解決失業問題)之企業,將盈利投資在企業本身或社會之上,並非以「替股東賺大錢」為目的。
「過渡性質」工作解困局
擁有22年歷史的香港工人健康中心,上月成立「新機有限公司」,通過與其他志願機構合作,為輕微工傷者安排替長者清潔家居、理髮及陪診等「過渡性質」工作,以解決他們受傷期間沒有收入的困局。
新機市場及商業經理林紅麗表示,由於公司剛成立,首年運作經費來自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撥款數萬元,已聘用了6名受傷工人,人均月薪4000多元。「希望明年可以收支平衡,長遠業務能擴充至售賣二手衫及長者用品。」
已有4年營運經驗的神託會旗下力加服務公司,既做學校小賣部生意,也有手工藝製作,為智障及精神病患者提供逾40個職位。出身商界的神託會市場及發展經理張惠紅說﹕「我們的目標是﹕不蝕錢。」她笑稱,雖沒有賺大錢的包袱,但要達成願望也有一定壓力,終日想﹕「怎樣跟大財團競爭﹖如何說服業主不要加租﹖」
生命教育作招徠
扶貧委員會正研究,協助社會企業競投政府外判合約,張惠紅的意見是﹕「政府就一定不能用『價低者得』的標準。」大財團營運學校小食部,送冷氣又有經驗員工班底,張惠紅又如何帶領一班弱勢社群競爭﹖「唯有奉送『生命教育』。」
「我們跟大企業收同樣價錢,但我們所賺的盈利,部分會回饋學校用作獎學金。」此外,她指企業又會定期舉辦員工及學生交流活動,例如學生來小賣部買食物時,須跟職員說英語﹔學生和職員又會一起在學校禮堂,分別表演朗誦和太極劍。「去年公司的營業額達100多萬元,學校小賣部的盈利,只有一丁點。」沒有「大桶金」,最大的滿足感,是履行了社會責任。
明報記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