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6, 2006

社會企業會議

英師奶變企業翹楚
小婦人辦合作社脫貧 財相也取經

2006年4月6日

【明報專訊】來自社福界、商界、學界的300名代表,今日參加扶貧委員會及中央政策組合辦的「社會企業會議」,6名海外專家更來港分享心得。講者之中,有英國偏遠市鎮「師奶」搖身一變為千萬營業額的社會企業領袖,她的成就引來政界領袖垂青,英國財相白高敦(Gordon Brown)、保守黨黨魁卡梅倫(David Cameron)等爭相接見這名師奶強人,期望從小婦人身上獲得解決社會貧窮的靈丹妙方。

瑪格利特(Mrs. Margaret Elliott)來自英國東北小市鎮森德蘭(Sunderland),鄰近紐卡素球隊發源地。

30年前,瑪格利特是一個平凡的主婦,只有中學學歷,兩幼子仍在襁褓中,丈夫月入160鎊,名副其實是「就業貧窮戶」。

瑪格利特受到丈夫從事的建築合作社啟發,拿手冊鑽研,並坐言起行,與6個師奶成立了一個名為「小婦人」(Little Women)的合作商店,售賣食物及代客託兒。由於窮婦沒有經濟地位,她們開店的8500鎊成本(約13萬港元),要等足兩年才獲得銀行貸款,條件是各婦人的丈夫都要簽紙擔保。

丈夫們沒有押錯注,小婦人商店平地一聲雷,在英國大受注目,多年來吸引逾百家傳媒採訪,師奶強人每人周薪雖然只有15至20鎊,但她們的自信得以提升,眼界大開。瑪格利特後來更攻讀了社工文憑。

企業每年營業額2625萬

1994年,瑪格利特轉投經營家居照顧,她們擊敗逾百家公私營企業取得政府合約,為長者及殘疾人士上門護理,企業每年營業額高達175萬英鎊(約2625萬港元)。

瑪格利特的社會企業森德蘭家居護理協會的精神,是「以人為先,賺錢其次」(Putting people before profit),這裏的175名員工全是「老闆」,大家每兩月開一次會,企業大小事務如員工福利及薪酬,都是集體決策的成果,「僱員擁有公司,她們覺得驕傲,自然做得開心。」埃利奧特說。

沒有爭拗嗎﹖「有,但我們都會盡量爭取共識,社會企業令你學到商議的藝術。」現在每名護理員月入1000鎊(1.5萬港元),與白領看齊。

至今天,當初創立合作社的7個「小婦人」仍每兩周見面一次,「這份情誼多年沒有改變,即使我們不再年輕」。瑪格利特今年55歲,她說,社會企業雖然是個時髦的用詞,但對她來說,這是她醉心一生的使命。

來港分享經驗

瑪格利特今次來港,亦有探望一班經營社會企業的本地師奶——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母嬰康逸社婦女及社區互助網絡計劃」培訓的主婦陪月員,該計劃服務統籌主任鄧彩紅說,1999年至今成員由10人增至65人,平均每人月薪由6000元增至8000元,03至05年營業額達300萬港元。

明報記者 譚蕙芸

哈佛提供10多課程
社會企業港「被漠視」

2006年4月6日

【明報專訊】香港的社會企業,如智障人士茶餐廳、精神康復者洗車服務等,大部分由社會福利署或衛生福利及食物局推動,但在美國,社會企業是各大商學院的熱門科目,如哈佛大學商學院早在12年前已開辦社會企業相關課程,該校的教授亦應邀來港分享心得。

須創造社會價值

華裔學者Jane Wei Skillern於10年前涉足社會企業研究。她強調,社會企業的精神是協助政府、商界或非政府機構更靈活運用資源,達到製造社會價值的效果,例如扶貧、環保、教育下一代等。

她說,「社會企業」現在成為潮流術語,一些機構只視社會企業為「寫支票」(Cheque writing)或公關伎倆,但真正的社會企業,必須以創造正面社會價值為運作精神,她舉例,美國沙律醬Newman's Own及雪糕品牌Ben & Jerry,前者把所有稅後盈利捐作慈善用途,後者則意向青年人提供工作培訓,便是社會企業的佼佼者。

她指,美國知名工管學院如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西北大學(Northwest Kellogg)均有提供社會企業課程,而她所任教的哈佛商學院,現提供約10個社會企業有關的課程,入讀學生有一成來自非商界,包括政府或非政府單位。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羅致光說,社會企業的概念近6至7年才開始在港討論,而全港商學院中,以他所知只有中文大學開設了一個相關課程,他形容,社會企業在香港各大商學院是一個「被漠視的課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