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扶貧委員會窮學生社區扶貧助人自助
【明報專訊】天水圍是全港最貧窮地區之一,衍生不少青少年及家庭問題。區內的順德聯宜總會翁祐中學亦 是社區的縮影,校內初中近三成學生的家庭領取綜援,學校遂自行成立「扶貧委員會」,在校推行扶貧策略,學校並就社區貧窮問題,向政府提交了一系列建議,包括開放校舍、球場、圖書館等設施供居民免費共同享用等。
校長蔡澤群說﹕「天水圍的貧窮問題永遠存在,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讓區內居民得到精神上的寄託,長遠減少社會問題」。
初中近三成學生家庭領綜援
翁祐中學去年向校內學生進行一項家庭狀調查,發現在全校的997名中一至中三級學生中,約有三成(287人)的家庭領取綜援,而領取學生資助辦事處全額資助的學生亦有153人。他表示,學校的貧窮問題只是整個天水圍區的縮影,其他學校學生的家庭狀亦甚為相似。
蔡澤群稱,天水圍的貧窮問題難以解決,「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使區內居民心靈上自覺不貧窮,希望透過窮人幫窮人,為他們建立自信、知道自己並非弱勢社群,對將來繼續存有希望」。故此,學校遂於去年成立扶貧委員會,建議推出一系列扶貧措施,盡量運用學校資源,如開放校舍,讓居民可使用學校的球場打球、在圖書館閱 讀等,學校又計劃開辦不同的興趣班讓居民參與,如手工藝、烹飪等,使他們得到精神寄託,積極面對人生。
盼其他貧窮社區仿效
蔡強調,學校於本年3月將計劃遞交民政事務總署,希望政府能撥出資源,協助學校推行各項扶貧措施。他盼望其他貧窮社區的學校能仿效此計劃,將貧窮扭轉為良性現象,減少因貧窮而衍生的社會問題。
將於9月升讀中四的陳同學(假名)有2妹、1姊及1弟,姊姊已工作並獨立居住,陳同學一家六口居於區內一公共屋,每月靠領取1萬元綜援維生,生活捉襟見 肘。她說,平日買一件衣服也不超過50元,有時文具用完,便向弟妹借用,避免花錢購買,有時想參與課外活動,也要向學校申請費用減免。她坦言,「有時會感到很尷尬,但因為其他同學都是較為貧窮的一群,便游說他們一同申請」。(系列完)
明報記者蔡惠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