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高等教育商品化
蘋果日報 / 2005-05-26 / 蘋果論壇 / E15 / 郭家麒
我們八十年代的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生,是經歷過貧窮童年和知識創富的一代。板間房的日子、半工讀的大學生涯,影響個人的成長和生活的態度,所以對人生的沉思和學問的追求,不敢輕慢鬆懈。
我們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沒經歷過戰爭暴亂和政治動盪,命運厚待我們,讓我們有幸見證香港社會和現代文明的變遷格局。對叔父輩的提醒、勸勉和告誡,常常銘記於心,所以特別感激李嘉誠十億巨額捐款投放香港大學,實踐他的信念:「知識改變命運」,亦敬重他熱心公益,希望樹立慈善捐獻的文化,視香港為家園,改造社會生活,為未來作出承擔。
樂善好施是一種美德,年初我們醫護界合力為南亞海嘯賑災,籌得逾百萬的善款。互助共濟的文化在香港並不陌生。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曾提出「第三次分配」的理論,他認為:「第一次分配」是通過市場實現;「第二次分配」是通過政府調節;「第三次分配」是出於個人自願的捐贈。
市場強調物競天擇,汰弱留強,造成階級分隔、貧富懸殊。政府通過稅收和公共開支的撥款理財,平衡預算,保障基本民生;但要照顧以人為本,尊重生命,改造社會,救急扶危、關注弱勢、救助貧苦,就得靠慈善公益發揮互助共濟的精神。
李嘉誠的捐獻,無疑是一個慈善家的典範。他多番向傳媒表示,不是為名,所以曾經婉拒受捐助機構給予命名的嘉贈回報。這次,香港大學因為得到厚愛恩寵,主動將醫學院改名為「李嘉誠醫學院」,很多人認為實至名歸,李嘉誠亦受之無愧。但是對大學教育仍抱有理想的人,難免會憂慮校名變成交易商品,可以拍賣出售,價高者得。尤其令人擔心的是,嶺南大學的博雅教育和教育學院的基礎教育,因為市場無人追捧,政府吝嗇投資,捐獻冷落價低。
自願的慈善捐獻作為第三次分配,若維持市場的弱肉強食,唯利是圖,私相授受和利益輸送,而沒有合理解決社會資源分配的失衡和排解社會矛盾;先例一開,只會更加激化社會的危機,鼓勵「殘酷一叮」驅走弱勢社群。
「扶貧」不是靠施捨,但要創造機會,克服困境,才能改變跨代貧窮的命運。私人資產回饋社會,成為公益資本,應該要為社會帶來消除歧視,協助弱勢盡展潛能和壯大民間力量的新希望。因此,要承襲李嘉誠的慈善捐獻精神,開創個人財產回報社會公益的新里程,應該鼓勵全民共建優良的互助美德和簡約生活的文化傳統,盡量避免滲雜有機會加劇市場壟斷,和製造不公的利益交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