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4, 2013

什麼是公民社會?

什麼是公民社會
信報財經新聞 | 2013-07-24
C05| 文化評論| 哲學對談

近年,「公民抗命」這個詞語的曝光率日高,籌備中的「佔領中環」行動亦呼籲大眾以公民的身份參與行動,表達訴求。由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的《哲學對談》,一連三集請來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健民教授,和大家探討「公民」和「公民社會」、「公民抗命」等相關概念。

廣義地說,「公民社會」是由公民所組成的社會。但到底什麼是「公民」呢?陳教授指出,公民在社會中享有權利,亦必得負上責任。公民權利可分為三個層次:最基本的關乎公民之間的聯繫,包括言論、結社集會的自由;由此發展出政治權利,當中包括投票和參選的權利;但如果一個人生活困苦不堪,為謀生已無暇理會社會上的事,便難以實踐上述兩項權利,於是又生出第三項,即經濟權利及享有社會保障的權利。

保障自由

「『公民社會』的發展,追本溯源,就是要保障自由。」陳教授說,「人的自由很容易被侵犯,特別是被國家、被政府侵犯。於是公民的思考,就從保障個人自由開始,想到把人連結起來,用群體的力量限制政府。」有趣的是,公民社會這個概念早年竟等同「市場」!在十七八世紀,西方從農業社會走向資本主義,導致市場的出現,是歷史上第一個不看身份、讓人平等交易的場所;同時,市場的運作毋須政府干預,予人們完全自主的感覺。但隨着市場發展,壟斷、資訊不流通等弊端出現,「公民社會」才脫離了市場,成為繼政府和市場之後,維持社會運作的「第三部門」,讓公民透過連結和討論達成共識,形成監督政府和市場的力量,同時為弱勢社群提供政府及市場未能提供的社會服務。

政府、市場和公民社會,三者之間若能合作,更可產生新意念,有助社會發展和政府管治:社企和企業社會責任都是市場和公民社會間合作的產物;當政府和公民社會合作,就等同在施政上找到夥伴,在制定新政策時提供意見,隨後亦可協助推行。

但如今社會人際關係疏離,生活壓力大,大家都累得透不過氣,減少外出聚會,這種趨勢對公民社會活動不利。可幸,網絡的興起提供新的連結方式。陳教授指,網絡容許更多的人更平等地參與討論,而且具有「去中心化」(即沒有「話事人」)、討論以理念為主的特色,因而網上討論更容易激發新理念,為社會帶來衝擊;但弱點是由於「去中心化」,透過網絡籌辦的活動大多缺乏組織。「你看『七一』遊行,一方面利用網絡動員很多人,但另一方面,誰去向警方申請遊行路線、安排保險和糾察?這些還是要靠團體去做。所以要傳統組織和網絡組織互動,才能發揮最大的化學作用。」陳教授說。

和平抗爭

除了對話和遊行示威之外,公民社會要影響政府政策,還有「公民抗命」一途。公民抗命來自十九世紀美國文人梭羅。「他認為政府就像是一部機器,如果運行方向有誤,行了不公義的事,人民就要與它產生摩擦,不讓機器繼續向錯的方向走下去。」陳教授分析道,「公民抗命主張以非暴力的方式,透過個人犧牲,甚至是犯法的手段去引起社會關注,從而使走錯方向的政府停下來。」陳教授指出,公民抗命主張和平抗爭,表面上似乎被動,但其理念卻是建基於對人類良知的信任,甚至是對對手良知和公義感的信任:「他們在呼喚每個人的良心,認為人們不行動不是因為恐懼,不代表沒有愛心或公義感……他們相信對手亦會思考,並對長官的話產生懷疑。」陳教授分析,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佔中」行動具備了「公民社會」定義中的元素:「商討日」正是希望社會大眾透過對話尋求共識,得出的幾個方案再交由市民投票作選擇,最終代表市民把方案向政府表達,若得不到回應,或得出的並非真正的普選方案,公民抗命的行動才會出現。他亦呼籲政府正視這次行動以及當中的訴求,改善選舉制度中的不公義現象,以免社會陷入危機。

文字整理:邱焱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哲學對談》由張燦輝教授主持。節目逢星期六晚上九時至九時三十分於香港電台第二台FM 94.8-96.9播出,港台網站http://rthk.hk同步播出及提供節目重溫。

香港電台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