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成函富豪籲再捐遭婉拒
政府違原意自注資關愛基金
信報財經新聞 2013年2月20日
距離財爺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只有一個星期,由於庫房水浸,各政黨、團體皆把握最後一刻,紛紛要求政府在預算案中推出多項惠民紓困措施,以還富於民。
至於以基層市民為援助對象的關愛基金,據悉亦獲財爺「青睞」,將獲政府「加碼」再注資,然而基金明明從「配對」出發,當中一半實應向商界募集,何以現時只得 政府「獨資經營」?老紀就收到可靠消息,原來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曾向各富豪發信,希望各富豪們能再「慷慨解囊」,惟反應冷淡,消息更指個別富豪已回覆, 表示暫沒計劃再「貢獻」基金。
政治學者就批評,若富豪們不願再捐款,意味基金連最初的50億元目標亦未能達到,政府現時卻欲再注資,已令當初成立目的蕩然無存,「要令富豪們有興趣再捐款,除非政府提供足夠的經濟及政治誘因」;說到底,就是富豪不會乖乖就範。
一向被視為保皇黨絕對中堅的民建聯,在《財政預算案》公布前高調「插旗」,把握機會為預算案「成功爭取」鋪路,要求政府推出多項派糖措施,如提高薪俸稅免稅 額及向市民退稅等。必須指出,民建聯更要求政府再注資關愛基金,該黨從不打沒把握的仗(至於是否會邀沒功勞的功,恐怕路人皆見),故提出「進一步注資關愛 基金」之要求,實事出必有因。由此推算,政府極大機會向關愛基金「加碼」。
關於關愛基金,本來成立的方式,是由政府出資50億元,再向商界 籌募50億元,性質儼如配對,現時財爺既會再注資,是否意味基金會再獲富豪捐款?恐怕未必,老紀收到可靠消息,原來本為民建聯中堅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早在去年底,曾發信予多位商界名人,希望他們繼續支持關愛基金,雖然未必明文提及要慷慨解囊,但言下之意,已有再次希望富豪捐款之嫌,惟「邀請信」發出已 兩個多月,據悉富豪反應冷淡,更不用說有誰人已認頭捐獻多少,甚至個別富豪已回覆表明,暫無意再進一步向基金捐款。
老紀問過關愛基金,發言 人回應指現時並沒有計劃主動就籌款作出呼籲,同時否認曾再次發信呼籲富豪捐款,「有寄的,亦只是滙報捐款情況」,又稱仍歡迎各界向基金捐獻。須知道,官場 現時充斥語言「偽」術,老紀於是再進一步詢問在「滙報捐款情況」的信件中,有否以曾德成局長名義寄出,信中又有否提及希望他們繼續支持基金,發言人即拒絕 作進一步回應。扶貧委員會主席羅致光就表示對曾德成的「疑似募捐」毫不知情,但他認為「曾德成以他名義募捐,機會率可以說是零,除非是司長下命令」。
問題是,既然關愛基金是希望提供機會讓商界參與獻金及獻心,官方單方面注資似乎已有不妥,而民政事務局主動向外作「募捐」,本來也是其應有之義吧!
新「捐款」凍過水,而其實關愛基金更面對「舊債」未清的問題!翻查資料,關愛基金至今獲商界認頭的捐款,合共為18億元,其中首富李嘉誠及旗下長和系認捐5 億元,新鴻基郭氏家族及恒基李兆基各捐4億元,華置劉鑾雄就捐2億元,而嘉華國際呂志和則捐1億元,另外再加其他機構捐款,然而基金至今,卻只實收到約 11.9億元捐款,尚有6.1億元捐款,會以分期形式「支付」。
老紀問過長和系、新鴻基、恒基、華置及嘉華國際,是否已為關愛基金「找 數」,以及會否作出進一步捐款,恒基表示拒絕回應,着老紀等待民政事務局宣布;長和系就回應指李嘉誠基金會承諾捐款2.5億元;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及電能 實業聯合捐款2.5億,他們正依承諾如期繳付有關捐款,大部分捐款已繳付;嘉華國際就表示已支付當初承諾的1億元,但對於會否再次捐款,發言人指高層仍未 決定。至於是否有收過曾德成的「募捐信」,各集團則沒有回應,但也沒有否認。
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指,富豪反應冷淡,反映對再次捐款並無興趣,加上很多時富豪們對此類的捐獻都較抗拒,「除非政府提供足夠的經濟誘因及政治誘因,否則無法吸引他們再作捐獻」。
他又表示,現屆特首與商家的關係「不嬲麻麻哋」(而按田北俊最新講法,更恐怕不止「麻麻哋」),不少商家又屬「唐營」,「連唐英年當時擔任關愛基金主席也只 募捐到18億」,加上現時香港有很多核心問題未解決,最新民意亦顯示特首民望創新低,「可能好像田北俊所言,商界都不是太看好特首的仕途,因此拒絕再次捐 款」。
其實,政府早前曾指,關愛基金並非配對基金,即使商界未能籌到目標的50億元,政府仍注資了50億元,加上後來額外注資的15億元, 兩年下來,來自商界的實收捐款只有11.9億元,相對地政府就一共注資65億元,令商界捐款僅佔現時總基金的18.3%。換句話說,現時整個關愛基金基本 上是靠政府當「金主」,與當初成立的目的,即「鼓勵商界參與扶貧工作」,已大大背道而馳。
成名就直言,關愛基金已經變質,「除非商界作大幅捐款」,但他認為現時看來,政府亦「沒什麼辦法可令富豪畀錢」。假若政府再度注資,而各富豪都不作捐款,關愛基金可說是名存實亡,而政府實有需要重新檢視整個關愛基金的存在價值及角色。
基金助N無人士「到喉唔到肺」
關愛基金是由前特首曾蔭權在2010至2011年度於《施政報告》中提出,當時社會上充斥嚴重的仇富情緒,曾蔭權遂希望透 過關愛基金,鼓勵商界參與扶貧工作,紓緩社會對商界的怨氣。基金主要是協助各種「安全網」皆未能照顧的「N」無人士,基金的督導委員會轄下並成立了執行委 員會和四個小組委員會(教育、民政、醫療和福利),以支援基金的運作。
不過,基金自推出以來一直為人詬病,不但商界捐款遠未達標,且幫助到「N」無人士的力度亦有限。基金最終由原本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改為納入扶貧委員會下設的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為羅致光,影響力同時大減。
資料顯示,關愛基金成立兩年多以來,共推出18項不同的資助【表】,然而因為基金並無鎖定「N」無人士,靠「估估吓」推行措施,未必幫到真正有需要的基層。
事實上,羅致光早前也承認要找出「N」無人士有技術困難,「要知道他們住在哪、是哪一類人、大約人數有多少、有什麼需要,這樣才可設計一個機制幫助佢哋」。 他指關愛基金可做到的,就是盡量將最多「N」無人士包括在基金不同資助計劃內。即是各項資助只是幫助「可能」的「N」無人士。
至於18項資 助項目,總支出約16.9億元,至今已有10多萬人受惠。但當中最有可能涵蓋最多「N」無人士的,恐怕只有為因屋宇署執法行動而須遷出工廠大廈劏房的合資 格居民提供搬遷津貼;其次,就是資助未能受惠於撒瑪利亞基金但有經濟困難的醫管局病人,使用特定的藥物,以及為居住環境惡劣的低收入人士提供津貼,但三樣 合共只佔總支出約一成。
其餘的資助就林林總總,包括資助清貧中、小學生參加境外學習活動、長者牙科服務資助、為居於私人樓宇而租金高於綜援計劃下租金津貼最高金額的綜援住戶提供津貼等.受益者中有多少真的是「N」無,頓成疑問。
成名就質疑何以基金難界定「N」無人士。他指,社區組織協會也經常接觸「N」無人士個案,既然這些團體可以,政府亦應做到,委員會有必要作解釋,否則政府形象會進一步受影響。
政府違原意自注資關愛基金
信報財經新聞 2013年2月20日
距離財爺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只有一個星期,由於庫房水浸,各政黨、團體皆把握最後一刻,紛紛要求政府在預算案中推出多項惠民紓困措施,以還富於民。
至於以基層市民為援助對象的關愛基金,據悉亦獲財爺「青睞」,將獲政府「加碼」再注資,然而基金明明從「配對」出發,當中一半實應向商界募集,何以現時只得 政府「獨資經營」?老紀就收到可靠消息,原來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曾向各富豪發信,希望各富豪們能再「慷慨解囊」,惟反應冷淡,消息更指個別富豪已回覆, 表示暫沒計劃再「貢獻」基金。
政治學者就批評,若富豪們不願再捐款,意味基金連最初的50億元目標亦未能達到,政府現時卻欲再注資,已令當初成立目的蕩然無存,「要令富豪們有興趣再捐款,除非政府提供足夠的經濟及政治誘因」;說到底,就是富豪不會乖乖就範。
一向被視為保皇黨絕對中堅的民建聯,在《財政預算案》公布前高調「插旗」,把握機會為預算案「成功爭取」鋪路,要求政府推出多項派糖措施,如提高薪俸稅免稅 額及向市民退稅等。必須指出,民建聯更要求政府再注資關愛基金,該黨從不打沒把握的仗(至於是否會邀沒功勞的功,恐怕路人皆見),故提出「進一步注資關愛 基金」之要求,實事出必有因。由此推算,政府極大機會向關愛基金「加碼」。
關於關愛基金,本來成立的方式,是由政府出資50億元,再向商界 籌募50億元,性質儼如配對,現時財爺既會再注資,是否意味基金會再獲富豪捐款?恐怕未必,老紀收到可靠消息,原來本為民建聯中堅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早在去年底,曾發信予多位商界名人,希望他們繼續支持關愛基金,雖然未必明文提及要慷慨解囊,但言下之意,已有再次希望富豪捐款之嫌,惟「邀請信」發出已 兩個多月,據悉富豪反應冷淡,更不用說有誰人已認頭捐獻多少,甚至個別富豪已回覆表明,暫無意再進一步向基金捐款。
老紀問過關愛基金,發言 人回應指現時並沒有計劃主動就籌款作出呼籲,同時否認曾再次發信呼籲富豪捐款,「有寄的,亦只是滙報捐款情況」,又稱仍歡迎各界向基金捐獻。須知道,官場 現時充斥語言「偽」術,老紀於是再進一步詢問在「滙報捐款情況」的信件中,有否以曾德成局長名義寄出,信中又有否提及希望他們繼續支持基金,發言人即拒絕 作進一步回應。扶貧委員會主席羅致光就表示對曾德成的「疑似募捐」毫不知情,但他認為「曾德成以他名義募捐,機會率可以說是零,除非是司長下命令」。
問題是,既然關愛基金是希望提供機會讓商界參與獻金及獻心,官方單方面注資似乎已有不妥,而民政事務局主動向外作「募捐」,本來也是其應有之義吧!
新「捐款」凍過水,而其實關愛基金更面對「舊債」未清的問題!翻查資料,關愛基金至今獲商界認頭的捐款,合共為18億元,其中首富李嘉誠及旗下長和系認捐5 億元,新鴻基郭氏家族及恒基李兆基各捐4億元,華置劉鑾雄就捐2億元,而嘉華國際呂志和則捐1億元,另外再加其他機構捐款,然而基金至今,卻只實收到約 11.9億元捐款,尚有6.1億元捐款,會以分期形式「支付」。
老紀問過長和系、新鴻基、恒基、華置及嘉華國際,是否已為關愛基金「找 數」,以及會否作出進一步捐款,恒基表示拒絕回應,着老紀等待民政事務局宣布;長和系就回應指李嘉誠基金會承諾捐款2.5億元;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及電能 實業聯合捐款2.5億,他們正依承諾如期繳付有關捐款,大部分捐款已繳付;嘉華國際就表示已支付當初承諾的1億元,但對於會否再次捐款,發言人指高層仍未 決定。至於是否有收過曾德成的「募捐信」,各集團則沒有回應,但也沒有否認。
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指,富豪反應冷淡,反映對再次捐款並無興趣,加上很多時富豪們對此類的捐獻都較抗拒,「除非政府提供足夠的經濟誘因及政治誘因,否則無法吸引他們再作捐獻」。
他又表示,現屆特首與商家的關係「不嬲麻麻哋」(而按田北俊最新講法,更恐怕不止「麻麻哋」),不少商家又屬「唐營」,「連唐英年當時擔任關愛基金主席也只 募捐到18億」,加上現時香港有很多核心問題未解決,最新民意亦顯示特首民望創新低,「可能好像田北俊所言,商界都不是太看好特首的仕途,因此拒絕再次捐 款」。
其實,政府早前曾指,關愛基金並非配對基金,即使商界未能籌到目標的50億元,政府仍注資了50億元,加上後來額外注資的15億元, 兩年下來,來自商界的實收捐款只有11.9億元,相對地政府就一共注資65億元,令商界捐款僅佔現時總基金的18.3%。換句話說,現時整個關愛基金基本 上是靠政府當「金主」,與當初成立的目的,即「鼓勵商界參與扶貧工作」,已大大背道而馳。
成名就直言,關愛基金已經變質,「除非商界作大幅捐款」,但他認為現時看來,政府亦「沒什麼辦法可令富豪畀錢」。假若政府再度注資,而各富豪都不作捐款,關愛基金可說是名存實亡,而政府實有需要重新檢視整個關愛基金的存在價值及角色。
基金助N無人士「到喉唔到肺」
關愛基金是由前特首曾蔭權在2010至2011年度於《施政報告》中提出,當時社會上充斥嚴重的仇富情緒,曾蔭權遂希望透 過關愛基金,鼓勵商界參與扶貧工作,紓緩社會對商界的怨氣。基金主要是協助各種「安全網」皆未能照顧的「N」無人士,基金的督導委員會轄下並成立了執行委 員會和四個小組委員會(教育、民政、醫療和福利),以支援基金的運作。
不過,基金自推出以來一直為人詬病,不但商界捐款遠未達標,且幫助到「N」無人士的力度亦有限。基金最終由原本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改為納入扶貧委員會下設的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為羅致光,影響力同時大減。
資料顯示,關愛基金成立兩年多以來,共推出18項不同的資助【表】,然而因為基金並無鎖定「N」無人士,靠「估估吓」推行措施,未必幫到真正有需要的基層。
事實上,羅致光早前也承認要找出「N」無人士有技術困難,「要知道他們住在哪、是哪一類人、大約人數有多少、有什麼需要,這樣才可設計一個機制幫助佢哋」。 他指關愛基金可做到的,就是盡量將最多「N」無人士包括在基金不同資助計劃內。即是各項資助只是幫助「可能」的「N」無人士。
至於18項資 助項目,總支出約16.9億元,至今已有10多萬人受惠。但當中最有可能涵蓋最多「N」無人士的,恐怕只有為因屋宇署執法行動而須遷出工廠大廈劏房的合資 格居民提供搬遷津貼;其次,就是資助未能受惠於撒瑪利亞基金但有經濟困難的醫管局病人,使用特定的藥物,以及為居住環境惡劣的低收入人士提供津貼,但三樣 合共只佔總支出約一成。
其餘的資助就林林總總,包括資助清貧中、小學生參加境外學習活動、長者牙科服務資助、為居於私人樓宇而租金高於綜援計劃下租金津貼最高金額的綜援住戶提供津貼等.受益者中有多少真的是「N」無,頓成疑問。
成名就質疑何以基金難界定「N」無人士。他指,社區組織協會也經常接觸「N」無人士個案,既然這些團體可以,政府亦應做到,委員會有必要作解釋,否則政府形象會進一步受影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