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導賞﹕鬧市尋親 農夫你為何捱餓?
【明報專訊】每天我們放進口裏的每樣食物,最初都是出自農夫的一雙手,我們與農夫的關係本應非常親近。農業社會的年代,父母兄弟或自己就是農夫,餐桌上的 食物都是自家田裏來的,或跟鄰舍交換買賣的;近代一點,我們吃新界人種的絲苗、蔬菜、家禽,農夫仍離我們不遠;到了今天,我翻翻自己的食物櫃,粟米從泰國 來,番茄是荷蘭的,咖啡來自馬來西亞,士多啤梨來自美國,栽種這些的農夫是什麼模樣、過覑怎樣的生活,我想像不到。
又其實,我大部分時間放進肚子裏的,是食肆弄好的菜式,我對那食材源頭一無所知。比我再年輕一點的,會以為雞就是雞髀雞翼的樣子,米來自超級市場的貨架。因為我們是城市人,負責「高增值」的出賣腦力的工作,掙到錢就買,要吃什麼,自有專事食品產業的人賣給我們。
然而,這形式的分工合作,並沒有令世界更美好。農民明明種出足夠餵飽全球70億人的分量,但每日卻有10億人捱覑餓入睡,諷刺的是,當中8億捱餓人口就是種食物給我們的小農。
為何農民會過覑這樣的生活?食物從田裏到達我們手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日前樂施會「Grow糧食公義運動」的成員便帶同志願者在灣仔鬧市進行一場「尋親」之旅,拜訪賣農作物的、煮食的、回收剩食的人們,打聽一下我們的衣食父母——農夫的下落。結果農夫找不到,但總算從各位中介者口中知道了一些農夫捱餓的原委。
1. 灣仔街市
不時食物 大量碳排放
「大家今朝早吃過什麼呢?」來到第一站的灣仔街市,我們便遇上經常跟食材打交道的「Grow」太太,參與者的答案各適其適,粉麵飯三文治都有,再問「為何揀了這些食物呢?」便都是因為「好吃」、「方便」。Grow太太卻提醒我們,其實選擇食物應該按時節,不時不食。
時值中秋,問到什麼是合時節的食物,大家只想起月餅和沙田柚!其實,萬物本都有其適合生長的時節和天氣,昔日全民耕作時,不用強記什麼才是合時節的 食物,因為自家田裏長出什麼、門前大樹什麼時候開花結果,收割來吃便對了。今天我們不耕作,街市是漁農作物的集散地、城市裏最貼近大自然的地方,然而我們 進內逛一圈,對於什麼是當造食物仍茫無頭緒。因整個食物產業都為了遷就我們對「好吃」和「方便」的要求,從世界各地輸入各種季節的食物,於是炎炎夏日我們 都吃到菜心、青紅椒,冬天又有苦瓜賣。
吃不合時節、異地輸入的食物,通常都不合自己體質需要,而且輸送過程為免腐壞,必定落重農藥,吃了也對身體不好;對農夫來說,空運食物產生大量碳排放,種不合時的作物也意味覑要建溫室、開空調,都會浪費能源資源,加劇全球暖化和氣候危機,令耕作變得更困難,生活百上加斤。
2. 樂農
土地種飼料 窮人不夠食
回到車水馬龍的軒尼詩道上,修頓球場對面一幢商廈的二樓舖,我們找到素食餐廳「樂農」。推門進去,樂農的氣氛寧靜平和,原來這裏是聘請聽障人士的社企,穿綠T恤的聽障店員落單、傳菜和應對顧客都駕輕就熟,配合手勢,笑容態度都比一般餐廳更可親。
名稱裏雖然有個「農」字,但這裏也沒有農夫。不過,素食確實是一種對農民和農業環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例如養牛就比種菜多耗用20倍的水、排放更多 溫室氣體,而原本可以種粟米和大豆的土地用了來種牛飼料,而不是養人時,吃不起牛肉的窮人就不夠食物了。就算不能一下子改吃全素,平時多菜少肉,或一星期 吃一日素,都有助改善農民的生活和環境。
樂農餐廳的特色是少用素肉,真正瓜菜為主,除了固定餐單菜式外,也有是日鮮蔬推介。師傅認為,食材新鮮再加上花心思調味搭配,不用肉或仿肉製品都可 以很好吃。席間有參與者問,蛋和芝士算不算素食呢?師傅就解釋,市面上的蛋都是未受精,因受精後的蛋容易變壞,而生命是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吃未受精的蛋可 以理解為沒有殺生;芝士用牛奶製造,毋須殺牛,所以部分素食者也會吃這兩種食材補充營養。
3. 盧押道垃圾收集站
丟棄食物 不止價錢損失
穿過修頓球場,下一站竟是垃圾站?原來很多食物離開農夫之後、來到我們手上之前,已被中間人丟到垃圾站和堆填區。香港人 每日浪費約3200噸食物,相當於120架雙層巴士的體積。而蘋果是最常被浪費的食物,每6個就有1個被丟棄;比如10蚊3個地買,總有一個半個被遺忘 了,放到腐爛不能吃。丟棄食物,損失的並不止是我們花在那食物上的價錢,它栽種和運輸的過程,都耗費了很多能源,丟在堆填區裏,腐化時亦會排放比二氧化碳 遺害更大的溫室氣體甲烷。
不過,丟棄食物除了是個人浪費的問題外,也與整個食品產業有關。早前超市丟掉未過期的麵包、凍肉、蔬果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食物銀行「樂餉社」負責 人Vincent就說,其實乾貨類都經常被丟掉,而它們很多都處於仍然適合食用的狀。因銷售者並非考慮「食唔食得」,而是食品是否仍有商業價值。例如罐 頭和飲料,運送過程中一件破裂了,漏出物弄污了箱內其他貨品,招紙染了色、撞凹了賣不去,乾脆整箱丟棄免佔用店舖空間;糧油麵食,接近到期便沒人買,就算 仍可食用都被丟掉。樂餉社的任務便是在銷售者跟垃圾站之間,把仍可食用的東西攔截下來,既不枉費農民的一番心血,也分發給有需要的人。
別以為飢餓離我們很遙遠,香港約18%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每月以少於3275元支付食物、住屋及一切生活所需;如今物價飛升,可以想像這些人都難以確保三餐溫飽。
4. 土作坊
投資撤走 土地產力盡失
儘管農業式微,新界仍有少數農夫在默默耕耘。從藍屋背後鑽進內街,是聖雅各福群會的社企小店「土作坊」。這裏售賣本地9個農場的有機菜、社區生產的 糧油醬醋、生活用品等,負責人阿民一定見過農夫的蹤影!果然,他的爺爺就是農夫,他自小在田間長大,「當你跟農田和農民有關係,知道蔬菜點來,在田裏摘新 鮮豆角炒來吃,係好開心的。香港人好鍾意食,所有電視台只要做飲食節目,搵個美食家搭幾個靚女嘻嘻哈哈,收視就一定高,成本又低。但究竟我們的食物係點生 產的?」
阿民解釋「糧食正義」,就是生產、銷售與消費者之間的權力關係,「你同農夫之間,你say多定佢say多?係你,因為你有錢,他要賺錢才能生活。」 香港人好喜歡吃菜心,一年四季都要吃,夏天華南地區種不到,香港商人就去寧夏投資農場種菜;寧夏凍,可以種冬天菜,蟲害少、地方大,好像很理想,但這就涉 及正義問題。因寧夏是半乾旱地帶,其實不夠水,強行引水大量生產,令土地鹽鹼化後便不能再種植。屆時投資者可以撤走另覓地方,當地的農民卻走不了,土地又 生產力盡失,如何生活?
「你食8蚊斤寧夏菜心,其實無計這個社會和環境成本,是當地人替你擔了。好多時商家話消費者鍾意,消費者又話自己無得揀,只可以去A店或B店買同一 來源的菜心。的確,賣菜的人話事權是最大的,種菜那個最細,我們買菜,消費者力量也可以改變一些事。有機菜比較貴,因為農夫採用對大自然好的方法,也替我 們承擔了天災、意外失收的風險。當我們知道背後的問題時,就應該找其他選擇。」
5. 天台農屋
都市人揮霍 農民吃不飽
離開土作坊,參與者流連橫街之間研究下一站的提示卡,忽見一幢舊樓天台上有人招手,又有茅屋的蹤影,連忙爬五層樓梯趕上去。可是,茅屋已人去樓空,天台牆壁上貼覑一張張替我們生產食物的小農面孔,以及他們的生活故事。
在高度都市化和社會分工下,農夫實在已於鬧市絕舻;我們的生活和食物都與農夫距離很遠,當農民靠多年經驗和出色技能努力適應環境、生產糧食時,都市 人則憑金錢肆意揮霍有限的食物和破壞環境。「氣候變化對香港人的影響少很多,因為我們有大廈保護、跟土地的連繫不緊密;對農民來說,卻會破壞他的生活、傳 統、家庭、所有生存必要的東西。農民吃不飽,跟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樂施會的成員總結。
傳遞種子
最後環節,參與者傳遞一小包類似種子的東西,有人猜是黑椒、有猜是薰衣草、有說是茴香,最後開估,原來是很多人都吃過的羅勒,「纒?乜basil咁 樣鮁咩?」吃了多年都不知道植物的模樣,正是都市人通病。活動的最後一環,送給各人一小杯泥土和羅勒種子,帶回家放在窗台試種,重拾與農作物、土地和農民 的一點連繫。
文 林茵
圖 林茵、尹錦恩
編輯 李寶瑜
【明報專訊】每天我們放進口裏的每樣食物,最初都是出自農夫的一雙手,我們與農夫的關係本應非常親近。農業社會的年代,父母兄弟或自己就是農夫,餐桌上的 食物都是自家田裏來的,或跟鄰舍交換買賣的;近代一點,我們吃新界人種的絲苗、蔬菜、家禽,農夫仍離我們不遠;到了今天,我翻翻自己的食物櫃,粟米從泰國 來,番茄是荷蘭的,咖啡來自馬來西亞,士多啤梨來自美國,栽種這些的農夫是什麼模樣、過覑怎樣的生活,我想像不到。
又其實,我大部分時間放進肚子裏的,是食肆弄好的菜式,我對那食材源頭一無所知。比我再年輕一點的,會以為雞就是雞髀雞翼的樣子,米來自超級市場的貨架。因為我們是城市人,負責「高增值」的出賣腦力的工作,掙到錢就買,要吃什麼,自有專事食品產業的人賣給我們。
然而,這形式的分工合作,並沒有令世界更美好。農民明明種出足夠餵飽全球70億人的分量,但每日卻有10億人捱覑餓入睡,諷刺的是,當中8億捱餓人口就是種食物給我們的小農。
為何農民會過覑這樣的生活?食物從田裏到達我們手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日前樂施會「Grow糧食公義運動」的成員便帶同志願者在灣仔鬧市進行一場「尋親」之旅,拜訪賣農作物的、煮食的、回收剩食的人們,打聽一下我們的衣食父母——農夫的下落。結果農夫找不到,但總算從各位中介者口中知道了一些農夫捱餓的原委。
1. 灣仔街市
不時食物 大量碳排放
「大家今朝早吃過什麼呢?」來到第一站的灣仔街市,我們便遇上經常跟食材打交道的「Grow」太太,參與者的答案各適其適,粉麵飯三文治都有,再問「為何揀了這些食物呢?」便都是因為「好吃」、「方便」。Grow太太卻提醒我們,其實選擇食物應該按時節,不時不食。
時值中秋,問到什麼是合時節的食物,大家只想起月餅和沙田柚!其實,萬物本都有其適合生長的時節和天氣,昔日全民耕作時,不用強記什麼才是合時節的 食物,因為自家田裏長出什麼、門前大樹什麼時候開花結果,收割來吃便對了。今天我們不耕作,街市是漁農作物的集散地、城市裏最貼近大自然的地方,然而我們 進內逛一圈,對於什麼是當造食物仍茫無頭緒。因整個食物產業都為了遷就我們對「好吃」和「方便」的要求,從世界各地輸入各種季節的食物,於是炎炎夏日我們 都吃到菜心、青紅椒,冬天又有苦瓜賣。
吃不合時節、異地輸入的食物,通常都不合自己體質需要,而且輸送過程為免腐壞,必定落重農藥,吃了也對身體不好;對農夫來說,空運食物產生大量碳排放,種不合時的作物也意味覑要建溫室、開空調,都會浪費能源資源,加劇全球暖化和氣候危機,令耕作變得更困難,生活百上加斤。
2. 樂農
土地種飼料 窮人不夠食
回到車水馬龍的軒尼詩道上,修頓球場對面一幢商廈的二樓舖,我們找到素食餐廳「樂農」。推門進去,樂農的氣氛寧靜平和,原來這裏是聘請聽障人士的社企,穿綠T恤的聽障店員落單、傳菜和應對顧客都駕輕就熟,配合手勢,笑容態度都比一般餐廳更可親。
名稱裏雖然有個「農」字,但這裏也沒有農夫。不過,素食確實是一種對農民和農業環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例如養牛就比種菜多耗用20倍的水、排放更多 溫室氣體,而原本可以種粟米和大豆的土地用了來種牛飼料,而不是養人時,吃不起牛肉的窮人就不夠食物了。就算不能一下子改吃全素,平時多菜少肉,或一星期 吃一日素,都有助改善農民的生活和環境。
樂農餐廳的特色是少用素肉,真正瓜菜為主,除了固定餐單菜式外,也有是日鮮蔬推介。師傅認為,食材新鮮再加上花心思調味搭配,不用肉或仿肉製品都可 以很好吃。席間有參與者問,蛋和芝士算不算素食呢?師傅就解釋,市面上的蛋都是未受精,因受精後的蛋容易變壞,而生命是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吃未受精的蛋可 以理解為沒有殺生;芝士用牛奶製造,毋須殺牛,所以部分素食者也會吃這兩種食材補充營養。
3. 盧押道垃圾收集站
丟棄食物 不止價錢損失
穿過修頓球場,下一站竟是垃圾站?原來很多食物離開農夫之後、來到我們手上之前,已被中間人丟到垃圾站和堆填區。香港人 每日浪費約3200噸食物,相當於120架雙層巴士的體積。而蘋果是最常被浪費的食物,每6個就有1個被丟棄;比如10蚊3個地買,總有一個半個被遺忘 了,放到腐爛不能吃。丟棄食物,損失的並不止是我們花在那食物上的價錢,它栽種和運輸的過程,都耗費了很多能源,丟在堆填區裏,腐化時亦會排放比二氧化碳 遺害更大的溫室氣體甲烷。
不過,丟棄食物除了是個人浪費的問題外,也與整個食品產業有關。早前超市丟掉未過期的麵包、凍肉、蔬果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食物銀行「樂餉社」負責 人Vincent就說,其實乾貨類都經常被丟掉,而它們很多都處於仍然適合食用的狀。因銷售者並非考慮「食唔食得」,而是食品是否仍有商業價值。例如罐 頭和飲料,運送過程中一件破裂了,漏出物弄污了箱內其他貨品,招紙染了色、撞凹了賣不去,乾脆整箱丟棄免佔用店舖空間;糧油麵食,接近到期便沒人買,就算 仍可食用都被丟掉。樂餉社的任務便是在銷售者跟垃圾站之間,把仍可食用的東西攔截下來,既不枉費農民的一番心血,也分發給有需要的人。
別以為飢餓離我們很遙遠,香港約18%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每月以少於3275元支付食物、住屋及一切生活所需;如今物價飛升,可以想像這些人都難以確保三餐溫飽。
4. 土作坊
投資撤走 土地產力盡失
儘管農業式微,新界仍有少數農夫在默默耕耘。從藍屋背後鑽進內街,是聖雅各福群會的社企小店「土作坊」。這裏售賣本地9個農場的有機菜、社區生產的 糧油醬醋、生活用品等,負責人阿民一定見過農夫的蹤影!果然,他的爺爺就是農夫,他自小在田間長大,「當你跟農田和農民有關係,知道蔬菜點來,在田裏摘新 鮮豆角炒來吃,係好開心的。香港人好鍾意食,所有電視台只要做飲食節目,搵個美食家搭幾個靚女嘻嘻哈哈,收視就一定高,成本又低。但究竟我們的食物係點生 產的?」
阿民解釋「糧食正義」,就是生產、銷售與消費者之間的權力關係,「你同農夫之間,你say多定佢say多?係你,因為你有錢,他要賺錢才能生活。」 香港人好喜歡吃菜心,一年四季都要吃,夏天華南地區種不到,香港商人就去寧夏投資農場種菜;寧夏凍,可以種冬天菜,蟲害少、地方大,好像很理想,但這就涉 及正義問題。因寧夏是半乾旱地帶,其實不夠水,強行引水大量生產,令土地鹽鹼化後便不能再種植。屆時投資者可以撤走另覓地方,當地的農民卻走不了,土地又 生產力盡失,如何生活?
「你食8蚊斤寧夏菜心,其實無計這個社會和環境成本,是當地人替你擔了。好多時商家話消費者鍾意,消費者又話自己無得揀,只可以去A店或B店買同一 來源的菜心。的確,賣菜的人話事權是最大的,種菜那個最細,我們買菜,消費者力量也可以改變一些事。有機菜比較貴,因為農夫採用對大自然好的方法,也替我 們承擔了天災、意外失收的風險。當我們知道背後的問題時,就應該找其他選擇。」
5. 天台農屋
都市人揮霍 農民吃不飽
離開土作坊,參與者流連橫街之間研究下一站的提示卡,忽見一幢舊樓天台上有人招手,又有茅屋的蹤影,連忙爬五層樓梯趕上去。可是,茅屋已人去樓空,天台牆壁上貼覑一張張替我們生產食物的小農面孔,以及他們的生活故事。
在高度都市化和社會分工下,農夫實在已於鬧市絕舻;我們的生活和食物都與農夫距離很遠,當農民靠多年經驗和出色技能努力適應環境、生產糧食時,都市 人則憑金錢肆意揮霍有限的食物和破壞環境。「氣候變化對香港人的影響少很多,因為我們有大廈保護、跟土地的連繫不緊密;對農民來說,卻會破壞他的生活、傳 統、家庭、所有生存必要的東西。農民吃不飽,跟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樂施會的成員總結。
傳遞種子
最後環節,參與者傳遞一小包類似種子的東西,有人猜是黑椒、有猜是薰衣草、有說是茴香,最後開估,原來是很多人都吃過的羅勒,「纒?乜basil咁 樣鮁咩?」吃了多年都不知道植物的模樣,正是都市人通病。活動的最後一環,送給各人一小杯泥土和羅勒種子,帶回家放在窗台試種,重拾與農作物、土地和農民 的一點連繫。
文 林茵
圖 林茵、尹錦恩
編輯 李寶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