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9, 2012

中西區關注組

街知巷聞﹕西上環 點會唔知死
明報 – 2012年6月17日

【明報專訊】西上環一帶,很久沒有這麼熱鬧過。

區外人除了要買海味,的確很少機會來到這個沒有地鐵連繫的地方。

短短的一條西邊街,擠了上萬的香港人,原來可以是這副模樣。

對於李旺陽之死,香港人有切膚之痛,向中央申冤,當然要到中聯辦。

辦公室外,有人想要弔唁烈士,問准警察搭建簡單靈堂;可是4小時後,兩個白了髮的老伯來指罵破壞,政黨說,收到不少居民投訴寓所附近擺放「不吉利」的東西。

三天後的星期日,逾萬人從中環起步,一直朝西走到中聯辦示威。

星期天的皇后大道西,幽靜沉默,店舖大多關上大門,也許沒有多少人為意,其實我們沿路曾經過8間紙紮店。
我疑惑,這個地區本來就有很多「大吉利巿」的事物,可住在這裏的人,一直與它們相安無事。

幾條街擠滿生老病死

沿路打探上去,太平山街滿天神佛,荷李活道、四方街長生店林立,若再往山上走,不就是一百年前鼠疫的重災區,有重症者等死的廟宇,也有死後暫存軀體的義莊。

有人說,來到西區總感到寒意;長輩都說,這裏死得人多,不吉利。

歷史愈長的地方,人愈多,死的人也愈多,這大概不是邪門的推理題。翻看歷史,1840年代已有人聚居於此。所謂的聚居,是非一般的密集與無序,太平天國時期,這裏逼滿內地來的難民,荷李活道、太平山街一帶蓋滿了房子,每個房子裏用盡每一分空間,分隔成一個個閣樓和臥室,每一寸有瓦遮頭的地方都住了人。在交通並不發達的年代,這裏猶像一條住滿人的村莊,生老病死密集地發生,巿場、廟宇、醫院、墳場擠在幾條街之內,委實不是稀奇的事。

或許「死亡」總是生者的禁忌,又或許我們實在看得鬼片太多,談及不吉利的事要「口水講過」,看到墳墓遺照要說句「細路仔唔識世界」。死者往生,人突然與社會脫離關係,仍然在生的人總難以接受這種突變。因死者而衍生的儀式忌諱,當然是後人對先人尊重的體現,而人類學告訴我們,它們實際的對象其實是活生生的人,讓人撫平悲傷、接受死亡,也可讓族群凝聚,重整秩序。

街坊自在:介意什麼?

當然,這裏也有不平凡的事發生過,鼠疫死了幾百人,清洗太平地、樓房被夷為公園,整遍山坡的墳墓被移走,都為這個山頭增添詭秘的氣氛。可無論這些已過去的歷史,抑或仍然成行成巿的所謂厭惡性行業,其實早已與這地區融合,與居民共同生活,且陸續有摩登的店舖進駐。採訪這天,走遍了這堆最曖昧的街道,發現的卻不是什麼鬼怪奇談,而是一幕又一幕的街坊情味,茶餐廳外的客人,與後巷廚房喊出來的聲音在交談,卜公花園鳥語花香,街坊還聚在兩棵「神樹」下打牙骱,正所謂「大樹好遮蔭」。我好奇,選擇在這裏開檔,或甚至搬來住,丁點兒不自在的感覺也沒有?我遇到的商舖居民,倒是他們反問我﹕有什麼好介意的?

a. 滿街紙紮店 盂蘭節「熱鬧」

皇后大道西

從西邊街走進皇后大道西,一直往東走,走到「雀仔橋」,沿途有一間接一間的香燭冥鏹店舖。中區卅間街坊盂蘭會黃先生說,皇后大道西近西區,百多年來有不少潮州人聚居,家家戶戶都拜神,當時在這兒開店的香燭舖很繁盛,及後有大型紙紮批發店進駐,價錢比其他地區更便宜,不少人都專程來西環購買。黃先生說,現在皇后大道西的紙紮店,有些是批發店職員另起爐灶開店的。而皇后大道西北面的中山公園,每年農曆七月都有盂蘭盛會,大規模超渡亡魂,除此之外,黃先生說不同的街坊會也各自籌辦,在街上燒衣冥祭,他們的「卅間」也不例外。住在附近的戴先生說,對鬼節打齋活動不感厭惡,「有什麼好介意?」

b. 路邊處處有「神明」

觀音廟、水月觀音廟、太歲廟、福德宮

從廣福義祠再往東走,一百米的街道上還有太歲廟、水月觀音廟、觀音廟和福德宮。早在十九世紀,太平山街一帶已有人聚居,據說有漁民在海中撈到一尊木觀音,拿到岸上供奉,在現今磅巷住宅順景雅庭的位址,當年建有觀音廟,幾十年前被迫遷移,在十數米外重設廟宇,分拆為觀音廟、水月觀音廟和太歲廟。不過,縱使觀音廟已遷移,每年春天驚蟄順景雅庭外也聚有不少居民在地上打小人。而在水巷的福德宮,則是該地的土地廟。

c. 棺材舖變摩登店

西街Art Gallery、印刷店

若太平山街是廟宇集中地,那麼,西街、四方街一帶也可算是長生店集中地。在西街一連開了3間藝廊的Sin Sin,其中一個舖位,原本就是棺材店。「那時我來看舖,踏進去就看到一副大棺材放在眼前!」「我不怕,你知道嗎,死亡是一種結束,也是一種新開始。」Sin Sin 6年前進駐,算是這一帶摩登店舖的先頭部隊,她愛這裏的寧靜,也愛這區獨有的街坊情,「得閒可以坐出店外,『打下牙骱』,隔門做蠔油的,未搬走前常煲湯我喝。風涼水冷,租又不貴,中環喎!還可以到哪裏找更好的?」

兩個舖位外的印刷店,Alex說在西街開店10多年,從未想過要因為附近有長生店而不自在,「有什麼好怕的?」

d. 「義莊」有人住

普仁街、東華醫院

從皇后大道西,經新街走至普仁街,就是東華醫院所在。普仁街前稱「墳墓街」,旁邊的山坡是十九世紀華人安葬先人的主要地方。1870年,東華醫院創立,把骸骨遷至西環牛房義山,醫院旁建有一個義莊。Katty自小住在堅道,小時候爸爸常在晚上帶她到正街的源記吃糖水,墳墓街是必經之路,天黑黑街燈昏暗,「落樓梯經過義莊時總毛骨悚然,眼尾也不敢望向旁邊的陰森建築!」今天重訪,義莊已改為醫院的職員宿舍,午膳時間,3個阿姐出入宿舍,毫無懼色,不過看到外來客好奇尋幽,都煞有介事說﹕「係呀,我們現在住的地方,三四十年前是『嗰啲嘢』,現在『嗰啲嗰啲』已搬往醫院去了。」

e. 先人「睡」得親密

百姓廟(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於1850年代建成,當年不少內地人來港謀生,客死異鄉無親故辦後事,政府應民間要求,興建祠廟免費安放他們的神主牌,所以廣福義祠又稱「百姓廟」。有別於現在的骨灰龕場的光鮮整齊,百姓廟內陳列架上的神主牌一個個用木相架裱起黑白遺照,再用紅紙寫上名稱,大小不一,古舊雜亂,場面震撼。鼠疫期間,這一帶是重災區,百姓廟成為居民病重等死的地方。1869年,署理華民政務司在祠裏尋人時,驚訝於這裏的惡劣環境,港督麥當奴終於批准在鄰近的普仁街撥地興建東華醫院,所以廣福義祠亦是東華的發源地。

f. 在壽衣店買手提箱用

四方街長生店、手製皮具店

當Katty知道有朋友要搬進四方街,詫異又欣賞,「她真夠膽,那兒有很多棺材店!」不過,採訪當天的四方街,藝廊、手工藝店比長生店還要多,我們只見一間壽衣舖和一間棺材店。梁津煥記專賣壽衣,老闆梁先生說,他們店是百年老字號,1985年搬進四方街,與街口的公壽棺材店是拍檔。壽衣店裝潢傳統,是中式老舖的經典,隔門的裝修公司最近易手,洋人Alexis開店售賣自家設計的手製皮具,他當然毋懼隔壁的壽衣,還從他們的店舖買來兩個放置壽衣的手提箱,「我覺得很漂亮!」

g. 當年鼠疫一街係

卜公花園、醫學博物館

歷史上的太平山街一帶,不少建築都與死亡扯上關係,墳場、義莊、長生店、醫院,還有鼠疫。1894年,鼠疫爆發,現在的卜公花園,十九世紀末是重災區,密集的樓房擠迫、衛生差,疫症蔓延的速度驚人,全港的疫症個案,逾半都在太平山區出現。政府一度封鎖10英畝土地,撤離居民。疫情受控後,政府決心收回土地,大事清洗消毒,以港督卜公(Blake)為名建成休憩公園。其後,全港首個細菌檢驗所在堅巷落成,負責監控疫症和傳染病,研究疫苗,直至70年代。政府其後將這裏列為法定古蹟,現在由慈善團體興辦香港醫學博物館。

西環女兒愛社區

羅雅寧(Katty)住在西環幾十年,「我兩三歲已搬來,女兒現在已16歲了」。長大後沒有搬離西區,還把工作帶來這兒。她在普慶坊開設陶藝工作室,雖然是地舖,但寧靜愜意,把門打開,一幕竹簾隨風擺,多教人羨慕的一個工作地方!這天她帶我遊走尋訪,到處都是她的朋友,不單同聲同氣的藝廊老闆、布藝工作室,甚至廟祝、棺材店老闆娘、印刷店東,她都一一介紹我認識。

為保育政府山奔走

這個居住的地方,是Katty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她鍾愛,她關懷,6年前與其他居民組成「中西區關注組」,為區內的規劃和保育努力。這些天她為政府山的事奔走,留在普慶坊做陶藝的時間少之又少,「政府山的保育價值很高,連聯合國轄下的國際古蹟會也發了警示,實在希望能把它留下來」。

文 陳嘉文
圖 葉思雅、陳嘉文
編輯 方曉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