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30, 2012

寫在博群花落前——給沈祖堯校長的一封信

寫在博群花落前——給沈祖堯校長的一封信

沈祖堯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從沙士英雄到中大校長,從校長到學生的父親,相信我們每一位中大學生都以擁有人文關懷,對大學教育懷有抱負的沈袓堯校長為驕傲。中大曾忘記了當年創校的精神,只著眼國際排名,不重視教學,只著重計算畢業生的起薪點,而忽略同學人文關懷的培養。沈祖堯校長上任後力挽狂瀾,提倡博群精神,希望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關懷和公民責任,肩負起把社會帶向完善公正的使命。

而近日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陳倩瑩同學,因去年參與遞補機制論壇抗議活動而被判監三星期,這是近十年來香港第一次有大學生因公民抗命而被定罪。陳倩瑩同學不為私利、敢於為社會不公義之事發聲,作出抗爭,正正是實踐著博群精神,肩負起大學生關心社會的責任,爭取公民應有之權利。

沈校長在履新前曾經說過這一番話——如有學生因為公義抗爭而被捕,將會效法當年北大校長蔡元培拯救學生。現時,中大同學為著社會公義而被判監,沈校長會否履行當時的承諾,救救孩子?

沈校長一直提倡的博群精神意指「博思明志,群育新民」。博思者,是指我們對世界、對人生要有廣博的反思,培育獨立思考,明辨是非對錯;群育者,便是希望通過社會參與,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並培養出民主社會應有的公民德性。大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公民美德和參與精神,進而推動社會進步。大學,有著帶領社會走向完善公正的責任。而同學在校內參與博群大講堂,享受思想的盛宴時,又有否關注我們身邊正在消失的公義和自由社會呢?

博群大講堂帶來的是對夢想,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的追求。「年輕,另一個名字叫勇敢。」眼見時下年青人選擇沉默,讓社會不斷沉淪,林懷民一直堅持「在水泥地上種花」,鼓勵我們要知行合一,對不公義發聲和行動。堅持著夢想,大學時期對社會問題有著「捨我其誰」的氣概和責任,交織出白先勇「永遠的青春夢」。抱著人文關懷,把社會上小眾聲音帶出來的許鞍華;還有李歐梵,挫而彌堅,談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重要。梁文道和錢永祥討論社會公義與公民權利和責任。「與中國公民社會一起艱難成長」的梁曉燕,在六四學運時,陪伴學生留守到最後一刻。公民社會,無論在內地還是香港,成長都極為艱難,需要一個個具備獨立思考的公民,去用行動來實踐其公民權利和義務,參與公共事務。

而向不公義的遞補機制論壇進行示威抗議的五位香港市民(包括陳倩瑩同學),就正實踐了他們的公民權利和義務。他們指出制度之不義,對社會有真切關懷。陳倩瑩同學不為私利,敢於為社會公義發聲,希望以行動為社會帶來改變,與博群乃至公民社會的精神一致,卻因為「擾亂公眾秩序」罪名被判監。此判決意味著香港公民社會的收窄,香港人保衛自我權利的空間的壓縮。

這是十年來第一次有香港的大學生在行使公民權利時,被引用《公安條例》控告及判監。是次事件絕非特區政府第一次對履行公民責任、爭取民主和自由的人士作出政治打壓,限制公民表達意見的空間。2011年警方拘捕440名示威者,較前年劇增約7倍。無論是對於選擇性檢控的基礎欠缺合理解釋,還是某些法例解釋空間過大,為警方任意拘捕示威者大開方便之門,反映出回歸之後特區政府對表達言論自由及政治自由的打壓日趨嚴重。

今天政府沒有選擇檢控當日同樣牽涉肢體衝突的其他在場人仕,反而檢控兩位未有涉及暴力衝擊的大學生,那麼明天呢?香港的政治自由、言論自由將會如何被壓縮,你我難以想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陳同學被判刑對我們來說絕非無關痛癢,如果我們此刻選擇沉默,明天我們將會失去更多核心價值。於二次大戰前反對希特勒納粹主義的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曾經說過︰「我們選擇了沉默,我們當然不感到罪疚,但我一再反問自己,如果在一九三三或三四年間,全德國的一萬四千個牧師,把握每一個機會,挺身而出,捍衛真理,事情又會怎樣繼續下去?」作為大學生,眼見香港的公民力量正因政府的各種打壓而不斷萎縮,我們還要沉默到何時?

我們還要沉默到何時!?

作為提倡公民社會理念之學生團體,我們認為真正有利廣大民眾福祉的政策討論,有賴於每個公民透過自主、多元的公共領域進行對話和合作,而非由一眾小圈子的專政者獨攬話語權。公民社會旨在推動民主發展,使每個個體的權利俱被尊重,皆有尊嚴地生存。對於是次陳倩瑩同學及其餘四位行動者為社會公義付出,卻被政府粗暴地打壓一事,我們深表憤慨,同時對他們的付出深表敬佩。如果現時我們選擇冷漠和沉默,法理的天平只會一步步沉向既得利益者的一邊,自由表達意見的空間也會不斷被收窄和扼殺,整個社會將會走向專制,走向朽壞,走向腐敗,就此我們謹作出以下請求及呼籲︰

沈祖堯校長應兌現承諾,幫助因公義抗爭而被捕的學生。今天陳同學透過參與社會抗爭,實踐公民應有的權利去爭取社會公義,她的行動力展現了民主社會應有的公民德性,理應得到支持。我們謹此請求沈校長公開肯定陳同學公民抗爭之行為,並呼籲中大師生聯署支持陳同學,讓社會大眾明白培養大學生的公民意識乃大學教育的核心價值之一。

同時,我們呼籲未表態的中大學生會代表會、各書院學生會、內地生學生會、各學系系會、各屬會及學生團體,以及每一位教授、老師及同學,一起聯署聲明支持陳倩瑩同學無私付出的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爭取公義,建立民主社會的道路從來也是艱鉅難行,願我們能携手一步步共建真正公平、公義、自由的公民社會。


香港中文大學青年公民社會
(博群大講堂及博群花節支援團體)
謹上
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如果你們認同這封公開信,歡迎聯署及廣傳之。感謝!)

---------------------------------------------------------
各位同學及校友,這是沈祖堯校長的回信: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各位校友:

就政治與行政學系陳倩瑩同學被判監一事,有同學向沈祖堯校長發公開信表達意見, 以下為沈校長致同學的回應。

支持陳倩瑩同學

各位同學:

自上星期得悉陳倩瑩同學被法庭判監三周後,我和大家一樣,十分關心此事。惟我過去幾天一直在外國講學, 前天才回來,所以遲了回應大家的公開信。

我相信,維護學術自由、捍衛個人權利和追求社會公義,是大學的基本價值。我更見到,過去多年來, 一代又一代中大師生站在社會前線,為弱勢社群發聲。我和大家一樣,深為中大這個傳統而驕傲。

我初步了解過事件,也讀了倩瑩的文章,相信她的行動,絕對不是為了個人私利, 而是出於對香港的關心及對民主人權的追求。我很明白倩瑩現在面臨的壓力和困難,很想給她一些支持。在有需要時, 我會以個人名義為她的訴訟提供經濟援助。我也會叮囑政政系老師及大學輔導長,和倩瑩保持聯絡,提供必要的支持。

我明白年輕人參與社會運動時,有時可能會採取一些較激烈的行動。我在此誠懇呼籲, 希望大家能在和平非暴力及尊重法治的原則下,表達訴求,努力爭取社會公義。

沈祖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