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支援窮人正確【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公布在即,由於庫房水浸,不少人要求政府向基層人士「派糖」,紓解民困。據報政府考慮撥款支援專門接濟窮人的食物銀行,但據本報上周報道,運作近兩年的食物銀行成效不彰,撥款大部分仍未使用。雖然計劃效益未如理想,但食物開支是基層的主要開銷,從食物入手資助貧困人士的方向正確,社會應討論的是如何汲取教訓,把計劃做好。若能改善食物銀行的效率,社會可為處於水深火熱的貧困人士直接提供最需要的幫忙,這樣「派糖」才值得。
誰派怎派須斟酌
窮人食物開支比例高 通脹肆虐百上加斤
財政司長曾俊華下周將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不少政黨均提出額外派發生果金、綜援「雙糧」、電費津貼、公屋免租等措施,但仙女散花式派糖方案,就如乘直升機在鬧市上空撒鈔票,表面上人人受惠,實際卻是泥牛入海,效果成疑。
香港通脹開始上升,有產者在資產泡沫狂潮中,若投資有道,身家或許仍有所上升;但不少基層無產者搭不上資產泡沫的便車,成為全球資金氾濫下的輸家。愈貧困的家庭,食物開銷佔家庭總開銷的比例愈高,香港也不例外。有學者研究指出,食物開支往往佔香港貧困家庭開支四成,因此,派發食物是準確對焦的扶貧方法。
金融海嘯後政府已於2009年2月推出短期食物援助計劃,但據本報上周三報道,原來計劃當初承諾的1億元撥款,截至去年11月底只批出2277萬元,大多數款項仍在庫房。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則指出,計劃申請條件嚴苛,導致申請人數未及預期。
此外,計劃運作近兩年,共有5間機構參與,但效益差異甚大。聖雅各福群會用錢最少而受惠人數最多,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使用撥款最多,但受惠人數只及聖雅各的55%,每人每月成本更是聖雅各福群會的3.5倍。效益懸殊,是因為食物銀行的營運方式可「自由發揮」,是否接受捐助、是否租用倉庫、如何入貨等,各機構政策不同,成本亦各異。
預算案的紓困措施之一是撥款支援食物銀行,但政府亦考慮到撥款派不出的問題。從香港的實際情考慮,由食物入手支援基層的方向是正確的,政府應繼續支持。只要食物分期派發,受助家庭難以把物品倒賣,確保公帑真正用在食物之上,就可避免了過往曾經出現的用綜援金外出旅遊的鬧劇。香港目前最應做的,是總結營運食物銀行遇到的困難,把計劃做好。
首先,目前受惠人士只可領取最長6星期的食物援助,「糧期」屆滿後要再等半年才可再申請,如此短期的資助猶如杯水車薪。因此,政府應考慮放寬申領的時限,讓受惠家庭獲得較長時間的資助。
此外,由於派發食物後受惠家庭仍需煮食,部分家庭或因燃料費問題而無法受惠,故今後資助方式可以更靈活處理。例如部分社區若受助人較集中,可以改由社區中心直接供應免費或廉價餐,總之每個社區均有獨特情,應由當區的社福機構自行決定派發食物的方式。
派食物治標不治本 創造就業才是正途
另一方式是直接派發食物券,讓受助家庭到指定的食肆用餐。此舉必須注意運作細節,避免食肆乘機加價,推出食物券時必須與食肆訂定合約,確保食物券可換取指定分量的食物,避免食肆從中「抽水」。
更重要的是,由於不同社福機構的成本效益各異,政府應把資源向最具效益的機構傾斜,讓有能力的機構承擔更多的服務,同一筆公帑將可讓更多的人受惠。
食物銀行雖能解貧困家庭燃眉之急,但並非長遠滅貧之道。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學者黃洪在2008年一份於「全球非政府組織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報告,引述了美國食物銀行聯網組織Second Harvest Food Bank Network總裁的話指出,單純建立更多更大的食物銀行,未能根本解決飢餓問題,貧窮、失業、無家、缺乏醫療等,才是基層人士面對飢餓的主因。因此,坐擁巨額盈餘的特區政府,最應該做的是為香港創造新的經濟動力,創造就業,讓基層人士自力更生,紓緩貧富懸殊。這才是最有效運用公帑的方法,挖空心思派糖,追求一時的掌聲,不是政府應做的事。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