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聽熱線【明報專訊】今日是情人節,有情人均有影皆雙,但社會上有不少獨居長者,對於長者而言,年老時失去老伴,痛苦難以言說。長者安居服務協會除了提供「一線通平安鐘」幫助長者緊急需要,亦有電話關懷服務「耆安鈴」慰問長者,長者義工更以過來人身分撫平喪偶長者的情緒,助他們走出傷痛。
同聲同氣助「老友記」
過來人做義工 鼓勵充實生活
70歲的Miki自丈夫離世後一直熱心做義工,她擔任「耆安鈴」義工已經有5年,她指曾接到有長者致電來訴說老伴離世後的傷悲,坦言由於她也曾身歷其境,明白箇中感受,會向對方直言「只有自己先幫到自己」,安慰對方若不開心,「他(死者)在上面知道」,對方聽完也會明白,Miki亦會鼓勵對方空閒時可做義工,充實生活。
Miki又說,曾經有獨居婆婆很不開心,「她長期無人理,無兒女,無取綜援,因為其老公死時叫她不要申請,所以她生活好難過」。Miki勸她放下包袱,向她解釋拿取綜援並非一定不好,而且社會亦有責任回饋長者,令對方得以釋懷。
助解兩代溝通問題
雖然年紀大,但Miki亦深明年輕一輩的想法,她指「有些仔女會嫌(長者)煩,與他們交談會很悶」,故此兩代溝通難有共鳴,「我會說知道,有認同,他就有興趣繼續講」。同為「老友記」,Miki更懂得慰問長者的技巧,例如不會問「仔女有無返探你」等問題,她說︰「如果人家沒有兒女,你就是在他的傷口灑鹽。」
並非所有來電長者的故事均是可憐的。Miki曾遇過有婆婆來電埋怨女兒當她隨傳隨到,Miki細問下,發現對方的女兒每周上班6天,休息那天致電婆婆叫她出來飲茶而被「怪責」,Miki薄責她不知足,反問她:「那麼要與你預約?」Miki也十分體諒下一代,「不要責怪年輕的不給錢,若有錢收就應該說聲『多謝』」。
現年72歲的芬姐,因本身及丈夫身體不佳,2006年申請一線通平安鐘。她指丈夫曾感到不適,但沒有按鐘而自行到急症室求診,結果足足花了6小時,「用平安鐘可以慳一半時間」,她有感平安鐘是長者的救命鐘,「自己身為長者,也應該為長者服務」,故一年後,由用戶變成「耆安鈴」義工,打電話慰問長者,「他們開心,自己都開心」。
■耆安鈴﹕1878 23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