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04, 2011

慈善救濟無法改變社會位階落差

社論:慈善救濟無法改變社會位階落差
台灣立報 2011-1-25
被喻為「中國首善」的企業家陳光標預定 27日來台濟貧,預計將發放給弱勢家庭總數高達5億新台幣的善款。訊息一出立即引來不少非議,議論的焦點多半集中在他高調行善的作風,新北市府和桃園縣府便以「當面發放易引發負面觀感」為由,婉拒了這項捐助行動。桃園縣社會局長張淑慧表示,捐贈是救一時之急,不能變成「社會烙印」,如果雙方不是在平等、尊重的情況下,社會局不能接受這項贈予。

相對於新北市和桃園縣的戒慎恐懼,新竹縣府和南投縣府大開歡迎之門,應變上似乎顯得較為靈活,也更能「體察民意」。新竹縣社會處長蔡榮光表示,已選出3百戶、每戶1萬元。連絡獲選名單時很多人感動得哭出來,因為對弱勢家庭來說,1萬元像及時雨,至少可過個溫暖的新年。至於是否會損及受助者的尊嚴,蔡處長認為那是技術問題,「我們會辦個溫馨的儀式,不會讓民眾感覺來接受救濟」。

其實,既是慈善救濟,不論高調還是低調,施者與受者之間絕對不會是平等的關係。因為施方是財富的擁有者,掌握了支配的權力,他可以決定要不要把財富捐出去、要捐多少、要怎麼捐、要捐給誰,而受方只能被動地接受這樣的支配。這樣的上下關係,源自於雙方社會位階的落差,並非他們的主觀意識所決定,所以,就算施者再有慈悲心,儀式辦得再溫馨,頂多也只能讓受者心理上稍微好過一些,卻不會抹平兩者客觀存在的不平等關係。

說穿了,慈善救濟就是一種社會資源的再分配,用來彌補既有的社會體系分配不均所導致的種種問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源的分配主要由階級關係來決定,它也是貧富不均與社會位階落差的根源。慈善救濟是為了彌補它所造成的貧窮問題而存在,但卻不挑戰並改變它的分配模式,甚至在相當程度上複製了它分配的權力關係。君不見,上述施與受的關係,正猶如一般企業的勞資關係,資方擁有盈餘的支配權,可以決定要分多少出來、要怎麼分、要分給誰,可即便他把自己裝扮得非常有慈悲心,把歲末年終的尾牙辦得非常溫馨,然後在會場上將原本就該屬於員工的利潤大方地分送給他們,頂多也只是讓員工歡愉了一晚,卻沒有抹平社會位階的落差,勞資的不平等關係也依舊沒有改變!

這麼說,不意味著慈善事業不可行,在現今的資本主義體系中,它畢竟提供了一個資源再分配的管道,在一定程度上讓部分的貧困弱勢者獲得了紓解。只是,我們無須賦予它某種道德光環,然後又要去區辨高調的行善者與低調的慈善家,從某個角度來說,陳光標毫不掩飾的直率作風,比起那些在尾牙上撒錢卻自命清高的資本家,他顯得可愛許多。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須認清,任何的慈善救濟都改變不了社會位階的落差,也無法根本解決貧富不均的社會現況,若要徹底解決社會分配的公平性,就只能在慈善救濟之外,另覓他途。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3919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