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02, 2011

融樂會助南亞人當社工

融樂會工盟開班
助南亞人當社工
【明報專訊】有見過南亞裔社工嗎?

本地社工課程要求學生中英文兼備,缺一不可,多年來無數識講唔識寫中文的南亞裔青年因此而被「打沉」,更莫說是只懂「講少少」的南亞青年。協助少數族裔的融樂會,與職工盟培訓中心合作,舉辦首個專為少數族裔而設的社區工作證書課程,本月中開課,雖不能為少數族裔取得註冊社工資格,最少能裝備他們日後爭取入讀註冊社工課程。

「社會網絡建立及活動策劃單元證書課程」屬僱員再培訓局的新技術提升計劃,是首個專為少數族裔而設的社區服務相關課程,內容包括認識本港社福機構運作、認識反歧視法案、溝通技巧、活動策劃等,亦會教授日常的社工行業術語如「綜援」、「服務對象」等。

在職工盟的培訓中心,有十多名懷社工夢的青年,他們大部分是社福機構的程序工作員,公餘裝備自己,待願望成真之時大派用場。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說,程序工作員難有升職加薪機會,但當中很多已期望做社工很久,可惜制度的不公平,令他們幾乎失去這機會,縱使他們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

入讀本地課程 須報會考中文

王惠芬指出,社工註冊局沒有明文規定,註冊社工需要懂得中文,但規定註冊社工必須在認可機構修讀社工課程,奈何本港的社工課程,在入學資格均列有會考中文科的欄目,然而,很多南亞裔人沒有報考會考中文科。

首名南亞註冊社工 爭取兩年

在香港是否從來沒有南亞裔人取得註冊社工資格?王惠芬說,曾經有一名在印度完成社工學位的青年,來港修讀社工碩士及課程,同時在香港大學兼職任教,其間他多次嘗試註冊不果,最終花了兩年才成功。王惠芬說,現時有兩名南亞裔人修讀社工副學位課程,「這麼多年來就是幾個,還要是逐個個案爭取,不應該是這樣的」。她無奈說:「我想為成班人去爭取,不是一個一個,舉辦課程是希望他們裝備自己,令別人覺得他們是行的。」

明報記者 馮樂琳

立志幫助人 被拒不放棄
【明報專訊】「碰釘」似乎是南亞裔青年在香港的「日常生活」,35歲的Gokul來自尼泊爾,在社福機構工作6年,成為註冊社工是他多年來的目標,他每次申請報讀本港社工課程,均因「中文能力不達標」而被拒絕,問他有沒有想過放棄,他說:「沒有這個concept(概念)。」

盼當社工幫少數族裔

問一個香港青年或一個南亞裔青年為什麼想當社工,答案其實沒有兩樣,離不開「想幫人」,只會說少許廣東話的Gokul也一樣,「少數族裔有他們的困難,我和他們有相同的文化和語言,知道亦明白大家的問題,我想幫他們,亦想幫到香港的市民」。

Gokul一直想報讀社工課程增值,「社工有不同方法解決問題,我覺得我未可以」,奈何從來沒有課程願意取錄他,已育有兩名子女的他,從來沒有想過離開,「無論幾難都繼續爭取」。

同樣來自尼泊爾的Raksha今年25歲,來港10年只懂少許廣東話,她曾修讀酒店管理課程,實習經驗讓她覺得「生活不應該只為錢」,輾轉在社福機構找到程序工作員的工作,兩年來走遍香港的高等教育機構,沒有一個社工課程是她有資格入讀,中文一關始終過不了,令她非常沮喪,她希望報讀融樂會的證書課程有助她達到終極的「社工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