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變飯堂 全校吃鮮菜【明報專訊】特首去年在施政報告中宣布預留5000萬元環保基金,資助全港750間需為學生準備午餐的學校,提升飯堂設施以便「現場派飯」,減少廚餘及即棄飯盒。但受校園場地限制,至今只有三成學校申請資助。馬鞍山靈糧小學運用創意突破地方限制,將天台改建為飯堂,並實施彈性午膳時間,令全校約千名學生可享受即場煮烚的新鮮蔬菜。
即場烚菜派飯 分段進膳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全港約750間學校需為學生準備午餐,但礙於不同學校的環境有限,不是所有學校均適合「現場派飯」模式。5000萬元學校改裝工程及添置設施計劃在2009年12月7日開始接受申請,環保署今年3月再把資助額加碼至1.5億元,目前收到210間學校申請,並要求署方派員到訪學校,評估現場派飯是否可行。
馬鞍山靈糧小學早前提交申請書,獲批150萬元做改建工程。靈糧小學校長陳美娟表示,學校有約1000名學生,當中700人在校訂購午膳,但原來的飯堂只能坐200人左右,對現場派飯「有心無力」。學校獲資助後,趁今年暑假把天台改為飯堂,再想出讓不同年級的學生採彈性午膳時間安排,分不同時段進飯堂吃飯,終可在9月開學時落實新措施。
要求吃光 每天廚餘少10磅
目前該校學生的午膳由飲食供應商提供,部分肉類預先烹調,新鮮蔬菜則由供應商派員現場以「烚菜機」煮烚,再按分量派發給學生。陳校長說:「蔬菜的種類多了很多,以前飯盒焗住很久,只能有椰菜和瓜類,現在可以新鮮煮生菜、菜心、西蘭花等。」她又指出,派飯的好處是可控制分量,以前不少低年級學生每天吃剩半盒飯,連飯盒棄置,造成浪費,但現在用飯盤派飯,收回時會先要求學生把飯吃得乾乾淨淨,把全校每天廚餘減少10磅左右,平均每人只留下0.05磅廚餘。
此外,學校小食部今年起亦停售所有不健康的零食,改售粟米、車厘茄和三文治等健康食物。家長黎太認同學校概念,覺得讀二年級的兒子學會多吃菜,回家亦可貫徹好習慣,「不會吃剩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