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聖雅各「後顧無休」規劃服務

規劃身後事 為家人解憂
前醫務社工 籲趁佳節表達心意
【明報專訊】「半杯水道理耳熟能詳,但誰曾想過,不見了的一半水,其實已喝進肚裏?」曾當8年醫務社工的陳智豪,輔導過不少喪親家屬,他說生命像一杯水,至親離世有如水沒了一半,但家屬與離世親人的關係,卻是永恆不變。聖誕節臨近,他說是親友表達心意的好機會,特別是臨終病人,輕輕一句關心說話,是家人勇敢面對未來的強心針。

香港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休」規劃服務,今天下午舉辦「後顧之年 無憂歲月」研討會,邀請社工及律師分享生死規劃(詳情見表)。現任中大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陳智豪,獲邀擔任其中一名嘉賓,演講題目是「留給這世上我最愛的人」,指出近年大眾多談生前規劃身後事,除了物質上的安排,家人的心靈支援一樣重要。

思念過度 婦隨身帶丈夫骨灰

陳智豪表示,家屬面對喪親打擊,當下要處理喪禮等安排,注意力分散,往往不會有太大感觸, 4至6星期後,處理完外務,重歸生活,哀傷情緒會愈來愈明顯。他指出,喪親後第一年最難過,「有許多家屬的父母過身,很多時會說,世界不再一樣了!他們會嘗試用不同方式,將對死者的思念連繫到生活」。

連繫方式因人而異,他舉例,有太太習慣跟丈夫喝早茶,但丈夫不幸過身,太太每天獨個兒上茶樓,但會叫侍應開多一個茶位,擺一對碗筷在旁邊。不過,若連繫方式影響社交及日常生活,則屬不健康,「曾有一名婦人,丈夫離開後,習慣將骨灰隨身攜帶。即使與朋友約會,也不諱言說帶了丈夫一起來,令友人大感不安。另外,有親人頻頻走去『問米』,被家人責罵過於迷信,關係受損」。

陳說,若親友發現家人有異樣,先不要責備,要了解行為背後的心意,助對方度過哀傷期。他指出,就那隨身帶骨灰的婦人,輔導員建議對方留意坊間一些可佩戴骨灰的吊墜,輕便又美觀,該婦人後來把丈夫骨灰放入吊墜,社交大大改善,心理壓力亦減輕。

病人應大膽表達身後事意願

當醫務社工的數年,陳智豪主要服務癌病患者家屬。他說,癌症病人決定繼續接受治療或放棄治療,家人都會有份抉擇,同時面對極大壓力,「當家屬不忍親人承受治療痛苦,會選擇讓患病親人停止治療,安詳度過最後歲月。不過,每當病人離世,有家屬會為當初決定而後悔,因而自責」。他建議,中國人臨終時忌諱談論死亡,忽略一個黃金溝通時機,病人除了可大膽跟家人表達身後事意願,亦可向家人表達心意,令他們有勇氣面對未來變數。

一句說話 讓家人釋懷

陳智豪初當醫務社工時,曾遇上一名30多歲四肢癱瘓的病人,只可說話,終日住在醫院。聖誕節前夕,這父親心繫兩名幼女,透過他買了兩張聖誕卡,然後寫了祝福字句送給女兒,「雖然是簡單幾個字,但包含的愛意伴隨女兒一生。聖誕節之後一年,他便離開了」。

在醫院見慣生死,陳智豪對生命也有不同理解,並以半杯水比喻︰「半杯水道理耳熟能詳,但誰有曾想過,不見了的一半水,其實已喝進肚裏?」即使至愛離開,關係是永恆不變,沒有人能搶走的。生命有限,趁佳節臨近,親人宜大膽表達心意,珍惜當下。

香港聖雅各福群會除了舉辦研討會,亦製作「逝.愛同行」小冊子,建議喪親家屬如何積極面對新生活,並列出處理遺產手續、辦理親人身後事如死亡證及火葬爐期的需知等,免費向公眾派發,查詢電話︰2117 583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