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05, 2010

尋求兩岸三地公民社會的結盟

我們的時代-尋求兩岸三地公民社會的結盟
2010-09-03 中國時報 張鐵志
 ECFA通過之後,顯然台灣將越來越不能迴避面對中國。問題是,我們要用什麼姿態面對呢?

 最近,清華大學吳介民教授在一本合編的新書《秩序繽紛的年代中》寫了一篇重要文章〈第三種中國想像〉,提到目前想像中國的方式延續著藍綠二分的對立邏輯。第一種觀點只看到財富與機會,認為台灣唯一出路在中國,為了經濟可以犧牲責任政治與民主人權。第二種觀點則看到威脅與風險,認為與中國交往過程中台灣一直都是受害者。但這種想像都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擁抱中國,不見得就能給台灣帶來繁榮;而迴避中國,未必能保障台灣安全。

 他提出第三種想像,亦即兩岸尋求在社會的層次,形成跨海峽的社會連結,甚至進一步形構跨海峽公民社會。「這是兩岸進步力量共同對抗既得政商利益權錢結盟的有效方法,一種跨海峽的公民運動。」

 的確,中國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他者」。資本家們當然早已前仆後繼前進中國,各領域的專業者也早已展開交流互動,但是兩岸的公共領域的交往卻還很薄弱。由於媒體上的中國圖像頗為貧乏,而專業者在各領域的認識也是碎片化的,所以台灣對中國的理解與想像仍然不足。反之,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認識當然更薄弱。

 如今越來越多的媒體人、文化人進入中國。但一部分人選擇與中國的權力/財富集團站在一起,把中國純粹當作賺錢的商業樂園、或者享受在中國高規格的待遇,以至於不論是出於個人利益,或是因為資訊限制,所以他們多半是只為中國熱烈歡呼。

 另一種可能性是與中國的公民社會力量站在一起。這個出發點每個人容或不同:不論是自居為華人社會的一分子,或是基於保障台灣的策略,或者基於跨地域聲援的相互團結(solidarity)。

 最近,知名媒體人陳文茜在香港書展批評韓寒沒有文化引起軒然大波,但她並非意在批評韓寒,而是要批評韓寒對於上海世博的負面評價。對世博當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評價角度,但是當陳文茜不斷強調她深度採訪四次世博深知其博大精深時,她似乎忘了韓寒是一個上海市民,因此他的聲音代表了部分中國人民的心聲。中國知名時評人安替最近就在媒體上評論說陳文茜的節目說,「大陸觀眾看中天文茜的節目,常常覺得自己都不好意思:『我們什麼時候這麼好過?』」

 相比於此,最近龍應台在北京演講她的中國夢,就呈現一個面向中國的不同姿態。龍應台公開說文明的尺度是「這個國家怎麼樣對待外來人入住;…怎麼樣對待它的少數民族…如何去對待不同政見…這當然也包括了十三億人如何去對待二千萬人。」而龍應台基金會八月在台灣的思沙龍活動舉辦「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系列,播放關於上訪、階級、新聞自由等紀錄片,並邀請大陸自由派知識分子來訪。顯然這兩位對於中國的態度,以及在台灣所呈現的中國,是很不相同的。

 誠如吳介民所說的第三種中國想像,我們應該尋求兩岸三地公民社會的彼此結盟,抵抗三地的政治和資本聯盟的強大支配力量,以推動三地民主的進展和文化生產的豐富化。尤其三地的公民社會有許多可以彼此學習、相互支援的部分:譬如中國的政商權力集團對內部民眾的壓迫,或者中港政商聯盟對香港民主的壓制,都是台灣在與北京交往時必須面對的課題。反之,台灣走過的民主道路、公民社會的組織經驗、當下的社會運動,都對大陸和香港有重要參考意義。一個具體的例子是當前台灣土地正義的問題成為燃燒的議題;香港保衛菜園村反高鐵的行動,以及地產開發商的霸權也是此刻主要社會矛盾;而在中國,土地開發和房屋拆遷同樣是當前最巨大的衝突。這是三地可以共同反思、學習實踐的問題。

 與中國建構一個合理互動關係,是這一代台灣人必須認真面對的歷史任務。村上春樹說,如果有堅固殘酷的高牆和容易破碎的雞蛋時,做為一個作家,他會永遠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這也是我們面向中國時必須面臨的選擇。

(作者為專欄作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