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4, 2010

捐獻文化重新起錨

富人發財更須立品
捐獻文化重新起錨

Jul 30, 2010 信報 鄭經翰
不管是真是假,無論務實務虛,近日愈來愈多人掛在嘴邊的一個四字詞,恐怕是「仇富心態」。

須知道,《獅子山下》畫面中的香港雖然窮,但階級關係卻相對和諧,那除了由於集體認命式的「均貧」外,更在於強調有錢人發財要立品,小則贈醫施藥,大則辦學興教。可惜,過去十多二十年,隨著改革開放造就一批工業家(廠佬)發大財,然後是另一批大陸「新發財」亦步亦趨,爭相食住香港金融中心個勢炒賣暴富,肆意炒起樓市,以至招搖過市,再加上傳媒的推波助瀾爭相扒糞,看在廣大市民的眼裡,記在月入只有三五千元的低下階層心中,自然好容易產生「朱門酒肉臭」的惡感。例如同為保育,日前的「大浪西灣事件」,較年前的「景賢里事件」更激更烈,即可視為這種惡感的極致表現,令人憂心。

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就更加需要更多有錢人以身作則,一方面慷慨解囊,另一方面大力推廣香港核心價值觀。事實上,不少富商都看到這個問題,紛紛著力回饋社會,努力改善形象。

一個多月前,自由黨前主席田北俊透露,一個由新地等四大地產商牽頭扶貧基金即將成立,每年撥出0.5-1.0%利潤作慈善用途。屈指一算,四大地產商(不包括長實)每年盈利大約五、六百億元,即是每年可以用作扶貧的善款可以高達五、六億元,影響力非同小可(田少對外透露約三、四億元,可謂買足「信譽保險」)。田少更直言,那個基金將會「直接派錢扶助社群,以示關懷」。

雖然近日有傳這個「四大地產商扶貧基金」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加上由於田少是政治人物而遭黨同伐異的「新知舊雨」施展大小動作搞亂檔,而在籌組過程中亦都引起過不少不必要的誤會(例如部分富人把這個基金與同樣集資三億元的「兒童發展基金」混為一談,以至兒童發展基金的頭頭最近都有點煩),但我依然希望田少的好心大計可以成事。總之,不管黑狗白狗,能夠幫到窮人的,都是好狗。

話分兩頭,所謂的「直接派錢扶助社群,以示關懷」,卻恐怕未能捉到捐獻文化的要旨。

簡言之,捐獻文化要旨有三:一、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創造、擁抱、維持到捐獻文化;二、捐獻文化不單關乎「籌款多寡」,更在乎確立一種「關愛文化」;三、捐獻文化既關注當下的「濟弱扶傾」,更重視長遠的「自力救濟」。

關於捐獻文化的佼佼者,最為世人津津樂道者有二,其一是比爾蓋茨,另一是畢非德。從二人身上,我們好容易就可以看到,上述三大要旨如何獲得貫徹。

先說畢非德。他老人家把九成個人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卻非像潑出去的水一樣亂花一通,而是有指定用途,其一用於教育(為貧困學生提供獎學金),另一用於醫療(為計劃生育方面的醫學研究提供資金)。可以說,二者都是解決貧窮問題的治本良方(順帶一提,畢非德接受《財富》〔Fortune〕雜誌訪問時,曾經講過一句十分之睿智的話語,好值得成為芸芸香港富人的座右銘。他說:「一個非常有錢的人會留給孩子足夠的錢去做任何事,但又不夠他們無所事事。」)。

至於比爾蓋茨,除了也有做上述捐獻之外,近年更專注減少全球最貧窮國家的兒童夭折率問題,方法是大量提供相關疫苗。今年一月,他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宣布,繼捐出45億美元(折合約350億港元)來研發疫苗之後,再一擲100億美元(折合約777億港元),並強調:「我們一定要把未來十年變成疫茵十年。」又滿懷憧憬的說:「疫苗已經拯救及改善了發展中國家數以百萬計的生命,而醫學新知將會令拯救從未如此那麼多的兒童成為可能。」總之,研發疫苗已經成為蓋茨基金會的頂頭大事。

而從比爾蓋茨和畢非捐獻模式可以見到,美國富人早已由傳統的捐錢興建博物館、音樂廳及大學校園等「硬件」,順利過渡到「更基本的軟件」,例如醫療和教育。這方面,田少原先打算成立的扶貧基金似乎未有觸及,而「如有雷同,實屬誤會」的兒童發展基金可算走對了第一步,但暫時仍停留在「配對儲蓄計劃」的低度發展階段,尚待觀察。環顧香港,無論硬件,抑或軟件,都符合捐獻文化要求的,到目前為止,只有李嘉誠基金會,可謂「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正所謂「義所當為,毅然為之」,雖然李嘉誠捐錢曾被炒作出「港大醫學院冠名風波」,但事實擺在眼前,環顧香港富豪,李嘉誠捐錢最多,而他把三份之一身家捐出(說是給他「第三個兒子」),亦屬創舉。最重要的還是,李嘉誠基金會堪稱香港捐獻文化的典範。固然,「港大醫學院冠名風波」沒有影響李嘉誠繼續行善,而他亦表示對風言風語毫不介意,繼續我行我素,但港大負責處理捐款的部門幾乎「累街坊」、差點誤大事,產生出「嚇怕闊佬捐錢」的「漣漪效應」,以至為港大營造出儼如特區政府即使派錢都會被人罵的弱勢形象,實應好好檢討。

回說典範。先不要說其他,單看李嘉誠基金會早於一九八○年成立,至今三十年,已經捐出超過113億港元,即知殊不簡單。更何況,基金會一早就制定了四項策略性目標:一、培育確立「奉獻文化」;二、支持教育改革新理念;三、資助醫療研究和服務;四、超過八成捐款用於大中華地區。

這四項策略性目標基本符合先前提到的捐獻文化三大要旨。不過,必須指出,由於第一要旨(即「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創造、擁抱、維持到捐獻文化」)較為抽象,而基金會過往亦都較少開宗明義主辦相關活動,以至未能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頗為可惜。據悉,針對這個問題,李嘉誠基金會將會在九月初暑假後推出一個提高全港公益意識的教育活動,值得密切留意。

總的來說,如果這個計劃真的能夠推廣到尋常百姓家,那就有望復興「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讓香港人重新關心週圍的人,戾氣自然減少,對香港人來說實是美事一椿。

聽說這個計劃比較另類,並會邀請廣大市民參與,我熱切期待九月初這個計劃的到來,激發更多好人好事,一起令更多極須扶助的人昂首邁步,讓香港變得更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