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3, 2009

聖公會重建料斥資約8億

聖公會重建料斥資約8億
【明報專訊】香港聖公會教省準備斥資7億至8億元,重建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的建築群,會保留當中4幢歷史建築物,包括建築群中歷史最悠久、於19世紀中落成的會督府,其餘多幢建築物會拆卸重建,重建後的建築群樓宇密度將是中環全區最低。

1萬平方米樓面移至畢拉山

負責的建築師廖宜康聲言,聖公會位於中環的新建築群樓宇密度,將是全區最低,但未有交代目前建築群的樓面面積,以及拆卸建築物數量,只透露新發展計劃涉及的樓面面積約3.2萬平方米,較聖公會教省所需的面積少了1萬平方米。聖公會教省表示,考慮到該地皮的低密度及景觀,會把不敷應用的1萬平方米樓面面積,轉移至該會擁有的畢拉山地皮,用作興建幼稚園和神職人員宿舍,令位於中環的新建築群樓宇最多不超過13層。

聖公會教省法律顧問鄭慕智披露,約1年前聖公會鄺保羅大主教拜會特首曾蔭權,提出重建計劃,獲特首安排多個部門協助籌劃,其間考慮了不同方案,認為現有方案最合適。

「拆每幅牆之前都詳細考慮」

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陳積志稱,重建計劃仍屬初步階段,視乎設計才決定哪些建築物要拆卸,及是否需要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廖宜康則表示「不敢拆古蹟」,強調「拆每幅牆之前都會詳細考慮」。對於會被拆卸的建築物,他聲稱都是樓齡較淺及後期加建的建築物,價值不高。

中央設廣場 供市民出入

根據政府資料,香港聖公會建築群是中環重要的建築地標,包括會督府(始建於1841年)、聖保羅堂(1911年)、前教堂禮賓樓(又稱馬丁樓,1919年)及原為聖保羅書院(1851年)南翼的舊基恩小學,該4幢建築物「具重要組合及社會價值」。政府指出,整項重建計劃以非牟利為基礎,拆卸多幢建物後,騰出的土地將建築兩幢樓高11至13層的綜合大樓,設施包括醫院及辦公室等。

廖宜康說,新建築群中央是一個廣場,市民可自由出入,廣場亦會作展覽用途,與公眾建立溝通橋樑,希望透過重建達到3個目的,包括優化區內規劃保育及活化現有建築物、將聖公會的門口打開,與公眾接觸,以及提供更多社區服務。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