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碩紅﹕四問最低工資
2008年9月23日
【明報專訊】香港沒有最低工資,有近40萬工人日復日地胼手胝足工作,婦女佔六成半,人數超過25萬,長者佔近一成,人數逾2萬,他們縱使耗盡血汗也未能換取一家溫飽。面對以上情形,社會普遍出現一種既同情又保留的反應,下文嘗試解答4個針對最低工資最主要的疑問,希望有助推展更有建設的討論。
問一:最低工資是好心做壞事?
答:全球已有101個國家實行最低工資,當中包括中國內地和奉行自由市場的美國。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30個已發展國家中,有21個實行最低工資。一些實行最低工資多年的國家,如英國、新西蘭、愛爾蘭,最低工資不但沒有引致嚴重的失業,反而改善基層勞工的待遇。而外國經驗已總結出不少方法,可減低最低工資或會導致的負面影響,如稅務優惠、短期豁免員工人數較少的中小企實行最低工資,以及為生產水平較低人士制訂適切工資結構等。2007年,香港在職貧窮的人數已差不多達40萬,比1996年的約22.3萬大幅增加了約76%,佔整體勞動人口近12%。若實行最低工資,可即時令近40萬僱員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免於貧窮。
問二:最低工資會增加營運成本,拉低經濟競爭力,最後導致企業倒閉或撤離,反而令更多僱員失業?
答:人力成本佔中小企主要行業平均總開支的10%至38%(2004年統計處)。而會受最低工資影響的僱員,只是企業內最低薪的崗位,不是工資成本的主要部分。中小型企業經營困難,很大程度是因為市場上不同形式的壟斷,以食肆為例,燃料供應、舖位租賃、電力等,都面對各種形式的壟斷及價格操控。
2006 年的統計顯示,有七成在職貧窮人士是從事「批發、零售、進出口、飲食及酒店」及「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行業,如保安、清潔、清理垃圾、地盤工、酒樓工、快餐及家務助理等,工作性質多以地區為本,企業不容易撤離香港。再者,若僱員的薪酬提升,消費力也可增加,進一步刺激本地內部經濟的需求。而提高工資也有助推動企業提高生產力(包括提高僱員士氣及對僱員的培訓),這或可抵消增加了的成本。
問三:最低工資令原本由競爭能力較弱的社群擔任的職位,更容易被年輕人或新來港人士取代?
答:有大量低薪僱員從事的工作多是非技術或體力勞動的工作,如清潔、地盤工、雜工等。較有議價能力的年輕人一般不會選擇。對於年老的一群,我們有責任讓他們安享晚年,而不是鼓勵長者從事超低薪沒有尊嚴的工作來維生。社會更不應鼓勵僱員以接受剝削工資來增加受僱的機會,反而應鼓吹以更正面的措施(如就業津貼、稅務優惠及積極勞工政策等)來幫助他們就業。
問四:只為清潔保安兩個行業立法最低工資,有何問題?
答:超過七成低薪工人主要從事非技術性或體力勞動工作,如:清潔、地盤工、雜工等,遍佈各行各業,若只立法保障清潔及保安兩個行業,對其他低薪工友並不公道。
最低工資全面立法這議題討論多年,社會漸成共識,目前最重要的是制訂主體法例,能保障所有行業的僱員獲得基本工資,而執行機制應能包容社會各階層參與,包括僱主、僱員、政府、學者及其他受影響人士等。社會需作出道德抉擇,我們期望付出勞力的工人可得到基本生活保障,還是繼續容忍辛勞工作的人也無法養活自己甚至家庭?樂施會呼籲盡快設定最低工資,讓工人生活可得基本保障。
作者是樂施會香港項目倡議幹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