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場無配套 難變出特色
【明 報專訊】按政府目前計劃,西九文化區將有大大小小劇場共12個,可容納250至2200人不等,配合可容納1.5萬人的大型表演場地及音樂廳,單從數字上 看,確令人聯想到倫敦的West End或者紐約的百老匯。不過,無論是紐約抑或倫敦,觀眾看的始終是「表演」而非「表演場地」,香港劇場中堅陳炳釗和潘惠森雖然都相信西九對香港戲劇有積 極影響,若場地欠缺發展方向或文化政策作配套,再先進的劇場亦難變出特色。
逼小劇團產業化 未見發展方向
陳炳釗和潘惠森分別 為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和新域劇團擔任藝術總監,兩團體過去10年一直從事本地中、小型劇場創作。「90年代投入創作的劇場工作者,多以兩三人的小型劇團形式 運作,政府多年來透過資助,令香港不斷有不同類型作品湧現,劇場工作者可專注藝術追求,但現在的西九,就好像要逼這些小劇團推向產業模式。」陳炳釗說。
西九文化區內可容納約250名觀眾的黑盒劇場,一次4場的演出場租連3天的綵排,租金約為5萬元,較在土瓜灣牛棚藝術村自設小劇場的租金相比,貴近兩倍,「就像小士多跟豪華商場的超市比較」。
豪華超市未必較牛棚小劇場有吸引力,「在歐洲的黑盒劇場,即使是在貨倉或其他地方,坐得擠迫,但會有一種氣氛,在香港,要顧及消防條例,每一樣要求都跟到足,反而失去小劇場特色」。
歐美的劇場透過駐場藝術家賦予場地特色,「例如有劇場專做寫實劇,有劇場就專做新劇,讓劇場發揮個別特色」。反觀西九,除了一個專為戲曲而設的中心,其他場地一律面目模糊。
興建劇院同時 軟件亦要配備
近年與劇場組合詹瑞文拍檔創作《男人之虎》大收旺場的潘惠森,知道政府發展西九是為發展地標、推動旅遊,但對於劇壇未來能否藉西九變得多元,潘亦直言難以預料,皆因西九仍未有清晰的軟件配套。
潘日前接受韓國文化部門邀請到韓國參加光州文化都會計劃工作坊,「在最後一節會議,一個官員跟我們解釋整套政策,急不及待希望我們(各國藝術家)立即落實演出」。他說,韓國要將光州打造成亞洲文化都會的龍頭,而在興建劇院硬件的同時,軟件已同時在積極配備。
潘惠森說,當初創作《男人之虎》沒想過可重演7次,觀眾近10萬人,而同類有本土特色的創作,有能力在西九成為吸引外國觀眾的劇目,但劇界還未能掌握這種「煉金術」。究竟怎樣的演出才叫好叫座,能否在2014年西九正式出現之前發現,還是未知數。
明報記者 何嘉敏 羅永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