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7, 2008

余若薇﹕問政府,錢何處去?

余若薇﹕問政府,錢何處去?
2008年6月17日

【明報專訊】醫療改革剛完成3個月諮詢,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表示,諮詢文件中提出6個醫療融資方案,尚未形成一個主流意見,他在明年初第2階段諮詢中,可能提出第7個方案。

政府處理醫療融資問題,一直強調公共醫療開支日益增加,市民除了交稅,有必要額外集資,否則長遠來說政府「斷擔挑」。周一嶽現在帶領市民走的方向,是從6、7個方案中挑選一個比較可以接受的。

政府多了醫療服務經費 怎運用?

市民抉擇前,好應該停一停,想一想,不但政府可以問市民「錢從何來?」,市民更加有權問政府「錢何處去?」。周局長的諮詢便是缺少了這部分,未有解答一個根本的問題﹕政府多了醫療服務經費,怎樣運用?

諮詢文件羅列現行醫療制度種種不善之處,包括病房擠迫、專科門診新症及非緊急手術輪候時間長、公營和私營醫療服務缺乏競爭和合作、安全網未能照顧需要昂貴治療的病人以及中等收入家庭、醫生和病人難以建立長久的醫護關係等。倘若政府有了新錢,便能解決這些問題?假如沒有新錢,政府便任由情惡化嗎?

政府要首先解答上述兩個關鍵問題,因為諮詢文件指出本港醫療制度的諸多弊端,並非什麼新發現,97年港府聘請哈佛大學教授撰寫的顧問報告已有類似的提述,而11年來,這些弊端並未因為公共醫療開支遞增而消失,究竟問題出在哪裏?財政司長曾俊華在08/09年度預算案中承諾,公共醫療開支將會繼續增加,而且幅度大躍進,目標是由2004年大約380億元提高至2033年的 1,866億元。然而,增加撥款是一回事,最重要是公帑用得其所。

現行醫療制度的資源分配恰當嗎?可有提高效率的空間?若要收回若干百分比的服務成本,成本如何計算?同一項醫療服務,在公家醫院和私家醫院的成本相差多少?哪項服務應該繼續由公營醫院主力承擔,哪項服務應鼓勵私家醫院經營才最經濟?

政府有責任披露這些基本資料,說服市民,她已經竭盡所能,善用每一分公帑,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醫療服務,然後,才能要求市民額外融資。香港人是講道理的,不會盲目反對任何醫療融資方案,但目前欠缺公開資料作出明智的判斷。

政府缺乏「市民才是老闆」觀念

事實上,公帑來自市民,市民絕對有權知道政府運用公帑是否得宜。一如近期政治任命官員的薪酬事件中,反映特區政府缺乏「市民才是老闆」的觀念,初時以私隱為由,把這批新官的薪酬列為保密資料,後來,特首只肯透露他們的薪酬範圍,最後,在輿論壓力下,「同意」新官們各自公布薪酬。這批共17人的副局長和政治助理薪酬涉及每年3000多萬元公帑,在政府開支當中尚且是一個小數目,醫療融資關乎每年數以千億元計的公共醫療開支,以及每個香港人一輩子的經濟負擔,市民實在有權問政府「錢何處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