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05, 2008

《活在邊緣》

港台實劇探討 跨代貧窮壓迫生活
2008年4月5日

【明報專訊】香港貧富懸殊惡化,在物質年代裏,貧窮不只是身無分文、三餐不繼,窮人的定義可擴闊為生活跟整個社會有明顯的落差,跟主流脫節的一群。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貧窮是普遍現象,但現時貧窮成因更見複雜,除了老弱傷殘以外,中年失業、新移民家庭、低技術人士、在職貧窮、單親家庭等,日漸複雜的社會問題把這群人逼得活在邊緣。港台將推出實劇集《活在邊緣》,透過10個故事去探視窮人所面對的困境以及精神面貌。

《活在邊緣》的第一集故事,根據真實個案改編了一個跨代貧窮的故事。張軍幼時隨母來港,一家生活雖然足襟見肘,但尚算快樂,他深信只要努力讀書,便可改善生活。直至升中後,他終面臨考驗:母親因患病長期在家,父親成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因此無法買新課本、電腦等用品,學習更見困難,張軍開始意識到「錢」比「功課」重要。他最後因為留班而激怒父親,二人大吵一場,張軍離家出走。正當他想犯案時,母親一個電話及時把從他從邊緣喚回來。

貧窮無關性格 六成受訪者意見相反

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製作人員發現貧窮對在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影響尚未明顯,尤其是背景相近(例如新移民)的小孩子會被編配在一起,競爭和差距較小。升中後,學業使費增多,如要上網做作業、學吹長笛等,窮學生只能學牧童笛。

跨代貧窮是指子女因父母的社會、經濟條件惡劣而造成的貧窮問題,與個人是否「個性懶散、不思進取」無關。不過,港台早前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調查卻發現,六成受訪者認為貧窮主要是個人的「性格問題」,例如:個性懶惰、不思進取、好高騖遠、不知足。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所謂「基本歸因謬誤」,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人們偏向歸因於他本人的個性、態度,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則強調環境的影響。製作人員認為,貧窮人士的下一代,一方面要面對個人資源、社會資源貧乏的不公平起步點,另一方面亦要面對「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threat)。有心理學研究發現,當學生發覺或被告知將會被歸入負面的刻板印象類別時,因為心理與自信心的因素,表現會受到負面影響,例如有實驗發現,一群男女生測驗數學,當學生被告知試題無性別差異時,男女生表現相仿,但當學生被告知女生試題較難,雖然試題無變,女生的成績依然下跌。

香港電台《活在邊緣》資料
第1集:《一路走下去》
播映日期:2008年4月5日(星期六)晚上7時30分
播出頻道:無铫電視翡翠台

港台網上廣播站(http://www.rthk.org.hk/rthk/tv/lifeonthemargin/20080405.html)
視像直播及可供重溫

*資料由港台提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