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3, 2008

林本利﹕醫療改革 不單是錢的問題

林本利﹕醫療改革 不單是錢的問題
2008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最近特區政府發表的醫療改革諮詢文件,名為《掌握健康.掌握人生》,內容提及如何改革醫療制度,以及探討不同的輔助融資方案。

閱讀百多頁的諮詢文件後,不少人會覺得文件內容似曾相識。倘若我們翻開另一份在1993年發表,名為「促進健康」的醫療改革諮詢文件,便會發覺到兩份文件的內容大同小異。

15年前發表的諮詢文件,同樣強調香港將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醫療費用會不斷上升。文件指若醫療制度不改革,尋找新的財政來源,醫療體系將無法面對未來20年的新增需求,服務質素將大幅下降。

15年後的今日,香港的醫療體系大致上仍然能夠滿足市民需求,並未崩潰。政府今次重施故技,在諮詢文件中大談香港醫療制度必須改革,現時倚賴政府稅收資助的醫療融資模式,並非持久的做法,有需要開拓新的「輔助」融資模式。

現時特區政府坐擁巨額財政盈餘,再加上外匯基金的歷年投資回報盈餘,兩者加起來達11,000億元,足夠政府5年的開支。此外,自從2000年底開始強積金計劃後,僱主及僱員每月需要把合共10%的收入作為供款,存入強積金戶口內,現在強積金戶口總額已超過2600億元。再看看銀行的數以萬億元的存款總額及其他投資金額總值,便知道很多市民已經未雨綢繆,為未來退休生活及醫療開支作出準備。

政府在諮詢文件中以大篇幅介紹個人健康保險儲備,強迫在職人士參加計劃和供款,恐怕很難得到大部分市民支持。不少人認為政府一味「靠嚇」,目的是額外徵稅,減少政府在醫療方面的承擔,並且將市民收入轉移至負責管理強醫金的金融機構及醫療保險機構。

還要問:錢往哪裏去?

政府過去10多年,不時以香港人口老化為由,希望在市民身上取得額外收入,以應付未來的醫療開支。政府一直強調「錢從哪裏來」的問題,卻沒有清楚告訴市民,獲得額外收入後,錢將往哪裏去?

根據政府推算,長者佔本地人口的比例會由現時的每8人中有1名長者,增加至2033年的每4人中有1名長者。醫療方面的總開支亦會由現時佔本地生產總值5%左右,上升至9%以上,增加幅度超過七成。

問題是即使政府的推算數字正確,未來20多年,長者比例及醫療開支差不多倍增,政府又和市民在醫療融資問題上達成共識,獲得額外收入,這額外收入將投放在哪方面呢?醫療融資不單是錢及需求的問題,亦需要考慮供應層面。本地的醫護人手及病脇數目能夠相應增加,去滿足未來的新增需求嗎?

從資料顯示 (見附表),由2000年至2006年,本地註冊醫生數目每年平均只增加200多人,註冊及登記護士人數則大幅下降了一成。公營及私營醫院的病脇數目,亦不增反降。過去幾年本地出生率回升,產科病脇短缺的情不斷惡化。倘若醫護人手及病脇短缺的問題持續下去,日後市民在醫護方面的額外支出及供款,恐怕只會推高醫療服務收費,對改善醫療服務質素幫助不大。

因此,醫療融資問題並非政府首要解決的醫療問題。即使醫療融資問題未有定案,政府亦可以落實諮詢文件內的其他建議,包括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推動公私營醫療協作及互通。政府有需要制定政策,去增加本地醫療服務的供應,防止壟斷。政策包括增加土地供應用作興建更多私營醫院,培訓更多的醫護人員,甚至必要時從外地輸入人才,去應付未來的醫療服務需求。

為了紓緩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政府應改變入境政策,鼓勵市民生育,吸引更多的內地及海外年輕人移居香港。政府亦有需要調高公務員退休年齡,讓更多人可以工作至65歲,甚至70歲,有較大經濟能力承擔醫療支出。

港大周永新教授提出的醫療融資方案,與筆者建議相若。政府不應因為政治原因,迴避公營醫院增加收費的問題。政府應向市民提供清楚信息,日後將分階段調高醫管局的收費,藉此提供誘因鼓勵市民購買醫療保險。醫管局加費所得到的額外收入,將用作津貼市民購買醫療保險。連同政府預留的500億元,以及保費可獲免稅優惠,相信會吸引更多人自願地購買醫療保險。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