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07, 2008

周一嶽﹕醫療保險是什麼?

周一嶽﹕醫療保險是什麼?
2008年4月7日

【明報專訊】醫療開支高昂已經成為世界問題。政府目前醫療改革諮詢提及的各項醫療融資方案,就是希望市民能未雨綢繆,以應付將來可能遭遇的重大疾病及隨之而來的巨額醫療費用。人一生的健康際遇是無法預測的,我們必須思索的問題是:應以什麼方法及機制把錢滾存起來,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大病風險?

近日很多人談論醫療保險的利弊。究竟什麼是保險?它的作用是什麼?

對市民來說,保險一般是幫助個人應付經濟損失風險的工具。醫療保險有別於其他保險,在於它為個人應付無法預測的醫療服務需求及財務風險。醫保不只在投保人患病時給予一筆定額的現金賠償,真正的醫保,是照顧他病患時需要的各種專業醫療服務。

據統計,香港約有三成人可能患上癌症、三成人可能患上心血管病;若人均壽命是82歲,九成人會染上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這使相當數量的市民會在人生的某一階段面對沉重的醫療負擔,而各地醫療成本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種新的診斷和治療技術陸續出現。

私人醫保面對另一困難﹕道德風險

在自由市場,保費是根據投保人的健康風險釐定,其中包括年齡、性別及其他與健康相關的因素。但個人的健康風險是難以完全準確測度的。逆向選擇,即高風險和得益機會較大的人士較為願意投保,這卻會增加保費,削減低風險人士的投保意欲。面對這個問題,保險公司通常會採用風險選擇的手法,例如不承保在投保前已患有的病症,或增加那些曾索償人士的保費,導致高風險人士無法獲享保險的應有保障。

私人醫保市場面對的另一個困難,是道德風險問題。有些醫療服務提供者可能會提供過量服務,或濫收費用;病人也可能會過量使用服務,並向承保公司申索過多醫療賠償。兩種情都會導致保費增加,浪費資源。保險公司通常會採用分擔費用或承擔免賠額(俗稱墊底費)的方法,減少道德風險問題的發生。但這樣做會削弱保單的吸引力,減少客源。面對醫療服務提供者可能提供過量服務,保險公司有需要將保費提高到一定水平以止蝕,同時又可能採用不同的限制,令醫生在發揮專業的責任時有掣肘。

現時很多市民會選取一些只涵蓋基本醫療服務的產品,但這些醫保的風險分擔效果很小。還有一些醫保產品給予投保人對服務提供者的選擇非常有限,甚至為了降低成本,限制核心醫療服務的水平。我們實在懷疑這些產品能否真正幫助投保人應付病患的財務風險。

也有些保險計劃會向選擇公立醫院服務而不選擇私營醫院服務的投保人士提供現金津貼,因為投保人士這樣做,可以減少保險公司的支出。我們對這類產品應否獲稅務優惠很有保留,因為病人使用公共醫療服務已享有納稅人的高度資助,再從提供現金津貼的醫保獲得稅務優惠,就是雙重資助了。

現時醫管局提供的高資助服務其實是港人的終極保險,但我們沒法長期維持現有的市場佔有率和水平。因此,市民需要考慮是否要利用群體力量來分擔將來所需的輔助融資,或者是否要採用保險機制。有幾個問題要細心思考:究竟市民應選擇自由度較大的自願個人保險,或者是以大量參與人數為風險計算及分攤基數的強制保險?保險應涵蓋什麼疾病和應達到什麼水平的服務?市民應否同時利用保險來增加可以選擇的服務範圍?保險應否設定某種程度的投保人負擔額,以防止濫用?哪些保險產品應獲享稅務優惠?我相信市民的智慧,也期待市民就這些問題給予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

作者是食物及衛生局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