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03, 2007

田家炳基金會

田家炳儉己疏財捐輸
八成身家獻教育 慳家月花3000

2007年9月3日

【明報專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育人才的事業,亦造就許多無懼艱難、捨己為教育的動人故事。本報教育組今日起連續兩星期推出「教育有心人」系列,報道那些對教育上心、有心及盡心的人物故事。

田家炳是最慷慨又最儉樸的富商,多年來傾囊捐助香港、內地教育,建設一所又一所學校,大半生奮鬥得來的財富逾八成獻給教育,累積逾10億元。他過簡樸至極的生活,每日出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鐵、火車,同一件西裝可穿著逾40年,每月開支不過3000元。「節儉自已,慷慨教育」的他對教育捐助不帶絲毫吝嗇︰「會一直捐,捐到沒有(錢)為止。」

出入搭公車 穿舊衣舊鞋

現年87歲的田家炳,被譽為香港「人造革大王」,廣東省大埔縣出生,曾在越南、印尼經商,50年代來港從事人造革工業。初中失學的他,深切體會教育的重要,1982年成立田家炳基金會,捐助各項慈善事業,當中九成屬教育捐助,至今幾乎全國都有「田家炳學校」。田家炳對教育一片熱忱,深信唯有教育才能興國,捐錢是為拋磚引玉︰「我是真心希望提倡教育,希望激勵大家辦好教育。」

明明是億萬富翁,田家炳卻過得安然淡泊,躬行節儉。他放在口袋的手表,是山東師範大學送的紀念品,價值才幾十元;一套西裝穿了幾十年,都變色了,上一對舊皮鞋穿多年,他捨不得丟掉,後來到雲南看學校時掉了鞋底,寸步難行,當地人買一對皮鞋送他,一穿又是幾年。

田家炳認為,若每人每天扔一個水樽,全港700萬人就會扔掉700萬個,故他得先做好自己,不浪費資源。他出門備水樽、帶肥皂,擦過的抹手紙也不丟,白紙得前後頁都寫滿字才扔,能省的都省,因為「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擔,享受的都是社會資源,所以珍惜每件東西,包括一張紙,想到它製作出來經過許多程序,我就不敢浪費」。

他吃的多是豆腐青菜,又沒有私家車,出外靠火車地鐵,如此克制物慾的生活卻非刻意,也不覺得苦︰「只要幾元(坐火車),就很舒服把你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家人耳濡目染 家務不靠菲傭

田家生活充分體現客家人的簡樸,田家炳9名子女深受他的影響,殷實省儉。太太也持家有道,連家務亦不用菲傭多做,田家炳說︰「她完全不是有錢太太,是個鄉下婆的樣子。」據知,他與太太每月開支3000元。樸實的他,自言不適合做生意︰「稍為偏門的都不會做。」他早已把化工廠交予兒女打理,現時基金會的收入來自其4幢工業大廈的租金。

明報記者 曾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