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30, 2007

公民社會團體領袖意見調查

新力量網絡公民社會團體領袖意見調查
【調查詳細資料見:http://www.synergynet.org.hk

陳智傑﹕「官本位」成性 政府難走入群眾
2007年7月30日

【明報專訊】作者為新力量網絡政策研究員

自競選連任行政長官以來,曾蔭權不下數次公開表示政府要走入群眾:成功連任後,即指出其政府官員會更深入民心、聽取民意、由上而下制訂政策;其後更公開呼籲官員要放下精英心態,又說要建立官民伙伴關係。不過另一邊廂,繼拆卸天星鐘樓爭議後,民間又掀起「保皇」運動(保衛皇后碼頭,連影星周潤發也來「撐」場)、「撐港台」行動,公民社會彷彿仍是跟官方格格不入。

公民社會 不甘當政府順民

以上例子,是否只不過是少數人在「搞事」?新力量網絡最近發表一項調查數據,足見公民社會普遍認為政府並不重視民間聲音,「官本位」的作風並未因特首苦口婆心的呼籲(抑或只是公關辭令?)而改變:調查以問卷形式成功訪問703位公民社會團體領袖,發現當中有三成人覺得自己的組織,對政府施政完全無影響力,而以10分為滿分(滿分表示受訪者認為其組織對政府施政十分有影響力),受訪者的平均得分只有2.9分。

今次受訪者乃公民社會團體的領袖,其資源及社會地位已較一般市民為高,連他們也普遍自覺對政府施政無甚影響,普羅市民的無力感恐怕亦不言而喻。

但請政府官員也別以為,既然公民社會自覺對官方施政「軟弱無力」,那便可翹起二郎腿,舒舒服服地「當官癮」。調查亦顯示,只有26%的受訪公民社會團體領袖表示,當其認為最重要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時,亦不會作出任何爭取行動,或表示不知道/沒有意見。數據清楚顯示出,逆來順受的公民社會朋友只是少數,大部分的公民社會團體朋友,並不會甘於當特區政府的順民,而會透過發動輿論、連繫其他團體進行聯合行動、展開游說工作、甚至上街、游說中央政府等手法,使特區政府處理他們關注的議題。

放下精英心態 別只說不做

正如多位學者及團體領袖早已指出,「官本位」的施政風格及諮詢,早已不合時宜;只有連結公民社會(Civic Engagement),汲取民間智慧,官民齊心,才能理順未來的施政。特首公開呼籲官員放下精英心態及建立官民伙伴,是好的開始,但改革政策醞釀的機制及諮詢架構、讓公民社會團體參與政策制定過程,而不再是政府官員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諮詢對象,才是對曾蔭權政府真正的考驗。

政府目前的施政風格,仍未讓公民社會團體充分參與,導致後者普遍對參與政府施政不存厚望。若政府因經濟大環境轉佳而「自我感覺良好」,忽視民間社會的質變及對參與施政的訴求,不好好檢視及改良政策醞釀的過程,那只怕未來5年,一眾官老爺仍會覺得香港「噪音」(noise)處處、「噓」聲四起,政府每一步的施政,都面對着公民社會的壓力,舉步維艱。

【調查詳細資料見新力量網絡網頁:http://www.synergynet.org.hk】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