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8, 2005

公民社會不夠膽量

葉蔭聰﹕公民社會不夠膽量

作者為﹕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講師

不少人估計,今年七一遊行人數會減少,而在媒體及明光社的推波助瀾之下,民間人權陣線又好像鬧出爭議,究竟同志應否帶頭,支持普選,反對官商勾結﹖

去年是基層帶頭,今年除了同志,其實還有基層婦女同行,為何偏偏對同志帶頭有意見﹖有人說,這次事件涉及香港是否包容同性戀者平權運動,但我對事件又有另一番解讀。

有宗教及道德背景的明光社,對同性戀有清楚立場,但除此以外,對同志帶頭有異議者都說,自己不「恐同」(homophobic),只是擔心香港市民不接受,影響遊行人數,如果這種「擔心」也算是「恐懼」,我們可以戲稱之為「恐恐同」。

如果做問卷調查,我相信支持同性戀不受歧視者,應該超過半數,甚至可能有七至八成,換言之,香港的大眾可能是恐懼那兩至三成人的反對,所以有人說,我們還是維持所謂「最大公因數」,不要把性小眾突出。

有趣的是,據民陣所說,這次安排其實已夠謹小慎微了,同志團體在隊伍前頭,只會拉民陣標語的布條,派發的旗幟,也是大會標語,沒有明顯同志色彩﹔倒是媒體與部分異議者實在太「保險」了,他們說,還是不要讓人把大會信息搞混亂了,甚至把同志帶頭說是成是「扭曲」七一精神。

香 港的公民社會不是太開放,不是太保守,而是不夠膽量,我們明明知道同志平權,已漸成社會共識,我們清楚了解,民主不是大部分人的統治 (majorityrule),而是要保障個人及小眾權益,「酷異」(queer)這個代表反抗壓迫支持多元的同志名詞,也愈來愈多人知道,但是,我們還 是不敢走得太前,只敢重複喊了20年的口號﹔這就好像一位成年健全人士想爬山,但想了大半天,還是只敢坐纜車到山頂逛一下。

相反,香港上層精英已擺脫董建華的「頹」相,愈來愈大膽,曾蔭權拿到714人支持,便說成獲得全港市民的認受,曾蔭權夠膽「博懵」,而我們的公民社會還在擔心同志太「出櫃」。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