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6, 2011

都江堰「愛心奇異果」

上海札記﹕「愛心奇異果」的隱憂
【明報專訊】3年前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上海的一位退休女教師沈翠英拍賣了自己的住房,用所得的450萬元(人民幣,下同)在受災的都江堰建造了一所小學,被尊稱為「上海奶奶」。隨後,沈奶奶為幫助災區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又將名下另一套住房抵押,貸款400萬成立一家公司,專營都江堰特產「紅心奇異果」。

由於都江堰奇異果在上海知名度低、銷售不佳,加上水果難以保存,導致很多奇異果爛掉,沈奶奶的公司出現虧損。據報道,她3年銷售奇異果已虧損數百萬元。為減輕損失,沈奶奶不久前又在其實名微博上叫賣,吸引微博粉絲們前來捧場。

災民收入穩定 風險轉嫁善長

對於災區及災民的救助,就好像是治療一個大量失血的病人,首先是要為他輸血,隨後幫助他恢復自身造血功能,擺脫生病的狀態。沈奶奶原意是想為災區「造血」,其行為令筆者也深感欽佩,但目前災區人只需把奇異果銷售給沈奶奶,就可獲穩定收入;隨後所有的風險都轉嫁到沈奶奶頭上,這種類似於體外造血,然後再輸入,其本質仍然是慈善救濟。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不是說慈善有錯,而是這種慈善的運作模式,並不能真正解決災民的生計。沈奶奶的做法說明她已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但始終病人要想痊癒,只有自身機能恢復,與健康人在公平環境下平等生活,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痊癒。

所以沈奶奶也應考慮怎樣讓災區人民自己來運作奇異果的生意,或至少用更加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讓他們忘記自己災民的身份標籤,協助他們逐步進入市場與其他人公平地競爭,依靠自己實現價值。要相信災區人民有能力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有能力像普通人一樣在市場上立足,而不能僅僅依靠好心人的善舉。

高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