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03, 2010

文化葫蘆老區再造計劃

文化葫蘆老區再造計劃
獲可持續發展基金撥款
【明報專訊】「很多人以為可持續發展只有環保,其實不是!」可持續發展基金教育及宣傳工作小組賴錦璋說,今年基金在60多項申請中挑選5個項目共獲逾500萬元撥款,亦考慮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而基金亦資助「文化葫蘆」在油麻地老街老店間推動的創意產業,將於明年再辦每周兩次的導賞團,說明文化保育與可持續發展毫無衝突。

資助116萬 每周辦兩導賞團

政府常說要平衡發展和保育,但文化葫蘆的「油麻地老區再造計劃」中,保育和可持續發展是可相輔相成的。這個為期兩年的計劃,獲可持續發展基金撥款約116萬元,策劃人霍天雯指將於今年底再設計文物徑,於明年10月至2012年6月每周舉辦兩次導賞團,亦會培訓文化大使作導賞員,「除了建築,還有老街和老店,都集中在油麻地,如上海街內有賣佛像、鏡等不同行業,是非常獨有的香港風貌」。

介紹油麻地老店傳統手工藝

文化葫蘆將籌辦比賽和課程,鼓勵青少年為老店設計廣告、以油麻地為題設計產品,亦會就油麻地傳統手工藝如打鐵及木工等設工藝體驗坊,「油麻地鄰近西九,所推動的創意藝墟、文化產業日後可和文化區互動」。

賴錦璋說,新一輪撥款以可持續社區、可持續生活方式及為業界設可持續量度標準為主題,最終收到60多項申請,歷年最多,「很多人以為可持續發展只有環保,其實不是」,以往較多環團或非政府機構申請,但今年較多中小企。

基金收60多申請 中小企為主

其中製衣業訓練局就獲批67萬元制訂「成衣業優質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手冊——中小企業版」,生產紗線及牛仔布的香港中央紡織有限公司董事吳柏年,去年根據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為公司完成可持續報告,屬亞洲首間製衣公司的相關報告,從經濟、環保及社會責任三方面匯報公司表現,包括循環再用生產用剩的「落地布」、與員工的溝通等。

「完成報告後,突然收到一個來自以色列的電話,他是一個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的非政府組織……覺得這些經驗可幫到以色列的製衣業。」他指希望透過製衣局的可持續發展匯報框架,由業界主動匯報在經濟、環保及社會責任的表現,「現時再以鬥便宜作策略只是死路,反而以可持續發展,國際企業會欣賞,更能提升競爭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