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官服為南亞裔請命【明報專訊】大角嘴一幢工廠大廈,近日有個瘦削身影經常進出,穿恤衫西褲拿公事包像個「Sales」,看真點,原來是退休一年的社會福利署前署長余志穩。聸H余志穩穿過昏暗走廊推門進入的,是專門協助少數族裔機構——融樂會。脫下官紗的余志穩,9月將義務加入融樂會執行委員會,重點工作將是「掉轉槍頭」跟他的繼任官員講數,消除南亞裔居民的搵工障礙。他有感公務員會考中英文必須及格的入職門檻,會令南亞青年求職更難,遂建議政府帶頭放寬部分低技術工種的語文要求,例如即使會考中文科不及格,也可獲聘為郵差、司機、搬運工人等。
社署前署長余志穩9月加入融樂會
過去30年是中環常客,如今走到大角嘴,只因余志穩對少數族裔議題深感興趣。「我的曾祖父是英國人,來港做官時娶了中國籍老婆。」他的英文名是Stephen Fisher,「我唔知點解姓余,可能Fisher和魚、魚又跟余有關?」後來他到加拿大讀博士,論文研究當地華僑組織如何融合主流,結果發現開餐館的老華僑,下一代可以是醫生律師,只因兩個字:教育。
一手草擬《種族歧視條例》
1980年他回港入職政務官,至02年出任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一手草擬《種族歧視條例》,為立法工作跟不同膚色的香港人會面,深入接觸本港少數族裔。他記得有個巴基斯坦青年說:「我在香港出生成長,但香港唔係我屋企。」青年後來到巴基斯坦,以為回到真正故鄉,卻發現土地陌生荒涼。
他的腦海於是浮起少年時游走加拿大唐人街畫面:「中國青年濫藥、入幫會,都因為讀書唔成。」香港的南亞裔青年,同樣失學、失業,在灰色的社會角落吸毒、打架、犯罪,「南亞裔後代人數愈來愈多,如何令他們視香港為家?」
促政府放寬入職語文門檻
離開官場,余志穩暢所欲言分析,南亞裔青年按現行教育政策,學習兩文三語實有很大困難,「他們在家講故鄉方言,中文識聽識講唔識寫,英文要好努力學先識。」余志穩記得為官時,約6年前從巴基斯坦領事館取得數字顯示,105名參加會考青年當中,少於10人獲得14分及格成績,「多種語言是學習障礙。」
會考肥佬令求職路崎嶇,余志穩建議政府帶頭放寬公務員入職語文門檻,紓緩南亞青年失業問題:「郵差、司機、搬運等體力勞動工種,識睇識講中英文便可,沒必要將語文要求訂得太高吧?」他建議政府彈性為一些初級工種設定入職語文要求,而非一刀切式要中英文及格,以協助低下階層就業。「現時很多南亞裔青年當修路苦力、日曬雨淋,都是香港人不願做的工作。」
恐最低工資裁員 尋南亞裔開刀
余志穩又關注最低工資立法後,一旦觸發機構裁員,南亞裔會成為僱主開刀的頭號目標,求職亦有困難,希望政府能關注最弱勢,「如果有良好制度,最低工資長遠有助紓解貧困。」統計處2006年數字顯示,本港南亞裔人口達26萬,佔總人口3.8%。
明報記者 盧曼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