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會社企【明報專訊】一直協助釋囚的的善導會,在1997年成立明朗服務有限公司,以社會企業形式聘用更生人士。該會總幹事吳宏增直言,在開業之初,公司蝕足6年,在準備結束這項社企項目時,卻開始收支平衡,現時每年營業額高達800萬元。吳宏增笑言﹕「我始終是社工,多年來要努力學習做生意呢!」
連蝕6年終站穩
改善經營轉虧為盈
吳宏增表示,當年獲馬會資助數百萬元創業,主要經營搬運工作。即使在首年出現虧損,但馬會未有收回所有撥款,故有本錢繼續蝕下去,但連年虧損下,曾有委員要求把公司結束。最終他以公司可以援助更生人士為由,避過結業。吳宏增直言,更生人士質素良莠不齊,故私人公司內3個人可完成的工作,他們可能要派5至6名員工負責,還有遲到、曠工、濫索小費的情經常出現,要較私人公司用更長時間來教導員工。
吳宏增強調,社企不可虧待員工,他們亦以市價聘任員工,他指出,這行是講口碑,經過6年的累積,客人開始對他們有信心。
團體成功辦髮型屋
基督教豐盛職業訓練中心董事紀治興指出,沒有受資助的社企多由私人公司的「有心人」合作集資而成,故一切以商業運作原則,該會的3間髮型屋及汽車維修店都以這方法運作,營業額每年約有800萬元。
紀治興指出,該會在去年6月於西灣河開設的髮型屋分店,在8月已有「正收入」,現時正計劃再開新店。他表示,有關店舖運作全由店長負責,故可因應市場變化施行不同對策,並要每月交數和檢討,但有慈善機構背景的社企,對市場反應會相對較緩慢,這是它們的致命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