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7, 2010

新社會運動影響深遠

社運勝利
累積力量「咬住政府唔放」

蘋果日報 2010年01月17日
不民主的議會通過了 669億元高鐵撥款,有人說,政府這次是慘勝。但反高鐵陣營說,政府早已輸了,經此一役,將不得不調整城市發展政策,檢討諮詢公眾制度,而他們的勝利,才剛開始,「我哋會咬住政府唔放」。學者更指出,今次以年輕人為主體的新社會運動,將影響深遠。

積極投入反高鐵運動的作家董啟章指出:「成個運動暴露到嘅問題,喚醒咗嘅意識,唔會因為撥款通過而消失。」他認為,撥款通過不代表運動失敗,今次掀起的討論,已深刻暴露了香港社會的基本問題,包括政制不民主;功能組別的利益傾斜;城市發展和基建規劃的失衡;諮詢程序的官僚僵化及缺乏公民參與,「以前都有呢啲討論,但政府可以側側膊就算,但今次唔可以。」

反高鐵停撥款大聯盟成員司徒薇認為,由利東街、天星、皇后到反高鐵,每次政府都是明贏實輸,他們卻是明輸實贏。利東街、天星、皇后保不了,政府卻被迫要成立發展局;檢討市區重建策略,而且一路走來,每次都累積了力量,加入的人數和界別越來越多,未來運動會繼續,「咬住政府唔放」。

抗爭議題形式豐富

公共專業聯盟新高鐵專家組成員黎廣德形容,高鐵爭議成功推動城市覺醒,是香港公民社會重要的一天。「經過今次,香港城市發展將不可再走唯利是圖、重商輕民的舊路。」他認為,撥款通過雖是挫折,但運動凝聚的力量已為香港城市發展覺醒運動立下里程碑,「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需要的不是政績工程,而是活躍的公民社會和健全的民主制度。」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羅永生形容,今次運動的形式和理念跟以往的社運很不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過去香港的社運多關乎單一議題,民主運動則集中爭取選舉制度和議會的民主,但今次議題層次豐富,並且講求公民直接參與的民主,跟議會政治互動甚至作監察,並以近乎宗教意味的苦行、斷食作為抗爭形式。

七十年代社運人士黎則奮認為,反高鐵抗爭將影響香港未來20年的政治發展,「七十年代嘅社運,促成八、九十年代嘅政黨政治,今日嘅社運係班後生仔牽住政黨走,睇到今日嘅政黨,都解決唔到社會嘅深層次矛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