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iveminute-hket.blogspot.com/
哈佛得獎概念 扶貧賺錢雙贏
專訪:蘇芷君(Ventures in Development行政總裁、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碩士)
特首曾蔭權的扶貧大計之一是要推動「社會企業」。
很多香港人都對這個新鮮名堂一知半解,搞不懂它和非牟利組織、慈善團體有什麼不一樣。
「三十會」因此搞了一個講座,讓廿多個具中產背景的成員,聽一位只有二十七歲的女孩,自述如何在中國西部推動「社會企業」。
蘇芷君去年自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畢業,她的「社會企業」概念在哈佛大學一年一度的商業企劃比賽中脫穎而出,不但獲得校方頒發的一萬五千美元獎金,還得到不少創投基金垂青。她和一位哈佛的女同學利用這筆資金成立了一間公司Ventures in Development,現在共進行兩個社會企業項目。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曾接觸過蘇芷君,問她有沒有興趣在本月一個社聯的活動上,售賣旗下的產品。
「但我怎麼好意思向他們直言,這會影響我們的檔次呢?」她們的產品,包括一種質量與茄士咩(cashmere)相若的牦牛絨(yak down)圍巾,零售價約港幣兩千元,即將在百貨公司Harvey Nichols有售。這和我們在同情心驅動下,向慈善團體購買的手工製品,截然不同。
「社會企業必須達到兩個目標:社會責任(social impact)和盈利(financial returns),缺一不可。
傳統慈善團體總是先想到扶貧(grassroot),再考慮市場(market);但我們是先研究市場需要什麼,然後思考低下階層能提供什麼,並為他們增加市場價值。」蘇芷君說。
去年春天,蘇芷君到中國的青藏高原考察,發現當地的牧民生活很清苦,他們主要的資產,就是自己蓄養的牦牛,衣食住行都靠牠。日常裹腹的是用牦牛奶做的「奶渣」(類似乾乳酪)、身上披的是用牦牛毛織的斗蓬、帳幕也是用牦牛毛造的。除此以外,牧民幾乎一無所有,小孩也沒有上學的機會。
但蘇芷君發現,牦牛肚子上的絨毛非常柔軟,她把收集到的絨毛樣本送到美國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實驗室化驗,發現其質量與茄士咩相若。這裏有一個未被發掘的藍海。
回到美國,蘇芷君和同學積極推銷自己的概念,得到消費者和投資者極佳的回應,更增加她們創業的決心。
波士頓地區除名校林立外,也有許多創投基金在等機會──他們有的是錢,只期盼自己有銳利的眼光,投資在下一個Google上。校方亦鼓勵學生創業,因此哈佛才有一年一度的商業企劃比賽,撮合創業家和投資者,形成匯聚效應(clustering effect)。對比之下,香港雖是名符其實的金融中心,但要推動社會企業與創業精神,看來仍須努力。
有了商業概念和資金(seeding money),才能助牧民改善生活。一般商人向牧民收購牦牛絨,每公斤出價五十元人民幣,再以一百五十元的高價轉手,從中牟取暴利。但蘇芷君的公司,卻以每公斤四百元的價錢向牧民取貨,不從中抽榨,直接增加牧民收入。這個八倍的差距,也正是以牟利為主的私人企業,與以推動社區發展為目的的社會企業,最大的分別。
「我們要賺錢(profit making),但不是要賺大錢(profit maximizing)。」蘇芷君解釋。當地人也懂採摘野生冬蟲草兜售,一樣可以賣得高價,但冬蟲草的收成極不穩定,也不符合社會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直接增加牧民收入是短期目標,長遠而言,蘇芷君希望能增加受助的牧民家庭,並把盈利盡量投放在當地的社區建設上。
「社會企業要成功,光靠一腔熱情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企業精神和創新意念。」蘇芷君閃動著大眼睛說。
有關社會企業的網址:
www.nextbillion.net
www.bidnetwork.org
www.venturesindevelopment.com
寧高原牧牛 不杜拜掘金
中五畢業後離港赴美的蘇芷君,零一年在美國西北大學畢業,唸工程出身,曾經在寶潔(P&G)和投資銀行美林證券工作過。從大學開始,她一直參與聯合國轄下的發展計劃,零四年她申請入讀哈佛甘迺廸政府學院,更曾被杜拜王子羅致旗下,為他掌舵的Dubai Development & Investment Authority出謀獻策。
杜拜的暴富與青藏的赤貧有著天淵之別。杜拜王子曾經展開一幅地圖,圈出一塊地,向蘇芷君說,我把這裏給你,你幫我實現你的中國策略。但蘇芷君最終不為所動,寧可到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上與牧民為伍,為他們積累財富,改善生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