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聽電影
義工解畫 助開心窗
2007年2月15日
【明報專訊】北京市西城區鼓樓附近,有一間「盲人電影院」,每個星期六,這裏都會專門為盲人放映一場電影,準確說,是為盲人「講」一部電影。那些長年生活在黑暗世界的人們聚在一起,聽DVD播放電影的聲音、聽主持人的解說,感受影片的內容,分享片中人物的悲喜命運,時而開懷大笑,時而黯然神傷,電影為他們打開一扇新的心窗。
這個專為盲人放電影的地方位於北京西城區鼓樓西大街79號,叫「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個純民間的慈善機構。放映室是一間不足300平方呎的平房,一部電視機,一部DVD機,盲人就圍坐在兩條長桌四周,用耳朵而不是用眼睛來享受本來需要視覺才能享受的電影。
感受劇情時喜時憂
這些盲人來自北京不同地方,最遠的來自京郊的豐台、懷柔等幾十公里遠的地方,最多的要兩個多小時車程。他們當中,七成是後天失明,亦即在墮入黑暗之前,曾經多少對這個繽紛世界有過一些印象,現在,他們在電影原聲的誘導下、在主持人的講解啟發下,努力重返現實,回到光明世界。
記者採訪當日,播放的是反映美國囚犯自強不息的勵志片《蕭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港譯《月黑高飛》),30多名失明人士端坐在台下,他們用耳朵捕捉片中人物的對話,細心聆聽主持人對片中聲音之外事物的解說,情緒跟起伏,時喜時憂。當聽到片中主角在獄中蒙受百般苦難,卻仍以樂觀態度忍受時,台下有人悄悄地抹起了眼淚……
商人自辦慈善機構
為他們「講電影」的叫大偉,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曾在研究所做過技術員,後來下海經商。由於他家中成員有殘障人,所以他對殘障人士有特別的親和力。他在3年前與太太一起成立純民間的慈善機構「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專門致力於為殘障人提供技能培訓和文化交流服務,除了以「講電影」服務盲人,還協助盲人接受技能培訓和維權。
大偉告訴記者,他給盲人「講電影」來自於一次偶然經歷。兩年前他在家看電影《終結者》(The Terminator,港譯《未來戰士》),正好一名失明朋友到訪,他就邊看邊講,結束後,朋友竟一把抱起他,連轉了幾圈,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大喊:「太棒了!你這麼一講,我都能看電影了!」大偉深受震撼,「我怎麼也沒想到,一部電影能給盲人帶來這麼大的快樂!」大偉說。
周六放映 服務逾年
從2005年7月開始,「紅丹丹中心」專設盲人電影場。為了講好一部電影,大偉通常會先看幾遍,記下一些重要畫面。為體驗盲人的生活感受,他常常閉上雙眼,帶眼罩在院子裏散步,閉上眼睛吃飯,甚至閉眼睛由太太鄭曉潔陪他在街上走了幾十里路。
「盲人的聽力一般特別好,所以講電影不要複述台詞,而要用聲音來表達畫面,把視覺信息講給盲人聽,讓他們通過聽故事感覺電影畫面。」大偉說。
短短一年多時間,「聽大偉講電影」成為北京盲人圈最流行的說話,紅丹丹中心也成為逢星期六京城和京郊很多盲人的聚集地,成為京城媒體的熱點事件。不少大學生投身到紅丹丹中心做義工,將光明和歡樂帶給那些在黑暗中生活的人。
擬建盲人主題公園
大偉對記者說,他還打算建立一個盲人主題公園,把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築製成模型讓失明人士觸摸,把道路、橋樑、地鐵都搬進來,讓他們知道地鐵是怎麼在地下行駛的,甚至把天空、白雲和大海都製成模型,讓盲人知道他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個什麼樣子……
圖文:明報駐京記者 陳永階
NGO嘆難獲政府援助
2007年2月15日
【明報專訊】大偉的太太、紅丹丹中心法人代表鄭曉潔對記者表示,內地目前對非政府組織(NGO)管理非常嚴格,即使是他們這類完全公益慈善性質的NGO,也無法在民政部門獲得註冊登記,全部要到工商部門進行商業註冊登記。她認為這對中國慈善業發展非常不利。
政府福利不足應付需求
鄭曉潔說,中國殘障人超過6000萬,其中視障就有800萬人,官方的慈善機構(即政府所屬的福利院)遠遠不能滿足這些人群的需求,但政府既無法投入更多資源,也不開放民間經營,很多制度障礙阻礙社會力量進入,甚至是主管部門冷待社會力量。
她指出,紅丹丹中心成立至今兩年,為北京市的盲人做了大量服務工作,特別注重在媒體製作領域為殘障人士提供技術培訓、開發殘疾人士的文化交流項目,為他們融入主流社會創造條件,但迄今沒得過官方一分錢、一句問候,甚至有時去找有關部門求助,還遭白眼。
社會認同 多義工相助
雖然紅丹丹中心致力於慈善服務的努力得不到官方重視,但卻得到社會認可。除了愈來愈多義工投身其中,一些外國駐華機構亦解囊相助,「我們每年近10萬元(人民幣)的房租和必要開支,都要靠社會機構和盲人家屬捐助,經常捉襟見肘。」鄭曉潔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