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12, 2005

小童群益會的成功經驗應推廣

(see earlier post on「機會工程」計劃)

小童群益會的成功經驗應推廣

【明報社評】香港小童群益會去年初發起一個「讓兒童擁有平等成長機會」計劃,每日為貧童提供補習服務,並輔以情緒智商的訓練,計劃至今1年,參與計劃的100名學童,不但學業進步,而且重拾自信,邁出了「以知識對抗貧窮」的有力一步。小童群益會的實踐,是一個好例子去說明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有助貧童扭轉「跨代貧窮」的命運﹔政府應積極支持有關機構為貧童提供學習和心智成長的支援。

小童群益會的實踐說明兩點﹕一、提升貧童的人力資本,提供輔導服務比金錢資助更有直接成效﹔二、志願機構透過有效的資源分配,利用本身的服務優勢,達到「投入少、產出多」的供應福利效果﹔所以,這個扶貧模式值得推廣。

這 項創新的計劃始自去年1月,志願機構以自行籌得的50萬元,在沙田及深水協助區內100名貧童擺脫「跨代貧窮」的宿命,每天為他們提供3小時輔助服務, 包括課本補習、情緒智商訓練,並且提供食物,對貧童進行全面的人力資本投資,促進他們的學習能力、心智發展和健康成長。

該項計劃能夠以「有限資源」成功推行,是志願機構發揮了本身專業服務的相對優勢,投入小量資源,再配合本身的設施和人力,使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運用。

目 前,很多志願團體都有本身的服務對象,如老人、兒童以至殘疾人士,如果這些機構能夠同樣利用本身的服務相對優勢,為貧窮的老弱或殘疾者提供針對性的服務, 而非只用「增加援助金額」的方式,來改善他們的福利狀,無疑是更直接有效的扶貧措施。一位參與計劃的學童的母親指出,「派錢」也不及社工的輔導服務,因 為即使有錢,她也不懂如何啟迪子女成長,有效協助他們建立汲取知識的動力﹔這位當事人的意見,正好一針見血地反映出扶貧工作應力的關鍵點。

這個成功的扶貧模式更帶出一個根本問題﹕特區政府必須檢討目前的福利撥款和分配結構。由於過去5年香港經濟不景,失業率高企,以致申領綜援的人數上升,政府 的綜援開支也不斷增加,由2000/01年度的135億元,增加至2003/04年度的173億,分別佔整體福利支出的46%及52%。綜援這種「現金支付」的資助,勢必產生資源的「排擠作用」,令其他福利志願機構所得的撥款減少。

如果政府要發揮志願機構在扶貧工作的功能,便需要控制甚至適量削減綜援的支出,騰出資源支援志願機構,使類似「讓兒童擁有平等成長機會」的計劃有更大發展空間,並且走出綜援拖整個社福制度蹣跚而行的困局。

No comments: